西西河

主题:政府,不要拿老百姓的感情淬火玩了! -- 雨楼

共:💬27 🌺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政府,不要拿老百姓的感情淬火玩了!

    TNND,先骂一句出出这口恶气!

    新华网的报道,应该是没错了。

    7家境外媒体采访圣火登珠峰 CNN亦在其中

    外链出处

    政府先是要求道歉,再要求道歉,还要求道歉,第四次要求道歉。

    搞得老百姓怒不可遏。。。

    突然,政府不生气了,脸上被人扇的紫肿还未消,仍热情邀请CheatingNewsNet采访圣火登珠峰

    当老百姓的感情是钢筋棍?烧红了好玩,然后随便就扔冰水里?

    我亲切热烈问候此决策者的女性直系亲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妨看看

      链接出处

    • 家园 这样也没错啊

      你不让去,它废话更多,不如让它去,看它怎么表演

      国外媒体的话语权不在我们这儿

      西方记者挑刺赴珠峰采访 我奥组委坚持开放原则

      2008年04月30日 13:59:13  来源:人民网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4月28日下午4时,由来自国内外18家媒体的30多名记者组成的报道团抵达海拔5040米的绒布珠峰大本营,以便报道奥运火炬登上珠峰的实况。不过,由于珠峰特殊的气候和地理因素,火炬登顶的具体时间尚未确定。有些西方记者对此过度解读,甚至抱怨“采访受限”。对此,北京奥组委官员表示,北京奥组委已为外国媒体的报道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将一如既往地对媒体持开放的态度和政策,不会因为某些不公正的报道而改变。

        西方媒体仍在挑毛病

      这批由北京奥组委邀请的记者团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香港TVB,以及德国电视1台、英国广播公司、路透社等媒体。路透社报道称,虽然外国记者团到达了珠峰脚下,但是中国仍不肯透露奥运火炬的登山进程。报道说,为了防止火炬登顶过程受到干扰,政府官员在回答诸如火炬在哪儿、何时登顶等简单问题时仍语焉不详。此前还有一位驻京外国记者说,奥组委方面曾多次改变记者前往珠峰大本营的行程,以及缩小采访范围,这是对采访奥运活动的限制,与中国方面答应的给境外记者采访提供便利的承诺不符。

      对此,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王惠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确定圣火登山时间不是由奥组委说了算的,是“老天”说了才算。“如果天气发生变化,记者的采访行程不作调整,显然不行”。奥组委为了保证给记者订上去拉萨的机票,甚至连续预订了15天的机票。有的媒体事先没有付钱,还是由奥组委先垫付。

      10个月100场新闻发布会

      有些没有受到邀请的境外媒体也借机批评中国有关方面限制外国记者的采访自由。王惠说,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能登上珠峰大本营去报道此次活动。她说,报道火炬登上珠峰,由于处于高原缺氧的环境之中,后勤保障条件有限,大本营所能接纳的人数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奥组委综合考虑,选择了那些有过高原报道、登山报道方面经验的媒体,既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也是出于报道任务本身的特殊性。“与以往历届奥运会的新闻工作相比,北京此次奥运会为记者的采访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王惠举了一个例子: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如果记者想要采访雅典市的情况,就不能找奥组委,而是要去找雅典市的新闻部门。现在,北京奥组委已经将北京市与奥运会两个方面的新闻信息整合到了一起。新闻记者不管是采访北京市,还是采访奥运会,只要从奥组委这个出口就能顺利获得信息。而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的频率也比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都要高。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过去10个月中,北京奥组委共组织了100场新闻发布会。姜瑜说,中国一定会遵循奥运惯例,履行申奥承诺,确保各国媒体顺利采访。

      对外开放的潮流不会改变

      “中国是有许多需要改善、提高的地方,但中国经济与世界融成一体的开放现实,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回到过去的状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说,实际上,中国的媒体在社会责任的追求上,在给读者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上,所做出的努力一点也不比西方媒体少。喻国明打了一个比方说,西方的新闻开放程度有如初中二年级的水平,这是他们长期发展的结果,而我们的改革开放才30年,我们的发展阶段相当于小学五年级的水平。不能因为初二学生能解出有关三角形的方程式,就笑话五年级的学生,甚至用一种优势的心理来说他们很笨。中国的进步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对外开放的潮流也是不可逆转的,世界需要给中国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

      王惠说,北京奥运会对媒体开放的态度、政策都不会因为某些不公正的报道而有所改变。相反,这种开放将一如既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这种开放,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喻国明也强调,在中国走向开放的过程,正在经历批评的阵痛。(石华 人民网/《环球时报》)

      • 家园 那也没必要“邀请”啊

        其实你不邀请,那个贱痞CNN也会来凑热闹。

        同意你去已经是天朝不计较前嫌,开放报道了。

        实在是犯贱。

    • 家园 只能说无奈

      外交部的抗议辞令一直就被国人嘲笑不管用,这一次被ZXB拆台,更是成了个笑话。以后谁还会拿中国外交部的抗议当回事?莫说国人,怕是连老外都会拿这个当成笑柄。这边外交抗议抗议再抗议,那边ZXB非但不拿出收拾国人的劲头来封杀CNN,反而摆酒宴请客。我要是外交部长,早拉着姜瑜,秦刚去中南海政治局前跟ZXB打官司了。让ZXB这么闹下去,以后外交部的工作还要怎么做?

      我爱国,也觉得这个政府还算不错了,但是这个党不党国不国的ZXB实在是让我爱不起来。

    • 家园 过激了。

        不是有很多人在指责中国政府对媒体不够公开吗?这下连明显与中国作对的也让去了,看还怎么说。

        再说请的不是它一家,如果再歪曲报道与其他媒体对照一下就清楚了。

        政府行为不是群众运动,总是要悠着点,CNN道不道歉不是大事,它越自大越能暴露它的本来面目,关键在以此举尽量争取其他的媒体。

        CNN在中国没多大利益,抵制它不痛不痒,反而会把它树成反华人士的“旗帜”。让它进来,待到在华报道对它利益很大时,抵制才能触到痛处。

    • 家园 奉劝爱国青年们爱国前先搞清楚一些基本常识

      爱国,最起码得搞清楚这个"国"是什么?不要爱成大明朝大清朝,那就是架空了,也别爱成大日本国,那就是汉奸了。

      相信现在号称爱国的绝大多数都爱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有爱国军的,一小撮,不予理会),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基本的规矩是什么?几十年来设计师换了好几个,思路也变来变去,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永远伟大正确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从来没变过!什么叫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应该听党的话而不是倒过来,党的话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现在俺痛心的发现,许多爱国青年,基本思想修养很欠缺,好多号称拥护党的领导的,连党员都不是,党的各种理论更是一头浆糊,这样的人搞运动,肯定是无组织无纪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嘛

    • 家园 乱骂人是没用的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政府一定有他的考虑,支持一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