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在金山的日子 -- 悲欢

共:💬1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在金山的日子

    金山其实一直是个小公司,穷公司。2000年的时候联想杨元庆看上了金山,作为联想的软件阵地,于是一次给金山投了一千万,联想就占了金山公司百分之80的股份。。从那时候起金山从20多个人陡然增加到200多个,北京一个公司,珠海一个公司,北京主要是市场部做生意,珠海那边招程序员写软件。

    金山的员工都非常年轻,最大的总经理雷军也就30出头,求总好象更大一点,快35了吧,其他的全是20锒铛岁的小孩,雷总喜欢使用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好处,工资要的少,能吃苦,敢玩命。金山的员工当时的工资一般都是2000一个月,当时的北京IT界很少有么低。钱拿的少,干活却不含糊,每天大家都是晚上8点才走。有不少同事弄个被子在公司放着,经常就在办公室里睡,大家都习惯了。于是每到晚上,公司里那几个沙发大家就抢着睡,抢的嘻嘻哈哈的。反正都是单身汉,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做,反正公司里的气氛就是一种集体生活。

    记得有一次公司参加计算机展览会,市场部全体成员一起忙活。头天晚上在国贸布展,干到7点半展览大厅关门把我们赶出来,展台总算布置的差不多了,展板却还没写。于是大家找个馆子吃饭,吃完了一起回公司来做展板。那十几个展板很不好弄,连剪带贴,罗里罗嗦弄到3点半才算彻底做好。那个时候大家已经全无睡意,怎么办?一起出门,打车,找了个卡拉OK去唱歌。唱到早晨6点多钟回到公司里,裹上各自的大衣往地毯上一倒就睡,加上公司里其他部门因为别的事情在公司过夜的,屋子里顿时睡了一地的人。睡两个小时到8点多,挣眼一看,外面阳光明媚,屋子里的人有的还在睡,有的已经走了。赶紧爬起来,出门打车到展览厅,闹烘烘搞一天的展览。

    公司里负责店铺的是两个女孩子,她们俩负责关照全北京所有销售金山产品的店铺。北京有多大,销售金山产品的铺子又有多少?于是她们就每天去一个地方,比如说,今天去中关村,明天去西城区几个地段,后天去东城。这样没多少日子就把北京走一个遍,然后重新来。到商店里,见店主问问货走得怎么样,给店主送点公司出的小纪念品。帮助店主把一些金山做的小装饰品挂在屋子里,然后这一个店算是转完。按规定这些工作都是该打车去的,但是打车太多了她们手里的经费不够,所以她们一大半时间都是骑车出去的。这两个女孩儿当时大的24、5岁,小的也就21岁吧。大的那个廖明香,现在是金山的一个什么经理,忘了,当时是我的好朋友。

    金山这样的环境难免成为爱情的温床,市场部的6个人,3男3女在公司对面一起合租房子,除了住人以外还养了条狗。里面就出了两对儿,谁知道他们怎么回事。市场部最漂亮的QQ,是所有男孩崇爱的对象。她本来有男朋友的,2000年的时候公司从香港高薪挖过来一个会计师,也是年轻人,QQ就把自己的男朋友甩了,和那个香港人好了。那个男孩本来是个快乐的小伙子,喜欢和我在一起喝酒,吃羊肉串,QQ离开他以后他就辞职了。

    每个礼拜一早上,雷军把大家叫到公司的前台训话,那个厅是公司最大的地方了。大家满满的站一屋子,雷总就站在大家面前唠叨上20分钟,活象大学时代出早操。雷总这个人很实在,说话不拖泥带水,也不打官腔。比如他会这样训我们:你们上班打游戏的,你要打就打,不要见我来了就换一个界面,有什么意思,最后学不到东西的是你自己。98年的时候公司有一个很高层的副总叫曲仁奇,他和雷总工作上有了意见,然后曲仁奇有一天早上说雷军,咱俩再谈谈吧,最后谈一次,不行我就走。然后他进会议室等雷军,雷军刚一进门他一个右勾拳打在雷军的脸上,然后扬长而去。雷军的眼睛青了半也月才好,也没怎么样就让渠仁奇走了,这个事就这么过去了。我们背后都叫雷军,不叫他雷总,他也不在乎。

    凡是在金山干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金山象一所大学,工资低,挣不到多少钱,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并且人际关系可能比中国任何一个公司都更象是大学同学的关系。公司里的同事会闹意见,经常有,然后就吵,就在网上发公共邮件给大家,让大家评理。在金山内部的网络里如果发邮件使用[email protected]那么全公司每个人都能收到。求泊君经常用这个地址给大家发点生活信息,什么定飞机票啦,租房子信息啦,什么的。一旦公司里有两个人闹矛盾了,吵嘴了,他们就发公共邮件。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我听了你的理再反驳你的理,来回来去的,都使用[email protected],一屋子人就这么看着,谁也不说话。等吵的没劲儿了,别的同事再发邮件来说和。这种事情比较多,把雷军弄烦了,开会的时候就说,公司里网速本来就慢,你们还吵架用,以后不到万不得以不要发全体邮件。说了也没用,吵架的人总是很怒,他不管你那一套,照发,雷军也没办法。可是我总觉得这样的吵架并不是什么实质性的人际斗争,总因为它的简单直接让人感到不那么危险。别的公司里没有这样的同事关系。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离开以后公司又经历了几次重组,现在人士,制度,企业文化也不知道变了没有。我是因为贪图更高的薪水离开的,从金山出来的人,薪水一般都能翻一倍,有的时候翻个两三倍都不奇怪。现在北京IT界的各家外企中,有很多都是金山的老员工,他们发展的不错。但是想起当时我在的时候那种紧张,艰苦,但是朝气蓬勃的气氛,我想,大家都还是挺怀念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边读,一边想,“牵手”里面的故事,还真有生活根基。

      写得不错,叫个好!

    • 家园 其实国内很多公司都是利用年轻学生来做开发

      既利用了年轻学生的单纯和理想主义精神,又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金山如此,老兵在国内期间那个圈子的各个公司又何尝不是如此?做开发的收入低于作技术支持的,而劳动强度却远远大于后者,使得社会上没人愿意长期做开发。普遍认同的个人发展模式就是开发-〉技术支持-〉售前/市场-〉销售-〉自己开公司,而那些认定自己不适合经商/当官的则出国或者完蛋。

      许多当年的开发精英都曾经意气风发,但是后来却发现自己除了遍体鳞伤以外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国内的环境使得绝大多数技术人只能够停留在初级水平上,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得初级的技术人永远是沙子,仅有的那点闪光处却被“厚道”的领导们用很便宜的价格买走了。

      冷眼向洋看世界。

      • 家园 国外做实习的呢?哪个公司不是压了又压甚至让你免费干活的?

        国内的公司好歹还有些人情味,在美国,呵呵,那就是严酷的现实了,尤其是这一两年经济不景气,我知道很多人愿意免费帮人家干活,以便弄一些工作经验或者保住身份之类的。

        对于金山这样的公司,在大陆缺的是一个资本市场、一个好的融资环境。VC多起来,事情就好办。可惜的是,VC不多,二板股票市场迟迟不开。

        • 家园 铁老大说的不错

          其实目前在美国的很多国人就算是愿意帮人家白干,人家还不要。人家害怕吃官司。你将来不告他违反劳动法,美国人可还要告他违反劳动法,抢走美国人的饭碗呢。

          其实天下乌鸦一般黑。很多初到国外的人由于生活圈子小,接触的人大多又是华人,自然感觉不到外国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等到时间长一点了,外语好一点了,外国人对你的歧视和排挤就都看出来了。老帅同志讲的国内的那些问题在国外一点都不少,甚至变本加厉的情况都有。

    • 家园 写的很好!

      人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一个公司也一样,当年的金山是年轻的,用的是年轻人的干法,现在应该成熟一些了吧?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是能够亲眼看到这些年轻公司的摸着石头过河般的成长轨迹。

      有时间再给我们多讲一些故事吧!谢谢。

    • 家园 不错,顶一下
    • 家园 软件在一两人搞得时候,是技术。这个中国人还行。但一旦搞到几十个人

      那就是管理 + 技术。这一层中国人已经有点吃力了。如果到了几百人或是更大,那就是Vision + 市场 + 管理 + 技术了。这时候软件已经变成了一种工业,所谓的Software Engineer。这涉及到产品企划,预研,开发,文档,测试,发布,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严密的工业制程。中国在这发面落后太多了。

      想想微软的操作系统开发,看看那规模和管理上的复杂程度才知道我们的差距有多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老兄真行家也

        愚以为即使是几十人,还得加上市场,光管理加技术还不够啊

        • 家园 几十个人的公司老板或是CTO辛苦点还基本罩得住。要是Pure Software company

          那压力可不小。除非是专做某一块的生意,有一些专业上的特长。

      • 家园 那么Open Source上面的那些玩意呢?
        • 家园 Open Source我接触得不多,就瞎说两句吧。

          我认为软件的开始都是一两个Key Guy有了一些Idea,可能是开天辟地的,也可能是在现有基础之上的一个大的改进。这一两个NB分子苦干一段时间,一般都能搞出个雏形来。有商业头脑的,用这个雏形吸引来的资金将这个雏形最终发展成了产品,比如Netscape, yahoo,google等等。

          有一些人没有商业野心,将这个雏形发布出来,成了某种Open Source的基础。随着现在通讯技术的发展,全世界的爱好者可以在某个项目上一起工作,并且协调和管理的技术也越来越好,俨然一幅商业软件的作风。

          但是没有雄厚的资金,Open Source还是很难成气候,大多还是在一小辍专业人士间流通的东西。像Linux,Eclipse, Netbean这样的东西,如果不是IBM等公司在后面支持,打倒Windows或是和微软抗衡也只不过是一个理想罢了。

          Open Source没有什么Liability,这使得他们顾及很少,往往有很新,很大胆的想法。

          • 家园 问题就在这里

            Open Source其实分两类,一类是后面有大公司支持的,例如eclipse(IBM),tomcat(SUN)和apache(多家),一类是真正由理想主义者独立作的。前者的质量一般能够得到公司力量的支持来做保证;而后者的质量就很难说了,经常会由于开发者兴趣的变化而死活无常。

            我现在用到的一些Open Source就很成问题,其中的一个甚至连自己的Feature list都没有完全实现,怎么干的?和作者联系了也没有反应,没法子,只好自己读源码来修改和补充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