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价值组实盘报告】第3周:机构开始增仓中信证券 -- 陈经

共:💬71 🌺1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价值组实盘报告】第3周:机构开始增仓中信证券

    基本面中长线实盘投资组合

    投资理念:以老拙的“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

    选股:相对的低市盈率,持续的高成长性,确定的价值提升,良好的政策支持。

    选时:被市场忽视或错杀,近期回调整理。

    以上与格子组一期理念相同。

    持股:机动灵活高抛低吸,上涨挣钱,下跌挣股。注意风险,控制仓位。

    操盘人员:起始资金40万,目前由陈经与nettman各拿15万资金进行摸索式的投资。

    本周操作:

    陈经

    57买入中信证券300股

    nettman

    17.5买入莱钢股份200股

    持股:

    名称 股数 持仓成本 现价(涨幅) 盈亏 现值

    中信证券 2200 59.59 55.04 (-7.64%) -10010 121088

    莱钢股份 5600 18.289 18.32 (0.17%) 173.6 102592

    资产情况:

    起始日期:2008年3月10日

    起始金额:人民币400000元

    持有现金:人民币166655元

    股票市值:223680

    组合现值:390335

    浮动盈亏:-9665或-2.42%,比上周下降3.43%

    期间上证指数涨幅-16.75%(4300.52-3580.15),沪深300指数涨幅-15.22%(4621.69-3918.16)。

    对大势的观察

    本栏主要对市场风险与机会进行分析。

    上周的周报中估计市场风险没有增加,但周一周四却发生了暴跌,周五又来个暴涨。这个没有估计到,错过了高抛低吸及抄底的机会,我没有倒好。市况极其不稳,成功操作需要好的状态与心理素质,所以老拙和nettman选择机械挂单也是有原因的。

    后市如何,我感觉A股已经进入极不正常的状态。一天之间市场情绪就可以翻过来,说不定转天又翻下去,暴涨暴跌免不了。情绪这种事说不清楚,不好预测。所以我们还是稳住,不增加额度,待情况明确了,再重仓搏取收益。

    风险方面,我到不觉得会有多大,不会发生连续暴跌的惨景。因为现在点位已经相对较低,钱又并没有实质性地离开,至少看盘的人还是那么多,不少资金在等着瞄着。机构、潜伏外资、游资,都有不少钱在蠢蠢欲动,不然也不会着力唱空。真要是想不顾一切逃跑,应该大吹抄底论才是,何必弄出一堆破发股来吓人?经验证明,机构公开的言论,与它们的操作,从来都是滞后的,不然如何混?我们付出了很大教训,一定要学会警惕机构的公开报告,以及它们营造的市场舆论氛围。

    机会方面,我感觉还是有的。现在各方面对中国经济比较看空,认为转折点到了,坏消息不少。但一季报出来,未必会是这么差,至少有些局部性的机会。这也符合转型的主题,不是全面的机会,但也不是全不行。市场上新基越来越多,持续入市,总得买股,上千亿实打实的增量资金可以折腾出不少事。

    现在市场各方极度期盼或者依赖消息,这是不正常的情绪。我认为证监会明确是要救市的,但它手头资源有限,只能批新基金,所以玩了个周三周五分头批两只新基的花样。其它各方态度不明。老温不懂股市谁忽悠得好听谁的,放话要“慢牛”成了笑话。央行方面着力搞货币政策,不太管股市。财政部希望多收印花税。这种情况下,想要管理层迅速对市场情绪作出即时反应是不可能的。所以,短期还是看市场自身的支持与发展。历史证明,救市是一种效果不好的动作,被人利用的机会更大。救一次市,老百姓吃一次亏。我主张不要进行短期救市,老实搞股市制度建设更重要。真跌下去,大资金也害怕,不敢过分砸盘。

    对中信证券的走势分析与操作计划

    基本面分析没有变,业绩与题材都好。但周期性问题影响非常大,一季度业绩环比铁定下降将是周期性问题的证明。相当多的机构已经进入熊市操作模式,依过去熊市的经验,中信净资产收益率惨到只有3%,确实很麻烦,减持是有道理的。目前公开看多中信的分析报告都有一个市场不差的假设,这个要注意。但估计减持机构有熊市假设下的内部报告,扔出了21%的流盘盘。

    但我认为,中国股市环境太特殊,肯定不会象过去两年那么火,但也肯定不会熊成前五年那样。因为会不断有重大的股市制度举措出台。我定义的熊市,是过去那种没人关心的市场,好多人几个月想不起自己有股票,这种市场中信是会不行了。但是,现在的投资时代,媒体资迅这么发达,社会上钱这么多,这么多人有了股票与基金,机构比过去壮大十倍,再怎么也会折腾。从国家角度来说,硬的生产建设按步就班了,现在就是要搞资本市场,这也是根本的不同。所以,股指暴跌跌掉50%我也不认为是熊市,只要人还在看,就会不停进进出出,中信总有机会。时代不同了,中信就是能在时代发展中获得大发展的股票!

    上周预测机构“最多两个星期就会开始增仓中信证券”,在本周五成为现实。Topview数据说明,周五机构增仓0.13%,散户人数比周三减少3400人(总人数46.2万)。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迹象,至少说明了某种变盘的可能性。散户不看好,机构开始看好,这种股票应该是我们的大机会。因为机构的行为有连续性,如果一旦开始增仓,一段时间就会不断进入,股票走出30%以上的波段升幅很正常。一旦确认机构增仓,我将加大中信的持仓量进行超配,抓住上升段。当然,这需要确认,不能只看一天的数据。今年以来,除本周五,中信还有两天机构增仓了。2月1日增加0.06%,2月18日增加0.12%,但后面都接着大减。所以,对本周五的数据,我们还要观察确认。但是,这次情况要好些,低位的增仓迹象更可靠,又有新基不断入市的支持。

    关于对中信高抛低吸,我考虑就不研究了。我们资金跌幅远小于指数,也有不少备用资金,处于较为有利的态势,能够有效应对。但这肯定不是因为高抛低吸做得好,这方面实盘做得很差或者不是长处。我们主要是靠选股以及风险评估后的仓位控制,还有分段买入。实盘选择的莱钢股份与中信证券跌幅都小于大盘。nettman做了分段买入,所以比我相对集中买入情况要好。所以,我们不应该幻想靠高抛低吸解决问题或者创造附加收益,而是应该做好选股与风控(分段买入也是风控的一种)。我觉得高抛低吸就干脆不要研究了,拿点小钱随便来几下算了,反正不会太关键。我们应该研究更关键的判断,中信基本面是不是有变,是不是要增仓,或者减仓应对风险。价值投资,本来就应该多判断,少操作,抓大趋势,不理小趋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金融监管机构如何“促进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昨天,国务院下发2008年工作重点,其中规定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之一是“促进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问题是,金融监管机构如何“促进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今天的《中国证券报》发表了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的专题研究报告,其中的“ 当前股市急需完善相关机制,重建市场信心”,某种意义上是宏观政策研究“国家队”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有以下几点:

      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在制度层面上做更详细的规定:需要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在制度层面上做更详细的规定,除了对融资比例的限制外,还应当对再融资的具体用途、时间间隔等方面进行限制。比如,上市公司首次融资后,第二次融资至少间隔三年以上;如果没有重大收购行为,再融资额度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的规模等。通过制度规定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在充分考虑上市公司融资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加强监管,维护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本次股市的非理性下跌更多地是一场“人祸”。今年以来,市场上谣言不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许多关键点位都是配合谣言而打穿的,却没有一个造谣者被追查和受惩罚。另外,市场显然有部分机构行为非常奇怪,高买低卖,买股票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利,只是用来向下恶意砸盘,以至于任何政策性利好被其无情地反制,毁坏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导致了股市非理性下跌。对监管当局而言,政策着力点应放在营造一个透明、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上,加强信息披露等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与司法部门加强合作,严惩各类机构和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

      之前我在周汇报中曾经十分怀疑A股市场已经发生恶意砸盘的情况,现在被证实了。为什么要在A股市场恶意砸盘呢?为了在香港市场做空获利。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香港市场许多业绩增长很好的股票,居然下跌了70%以上,大量融资买入的长线仓位被打爆的原因。现在看来,这很可能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金融战,也可能是管理层迟迟不敢出手的深层次原因。

      完善融资融券规章制度建设,加速推出股指期货:从实践经验看,股市低迷之时正是做空机制出台的最好时机,此时推动不仅对市场带来的震荡小,而且会对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带来一些纠正作用。融资融券业务可以发挥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另外,因为投资者可以向券商融资,能够缓解市场的资金压力,增加股票的流通性。适时推出融资融券,开展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对平抑过度投机,进而保证套期保值功能,乃至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我们希望并相信上述有见地的研究报告能够被监管机构采用,这些措施不是“救市”,而是监管机构“促进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必须采取的措施。

      • 家园 其实我们的社保基金就是不断的在砸盘,从中石油48开始就不停的砸,

        现在的砸盘活动中也处处可见其身影,问题是他们还没有开始建仓的样子,大盘估计还有的跌了~

      • 家园 去年开始下跌的时候

        是社保基金带头减仓的,然后关闭基金申购,再后来谣言四起,里应外合的说。。。

      • 家园 情绪对立严重,后市不容乐观

        当初是监管者利用职权蓄意砸盘.

        现在应该是机构在蓄意砸盘.机构的目的应该有2个:

        1.削减监管者手中的权力.

        2.逼监管者承认并纠正当初蓄意砸盘的错误.

        鉴于监管者死不认错,机构还是会继续砸盘的.

        股市已经变成了一个必须政治解决的问题了.

        • 家园 太高看那几个机构了,背后没人他敢玩吗

          关键还是上面,土八路和洋博士在斗呢,尤其洋博士,这次啥也没捞着,还不得狗急跳墙啊。

          话又说回来了,就他这两年干的那点破事,能保个行长的位子已经不错了。

          • 家园 咱就说明白点

            成思危老爷子咱不说什么,老老实实颐养天年就行了,可是这老爷子爱出风头。给个评价:老糊涂头

            吴敬琏,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反正当初是被周小川拉出来扯大旗当虎皮,使劲鼓吹推倒重来论。

            至于周小川,典型的干啥啥不成,出招则是招招是昏招反招。但是他是朱提上来的,另外人家会韬晦之术,周围整了一帮洋博士,今天谢出来说两句,明天左又发个论文。好在老天有眼,这次他没有上去,还是窝在央行,不然全中国都好给卖光了。

            想想银行保险的战略投资者们是用多便宜的价钱买的。想想咱们的中投是怎么糟蹋咱们那点不值钱的绿条子的。再想想为什么通胀了才想起加息,早干吗去了,因为早加息房子就炒不成了,那咱们周行长说的那40亿美元的热钱也就赚不成钱了,也就退不出去了。周行长对这钱的动态可真是了如指掌啊

          • 家园 好复杂

            高层也许存在自己的考虑,形势根本不是可以用技术分析的,这种情况还是多看少动吧

        • 家园 如果真这样想就糟了

          TG什么时候被人要挟过?19年前的事情不说,就是上次牛市暴跌后,朱政府也是咬了几年的牙不松口,直到温上任后才重新讨论全流通的问题。

          TG的脾气是吃软不吃硬,从毛时代开始就从没签过城下之盟。目前如果做空的机构以为绑架了一亿多股民就可以逼政府让步,那唯一的结果就是全是输家。

          今天中午时局面还正常,可到了下午就明显是空头发力扫管理层的面子,基本上今天的中国股市是全球唯一下跌的股市了。真是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 家园 是人祸但是阴谋吗?

        制造人祸的是谁呢?以后就清楚了。其实现在很多人也清楚,就是和文革时一样,不敢说或不愿说而已。我只觉得中国股民太可怜了。很多人是怀抱梦想拿着自己的血汗钱做所谓的被恶意歪曲的价值投资的!赔了血本时还要被人奚落一句:股票不是谁都能买的!

      • 家园 同意!A股确实是被某股势力恶意砸盘

        同意!A股确实是被某股势力恶意砸盘,而且不计成本.

        然而追随者众]

        我感觉有相当部分资金转移到香港市场去了,这也应该是某些人不计成本出货的原因

        可惜,追随者众

        中石油破发倒计时 国家队护盘谎言被戳穿

        最近在中国石油的买家排行中虽然几乎没有“国家队”中的身影,但在卖出排行中却是到处可见。其中很多机构也是在高位买进,在低位卖出,但多数机构在被套后,很快就反手卖出,认错还是比较积极的。

        华夏系基金从3月初到3月20日中国石油处于平台整理阶段的时候连续买入,买入总额达到了5.亿元,经过简单计算买入成本估计为22.33元左右。

        而20日后中国石油破位下跌,最低达到了16.7元,在此过程中华夏系基金也陆续开始卖自己手中的中国石油,3月21日卖出1.7亿元,当日收盘价21.03元;3月24日卖出1.1亿元,当日收盘价为19.83元;3月27日卖出0.4亿元,当日收盘价为16.99元,显然,在过早买入之后,华夏系基金已及时认错了。

      • 家园 必需要根除香港这个隐患

        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必需彻底用人民币取代港币

        • 家园 你把方向弄反了

          要彻底解决这个隐患,是把人民币全流通,这样港币会自然消亡。

          你这种做法其实就是闭关锁国,躲进小楼,是没有出路的。

      • 家园 A股的砸盘应该不是为了港股沽空

        未见港股沽空有何异常。

        砸盘的原因应该是(又见阴谋论,嘿嘿)

        ·逼管理层出利好

        ·金融机构即将开始代客理财业务(什么名目忘记了),这个业务可以从业绩中提成。而基金不论好坏,都可以收管理费,所以借口赎回,大肆砸盘了,让代客理财业务可以低位吸筹。

        • 家园 鲜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同意你的观点

          机构们想学老美,连续三天砸下去500点,逼政府就范。

          不过,好象行不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