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太极物理学之一太极拳其实并不慢 -- 五磊山

共:💬38 🌺9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把太极拳搞的太玄了

        你把太极拳搞的太玄了, 太极拳的道理其实是明明白白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把全身炼成一个整体,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劲。 当我们的全身整体向一个方向作用的时候, 会产生巨大的威力。 就相当一团散乱的光源变成一个激光束一样。 第二就是綳劲, 綳劲很多人误以为是抵抗, 抗住, 事实上綳劲是自身的防卫圈, 对手一旦进入这个范围, 我就是进行变化。第三就是意, 意非常重要, 但是现在练太极的把这个搞的太玄了, 其实已经走进歧途了。 “有意无意是真意” 虽然比较难理解, 但是的确是理解意的正途。

        太极拳的攻防基本思想是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变化, 也就是“舍已从人”。当对手的攻势被完全化解后, 也就是我最好的反击时机。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 可惜的是现在太极拳真传已经不多了, 导致了现在很多人对太极拳鄙视。 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练的。 如果有好的苗子, 有真传的师傅, 有很好的保障条件, 太极拳基本是3年一小成, 6 年中成, 10 年可以大成。 这时太极拳可以应付任何其他的拳术。 到那时就会知道古人所说的并不是妄言。

      • 家园 强帖献花得宝

        这个是正道

        好比计算,快的人报出数就能说出结果,好比功率瞬间 特高,但是总耗能小。不会的人还得满头大汗,该用不该用的脑,身体都在耗能,却没个结果。

      • 家园 呵呵

        咱也是练太极拳的...

        这个慢练..有个原因

        这个快是结果

    • 家园 【原创】太极拳物理之二----太极拳的力学范畴

      力,形之奋也,可寻出处在王芗斋前辈的拳论中,显见这是中国古典说法,关键是人体属于什么形?

      刚体弹性塑性流体无法准确界定,很多有科学素养的人想用希望用现代物理学来描述人体作用和状态的关系,首先的麻烦就是人体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物理对象,其次人体力学并不是简单单体问题,物理学单体双体问题很拿手,到三体已经很吃力了,多体要用到近似了,无序多体要猜测或混沌法,而人体在我看来即是无序的多体,又刚体流体很难界定。简单套用只能解决一些有限简单的问题。

      而太极拳是要讲内气的,内气态首先不是一种神秘物质态,而是类似液态共同共融的状态,也就是一种近似整体,毕竟人体70%是液体。如果用机械来比喻,近似一台万能液压机,在此我们也可以粗粗解释松紧刚柔,松就是没有加压(不太可能绝对无压),紧就是加压,刚就是加足了压,柔就是加小压,无论加不加压流体的黏滞系数基本不变,也就是刚柔都是可以一样活,但功能消耗显然不一样。松紧刚柔是内气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内气产生的机制,翻老祖宗的书,明明白白写了“静(定)则气生”,并没有说松和柔则气生,又考查动中静一语,说明动态的动作却合成一个静定的状态也是可以“气生”的,内家拳难就难在造就这样一台万能液压机而不是一个十能百能液压机,不仅内气到处可通,而且可以任意铸形,并且切实(100)%发挥这些形的功能。(注意现代液压机几乎能模拟任何形式的机械运动包括爆炸)

      整体的运动形态有着和个体组合有本质上的不同,产生一些平常难得见甚至有点神秘的现象也是可能的。

      中正平匀作于2007-6-23

      • 家园 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液态共同共融的状态?

        内气态首先不是一种神秘物质态,而是类似液态共同共融的状态

        估计这里大学以上文化的不少,真正明白的可能不多。

        还请从基本概念给大家理理清楚。

        无论加不加压流体的黏滞系数基本不变,也就是刚柔都是可以一样活,但功能消耗显然不一样。

        流体黏滞系数是个什么物理系数?怎样测量这个系数?如何知道这个系数跟压力没关系?即便这个系数跟压力无关,跟太极的刚柔又是怎么拉上关系的?

        我觉得不如改成“黑猫和白猫爱捉老鼠的习性基本不变,也就是刚柔都是可以一样活,但功能消耗显然不一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