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父母 -- lielu

共:💬22 🌺5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的父母

    我的妈妈很美. 第一句话我一定会这么说的.

    妈妈姐妹三人, 可是她其实是外婆的第八个孩子了. 年成不好, 医疗条件更无从谈起. 于是她就变成了老二. 可是她其实也差点没挨过来. 据说她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走路. 因为没有儿子而内心苦痛的外公也对她的存在无视于睹. 妈妈说过, 她的妈妈我的外婆曾说, 出去劳动的时候把她放在什么地方, 一天回来她还在那. 外婆的生命是另一部我不能想象的历史. 在她的生命中没有儿子变成了很大的负担, 而以今天的我不能理解的是她自己对所有这些是认同的, 而且在这些压力下过了一辈子. 这是那个时代的女人们的一个缩影吧.

    六岁的时候在妈妈的外公的主持下, 一个迷信活动举行了: 她被人在死人的上面礽了几个回合. 而且据说从此之后, 她终于开始能够走路, 我不相信这样完全没有道理的活动真的有这样的作用, 万幸的是她终于开始正常了.

    正常的妈妈虽然和同龄人比很瘦小, 可是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快乐的成长着. 聪明的她也让外公对她的态度慢慢的开始改变, 虽然没有儿子一直是他心头永远的遗憾. 家里有一只清朝末年的铜壶. 是外公过世后妈妈唯一坚持要的东西. 她常常和我们讲这个壶是她保护下来的. 那是全国大炼钢铁的时候. 当时的工作作风是很厉害的. 有工作组到了家里后, 只要是铜的东西, 二话没说就踩扁收走. 妈妈说7岁的她看到工作组进村后就跑回家, 把外公每天用来煮茶的小铜壶收起来藏到阁楼上的米囤里, 然后到门口接着玩. 工作组很快到来家里.收走了洗脸的盆和铜镜后满意的走了. 外公收工回来, 以为自己心爱的壶也没了, 没想到被这个一度差点被他放弃的女儿变戏法一样拿了出来. 妈妈很是得意, 她说工作组到她的六外公家去的时候, 虽然她的六外公事先也藏下了一个壶, 可是被刚好在家的孙子, 也就是妈妈的表兄一句咱家的壶呢, 只好乖乖的把壶交了出来. 外公过世的时候, 妈妈只要了这个小壶, 算是纪念吧.

    7岁的妈妈开始上学. 在农村, 她这个年纪算上学早的. 可是这也给她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知道最后离开了学校. 妈妈的村子里当时没有学校,上学要到离家4小时路程的乡里住校. 而且学校没有食堂, 需要自己做饭. 妈妈和自己的表姐, 还有另外一个女孩搭伙. 刚去的日子的艰苦是可以想象的. 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可是毕竟是三个小女孩而已. 妈妈说有时候下雨柴火湿了烧不着, 到睡觉时间了饭还没煮熟, 三个孩子就相对着哭. 开始的时候吃夹生饭实在是家常便饭. 除此之外本来就比同龄人瘦弱的妈妈还常常受大孩子的欺负. 每周日大家从家回来带着各种吃的, 勤劳的外公除了农活, 还常常给人帮工或者自己到河里打渔, 所以妈妈可以带些鱼干, 肉肠之类的好吃东西. 半道上就会被大孩子没以各种理由骗走或者用其他的东西换走. 我曾经愤慨的说那别个他们啊. 妈妈说不给他们哪行, 一路上要过几个村子, 不给他们的话他们会招狗来咬人的, 或者就是在过吊桥的时候站在两边摇.

    比别人小很多的妈妈学习成绩却很好. 妈妈常说我遗传了她的聪明, 虽然我不知道这中说法有没有科学道理, 妈妈是很坚信的. 妈妈说有一次考试全班只有她一个人及格了, 大发雷霆的老师惩罚不及格的同学不能回家, 村里的孩子都被留下了, 最后妈妈只好跟邻村的孩子一块走. 妈妈说从邻村回的路上她跑的飞快, 用了平时一半都不到的时间到了家. 别的孩子怕家里责怪, 所以她回家之前就威胁她, 如果告诉家长的话就找另一个村子里的疯子来抓她, 听妈妈不同的讲述里这个疯子应该是当时孩子们最怕的人了.年纪小小的妈妈还连跳了两级. 如果在今天, 妈妈也许会上大学吧. 可是当时, 她的读书生涯还是早早的结束了. 妈妈说老师还特意到家里还找她, 小小的妈妈跑到地里摘了满满一抱青玉米送给老师, 深深的鞠了一躬后跑了, 从此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儿时的妈妈也是很淘气的. 妈妈说她小时候虽然又瘦又小, 可是跑的飞快. 每次犯了错误外公一般是 捉不住她的. 更不要说小脚的外婆了. 外公曾经给她取了绰号叫”小猴子” . 妈妈也变的越来越能干. 妈妈说有一次她和叔叔到乡里背谷种, 刚好遇上发山洪, 结果她被水卷了进去. 幸亏她的叔叔手快一把抓住了她的背箩, 她才逃过一劫.

    妈妈一天天长大, 没有儿子的外公决定要让她招女婿上门. 坦白讲外公是很能干的人, 应该是中国优良品质农民的代表吧. 在他勤劳和外婆的勤俭持家下, 妈妈说就是在很苦的日子里, 家里也能吃上肉. 这也是妈妈家的一个优良的传统吧. 外婆今年84高龄了, 还闲不住要力所能及的做家务活. 所以在乡里有农场的人招工的时候外公是坚决不同意的. 这时候的妈妈表现出了她的让人惊讶的闯劲. 她偷偷的报了名, 找她的六叔要5毛钱, 好心的六婶还给了她一双半旧的鞋. 于是15岁的妈妈在请他们给父母留话后离开了家. 和她一起离开的还有一个远房的表姐. 据说外公听说她走了很是沉默了一段时间.

    招工的是西双版纳的农场, 当时应该叫生产兵团吧. 招上的人先要走到县城, 妈妈和很多的年青人一起, 整整走了一天到了县城, 本来还对妈妈抱怀疑态度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个瘦小的女孩这么能走, 也完全接受了她. 到了县城, 每个人发了两身衣服, 两双鞋. 妈妈留下了一套, 另一套她和人换了大号的, 托人带回了家给了外公, 而她穿着那双旧布鞋, 走到了西双版纳, 也开始了她新的生活.

    写了妈妈的童年应该写爸爸的了. 却发现我对爸爸的了解要模糊和粗略的多. 忽然心里觉得很内疚. 也许我对父亲的关心太少了.

    父亲的家所在的村子和妈妈家离着数十公里. 走路的话一般要走大半天. 现在虽然两个村都通了公路, 可是如果要坐车的话其实还是要先到乡里, 再走. 一来一回要多走更多的路. 所以很多人, 尤其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到今天还是会选择走路.

    妈妈家的村子实际上是一个大氏族的聚集地, 村里的异姓只有几家. 而外公的家族又是村里的旺族. 在我印象里所有的人好象都是亲戚. 和妈妈家不同, 爸爸家却是他们村子里的异姓.我们家在村里没有任何的亲戚. 而且他的家和村里其他村民隔着一条河. 我至今不知道为什么爷爷离开他的家人, 把家安在了那个地方. 据爸爸说他也问过, 可是好象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 爷爷今天已经不在了, 这也许就是永远解不开的迷了.

    爸爸是家里的老大, 而贫穷的家况注定他的童年绝对不会是蜜糖包围的. 我很少听爸爸说过他小时候的事, 所以唯一的几件就格外的印象深刻.

    爸爸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 上学的时候家里连一个包都没有,只能用一块旧布包着书去学校. 过年的时候家里没钱给买炮, 爸爸就自己上山摘一种俗称掃帚草的叶子编好了去卖, 爸爸说有一年买回炮来, 一路上老忍不住, 结果还没到家就差点放没了.

    很快爸爸就有了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可是给家里带来的却不完全是快乐. 多了吃饭的口是小, 大妹妹很快被发现智力有问题, 而且不会说话. 这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阿姨, 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和别人一起去看猴戏, 在回来的路上失脚摔下山崖. 到她离开这个世界, 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 爸爸每次说到着的时候都会沉默很久. 今天写到这还是觉得很难过. 我不知道对她而言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也许神不希望她再受苦吧.

    爸爸比弟弟大了8岁.爸爸说有了弟弟的时候他觉得很兴奋, 畅想着将来家里两个男人一起努力, 什么都会好的. 可是随着弟弟一天天长大他却发现越来越不对劲, 和大妹妹一样, 他开始越来越不象同龄的孩子. 奶奶在怀孕的时候严重的营养不良也许是造成她的两个儿女发育不好的原因, 所幸的是二叔虽然有些耳背, 毕竟还是听的到, 父亲种种对未来的设想却毫不留情的破灭了. 15岁的时候在部队来征兵的时候, 今天看来还是个孩子的他狠狠心, 离开了家. 爸爸只有一次说过他离开家的时候早早的起来, 扫了地, 挑满了水, 就离开了家.

    离开家的妈妈分到了当时的建设兵团, 和从祖国各地来的知青们一起, 开始了开垦西双版纳这块美丽地方的生活. 到今天说起西双版纳的橡胶林妈妈还很得意, 里面有她的青春和汗水. 虽然生活也很苦, 可是比起在家务农毕竟好很多. 而且大家都是年青人, 苦也就变的不那么单调了. 一度瘦小的妈妈也象一只丑小鸭, 变得漂亮起来. 我看过妈妈年轻时的照片. 年轻的脸, 一头乌黑锃亮的头发梳成两条辫子, 非常健康的美丽. 这至今影响着我对美的看法 - -黑头发比什么颜色都好看.  一年后妈妈终于可以回家探亲了. 她用攒下来的钱给外公买了烟酒, 给妈妈和姐姐妹妹买了衣服, 妈妈说外公对她偷偷离开家没有说什么. 可是后来外婆和她说外公曾经叹息小猴子是不会回来了. 对于这位我没有多少了解的老人来讲,没有儿子, 想留在身边的女儿又离开了, 也许是不小的打击. 反正从此他没有再说过招婿的话, 我的小姨也最终出嫁到了别的村子.

    美丽的妈妈身边自然少不了仰慕者, 可是妈妈一直以自己年纪小为借口拒绝了. 直到碰见了我的父亲.

    父亲离开家后就参军了. 在当时的边疆, 运输是很大的问题, 他们这一批人经过培训后都成了运输兵. 说不苦是假的. 边境山区的路况本身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父亲的胃病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 我记得有一次爸爸碰上他们当兵时部队的卫生员, 阿姨说爸爸他们当时占着年轻, 常常连续出车, 赶不上吃饭就饿着, 回来一吃呢, 一人能吃一大盆. 胃怎么能不坏呢. 爸爸就说当时真是年轻, 就这样辛苦, 还有精神玩, 找同乡.

    就是这样找老乡的时候, 爸爸见到了妈妈. 爸爸当时是去找自己的同乡, 结果看到了门外路过的妈妈, 这一看应该是一见钟情了, 于是爸爸开始打听. 结果七拐八拐, 还真是找到了两人都认识的朋友, 于是借口大家聚会, 带着大家出去玩, 一来二去自然就熟了. 再后来妈妈也就喜欢上了爸爸. 具体的过程每次都被妈妈省略不谈, 可是我想爸爸年轻时候高高的个子, 虽然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人, 可是有责任心, 又能玩. 妈妈喜欢上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吧.

    后来两个年轻人就决定结婚了. 外公托人打听了爸爸家是不是正派人家, 听说虽然不是什么大户, 可是人家倒是正经人家, 也就同意了. 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父母回家, 外公看到爸爸, 就很喜欢他, 虽然这不是招来的”姑爷”,可是只要家里有什么事, 爸爸绝对是尽心尽力的. 这也算是外公大大的遗憾里小小的不遗憾吧.

    两个年轻人算是真正的从头开始. 贫困的家里自然是不能给他们什么支持了. 两人的婚礼办的简单而朴素, 当然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正是提倡这种革命精神. 父亲还是用平时积攒的钱带妈妈出去玩了一趟. 他们有几张当时的照片. 穿着军装的爸爸帅气而英俊, 妈妈倚靠着他, 两人看着远方, 开始了他们生活新的阶段.

    很快, 因为工作的需要, 父亲被派往了一个更偏僻, 离家更远的军区. 而且根据当时的指导思想, 他们是被要求从此扎根这个边陲小镇. 而妈妈面临着两个选择: 留在兵团, 或者跟随爸爸, 却只能调到当地的地方农场, 也就失去了进入场部的机会, 而且远离朋友. 也离家更远. 妈妈也有过犹豫, 可是她还是决定追随爸爸. 可是这并不是困难的结束. 这时爸爸因为边境吃紧, 过度劳累之后因为肝炎病倒了. 刚刚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环境的妈妈, 只能一个人面对所有的困难. 对于这个时期的生活妈妈只讲过一件事. 爸爸的病有人说了一个偏方,需要糯米做引子, 可是妈妈顶着南方的大太阳走到粮油供应站时却被告知卖完了. 新货要一个月以后才有,妈妈说她又累又着急, 一路哭着回来的. 后来还是一个好心人给了二两, 才用上了. 爸爸的病前后治了两年多, 才算好了. 爸爸的病前后治了两年多, 才算好了.妈妈一个人, 照顾爸爸, 搬家,新工作, 新环境, 妈妈都是自己一个人应付的. 我曾经问过妈妈, 当时有没有后悔过, 妈妈没有说有没有, 只是说一家人, 难也得过啊.也许就是这种朴素的想法和这一份患难与共的经历, 才让他们的感情坚固而持久. 上周末听说一个朋友的先生在她怀孕3个月的时候, 忽然有一天回来说孩子不要了, 我们离婚吧.我们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 可是究竟哪一种更幸福, 也许大家有不同的理解吧.

    元宝推荐:李禾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