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的终结, 全球化, 斯皮尔伯格(完 上 ) -- 赝造的孔方兄

共:💬6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历史的终结, 全球化, 斯皮尔伯格(完 上 )

    大陆的中国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接触从我们出生之日就开始了。作为唯一正确的历史观它充斥于文化与政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我们社会的整个历史理念都是用历史唯物主义构建的。但是如同他的西方同类一样,历史唯物主义也被政治意志强烈的扭曲了,几十年来我们被灌输了受压迫既为正义这样逻辑上错误的理念,并且把这种理念带入了国际关系中。对这个问题我们稍候再讲。在那之前首先要解开的一堆麻绳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

    之前的一段中我已经提到过,社会学的各个流派都曾经有过构建世界普遍史的尝试,他们试图通过对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解构勾勒出历史发展的结构性方向。康德曾说历史是对文明一个接一个的破坏,但每次破坏都继承了先前的遗产并因此为更高的生活水平奠定了基础。他进一步的假定历史的社会有一个终点,即在地球上实现自由。承接康德的黑格尔的历史相对论更是发展到了“诡辩”的地步,他的“真理是有基本历史相对性”的名言也几乎变成了真理,融入了我们的认知范围。虽然不主张自由国家在全世界取得胜利,黑格尔仍然认为没有任何其他原则或社会形态及政治组织比自由社会或组织更优越,现实世界随着自由社会的建立走到了终点。接着就是马克思,这位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吸收了大量的黑格尔的遗产,他借用黑格尔的人类行为历史性的观点,即人类社会随着时代发展从原始社会发展到更复杂、更高级的社会结构的观点。马克思同样认同黑格尔历史终点的看法,不过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才是没有矛盾的终极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实现将结束历史的进程。(《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一人》)

    至此,虽然在二十世纪又出现了施本格勒和汤因比这样更悲观的循环历史论,但人类社会的普遍历史发展方向已经被那三位德国哲学巨匠在百年前勾勒了出来,一个以大同,自由,文明为根基的历史终点,这也成为了被最广泛接受的社会预言,可以说整个十九世纪的乐观主义都由此而来,剩下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它。

    历史唯物主义最伟大之处,在于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互动的结合了起来。现代化理论受到了它深刻的影响,断言工业发展会遵循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届时产生出的某种跨越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统一的社会和政治结构。(《资本论》)首先,生产力(既工业化)需要一种最适合其发展的微观社会结构;其次,当人类在物理层面上征服了地球之后,世界需要一种可以最有效的在全球范围组织人类活动的宏观结构。“全球化”既应此需要而产生。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一股无形的力量,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推动人类走向历史终结的社会洪流。

    作为工业时代人类发展的顶峰,欧洲被全球化推为先锋,用其先进的工业实力将世界其他地区互不相连的状态打碎,诸如全人类,全球这样的概念被广为传播,人类第一次开始从现代文明和全球规模的高度看待这个世界。这一过程是壮丽的,但同时也是不平等的,这些历史的代言人并不是战胜了人类欲望的圣徒,而恰恰是受自身利益驱动的利益集团,这正如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理论中对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解释。当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完成之后,欧洲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内部的争斗使他们不能形成统一的形象、理念以及足够的实力来推动全球合作的心理条件和制度。而符合条件的美国接过了新时代的发令枪。正如我上面说的,虽然美国在二十世纪的全球扩张有一部分是对全球化的朦胧理解,但最重要的动因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国家利益的扩张被包裹在建立全球合作制度的大旗中带有了某种合法性,然而他的合法性在这种合作制度建立之后就消失了,现在的美国像从前一切过渡扩张的帝国一样,拼命的试图把失去的合法性的理念绑架上自己国家利益的战车,美国既自由,美国既正义的腔调变得既无聊又霸道。失势的帝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定位,我们让美国自己玩自己的去吧,现在的问题是,全球化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谁会是代表全球化的下一个先锋?

    各位看官看到这个时候可能都在会心的微笑了,奶奶的,还能是谁,当然是我们中国了!错,全球化走到今天,已经没有任何国家有资格再做它的代言人了,美国衰落之后,世界将不再有霸权,出现的,将是强权林立的新世界。

    (待续)

    关键词(Tags): #国际关系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福山那套东西是新保施特劳斯和新左科耶夫的混合体,彻头彻尾的怪物。

      当年黑格尔在耶拿写《精神现象学》的时候,正好碰上拿破仑占领。这就是所谓“马背上的世界精神”,当初认为这就是终结了。不过,康德那里理想是共和国的联盟,黑格尔眼里最好的制度却是德国的市民社会为主的开明的君主专制。到马克思那里就成为共产主义了,其实和蒲鲁东、巴枯宁的选择差别不大,都被称为“没有美洲和轮船的哥伦布”思想。就是把“终结”空出来给弥赛亚,让人类能够有改进现实的梦想,而不是认同君主和金钱的霸权。

      福山重新选择了“现实的就是合理的”黑格尔右派的老路。拿破仑再次强奸了黑格尔。

      如此而已。

    • 家园 历史的终结?

      搞笑的玩意,还是那句话,没有一点起码的历史感。

      “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一股无形的力量,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推动人类走向历史终结的社会洪流。”

      扯吗不是!

      从前的历史,我们知道一些些,今后的历史,我们能知道多少?更不要说“历史的终结”,

      尊重一下历史好不好,人家是这么简单的玩意儿?

      历史往哪里发展,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在这个不确定的历史发展中尽可能多的争取一些自己的利益。

      总以为自己找到了历史的路径甚至以为自己找到了历史的方向不过自取其辱而已。

      • 家园 您说的话里,把情绪拿掉就没东西了

        乐观主义会让人觉得幼稚轻浮,而悲观主义,尽管事实往往证明是错误的,却有一种深邃气质的假象,因此持悲观主义比较保险。

        • 家园 给您来点干的

          免得您找不到。

          自认为历史的方向或者说目标或者说终结被自己一不留神知道了都是可笑的。

          是个认识论的问题,跟悲观乐观两个范畴的事情。

          您老说悲观主义有一种气质在里面,而且这种气质反过来还可以让悲观主义者们比较保险,我听着真新鲜,

          不过更NB的在后面,您老还说这种气质还只是一种假象,我考,这要是真象那还不让悲观主义者们吓死人的保险。

          从您这里我终于知道悲观主义真是个好东西啊。

          您想的可真多啊!所谓余音绕梁,波光潋滟就是这个意思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