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近代中国电报八卦闲谈 -- 马伯庸

共:💬186 🌺150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近代中国电报八卦闲谈

    清末有一位大诗人叫黄遵宪,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此人出身传统书香官宦门第、光绪二

    年的举人,却有深厚的外交官背景,去日本做过使节,还去美国旧金山当过总领事,见识广泛,思维活络。此公在诗歌方面有一大特点,好以古诗咏新物,中西合璧,时人曾经评价说这是诗界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比如他写火车:"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去美国观摩选举演讲后写道:"盘盘黄须虬,闪闪碧眼鹘。开口如悬河,滚滚浪不竭。"无不新奇清雅,贴切自然,至今读之仍值得玩味。更好玩的是咏轮船,他前面大写女子盼夫早归之思,虽有轮船火车犹嫌太慢,然后笔锋一转:"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汽球。"连热气球都入诗了,可谓是紧贴流行时尚--黄遵宪诗中的热气球指的是飞艇,要知道,那会儿人类第一艘飞艇法兰西号才面世不过三年功夫罢了。

    所以钱钟书在《围城》借董斜川之口评论说"东洋留学生捧苏曼殊,西洋留学生捧黄公度",也是有道理的。相比起当时国内抱残守旧的那一班老学究,这种灵活脑筋不受西洋留学生欢迎才怪呐。

    黄遵宪曾经写过一首咏物诗,写的很好,直接可以拿来作谜面,有兴趣的人可以猜一下,全诗如下:"一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纸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见闻,使我容颜悴。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 "

    诗里写的是相思之苦、别离之情,载体却不再是手帕、铜镜、信笺之类的传统寄托,而是一种能够"一闪至君旁"的好玩意。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就是电报。

    更早的时候,戴启文也写过一首咏电报诗,他和黄遵宪立意不同,里面充满了国人第一次目睹电报功能的惊叹:"五岳穷云海澄练,纬地经天长一线,重洋万里纸鸢风,暗地机关人不见。”

    如今的人们对于电报恐怕已经非常陌生了,除了春节晚会上主持人还能念念来自世界各地的电报以外,日常生活里这东西几乎已经绝迹。2006年1月27日,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正式宣布停止电报业务,这标志着电报在美国彻底进入历史。让人感慨的是,因为几乎没人使用电报了,这条公告一直到一周后才被人注意到。电报在中国也是惨淡经营,目前全国只保留了8个电报中心。我有一次去北京电报大楼,这栋建筑的名字已经名不副实,根本看不到电报业务的窗口了。

    斯事已逝,现在回想当年电报的辉煌以及辉煌背后的种种故事,叫人不胜感慨,姑且闲说几句,聊作纪念。

    关键词(Tags): #黄遵宪(当生)#电报(当生)元宝推荐:一直在看,禅人,MacArthur,海天, 通宝推:当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祥瑞御免
    • 家园 祥瑞御免!
    • 家园 亲王对于电报的发明有更详尽的资料么?

      我看到的资料显示,大数学家高斯似乎是最早发明者之一,时间是1833年左右。

      我的帖子里也谈到: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101158

      那两位法国人大概是什么时候发明电报的?

    • 家园 磕头叩拜

      祥瑞御免,出入平安。

    • 家园 亲王好文,祥瑞御免

      写的中国电报史是酣畅淋漓,不过其实TG的电报史也应该写写,转折TG历史的好几封电报都是经典呀,尤其是那个成迷的草地密电呀.

    • 家园 【原创】近代中国电报八卦闲谈(完)

      康圣人迂腐,饶汉祥虽然文笔极佳,可惜黎元洪是个窝囊人,就算电报写的冠冕堂皇,一联想到黎菩萨那副颟顸嘴脸,气势再大也泄了。吴佩孚虽擅通电,可谋身胜于谋国。真正能够被称为千古一电的,我个人觉得是蔡锷讨袁世凯檄文。

      这封通电若论文采典雅,稍逊汉祥,但自有凛然气势,至今读之,追思松坡将军威仪,仍旧让人神往不已。用来结束此篇连载,最合适不过了。

      “各省将军、巡按使、护军使、都统、镇守使、师长、旅长、团长、各道尹、各知事、各学会、各商会、各学校、各报馆公鉴: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率召外侮,警告迭来,干涉之形既成,保护之局将定。尧等忝列司存,与国休戚,不忍艰难缔造之邦,从此瀹胥。更惧绳继神明之胄,夷为皂圉。连日致电袁逆,劝戢野心,更要求惩治罪魁,以谢天下。所有原电近经通告,想承鉴察。何图彼昏,曾不悔过,狡拒忠告,益煽逆谋。大总统者民国之总统也,凡百官守,皆民国之官守也。既为背逆民国之罪人,当然丧失元首之资格。尧等身受国恩,义不从贼。今已严拒伪命,奠定滇黔诸地方,为国婴守。并檄四方,声罪致讨,露布之文,别电尘鉴。更有数言涕泣以陈麾下者:阋墙之祸,在家庭为大变,革命之举,在国家为不祥。尧等夙爱平和,岂有乐于兹役。徒以袁逆,内罔吾民,多欺列国,有兹干涉,既濒危亡。非自今永除帝制,确保共和,则内安外攘,两穷于术。尧等今与军民守此信仰,舍命不渝,所望凡食民国之禄,事民国之事者,咸激发天良,申兹大义。若犹观望,或持异同,则事势所趋,亦略可豫测。尧等志同填海,力等戴山,力征经营,固非始愿,所在以一敌八,抑亦智者不为。麾下若忍于旁观,尧等亦何能相强。然量麾下之力,亦未必能摧此土之坚,即原麾下之心又岂必欲夺匹夫之志,苟长此相持,迁延岁月,则鹬蚌之利,真归于渔人。而萁豆之煎,空悲于车乐。言念及此,痛哭何云。而尧等则与民国共死生,麾下则犹为独夫作鹰犬,坐此执持,至于亡国,科其罪责,必有所归矣。今若同申义愤,相应鼓桴,所拥护者为固有之民国,匕鬯不惊;所驱除者为叛国之一夫,天人同庆。造福作孽,在一念之微;保国覆宗,待举足之轻重。敢布腹心,惟麾下实利图之。唐继尧、蔡锷、李烈钧、任可澄、刘显世、戴戡及军政全体同叩。有。印。”

    • 家园 【原创】近代中国电报八卦闲谈-民国通电奇观(六)

      袁世凯麾下有一个人,不是北洋系出身,却最得袁信任。这个人叫陈宦,号称湖北三杰之一,与吴禄贞、蓝天蔚齐名。他本来是黎元洪的幕僚,后来投靠了袁世凯。后来袁世凯逼黎元洪来北京,就是派陈宦亲自去武汉迎接,被人讽刺说“陈宦押解黎元洪进京”。

      陈宦本人颇有智谋。二次革命的时候,黄兴、何海鸣,江西的李烈钧,安徽的柏文蔚以及福建的孙道仁各自起兵,组成四省联军,还煽动蒙古、陕西、甘肃从北洋背后起事,声势十分浩大。陈宦安居平五路,建议袁派出蒙藏院院长贡桑诺尔布、范熙绩参谋本部科长李炳等分赴蒙古、云贵各地安抚,给正面战场创造了有利环境——顺便一提,这个贡桑诺尔布是蒙古电报第一人,内蒙古电报的网络赖他得以发展。

      而且这个人最擅长揣测上意,好玩些小聪明。据说他每次见袁世凯,都事先写好三份不同的建议,分别藏在左右袖子和靴筒里,见了袁世凯以后,先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旁敲侧击打听袁世凯的意见。听好风向,他就挑出与袁意思相近的建议书。袁世凯觉得这人既能干,又会体察上意,而且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当皇帝对待,对他极其赏识和信任。

      所以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不仅委以其西南重任,还让他跟自己儿子克文拜了把子。在他离京赴任的时候,倾城相送。整个民国时期只有三个人想享这种待遇,一个是黎元洪,一个是孙中山,还有一位就是他陈宦。给一个非北洋系的人如此面子,终袁一世也没第二个人。

      袁世凯万万没料到,陈宦既然能出卖黎元洪,自然也能出卖袁世凯。果然,他看出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便在四川跟好哥们儿蔡锷虚以委蛇,暗中和谈,还四处打听其他督军的态度。到了5月22日,下了决心的陈宦发表了一份通电,宣布反对袁氏称帝。

      当时通电反对称帝的人比比皆是,陈宦的电报却格外引人注目。除了他的身份特殊以外,还是因为这封通电别有玄机。

      这封通电的稿子是陈的幕僚邓文瑗起草的,写的很不错。其中“宦为川民请命,项诚虚与委蛇,是项城先自绝于川,宦不能不代表川人,与项城告绝”是文眼,一下子把陈宦拔高到了为四川请命的道德高度,不是我陈宦想对不起你,而是你袁世凯对不起四川老百姓啊。逻辑清楚,立意高标,政治上和道德上无懈可击,让人击节赞叹。

      可是呢,陈宦不知失了哪门子心疯,鬼使神差地在后面又加了一句:““自今日始,四川省与袁氏个人断绝关系。”

      这一句,就让这封通电彻底变了味道。

      这句话太让人伤心了。别人反袁,甭管真假,都号称出自公义。象冯国璋拉了李纯、朱瑞、靳云鹏、汤芗铭几个将军,发密电给全国号召取消帝制,说什么虽深受项城知遇之恩,却不敢以私德废公义云云,冠冕堂皇,既响应了全国民意,又不致跟袁世凯彻底闹翻,用词也特别讲究,只敢说“劝退”。

      而陈宦这封通电,却反其道而行之。那一句画蛇添足的话等于告诉别人,我跟袁世凯不是道理上的争执,是私人恩怨,所以要反他这个人,而不是反他的政策——邓文瑗苦心营造出的大义形象彻底崩溃了。

      若单说私人恩怨呢?陈宦就更说不过去了。袁世凯跟你有什么恩怨?他给你这么大信任,现在你却特意强调反他,还揪着他本人不放,这算怎么回事?而且通电前面还口口声声说项城项城,语气恭谨,突然就改了口风直呼“袁氏”,前恭而后倨,简直是自相矛盾。

      袁世凯本来已经被举国呼声搞的心力交瘁,众叛亲离,突然收到陈宦这封电报,成了骆驼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即被气得晕倒在地,醒来时口中喃喃道;“人心大变。” 袁世凯对陈宦的通电这么愤怒,不是因为他反对其称帝。陈宦早就打过电报给他,劝他退位,他对陈宦的立场已有心理准备。袁世凯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个陈宦反就反吧,居然反的如此绝情。

      没过半个月,一代枭雄病死了。据说他死前口称“他害了我”,不知是指太子袁克文,还是指这个背信弃义的陈宦。当时有一副陈说此事的对联:“筹安六君子,送命二陈汤”,其实汤芗铭、陈树藩两个人只是凑中药名的填头,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这个陈宦。

      陈宦这么作的动机,主要是因为没有北洋背景的他总被其他将领歧视,他本打算借此机会表明一下态度,反袁不反北洋,所以才在通电里加了那一句。可惜他枉称小诸葛,弄巧成拙,这一个晕招极其失算,非但没得到北洋派的谅解,反而背上了小人的恶名。段祺瑞就极讨厌他,觉得这人没情没义,不地道。

      这个人自四川通电以后就完全丧失了政治智慧,进退失据。他先被撵出四川,府院之争时又站错了队,问黎元洪要湖南督军的位子,以致与段祺瑞彻底交恶;后来他得罪了大将傅良佐,还跟部下冯玉祥结梁子结到大拆铁路的地步,最后弄的四面楚歌,被迫引退,从此再未复出。

      陈宦的这封通电,可以说是民国历史上最蹩脚的一封了。

      不过话说回来,袁世凯因通电而死,也算是报应不爽。当年他派人干掉了宋教仁以后,为了掩人耳目,由赵秉钧以国务院的名义给全国发了一个通电,假称现在上海有一个恐怖组织,号称要靠激进手段来监督政府,已经被他们判决死刑的有宋教仁、梁启超、袁世凯、赵秉钧、汪荣宝,要依次执行云云。这份通电只好骗骗小孩子,除了惹起全国哄笑以外,毫无作用。若论蹩脚程度,只在陈宦之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