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数码胶片 -- kenjs71

共:💬17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数码胶片

    目前胶片,数码相机并存, 数码取代胶片势不可挡. 但是数码相机现在就像以前的LAPTOP一样,各家有个家的标准(我是指的机身,不是镜头),并且都是ALL-IN-ONE的,不能像台式机一样DIY. 不过,数码胶片的出现,可以给广大胶片SLR的用户带来一个DIY的福音.有公司有相关的产品,比如SiliconFilm EFS10-SF, 10MP. 我想,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 廉价的数码胶片肯定会出现, 倒时候几十年前的老古董就可以焕发青春了.(毕竟镜头的变化不大). 如果一个有全幅传感器的数码胶片价格降到100美元, 相信nikon,canon的各大DSLR厂商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镜头出外), made in china的廉价仿胶片SLR, $50, 在随意组合各个数码胶片;而且数码胶片的传感器还可以对ISO进行优化,比如ISO100,ISO1600等,反正也不贵,可以搞3个,低光,普通,高光,随时更换,就像更换镜头一样.

    希望会有这么一天, 到时候二手胶片机的市场可就火了

    晨枫同志要搞一个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个数码胶片就是核武器,至少也得是个炸弹之母.

    • 家园 数码胶片的尝试早已有过

      但先天不足,常规135相机的机背是相机不可分割的结构,其空间太过有限,即使未来有廉价的传感器和处理器等相关资源,最终可以实现DIY的也是与传统胶片相机完全无关的模块化组件模式。这里一个关键的技术障碍是同步,传感器感光需要和对焦系统特别是快门的动作匹配,此外还有测光以及人机界面、电源等问题,基于传统胶片的135相机只能靠闪光灯同步接口去实现与数码胶片/后背的动作同步,这大大制约了数码胶片的实用性,加上数码感光传感器和胶片对镜头的要求不同,老胶片相机实无多少剩余价值可利用。

      对于一些优秀老镜头的继承性应用,一个可行的解决模式是标准化的机身+镜头转换接口,其实短镜头法兰距的单电相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这么认为了,剩下的只是价格和标准化问题,这有赖于传感器、处理器特别是相关图像处理算法的大量第三方厂家的崛起,我相信DIY高性能数码相机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但不会在短期内实现。

    • 家园 没有生存空间

      现在一个性能不错的数码DSLR机身六、七百美金就可以买到,谁会去买限制多多,性能和操作性都远远不如的数码胶片?买了之后自己还会少一部胶片单反可用呢。要说兼容,数码DSLR一样能兼容许多以前的镜头,只不过有时候需要转接环而已,依然比用数码胶片方便。

      如果传感器成本大幅下降,全幅传感器的数码胶片可以只卖$100美金,那么我相信全幅的数码单反(入门级,但依然比数码胶片好用)售价也不会高出多少,大概会在$400以下。玩单反,有几个镜头的人,不会出不起这个差价。如此一来,数码胶片自己的生存空间都成问题,更不要说跟DSLR竞争了。

    • 家园 我不太看好这个东西

      这个东西主要面对那些在传统相机上已经有了大额投资,暂时不会全面转向数码相机的客户。而现在这种客户明显是越来越少了。

    • 家园 这个思路已经有日子了

      Leica的R系列单反差点就推出了这个东西,不过不是数码胶片,而是数码机背,换个机背就可以在数码和胶片之间转换,没有数码胶片那么牛,但也很接近了。

      这个主意的很大问题在于:

      1、传统相机和数码机背之间没有通信接口,要是另外加装,就是很大的改动,不如从新开始。

      2、数码机背的CCD/CMOS是暴露的,非常容易损坏,刚性结构对和镜匣的衔接很麻烦,不容易对准光路,造成成像质量损失。

      3、数码相机的电子部分比胶卷要复杂得多,有降噪、白平衡等很多胶卷时代没有的后处理,需要地方装这些电子系统,光有两个胶卷盒的空间不够,用于卷片的机构的空间完全浪费了。

      有过好几个公司尝试过这个,最后都放弃了。Leica也放弃了,数字机背比高档DSLR都贵,效果还不好。

      中国公司要是能在这里突破,那真是突破了。静候佳音了。

      • 家园 数码机背估计不好使

        做成胶卷样的最好,毕竟硅片也是可以打磨成普通A4纸那么薄,甚至更薄,也可以弯曲。可是这样成本就不便宜了。

        估计LZ的理想可能还是要在制造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实现。

      • 家园 有同感。数码相机多的不是一个传感器

        还有数字相机本身具有的异于胶片的控制和功能。一个胶片盒空间是装不了那么多的。

        我不看好这个cheap solution。

        • 家园 120往上的画幅都是这个概念,数码后背

          30-40年前的相机都可以用数码后背,镜头和其他的附件都可以继续使用,同时也可以用胶片。

        • 家园 这里主要是一个成本问题

          这个数码胶片只需要记录RAW格式的信息,不需亚任何其他的处理,也就是说相机部分只要能够正确对焦和暴光就可以了,数码胶片和机身各有分工,数码胶片的电路也不用做得很复杂(不过随着芯片的集成度提高,说不定在这个小空间也可以搞出比现在DSLR复杂的多的电路)其实这里就是一个成本问题。如果一个机身$50,带1G/2G存储的数码胶片(全幅,记录RAW格式,大概100张左右)也是$50,我就不信上千刀的DSLR会有多少市场。

          现在的数码技术发展太快了;这个成本价格的下降也不是不可能的。看看存储卡1G,2/3年前是个什么价格,现在相同容量的MP3有时什么价格。

          • 家园 就是这个成本问题杀掉了这个市场

            首先机身本身是要成本的,50刀的机身,能有什么功能?光是能正确的测光,有足够快的快门速度(1/4000s起码吧),足够的连拍速度,50刀就搞不顶定.就是全机械没有任何电子设备的全手动SLR,没个100刀都搞不定.

            再讲镜头,50刀的镜头有几个?花2,3百刀在镜头上了,还在乎再多加100刀强化强化机身?这是一个系统,你不能只看机身.

            如果投2,3百刀到机身上了,还可能象换手机,mp3一样1年换2,3个都不心痛?那么机身想全用廉价部件不考虑寿命也是不可能的.

            电子部分----再怎么也不可能50刀搞定.看看DC就知道---功能简单价格便宜的DC根本卖不出去多少,能接受那样功能和画质的人家玩手机就可以了.讲点功能讲点画质,你看哪个这样的DC,按你说的能50刀搞定吧.何况DSLR光那个cmos,1.6X的芯片大小比奔三的面积还大,能便宜到哪去?FF?36X24mm,这个面积够做50个普通DC的感光元件了,你觉得他能多便宜呢?

            这样一组合,你的机器,要是不能大规模生产了,成本都要200刀向上,算点利润,零售卖不到300你回本都别想---你在看看现在低端的DSLR啥价钱?人家也可以不到4百刀了,你这玩艺怎么和他打价格战呐? 为什么他能那么便宜?因为实打实要花的成本你们都得花,他已经有规模在那里了,你的规模在哪呢?

            至于千刀的DSLR---400刀的DSLR都不能击败的市场,300刀的DSLR能对他有什么影响?他那个机器,光卖机身也不只300刀,会用他的人选机器的时候,你这机器不能入他的法眼的.

          • 家园 还有个市场发展问题

            不管多么便宜,胶片机身本身就是一个萎缩的市场,坏一部就少一步。没有人会为这个胶卷背再生产新的胶片机身。

            谁会为没有未来发展的市场去投钱呢?

            • 家园 关于胶片机

              可能我太执着于胶片机了。其实我的核心意思是,随着数码技术的进步,相机最后搞成标准件,DIY的形式,比如分成镜头(现在已经是了),机身,感光,存储,其中接口标准化,就像当年IBM标准化PC一样。可能最反对这样作的就是Nikon,Canon;因为这样以来,可能除了镜头,其他的部件就是白菜价了,这个利润空间只有国内的血汗工厂可以承担了。

              • 家园 IBM已经退出PC了,可Apple呢?

                大家出来混,要的是利润不是名气,只在低端市场打,血流成河还都吃不到多少肉,站不到中高端,日子怎么也过不好的.这样的市场,注定发达不起来.国内有多少mp3山寨厂啊,可有谁能挑战apple了?

                • 家园 这里有一个立场问题

                  站在厂商的立场,利润空间的压缩可能是一个灾难;但是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个喜讯。谁不想要又便宜,又满足自己需求的东西。我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所以当然希望越白菜越好;当然,高档的东西也有它的需求,只不过不大众化罢了。要是没有国内的山寨厂,现在MP3,智能手机可能还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无法享受的奢侈品。IBM退出PC市场也就是因为利润空间被DELL,HP,联想等挤压的太厉害了;这事好事, 否则我们现在可能都在68000 33MHz的Apple V上灌水(当然,这是咬牙花了$5000买来的)。 APPLE现在活的舒服可不是因为他的PC产品,而是ipod,iphone。 按河里的说法,ipod其实主要是卖音乐服务,也难怪,国外的版权意思强;想我这样的,目前还没有碰过ipod,就一个字,贵;不过ipod现在的压力也不小,后来者赶的紧. 关于iPhone, 我的看法是,它就想当年Apple推出的第一台个人电脑,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现在很火,但是前途如何,还难下结论。今年gPhone就要出来了,这是个完全开放的平台;历史没有简单的重复,只有惊人的相似;的google就像当年的IBM,要把手机也搞成和PC一样的标准化,最后也成白菜价。到时候,iPhone就和现在的MAC一样,面对特定品牌忠诚用户了。

    • 家园 再附赠个链接

      http://arch.pconline.com.cn/digital/textlib/video/v01/10209/92145_1.htm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