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集结号》:细节的感想 -- 梦秋

共:💬70 🌺1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SC上的一些意见

      外链出处

      冷战斗士的评论

      “集结号”挺好的,我和LD一起去看得,看着看着就发现LD开始哭了,以后一直就没有停下来……

      找手表那一段,我觉得不是反映私分战利品的问题的,人家说的很清楚了,是因为连长的表不走了,要给连长找一块手表,所以连长才说“为一块破表搭上一条人命,值得吗?”,那个战士才只是笑了笑……

      关于指导员和连长之间的矛盾,我觉得还是对事不对人的,不是说什么政治军官和军事主官之间的矛盾。连长后来在因为违反纪律枪杀俘虏之后不是还说“要是指导员还在,就不会有这事儿了”吗?而实际上为什么会枪杀俘虏,也正是因为指导员的牺牲,这反而说明了指导员的作用和威信。没有威信的上级自然不会有要为他报仇的下级,而连长的那段话也正说明了维护我军的纪律正是政治军官的作用之一。

      • 家园 俺也说一下‘战利品’

        俺老爸一个同事参加过朝鲜战争。俺记得小时候好几次,老爸提到这个同事从朝鲜带回的战利品有一块表和一个金戒指。据他说这符合他们部队的政策。不知道是不必登记上交,还是上缴后作为奖品发回。

        俺现在常想:那个金戒指本来代表什么意义?

        (注:俺没有亲眼见过表和戒指。但是好像见过纪念章。故信之。)

      • 家园 关于找表我也说两句

        找表这个小细节很好的烘托了一下主题。

        首先,为何找表?

        影片给出的解释是:团长下的命令是至少阻击敌人到12点,然后听集结号撤退。因为连长的表不走了,所以战士怕连长不知道时间私自去找了一块手表。

        其次,找表表达了什么?

        个人浅见,主要有两方面:

        1、所有的人都相信了团长所说,准备到时候撤退,所以才要找表提醒连长。两个士兵的对话也说明了这一点,一个说打完仗就回家,另一个说他要混出个样来再回。

        2、战友的情谊。两个小兵想着连长的事情为他找表以至于牺牲,后面连长为了给47个战友讨回个名分而做出种种努力也就顺理成章了。说明了这支队伍是上下一心,三军用命的。

      • 家园 战利品和政治军官的问题

        我的本意还是指相对于从前传统战争电影的突破。政治军官和主官之间的争执,我想我还没从哪部电影中看到过。如果算得上的话,《高山下的花环》算是其中之一。所以,《集结号》在政治军官这个环节上的处理,可以算是一种突破,况且,整部电影当中,政治军官都处在一种弱势地位。战利品问题也是这样。不管战士翻寻手表的目的何在,首先这个构思也突破了传统电影的格局。

        当然,这两个构思的处理也是很完美的,潜台词中还是表达了兄台说的那些意思,就是政治军官的作用之一就是严格执行纪律。

        不过,有一点可能要注意,电影中通篇使用了“兄弟”这个词。“同志们冲啊”只有在指导员冲锋的时候被喊过一次。这有点值得让人思考。

        • 家园 你“思考”出了些什么不妨直说

          现实有时更精彩。王外马甲的《骑兵团》,一句“共产党员上马”,给我们这些对长期以来的宣传多少有些怀疑和不信任的人带来极大的震撼。如果说要“思考”,我认为不妨思考思考这么些年来,这个社会,我们的心灵究竟怎么啦?这部电影的导演、编剧,他们到底相信什么?想表述什么?

          难道“兄弟”这个词就比“同志们冲啊”更经得住思考吗?

          • 家园 我思考了啥?

            我的感受就是,老冯想要淡化电影里的党派色彩。我不喜欢也不习惯这种做法。这是电影的瑕疵。但是就是这种做法,也好过那些天天嘴里喊着“这是内战,自相残杀有什么好拍”的说法。

        • 家园 嗯,政治军官和军事主官吵架早就有了

          嘿嘿,文革前拍的很多片子里面不都有双方僵持不下的情节吗?别忘了,大决战里面的林彪和罗荣桓不是也吵过吗?长征里面林彪(怎么又是他?)和聂荣臻也吵过。当然,一般都是以政治军官的胜利而告终。

          我想,这种突破是必然的。就像亮剑里面塑造的那个整天骂骂咧咧的李云龙一样,谁说英雄就一定不会骂人了?我父亲看了亮剑以后别的没说什么,只是说他们副军长(全国战斗英雄,他打的那次战斗到现在还是我军历史上的经典,以前的坦装上面还介绍过)也是这样,整天脏字不离口。我们以往表现这些英雄的手法太单调了,弄得所有的英雄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让我们忘记了所有的英雄都是各有各的不同,就像王外马甲写的老邓那样,生活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在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刻,他们就是英雄。

          我自己倒觉得最值得回味的地方还是九连的身份,他们因为伤亡太大成了团的预备队,谷子地也因为纪律错误受了处分,这一切都让九连有了一些被处罚的味道,再加上那个王金存,总让我隐隐地觉得之所以让他们打阻击,是因为他们的错误。有点儿像俄罗斯的惩罚连。我怎么得了这么个怪印象啊……

          • 家园 补一个政治主官和军事主官吵架的

            应该是电视剧《浴血罗霄》。政委和司令员为一个战略问题争执不下,政委说了一句:作为政委我有最后决定权。

            电视剧的意思是政委是错误的,后来似乎仍然按照司令员的意图行军了。政委动摇,脱队。

            • 家园 这个电视剧没看过

              这里面的政委应该是代表了博古上台后推行政委负责制的那一批从苏联留学回来的洋政委吧?记得粟裕就提到七军团的政委也是动不动就把政委有最后决定权挂在嘴边的。

          • 家园 关于9连的事情

            我觉得被派去打阻击战本身还是出自团长的信任。觉得这种“两头冒尖”的部队在自己的老战友带领下能够完成任务。但是团长为何不光明正大直说呢?有可能是那时候尚未对战场的形式作出明确的判断。无论如何,在这个情节的描述解释不够圆满,不符合我军的传统。

            现在觉得还有一点也是有问题的。谷子地一个连110多人,第一场战斗下来只剩下47人。在前面的战斗中有伤亡,肯定有人幸存了下来。难道这些人在后来的日子里就和9连完全割断了联系了吗?感觉好像是在汶河阻击战之后,9连就是那阵亡的47人加连长。这个可就和整个电影所强调的战友情说不到一块儿去了。

            • 家园 看到原著之后,我想到的第一个类比是邦达列夫的小说

              “营部请求火力支援”。一样是一个类似于上级欺骗了下级,以达到战略意图的效果。

              我不了解苏军的历史上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我甚至也不知道在我军的历史上有没有类似的事情。但是看了以后,我总是觉得心里不痛快,总是觉得心里堵得慌,这是违反指挥道德的啊……

              嗯,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关于内战的片子都是没意思的话,什么水浒、三国、说唐之类的大家也就都不要讨论了。

    • 家园 改革之前的军事电影,着重的就是士兵的。因为人民创造历史吗

      老片子官越大,越是配角。改革后的电影就相反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