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集结号》:细节的感想 -- 梦秋

共:💬70 🌺1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说么,应该是抢娘门儿啊~~~

      唉,看投名状的时候,就觉得纳闷,要是我,那惦记的肯定是抢钱,抢粮食,抢娘们儿啊??这帮兄弟倒是超前,早早就想做房地产开发商了啊??

      没想到剪刀手还真是厉害,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改成地盘儿的,哈哈哈。

      集结号还没看过,呵呵,不知道如何,明天公司组织大家一起看。

      不过,因为看了冯小刚的夜宴,对于这个老兄拍正经片子的能力实在是太怀疑了~~~

      其实他还是去拍天下无贼,拍手机这种片子来的好!

    • 家园 这也能叫“突破传统模式”?

      就是把好莱坞的旧瓶装上解放军的新酒而已。

      “一切缴获要归公”不是一句口号。当时物资贫乏,不把缴获集中分配是不行的。而且,战斗结束后会有专门人员下去清点,手表、小手枪之类的是要给领导的。

      私分战利品是犯纪律的。

      政治主官和军事主官的矛盾到底有多大?反正现在流行“很大”,而且正确的都是军事主官。可是共产党里的政治主官会打仗的也不少啊。反正我觉得二者之间的配合是第一位的,矛盾是第二位的。

      在中国传统的军事影视中,对于个人的描写相对模糊,更多突出的是领袖意志、决胜千里。机枪里打不完的子弹,万炮齐发摧城拔地的场面。

      此话不知从何说起,从《南征北战》到《霓虹灯下的哨兵》,难道描写的不是下层军人?

      另,《莫斯科保卫战》里面的是《神圣的战争》。

      • 家园 同意

        “可是共产党里的政治主官会打仗的也不少啊”

        同意, 军训时的连指导员军事素质相当好而且也是打仗打出来的。

      • 家园 首先这部电影

        在商业运作模式上就已经是一种突破了。这一点不容否定吧?电影情节上,故事说得还算圆满,细节考虑周到,既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也赞美了战斗中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不再有说教式的镜头,没有领袖抬首投足的轩昂气宇,出现了怕死鬼却无损于英雄主义,全军覆没却依旧展示了铁骨铮铮。假如说模仿好莱坞也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即使看上去有些生硬又何妨呢?难道好莱坞的东西就一定要拒绝吗?好好学学,认真消化,今后会有比《集结号》更出色的作品出现。而《太行山上》、《夜袭》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让人觉得某些人食古不化,浪费纳税人的钱。

        对于政治军官和军事主官之间的关系。我的部分回复在楼下可以看到,这里就不重复了。而对于突出个人这个问题,楼下有人说了,改革之前的电影还是以描写个人或者下层军人为主,这一点你的说法是正确的。这里面有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至于《神圣的战争》,我在写本文的时候就嘀咕了一下,但是懒得去查了。谢谢指正。送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怕死鬼有《董存瑞》1955年

          赞美战斗中的友谊有《战火中的青春》1959年、《独立大队》1964年。

          假如说模仿好莱坞也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即使看上去有些生硬又何妨呢?难道好莱坞的东西就一定要拒绝吗?

          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和学不学好莱坞没什么关系。蹩脚就是蹩脚,再把摄影机震来震去也是蹩脚。

          除了死扣细节之外,还有什么?

          • 家园 有您这么说的,那我真是无语了

            改革之前的电影还是以描写个人或者下层军人为主,这一点你的说法是正确的。这里面有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

            我的文章里的确有偏颇之处。难得您提醒。您可别学我。

        • 家园 忍不住再回一下

          你说的“赞美了战斗中的友谊”在这个片子里是个很大的硬伤。瞒着一个连的人让战士和指战员去送死,咱们的军队什么时候这么干过?这是什么“战斗中的友谊”啊?看看以前的老片子和老兵的回忆录等等,哪里有这样的事?

          咱们军队一直的做法,是即使需要某个部队拼死阻击或坚守或冲锋,开始布置任务的时候就如实相告,比如“就算拼到最后一个人也不许放过一个敌人”等等,这是咱们军队的一贯做法。而咱们军队的“牺牲精神”是任何其他军队都不具备的品质,所谓的“人性”在它面前就是狗屁!

          • 家园 我还是回复一句吧

            我没有在文章当中说这部电影在探讨什么人性问题,这部电影不是拿来反思战争或者展现所谓“人性”的。中国人打了几千年的战争,比任何国家都更能理解战争的意义。

            所谓赞美战斗中的友谊,我说的是连长和那阵亡的47个人之间的友谊。对于团长为什么没吹集合号(那个“集结号”确实别扭),我也认为有问题。因为我的确喜欢这部电影,所以我宁可弱弱地解释说,团长的部署临时发生了调整,没有来得及也无法告知谷子地。这个是个pg决定nd的问题,继续讨论下去恐怕没有意义。

            就此打住。

          • 家园 尤其是二野

            中原野战军在挺进大别山后有过这样残酷的战斗,好像有一个营打没了。但那是什么情况?上自刘邓:“我就在你们身后”,下至旅长:“我就在你们后面X百米,再后面就是‘老头’”。

            小说里这个连是山野的,不知作者是随便编的还是有所本。

    • 家园 我看了,感觉比较失望。

      没忍住,下的TS版,本来想先尝鲜,等dvd出来从国内邮购,支持国产电影。看完以后基本打消买dvd的念头了。

      首先请教个问题:谁知道“集结号”是个什么东西?说实话,看这部片子之前没听说过“集结号”这么个东西。我也是打小看“战斗片儿”长大的,以前咱们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怎么打仗的事儿多少知道点儿。“号”这个东西我知道有“起床号”、“集合号”、“冲锋号”等等。在战场上使用的“号”,据我所知,好像只有“冲锋号”。在战场上咱一吹“小喇叭”,美国鬼子都知道意味着什么。咱什么时候有了“集结号”了?

      这部片子里无处不在的生硬模仿很让我倒胃口。从开头的莫名其妙的战术手势,到稍后的什么“狙击手”的设置,跟好莱坞的屁股跟得太紧了点儿吧?

      我感觉这几年很多中国导演,尤其的所谓的“大”导演,都快被两样东西折腾疯了。这两样东西是:奥斯卡安的“人性”。

      • 家园 我刚知道《集结号》的时候

        以为是那艘军舰或者飞机的名字。老冯在这儿搞一手,确实很不妥。不过,宽容一点看吧,毕竟这部电影很不错。好莱坞的东西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学学也无妨,就是不要太过了。老冯这次还算及格吧。至少在大部分细节上考虑得很周到。故事说得比较流畅,不像老谋子整个在挂羊头卖狗肉。

        话说回来,自《英雄》开始,整个中国电影都在照抄好莱坞的那一套。要说《英雄》算个里程碑,《集结号》就是这个里程碑以来的第一部像模像样的作品。以后路怎么走,还要看自己怎样创新。抄袭模仿,也是创意的第一步么。

        另外,兄台的这个TS版不会很影响效果吗?故事在后面还是变得拖沓了一些。

      • 家园 我一直以为《集结号》说的海军的事情
    • 家园 冯小刚搞道具出身。

      细节上自然见功夫。8000万的制作不算夸张。

    • 家园 应该看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