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物】刘少奇之四(大结局)---苏北皖南(原创) -- 话龙点今

共:💬13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人物】刘少奇之四(大结局)---苏北皖南(原创)

    刘少奇为什么会成为重建新西军的领导,这还得从他在苏北工作开始说起。

    刘到苏北,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该地区属于三不管的区域, 也是敌顽我三方争夺

    异常激烈的复杂地区。即使我方,新四军和八路军也各自有些单独行动,极需要

    统一的领导。另外当时东南局书记,新四军政委项英,是一个很让毛泽东头痛的

    人物。此君早期留学苏联,思想有些独特,既不太尊重毛那一套土办法,又瞧不

    起二十八个半布尔斯维克的书生气。此外,由于他生活上极为朴素,这也使得他

    很看不惯一匹白马,一身西装的叶挺军长,当时 “项”“叶”之间曾一度的矛盾

    公开化,周恩来还亲自去过东南局调停。一旦有了刘在苏北的活动,中央自然就可

    以时常以支持新根据为名从新四军抽调一些军力。这段时期,刘一如既往,把工作

    搞的有声有色,曾有记载:“农民群众热情空前高涨,地方开明绅士积极参政,在

    盐城召开的苏北第二届参议会包括几乎苏北各界知名人士,及各阶层,各党派代表,

    盛况空前。”

    皖南事变后,刘少奇就自然成为重建新四军的首选人物。记得中学教科书上所列出

    的重建军部的成员名单是:陈毅为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仅从字面排名,给人的感觉是陈毅,张云

    逸在领导刘少奇。不过两年后,刘回到延安,已成为了党的第三号人物,这经常会

    让不太熟悉那段历史的人产生误解。以为刘真是从一个地方排名第三领导,冒升为

    中央第三。如果真是如此,其速度恐怕只有文革时陈永贵(前国务院副总理,来自

    大寨),王洪文才能与之并论。事实上,此时的刘少奇是中原局的书记(其地位要

    高于当今北京市委书记),他就是以这个身份来开展领导工作的。听一段陈毅的就

    职演说,可以很好的消除这种疑惑,“刘少奇同志,是代表中央来直接指导我们,

    新四军就是直接在中央和刘少奇同志领导下开展工作。”

    为了便于领导,他把原来项英领导的东南局合并到中原局,扩大为华中局,使得他

    领导的范围远远大于北方局,东北局和中原局。华中局的主要领导是刘少奇、饶漱

    石、曾山、陈毅。军事上将新四军编成七个师,一至七师师长分别为:粟裕、张云

    逸、黄克诚、彭雪枫、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重新划定活动区域;加强干部思

    想建设,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等教材,以会议、报

    告、集中学习等形式,提高干部理论水平,使“军队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完全执行

    党的政策和命令”;这样南方八省十五个地区以及原八路军的部队,初步形成了思

    想上、指挥上的统一,大大加强了战斗力。他又总结苏北经验,开展“减租减息”,

    给群众带来切实的利益,对开明绅士大搞统战,巩固政权。

    此时的刘少奇威望如何,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说明。1942年,当中央电令刘少奇回

    延安准备七大,华中局和军部的负责人集体回电“他不能暂离华中,否则会失掉中

    心”。在人才济济的华中局,即使“暂离”都不行,可见一斑。

    后记:建国人物刘少奇这个系列(1-4)已经告一段落。从刘归国不久,领导安源

    罢工到进入中央领导核心(七大)之前,以四个典型事例向大家展示刘少奇将才的

    一面以及阐释刘在中央冒升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段时期的刘少奇走群众路线,独立思考,且谦虚谨慎,分配给他的任

    务也往往是具有开创性质的工作。作为地方诸侯的刘少奇,较少犯错误,独当一面,

    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另外,在北方局和华中局,刘已开始凸现出举重若轻的帅

    才本色。陈老总虽在后来饶漱石问题上对刘有些看法,但当时有句话概括得好:“抗

    战后他到华北,华北抗日运动就有了大的发展;到苏北也是如此;到皖东北,他又

    是展开了大的局面。”

    华中局由中原,东南两局合并而成,自然他在七大前的政治得分要高于其他区域领

    导人。 但是,他的排名能上升到第三,要高于任弼时,周恩来,仅次于毛朱,这

    与我在第一篇讲的毛此时的“老乡政治”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当然,这是我一人之言,

    历史上毛还是很能搞五湖四海的。不过,仅有的三个书记处成员毛刘任的家乡方圆

    不过百里,即使有可能巧合,但更多的还是毛刻意安排。一方面重拳打击王明等一

    批较左革命者,另一方面也是有意的冷落其个人威望与自己不相上下,又长期做过

    自己领导的周恩来。此种做法,应当说是毛经历了陈独秀,博古,张闻天陆续被打

    到后深思熟虑的结果,它体现了毛在政治上进一步成熟老炼,又体现了毛“一朝被

    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表现,只有树立无可比拟的个人威望,才能确保自己的领导

    地位。建国之后,毛发动文革,打到刘,又醉心于林彪造神运动中也正是基于这种

    思想。(当时刘威望超过毛)

    1942年,毛让地方诸侯刘少奇在整风运动中挂帅,而不是任弼时,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有“骆驼”之称的任,操劳过度,身体一直不太好,另外,他为人还是相当

    正直,比较仁慈。第二,刘那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相当

    具有理论水平,是毛求之不得的治病救人的良药(整风运动中大印特印)。于是,

    当刘到达中央时,毛带去的迎接队伍,几乎亲巢出动,为刘造势。这使得刘相当地

    感激毛,效忠毛,效忠党的事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