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相煎何太急--一条头巾断送了卿卿性命 -- 早生华发

共:💬25 🌺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 相煎何太急--一条头巾断送了卿卿性命

    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地区发生一个案件

    1名密市男子拨打911求助,说他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警方和救护人员火速赶到Hurontario St 夹Eglinton Ave East 一带该男子的居所,发现1名16岁女孩身受重伤,她立即被送往医院急救,最新的消息说,今天早上女孩抢救无效死亡。拨打911报案的是1名57岁南亚裔男子,为1家出租车公司开车,他已被警方控以谋杀罪。综合各方面的报道来看,这可能是1宗虔诚宗教信徒与子女的文化冲突而造成的家庭悲剧。邻居说,案发的房子里面住了很多人,16岁女孩一家是虔诚穆斯林,经常为是否戴头巾及穿传统服饰而发生冲突。为戴头巾的事情女孩和家里吵了几个月,为此还一度离家出走,最近才回家。有同学说,她去年还戴头巾上学,但今秋开始拒绝戴头巾。为了避免与家人发生不愉快,她往往出门时穿传统的宽大服装,到校后马上换成紧身新潮服装,放学之后再换回原来的服装回家。还有同学和朋友说,她非常喜欢时装,有时上街买一大堆新潮服饰,她也喜欢表现自己的美。但她确实是那种开朗活泼、大家都喜欢的女孩子。有消息说,女孩是被其父亲勒脖子而致重伤,但警方对此说法不置可否。

    外链出处

    为了所谓信仰,亲手杀害自己骨肉的事,在我们华人中间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吧?而且所谓坚持信仰,也不过就是个带不带头巾的问题,又不是上帝直接给了他们什么旨意,像亚伯拉罕那样献子,用得着这么执着么?

    这件事不由得不让人扯一扯伊斯兰教。《古兰经》第二四章第31节说:“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丈夫的父亲,或她们的儿子,或她们的丈夫的儿子,或她们的兄弟,或她们弟兄的儿子,或她们的姐妹的儿子,或她们的女仆,或她们的奴婢,或无性欲的男仆,或不懂妇女之事的儿童;叫她们不要用力踏足,使人得知她们所隐藏的首饰。” 从这里来看,默罕默德也就是让女的自己保护自己,表达女信徒的信仰而已。而如果要不信的人,非让她戴上这个有什么意义呢?戴上也不信,那么无非就是一个牢笼作用了。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穆斯林处处做的比较保守,一切还得按照壹千多年前默罕默德规定的做,仿佛伊斯兰教创建上千年了,世界也没有变化似的。怪不得伊斯兰国家现在普遍落后呢。我们中国人,与时俱进,连民族服装都没有,也算是另一个极端。但中国人的变通,中庸,并没有使中国文化消失,而且还在壮大,所以他们的保守,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中国的回族,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中东穆斯林那种不变通陋习基本都没了,回汉关系基本也不错(想象中东,南联盟,车臣,法国)。

    多伦多算是穆斯林比较少的地方了,尽管多伦多人口这么多,但在街上见到戴头巾的却很少,起码比例很小。

    我在渥太华的时候,每天见到的戴头巾的比多伦多一个月看到的还多。但你在上下班时间是看不到的,而在别人上班的时候,头上包得严严实实,穿着长袍,脱鞋带着n个孩子的穆斯林大姐,满大街闲逛。看她们也不像能做工的样子。

    多伦多是一个工商业城市,人口多,福利什么的就照顾不过来了;而渥太华,首都也,城市的余财大概比较多。福利屋什么的比多伦多好拿多了。这些人不愿意在多伦多是自然的了。

    您可以在我写的这些里,明显感到对他们的厌恶。不错,我不是政客,我没有必要掩饰对一些只拿不吐的社会蛀虫的歧视。我们中国人多数勤勤恳恳工作养家,纳税报国。而就有一群这样的,生了一堆孩子不管养,还得了理。我们俯首甘为孺子牛,却养这样的游手好闲之徒,岂能甘心?

    而渥太华河对岸的魁省,更是中东穆斯林的首选之地,为什么?福利更高,干活更吃亏的地方,他们简直如鱼得水。前几年黎巴嫩的5万加拿大人事件,其实大多数都是魁北克省的。想想魁北克本来是半个加拿大,如今搞得入不敷出,天天靠别的省救济,还穷横,闹独立什么的。我真想他们独立算了,还减轻我们的包袱呢,看他们这样怎么过呢。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是加拿大政府自己标榜的优点之一。宽容和自由是我们向往的,但真的得看对象。如果是宽容我们这些随和的、中庸的是没有问题,但如果宽容那种执拗的、不给别人宽容的宗教和个人,那简直是一场噩梦。

    欧洲现在在范穆斯林化,西欧国家受过法西斯的迫害,只知道不能再走法西斯老路,一个劲只能说宽容,和谐。但他们呢,宽容的却偏偏是不给别人宽容的原始宗教。这样只能进不能出,穆斯林的势力当然越来越大了,那些西欧国家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穆斯林的伴侣、孩子都得是穆斯林,这就是头巾事件的根本所在。不管别人信不信,就是死都得把这些外在的传统继续下去,像不像中世纪某些卫道的所为?可悲的是,竟然发生在今天的加拿大,我们的身边。

    报道里没有说具体那个女孩是怎么死的,如果是一下误伤毙命还好说;说不定是故意致死,那加拿大真该检讨检讨这多元文化把什么东西都弄来了。说他故意致死,不是开玩笑。在伊斯兰宗教国家,宗教法就是国家法,对于不遵守教规的子女,打死并不是致命的罪。偏偏加拿大也没有死刑。另外,对付一个16岁的女孩,不仅 57岁的父亲动手上阵了,连26岁的哥哥也没闲着。如果不是想造成什么后果,至于么?

    看着报道里写着他们8个孩子的家庭我就害怕,华人在敢生的也就生2个,三个的真的少见。照此下去,以后加拿大不变成穆斯林国家才怪。而且这么多孩子,凭他一个出租车司机,无论如何是养不好的,国家补助,其实就是我们的奉献,肯定没少拿。他们也教育不过来,孩子培养得好坏只能听天由命了。反正大学和高科技场所里,一个戴头巾的都没见过。这样下去,只能拖累的国家越来越穷,社会平均素质越来越低。说个真事,都说中国人不顾颜面,有便宜就上。但我们中国人起码有工作就干呢。我们渥太华有时候社区有免费的聚餐什么的,中国人听说了,也会邀三喝五的同去。这大概在某些人眼里算是贪小便宜吧,可您没见更绝的。穆斯林妇女反正也在家呆着,有这样的事绝对铺天盖地到。吃就罢了,我们中国人也没法笑话人家。可人家每人带一个大饭盒,先把饭盒装满了,放包里,在开始吃桌子上的。中国人也只能干挤眼了,在别人的地方说什么也做不到这一步阿。多伦多穆斯林少,大家没机会见那种场面了,才会嘲笑自己同胞吧。

    其实传统的伊斯兰教没有这么狭隘,后来自己不行了,不想办法发展自己,反而越来越保守。不想怎么适应这个世界,而是要把世界上的人都变成穆斯林,来适应他们。基督教几个世纪来,不断发展自己的教义,跟随时代发展,即使旧约中有亚伯拉罕献子的事,现在也不会有人真作吧。这大概是强势文化的一种自信吧。从这里说,我们中国人骨子里起码的自信还是有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荣誉谋杀

      我这总能看到新闻关于南亚穆斯林。

      因为子女的原因。特别是女孩子的世俗化。

      被自己的亲弟弟。或者是长辈杀死的。。

      不过总体还是好的吧。我想。

    • 家园 目前还是孤立事件吧

      也可以认为是家庭纠纷引起的暴力事件。何必一定要和伊斯兰教拉上关系呢。

      中国留学生家庭,有老婆把老公做掉的事情。如果有人写上一篇《论社会主义国家妇女过度解放的危险性》,大概你也会觉得有些过头了。(但是我还真见过有人这样评论当年普渡的案子)

    • 家园 就像定时炸弹,ticking, ticking...

      前些天正好看到BBC一个片子,说英国一些穆斯林社区已经在酝酿实行自己的穆斯林司法体系,叫做Shariah(or shari'ah)。事情已经悄无声息地到这个地步,离爆炸就不远了。

      设想一下某年某月某日,穆斯林控制的英国某local council发出以下公告:“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安拉伟大,安拉赋予人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依照安拉之律法可兰经生活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下面的事情,大家就展开想象滴翅膀吧 反正在自由人权的面纱下是无解滴,而且遍布全欧洲的穆斯林社区都会依次引爆。

      美国的穆斯林相对欧洲比较温和,但美国的基督教势力正在迅速地原教旨化。有朝一日,那些温文尔雅的WASP们微笑的嘴角忽然露出两颗獠牙,嚯嚯……

      我比较赞同楼下黑鹰说的:祸害西方总比祸害中国好。真要曝出这么一场大戏,应该挺好看的。对了,要抢好座位,我摆张沙发先

      • 家园 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哈哈
      • 家园 要搞沙里亚法了?

        国内倒也有过穆斯林论坛的在坛子里喊把中国分成几个法律区,汉人和其他民族的用现行法律,穆斯林的地方用沙里亚法

        不过人不算多,跟呼吁恢复哈里发制度的疯子一样稀少

      • 家园 笑完了想起中国的伊斯兰教徒,又笑不出来了

        中国的伊斯兰教徒估计比加拿大+美国都多,这幕戏估计中国不能隔岸观火...

        • 家园 我认为我们可以放心看好戏

          事情只要爆将起来,就不再是Shariah不Shariah的问题,而是西方政府镇压本国民众,迫害伊斯兰信仰,反民主反自由反人权的问题,这个内涵就广阔多了。西方在这种问题上一向是耍嘴皮子捞好处的,如今从道德高地上跌落下来,我们尽可以连本带利往回捞。一方面对xx表示谴责,一方面对yy表示同情,同情之余签合同捞地盘,岂不爽呆。

          国内穆斯林极端势力根本在于国外势力,即西方势力和国外穆斯林势力的挑唆和支持。这两方自己斗将起来,一方成了穆斯林的敌人,一方需要中国的同情和支持,国内穆斯林极端势力一定会面临孤立无援的境地。

          如果还是有愣头愣脑的偏要顶风作案也没关系,我们现成的八股套路就足够摆平。很简单,人民日报社论一篇:“要稳定,要团结”。不稳定不团结,眼前的西方就是榜样。包括穆斯林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大家想不想过安生日子?答曰:当然想。各位穆斯林宗教领袖,你们想不想过安生日子?答曰:当然想。很好,这就是大势,这就是大局。大局就是两个要,两个要就是大局,破坏两个要就是破坏大局,后果自负。前有西方为我们拓宽可接受的操作空间,后有对大局的共识做保障,尽管放开手脚干。三天干完,干完接着看戏。如果有人企图罗唣:“你你你……”很简单,只要把眼一瞪:“你什么你?中国人民要稳定,要团结,要过安生日子,你有什么意见?”

          总之,若伊斯兰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在西方社会爆发,则中国无论如何都是获利的。就怕西方人一看苗头不对,通过代理人抢先在中国爆一把,把一盆祸水倒到中国头上,那事情就倒过来了。不过,西方人这方面的小动作搞了那么多年,我们有关部门应该早已磨练得耳聪目明了,不至于会吃这种亏。TG嘛,小事马大哈,大事顶呱呱

      • 家园 我觉得你会失望的
    • 家园 原来是明报,既然你在加,怎么不看当地报纸?

      明报的链接不完全和你的一样啊。。。。。。

    • 家园 看你的论调还以为你是我同乡

      你这样的观点,在马来西亚华人当中是很普遍的。包括多生,不事生产等等。而且在马来西亚,华,巫极少通婚也是因为回教的关系。(和回教徒结婚必须入回教)

      我觉得回教要让世人更加容易接受,就必须接受世俗化的命运。而且我觉得像基督教徒,回教徒对可兰经的误解也蛮多的。比如说你引用的那段,我看起来感觉就是要妇女把首饰藏起来,有点钱财不要露眼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一个传统了。

      对宗教这种盲从,很容易让人产生狂热的感情,所以我从来是不沾这些东西的。更倾向把宗教当哲学来看。

    • 家园 你这文章是纯粹的种族歧视!

      赫赫,你自己到是不掩盖!

      在肉联上被砸了一通,又跑这里找砖来了

    • 家园 穆斯林也不都带头巾

      那种比较原教旨的才特别坚持吧。

      • 家园 问题不在于戴不戴头巾

        我觉得楼主的基本观点有问题,带不带头巾是别人的宗教文化传统,你没有理由去指责别人带头巾是落后。就像某些洋人动不动喜欢指责一些中国人的习惯一样都是种族主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加拿大你看不惯中东人,洋人还看不惯中国人呢,真是有些可悲。

      • 家园 不是的。

        一般的穆斯林都带的。比较保守的会包的严一点,极端的例子就是阿富汗。

        在中国,穆斯林特别是聚居区的穆斯林都是带的。开放地区的少一点。

        要注意,在中国,回民和穆斯林是两回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