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展开一步说垄断(上) -- 葡萄

共:💬40 🌺10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展开一步说垄断(上)

    del

    元宝推荐:爱莲,
    • 家园 为中石油喊声冤(2)逐条驳葡萄

      (1)中国本身是产油大国亦是在全球范围里拥有巨大石油份额的国家,这些油的开采成本不会随国际油价那样的剧烈波动。

      这一点,意思是石油利益集团获得了超额利润,应该交出来。我不反对这一观点,但这些利润怎么交值得商榷。交出这些利润的途径有三:廉价出售原油,廉价出售成品油,向国家直接上缴利润。

      前两种方面就是典型的价格双轨值,其恶劣影响和微薄作用就不展开分析了。反正能买到廉价原油和廉价成品油不可能是普通老百姓等实际消费者。

      而第三点,就是现在中石油正在做的。

      首先,是特别收益金,对于原油价格高出40美元每桶的部分,国家直接收取40%进中央财政;

      其次,是各项税费,典型的如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每年中石油要缴纳上千亿,高于各大外企总和;

      再次是10%的国家分红。这个我要具体说说中石油的股权结构,中石油内部有两个称呼: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就是香港上市让巴菲特狂赚,A股上市让大家狂套的那家公司,拥有开采,炼化,销售,化学品四个板块,是一个上下一条油公司。而集团公司是股份公司的母公司,拥有股份公司85%股份,还有勘探,设备,研究院,管道局等大量支撑机构,以及海外事业如苏丹和哈萨克的份额油,土库曼的份额气,长期合同等。股份公司分红的85%都交给集团公司,而海外超额利润都全部归集团公司所有。集团公司则是100%国家控股的央企。

      2)在中国式的市场中,有许多非市场的空隙,有市场性价格也有各种非市场价格。个中暴利缘由套用武穆王的话说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种情况在三大油公司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完善之前是存在的。恰恰是这两大巨头的发展降低石油市场的暴利空间。要说明这点很简单,看看民营油商辉煌的发家史和现在的窘迫田地即可。而两大巨头都是海外上市公司,其账目至少居中国中国式的市场更远一点。其中有不少勾当和技术,就不好展开说了。

      3)中国这个市场充斥着各种资金,有民营的有官营私用的,当然也有海外的。在庞大垄断企业习惯做大宗贸易的时候,在民营炼油企业缺乏独立签大宗原油供应单子的时候,一些积极与活跃的大型与中型财团就非常愿意在两者之间充当桥梁。

      这个有点懒得说了,根本不是地炼没实力独立签大单子的问题。去查查有几家大中型财团有原油进出口指标。非常少,量也不大,一般还用不完。。前几年地炼重点工作是通过关系和回扣批指标。后来查的严了,就开始练燃料油(这个算成品油,进出口松很多),现在燃料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倒挂(燃料油是市场价,成品油是国家定价),地炼只有关门。

      • 家园 新闻链接

        2007年央企分红试点帷幕拉开 附:分红名单

        外链出处

        《能源法》或年底报送国务院 保留政府调价空间

        外链出处

        商而优则仕 17大后国企老总出掌党政要职者增多

        外链出处

      • 家园 多说一句

        del

        • 家园 今天早间的新闻也有提到

          从央企获得的红利是150亿,葡萄如何看这个数字?

          谢谢!

      • 家园 这里

        del

        • 这里
          家园 葡萄考虑过油价补贴的结果是什么没

          其实强制油价下调,比如规定中石油中石化按1块钱一升销售成品油也不是不可以的。无非就是股份公司巨额亏损,炼厂停产(没钱修理设备),勘探停止(没钱放炮打井),而已。但不知道在国际油价100美元一桶的时候,这种政策有多大效果,能持续多久。当然如果国家这么搞,确实是各路豪强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了,在国内批发几十万吨油,然后改头换面打通关节出口大赚一笔,或者囤积居奇,制造恐慌,高价倒手。当然,消费者还是能得到点微末好处的。

          中石油中石化上市后,最大的意义就是用洋人压国内豪强,让他们不能肆无忌惮。葡萄见多识广,应该知道上市前和上市后的操作手法的不同吧。

        • 这里
          家园 我也乱讲写不着边界的事情

          葡萄见到的都是几十亿的大生意,有些事情影响重大,会砸人饭碗,这些就不要细谈了。我说的大家就当道听图说,乱讲的, 博大家一笑。

          加油站这个问题,不知道葡萄为啥要故意凑数据,首先,一个小笔误,300万乘以1万家的结果是300亿,而不是300万亿这个骇人数字。其次,中国加油站的巨大数量,是之前政府审批过松,市场不规范的结果,很多地方密度过大,而且大多设施简陋。靠市场波动,将其淘汰时正常市场行为。最后,这轮市场波动两大巨头只是顺势而为,关键原因是批零倒挂,从炼厂出来的价格就比批发价高,为何还要以批发价卖给系统外油商?归根到底,是中国成品油政策导致的。

          设备采购问题,中国就两大石油企业集团,中石油年营业额是8000亿左右,对应1亿吨石油开采和1亿吨成品油,化学品销售和其它收入。中石化10000亿的样子,对应1.4亿吨成品油,化学品销售和其它收入。

          500-600亿美元设备就是4000亿以上的设备投资,还不算基建和其它开销。中石油集团+股份每年上缴特别收益金和增值税等税费1500-2000亿左右,利润2000亿左右,如果每年4000亿以上设备投资,中石油百万领导小兵吃啥喝啥腐败啥?事实上,中石油股份的净资产,包括资金,土地,权益,基建,设备等等,写的很清楚:58945900万元,2007年6月。而中石油集团石油设施非常少。每年500-600亿美元设备投资却只有5894亿的净资产,实在是怀疑多写了个0.

          屯油问题。对于民营资本而言,屯油最好的方法不是建个油库装油,而是在期货市场上做远期合同,便宜省事又大赚。愿意在国内建大油库屯油,石油利益集团是非常欢迎的,国家也是很欢迎的。而对民营油商影响最大的批零倒挂和停批保零,都是下半年才出现的。如果有财团上半年就屯油,只能说他们眼光独到。

    • 家园 为中石油含声冤(1)

      葡萄文中单独把石油利益集团给列出来,觉得其“暴风骤雨式的猛烈,而且现在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个利益集团,主要应该是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尤以中石油攫取最多最猛。

      但我觉得,其实感觉石油利益集团异军突起,是因为6-7年前,石油利益集团还是苦哈哈,赚点小利的集团。

      八十年代底末以及九十年代,是世界产油集团的悲惨时刻。油价长期在10-20美元一桶徘徊。对于成本只有几美元的的中东地区而言,还可以靠扩产赚点。而中国和俄罗斯这类国家,生产成本就在15美元左右,完全无利可图。

      这个期间,石油利益练中的炼化和销售部分还是有利可图的,西方主要的石油巨头都是上下游一体化油公司,包含从开采到零售的全过程,依靠这个维持盈利。而中国情况特殊,在此之前,炼化部分已经成立了中国石化总公司,而销售则是以各地方石油公司和民营油商为主。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为了保护中石油,执行的是高油价(相对)和高进口关税政策,福建广东成品油走私由此而起。

      事实上,当时中国石油利益集团情况非常不妙,一方面实力弱小,产量和加工量和英国差不多,而且技术水平相当落后。另一方面,走私这类“非市场价格”确实暴利多多,但直接冲击了中国石油利益集团根本利益,而且获利者也不是中国三大石油央企。最后,中石油的勘探,钻头,建设等队伍大量过剩,却无所事事。中石化炼厂职工是国外同等技术水平炼厂的14倍以上。

      民营炼厂这个东西,其实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远低于中石油中石化的企业,靠得就是短斤少两,假冒伪劣和地方保护得以生存的。第三点说的这么悬,不过就是指走中石油石化路子进口原油,一吨要多花50元-100元而已,一半是明,一半为暗。

      • 家园 呵呵,油价

        del

        • 家园 油这个东西主要好在单位价值高,需要人手少

          从赚的比例和黑暗程度来说,比煤炭差远了。一般而言,一吨成品油从炼厂到一级库到二级库到用户,运费100-200,损耗50-100,仓储批发差价200以上,还有明暗利润若干。即便如此,整个流通环节也只占10-15%的样子,毛利润5-10%,如果有路子搞到特别的低价油和非标油,毛利润有时能到20%,周期2-3个月。这次大涨价,业内下游生意都很难做,乐哈哈的是油田。而控制上游油田比控制下游容易多了,钱进了中石油内部账,再要弄出来,性质就不一样了。

          之前的情况是成品油价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原油价低于或与世界水平一致。其间巨大差价是各路英雄豪杰的乐园。这笔差价有两个环节,原油到炼厂的环节和炼厂到用户的环节。其间豪杰的技战术水平都发挥的淋漓尽致。

          现在业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品油价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原油价却基本与世界水平一致。

          我原来在的一家公司在陕北挖油,与中石油收购方的结算价就是按国际油价减去贴水,因为原油运输成本相对比例低,流动性强,收购方的垄断性很差,所以协议基本上是公平的。因此,国内原油结算价,与国际油价相差不多,如果人为造成很大差价,自然有英雄好汉打通关节,将其高价出口。

          而成品油价却被国家堵死,即使加上8%的活动比率,国内市场最高正规零售价还是比新加坡批发价高。按市场价走的化工轻油价格比国标汽油还高。当前豪杰们的重点,已经不是如何从炼厂或者国外搞到低价油,而是如何拿到批发价油品的问题了,搞到油出口都可以大赚一笔。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按零售价拿油,加价倒卖的现象。

    • 家园 这些人怎样影响政治?我们的大方向都定下来了

      这些人怎样影响政治也没用,对他们就是约束再约束。

      没办法,国家大,利益主体多。谁也不能收拾了谁!

    • 家园 有否在北美享受过deregulation后的电力服务?

      事例三中“行政垄断”是谁在垄断?又垄断了什么?

      个别行业之所以垄断可行,在于经济上的规模效应。

      为改革而改革,只能带来价格剧烈波动和行业发展动力丧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