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美苏联武器的一点小想法 -- 葡萄

共:💬79 🌺1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美苏联武器的一点小想法

    del

    关键词(Tags): #美国武器(嘉英)#苏联武器(嘉英)
    • 家园 苏美的设计思路差异起源二战两国的经历差异

      我们对时局的判断的标准,来源于我们过去所经历的经验.

      苏联被德国入侵国土,所以强调要简便易用,成本低廉.美国没有这个经历,加之军队人少,所以发展方向是精兵.

    • 家园 苏联武器简单、皮实,适合第三世界

      比如塔利班们、北方联盟们当年曾开着T-54到处跑,好象北方联盟还有Mi-8/Mi-17直升机。

      很难想象塔利班能开着复杂的M-1A1、A2或豹2去打仗,维修更得瞎:)

    • 家园 苏联的系统集成是很强的,能用并不先进的

      子系统组成一件先进的武器。人们常说的日本也有一个问题就是相比中国,他很多技术先进,但就是整不出一个比中国先进的火箭。它的H-2炸了好多次,现在的H-2A虽然提高了成功率,但是还是不行。

    • 家园 关于外部环境

      尤其是对于苏联来说,自建国之后一直就处于国家危难强敌环伺的大环境里,从本质上说苏联的工业体制实际是一个以一切目的服务于战争需要来设计规划与发展起来的.

      这点不能否认,但是不能完全这么说。恶劣环境有多恶劣,应该是斯大林主张随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并且在政治斗争之中斗下了那个主张二战后全面发展轻工业的,名字我忘了。。。之后基本上就奠定了苏联后几十年的战略方向吧。

      但是,作为一种战略思路下的构想,苏联尖端领域上的军事工业尽管落后于美国,但是他们的差距是在同一技术档次上的差距,而不是质量的等级差距.
      这个说的太好了!

      • 家园 美国就不“主张随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美国的弦绷得更紧。

        • 家园 还是有个因果关系

          纯粹个人意见啊:我记得是英国主张顺路铲掉苏维埃这个潜在的敌人,米国没有同意。应该算是斯大林的政策实施之后,米国才下决心备战第三次世界大战。

          • 家园 就按你的说法,这个因还在英国身上。

              实际上二战结束时美国就有类似论调,巴顿就是明显的一位。

            • 家园 那就是我也晕了

              哈哈,起码也是苏联内部有一部门原因。

              史料查到了,两个主张发展轻工业的应该是马林科夫和日丹诺夫。日丹诺夫死得早,没说上话,马林科夫是跟斯大林对着干。政治斗争的话,肯定双方用不同的主张,没准斯大林主张了重视重工业,马林科夫就为了斗斯大林去主张重视轻工业。

              • 家园 马林科夫在斯大林时代混得不差啊

                二战后苏联还有谁敢跟斯大林‘斗’。马还在斯

                死后当了一段最高领导人呢。

                http://baike.baidu.com/view/167190.htm

    • 家园 苏联武器的设计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战争经验。

      记不住是哪篇文章说过,苏联人设计武器,一种武器要两个“型”:正常型和“猴”型。

      那个“猴”型,是准备着和对手打到山穷水尽,垂死挣扎的地步的型号。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二战的T34坦克。苏德近似的钢产量,德国的虎豹远比苏式的T34精细完备。但是,T34生产了近十万辆?虎豹的产量就远不能与之相比。T34 的组装,几乎是露天进行。因为简单易用,苏军在野战环境中修复大量T34。甚至在列宁格勒,正在修理中的T34,隔着墙壁还在对德军射击!

      大量的,简单易用而且非常“皮实”的T34坦克,对于苏军最终战胜德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军欣赏美吉普,欣赏迫击炮,设计出AK47,和他们自己近乎拼到最后一口气的,持久的,实战经验分不开。

      作为对照,美军在二次对伊拉克作战,储备的导弹几乎用光,甚至还要到台湾买子弹。

      美军没有经历过近乎“垂死挣扎”式的自我保卫战,而欧洲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中很少有打到山穷水尽的经验。

      这对于武器射击和制造,应该会有影响。

      • 家园 猴型不是自用的

        猴型是大量出口给其他兄弟国家或者关系一般的国家的,是简化的大量生产型,猴型很少有自用的。不简化的型号的产量都很吓人了。

        • 家园 打大战的时候猴型自己也用

          记得苏姆洛夫的苏军内幕中就说过,二战中生产的T34大部分是猴型。这个打法对苏联这种大国是很合算的。我的坦克总比你多,咱俩的精锐坦克互相拼光了,对付你的步兵,猴型足够了。

          • 家园 难说

            战时生产的T34从质量到性能后来都比最初研制的好多了,

            更别提后来的T34-85了,公认的二战最佳中型坦克。

            也就是最窘迫的时候质量有下降吧。

          • 家园 这实际上是个启发。

            如果最后台海问题真的要武力解决,现在那些J6,J7,H5,Q5,不应该都弃之或者作为一次性炸弹使用。

            设想夺得制空权并且登陆成功并且建立了桥头堡阵地。台湾很多机场布设于台湾西岸,若是取得机场控制权,大批这些老式飞机就可以专场驻扎,并且对继续的地面支援和天空控制起到相当作用。

            这就好比美军在确实扫荡对方防空力量后,用B52进行地毯轰炸一个道理。

            J10,J11B,S27,S30,可以对台岛东侧和北侧,进行外推式的扩大预警和防御。

            反正本岛已经不存在对空威胁,那些老飞机是能够胜任其工作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