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汽车玻璃扯开去-1.把玻璃做平 -- 黄河故人

共:💬107 🌺26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熔炼玻璃是连续不断的出炉还是一炉一炉的出?
      • 家园 平板玻璃都是连续不断的出炉,

          然后一块块地切下来,不管是浮法还是拉伸法。

          我看过垂直拉伸法的原始切割,拉到一定高度,工人用个沾水的布球在热玻璃的下面一碰就断下来了。当然断口不直,还要人工切割成长方形的,浪费的很多。

    • 家园 给普及普及光学玻璃吧,什么镜头之类的

      很想知道

      • 家园 这可做不到

        兄弟只不过接触了几个月的安全玻璃,谈光学方面的就死定了

        • 家园 刚才查询了一下汽车玻璃表面的文字说明

          LAMI是指夹胶玻璃,现在一般汽车前档都是这种玻璃,即使碎了,不会飞溅出去。TEMP指的是钢化玻璃。

          果然,挡风玻璃都是使用LAMI+TEMP的产品

        • 家园 别谦虚啊

          俺就是不明白,镜头为什么做好的就一直那么几家。有什么诀窍在里面。先花上

          • 家园 镜头的玻璃也是个坎

            光学玻璃的品种是个博大精深的课题......当然也就决定了每一个特定品种的玻璃都价格不菲.加两片非球啊ED啊什么的,镜头的价格就biu~~~的涨上去了.CN虽然名气在外,镜头部门却不一定有多少盈利,C在2003年甚至亏损了.

            在这个情况下,小厂研制好的镜头的风险就太大了,因为即使和CN的一样好,也卖不出CN的价,可成本却不低多少,除非销量大,才能赚到钱.现在的副厂莫不是主要做性能一般但是便宜的镜头,也是不得不如此的.当然,蔡司,来卡就是另外的路线,靠价格吃饭了.对他们而言,精益求精,维持口碑才是活得下去的根本.

            • 家园 花谢,能在详细点就更好了
              • 家园 俺也只是半瓢水啊

                镜头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大家常常觉得国产二鸟怎么如此不争气,其实他们也是没有基础.

                常见的玻璃品种是便宜的,以它们为原料,加以精良的设计与工艺,也能做出还可以的镜头,但是,"还可以",就是到头了.或是光圈做不大,或是焦段没特色,总之,竞争力是有限的.而非球面镜片,ED镜片,都是40年前就投入使用了的,APO的名头,还是蔡莱最先打响的,几十年积累下来,已经产生了太多名头了.新设计的,想要表现好的大光圈镜头,这样的特殊镜片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镜头设计到这个层次,就没有什么太多漏洞可以钻了,设计实力,工艺水平,口碑/用户群,一旦有了缺陷,就会迅速衰败.欧洲和日本已经垮了很多镜头厂了,2鸟现在也只能当人家的玻璃工厂,基本没有什么翻身的可能了.

                关于镜头的成本,CN恰好有个现成的例子,就是70-300的镜头.两家都有个很狗的早期镜头,和一个加了点料,成像和口碑顿时暴涨的镜头,但是---后者的价格也翻倍了.

                • 家园 光学镜头价格高很重要的原因是镀膜贵

                  镜头用的玻璃(或者其他材料)当然很重要,尤其是它的形状,但是我的理解更重要的还是镜头镀膜,这个才是用来微调色散球差像差等等的最重要武器,也是设计最复杂精度要求最高的东西。

                • 家园 ED镜片是个啥东西?
                  • 家园 ED,UD,都是近似产品

                    复消色散(APO)镜片.如果是玻璃的话,N的叫ED,C的叫UD,其他家的名字也不太相同.APO镜片可以显著降低镜头的色散/紫边.这种镜片现在对长焦/超广角的镜头是不可或缺的大补丸.

                    萤石是APO镜片里纯以光学性能计最优秀的,不过他并不是一种玻璃.而且也非常昂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