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昔日“国军”今安在? -- 忘情

共:💬34 🌺120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 昔日“国军”今安在?

    在2000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统治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国民党失去了政权,全球为之关注,而号称“党军”的国民党军队却无动于衷。而今在台湾乱哄哄的“选举”中,台军自称中立,但实际上则已经听命于陈水扁。原来那支口口声声标榜自己忠于“党国”的军队哪里去了?它的政治态度为什么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国民党逃台后军队的演变说起。

    1924年以前,国民党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中国国民革命军是在孙中山先生的亲切关怀下产生发展起来的。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的活动,渐渐变成了用华侨捐款来拉拢那些宣布接受他领导的军阀,依靠军阀部队来开展革命。但军阀毕竟是军阀,视军队为私产,为其升官发财的命根,有奶便是娘,信仰三民主义是假,谋求私利是真。一旦领不到饷,或者别人给更多的钱,军阀们马上就会叛变。1922年陈炯明公开叛变,孙先生被迫逃上“永丰”舰,革命又一次宣告失败。

    陈的叛乱使孙中山再一次深切认识到,一个政党要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实现自己的革命目标,首先必须掌握武装,建立起一支以自己的政纲为指导的、忠于党纲并为此而不懈奋斗的军队。孙中山的建军思想出现了重大转折,下决心“以俄为师”建立党军。

    在苏联的帮助下,孙先生于1924年在黄埔开办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黄埔军校,并借鉴苏联红军经验,首先在军校建立了党代表制度。1924年6月,黄埔军校正式开学,他在任命蒋介石为校长的同时,任命廖仲凯为党代表,并设立政治部,建立起了一整套政治工作制度。黄埔军校及其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孙中山建军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建立党军之始,所有学生均需加入国民党。第一期学员毕业后,以他们为骨干,于1924年11月20日成立了黄埔教导第一团,任命何应钦为团长,并仿效苏联红军设立了党代表制度,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当年12月26日又组建了黄埔教导第二团,任命王珀龄为团长。1925年2月两个教导团参加东征,1925年4月13日合编成党军第1旅,旅长何应钦。4月底扩编成国民革命军第1师,师长何应钦。8月和第2师(由教导4、5团编成)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校长蒋介石兼军长,这便是国民党中央军起家的源头。

    从黄埔建军到国民党败逃台湾的25年间,蒋介石的目标是建设一去完全嫡系化的党军。不过国民党内派系众多,许多杂牌军长期拥兵割据一方。自北伐开始至抗战结束,蒋介石利用其正统的政治地位,充足的财源,不断地对杂牌军队进行收买,收编、兼并,改组,拉拢,渗透,其控制下的嫡系中央军迅速膨胀。抗战结束时,国民党军规模达到了历史巅峰,共拥有120个军、354师、31个独立旅、112个独立团或营。随后,面对国人要求和平建国的呼声,面对战后国际环境,国民党军开始了复员和重新整编。但国民党并无和平诚意,1946年6月,自认为准备充分,胜券在握的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围攻中原军区,由此拉开了三年内战的序幕。内战开始时,国民党全军共有248个师,其中由黄埔系第一军发展起来的“党化”嫡系中央军只占一半。

    三年解放战争,绝大部分嫡系和杂牌军都被歼灭。国民党逃台时,据统计1949年退到台湾的残兵败将只有50余万人,但却有多达130多个师番号,许多都是三大战役后由地方保安团升编的,或是临时加委、收编的土匪游杂武装,系统混乱,派系庞杂,缺编严重,战斗力低下,官多兵少,械弹两缺是普便现象。其中相对而言,保存比较完整的陆军部队共计有20个军部、57个师的番号和4个装甲兵总队(不包括尚在越南和缅甸的部队)。主要有高吉人的5军、 高魁元的 18军、沈发藻的23军、沈向奎的 25军、刘玉章的 52 军 、阙汉骞的 54军、舟山的 67军等。

    逃台的杂牌军,都被中央嫡系乘机吞并。1949年10月厦门解放时,原西北军刘汝明率第55军4000余人乘船逃脱。抵台时却只许他本人上岸接洽,接到的命令是部队放下武器才能登岛。岸上的军队荷枪实弹地对船监视,不接受命令便不给淡水食物,无奈之下,刘汝明只好屈从。上岸后,刘部中级以上军官全部被解除职务,等待分配,士兵则被编散分配他部,西北军最后一支部队就此消亡。随后从海南岛逃台的7万粤系部队也遭到同样命运,蒋介石“全军党化”的目标终于在逃台后得以最终实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对台政策,两年间向台湾提供了5亿美元军援及20个师的武器装备,重新武装台湾,以牵制大陆。蒋介石便让陈诚、蒋经国主持,在1950年6月对台湾岛上的陆军进行了第一次精简整编,主要任务放在统一编制上,整编后计有12个军又6个独立师,共计40 个师兵力。同期在 左营海军基地成立了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下辖 2 个旅(海军陆战第一旅和第二旅)。

    1952年度进行的第二次整编最重要的一点是将40个师的番号都成了两位数,这个两位数的番号今天在联兵旅里都能看到痕迹。经过整编后,保留了12个军部和40个师及一个装甲旅。

    1954年6月,台湾陆军进行第三次整编,改采用野战军团,以增加部队机动打击力,并模仿美军指挥体制,将陆军缩编为南、北两个军团,12个军合并为8个军,40个师、一个装甲旅客改编为21个师和2个装甲师。

    1955年,陆战第二旅与陆军第45步兵师合编为海军陆战第一师。

    1956年8月的第四次整编,再将8个军缩编为6个军,此时结构基本定型,共计2个军团部、6个军部、21个步兵师(15个重装师和6个轻装师)、9个预备师,2个装甲师、1个海军陆战师和 1个空降团,约36万人。其中有15个重装师和6个轻装师,重装师后来也被称作前瞻师。这 20几个师的编制数量模式大体保持到了20世纪末期改编联兵旅。

    经过频繁整编,国民党军原有历史传统的军番号都被取消,按简单序列命名了第1、2、3、8、9、10等6个军,总兵力50万左右。

    1965年5月,马祖守备司令部改编为马祖防卫司令部。

    1966年,陆战第一旅与步兵81师合并改编为海军陆战第二师。不久,陆战一、二师的番号改为海军陆战66师,海军陆战99师。

    1971年,陆军师调整为甲乙丙三种编制,其中甲种3个装甲步兵师、乙种11个重装师、丙种6个轻装师,数量没有大变化,1974年又拆散装步师另组装甲旅。

    1978年,以海军新兵训练中心和屏东基地为主组建了第三个海军陆战师-----海军陆77师,但于1984年裁撤。

    1980年陆军训练发展司令部又被改编为一个军团司令部,成为今天的三个军团:6、8、10军团。各军的番号又被改为20、21、32、43、58、69军。

    80年代中期,又相继编成了6个装甲旅。

    为精减指挥层次,提高部队作战效能,至1989年7月,原有的六个军部全部撤消,新成立了花(莲、台)东防卫司令部。

    在绝大多数军队里,总要保留一些老番号以激发部队的荣誉感和发扬优良传统。如美军第1骑兵师虽早已成为了机械化部队,但仍保留百年前刚成立时的番号和徽章。

    蒋家父子在台湾却打乱传统建制,自有其特殊考虑。蒋介石到台湾后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精力不济,视为命根子的军队便交给长子蒋经国掌管。蒋经国此前没有军旅生涯,“国军”内又是派系林立,唯有将其彻底打乱才便于掌握。加上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开展“改造运动”,对军事系统进行重建也顺理成章。

    逃到台湾后,国民党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省”。蒋介石总结其中一条教训是军队政治控制不严,虽有党部和政训处却流于形式。于是1949年10月,其“国防部政工局”升格为“总政治部”,接着军中各基层单位都建立起党小组,规定军队中的党员必须参加“组织活动”。

    蒋经国从未带兵打过仗,却有12年的留苏经历,在苏联加入过共青团,参与过联共(布)活动。他到台后搞的党务活动形式严密,又在政工中渗进特务内容。“国军”内从军到连都建起“政战”组织,班里都布置秘密政治监督员,其任务除了对大陆“心战”外,便是监督官兵的思想动向。不但如此,逃台后国民党军还强化了“连坐法”。

    当时在“国军”中服过役的人,讲起此时的政教往往都用“严苛”形容。各部队每天要上“心战”课,集会必呼反共口号,后来还加上反台独口号。官兵必须背诵国民党的宣传要点,背不下来便要罚站。严密控制思想的同时,蒋经国也搞些笼络活动,他几乎跑遍了军中团以上单位,要求党部要关心士兵生活,亲自抓老兵退伍就业培训。由于蒋家父子把“党治”与自己的人治结合在一起,蒋经国还要岛上军民都称自己是“大家长”,这种宗法式的统军之道必然植下人亡政息的种子。

    1975年蒋介石病死,老一代“国军”将领也相继凋零,早已执掌实权的蒋经国成为国民党主席,此时也已经66岁。当时中美实现和解,“反攻大陆”全成泡影,于是他不得不提出“生根台湾”。为此蒋经国改变了军政管理全由大陆人控制的局面,在政府内提拔了李登辉等台籍人物,在军队也提出“军事本土化”,在中下级军官中尽力提升台籍人士。他的本意是使国民党在岛上能长治久安,但人算不如天算,最终结果却葬送了“党国”的统治。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民党靠军队支撑的高压统治出现了两方面危机:一是美国不断施压,要求实行多党制,废除由党统军;二是台湾本土势力不断膨胀,对蒋家和大陆籍高官垄断权力不满。蒋经国原本仍想传位给其二子蒋孝武,这时在旧金山却发生了行刺揭露蒋家老底的“江南命案”,美国追凶时把指使者明确标定为蒋孝武,蒋氏家族的接班计划就此化为泡影。1986年菲律宾独裁者马科斯下台,美国暗示必要时在台湾也可换马。在同年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上,蒋经国被迫提出“党的革新”,1987年又解除党禁,解除了在台长达38年的“戒严”。由于正常的民主机制形成需要一个稳定渐进的秩序,长期处于专制高压下的台湾一旦大开禁,便如同封闭状态下的木乃伊见到空气那样迅速风化,几个月竟组成了几百个党,鼓吹台独的民进党更是势力日增。政治上的乱局也波及“国军”,表现为“党化”教育在官兵中难以为继,军中党部活动也几近瘫痪。

    面对岛内政治和军中的乱局,此时已经坐在轮椅上的蒋经国一筹莫展。1988年1月12日中午,他正准备去参加国民党中党会时突然大口吐血,旋即去世。由于事先未指定继承人,过去为安抚台籍而特意安排为副“总统”的李登辉得以接位。这个1971年才加入国民党,一直以来表面上极为谦恭的李某人一朝权在手,马上对国民党在军中的统治釜底抽薪。1988年4月,李登辉要求行政院宣布:“以党领军时代已经过去,军队对国家效忠,无论任何党派,谁是元首,军队就向谁效忠。一军中官兵有参加合法正政党的自由,但严禁参加或从事反政府活动。”

    有美国背景的“国防部长”郑为元也表示:“军队国家化是理所当然的,军中以后不会再有国民党党部。”。在西方国家,对军队一般是要求“非党化”,此时台湾“国军”却出现了少见的“多党制”,原先国民党在军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就此崩溃。

    当台湾“多党制”之风刮进“国军”时,最着急的是时任“参谋总长”的郝柏村。他是江苏盐城人,1958年金门炮战时担任师长,1981至1989年一直担任拥有军队实权的“参谋总长”一职,是岛内公认的“军事强人”。对“党国”可谓忠心耿耿、坚决反对台独的郝柏村开始竭力阻止民进党到军内发展党员,但他却得不到“李总统”和中央党部的支持。万般无奈之下,他拿出最后一招,要求全军在取消党部前尽快发展国民党组织,党员比例要达半数,在老兵中要达到95%。

    郝柏村虽然尽了最大努力,响应者却寥寥无几。国民党在台湾几十年的高压统治并不得人心,当年在强力人物铁腕统治下,尚能保持大体稳定。如今蒋家时代告终,国民党内又一盘散沙,入党能当升官阶梯的状态不复存在的形势下,无论是台籍还是大陆籍官兵都对加入国民党不感兴趣。

    李登辉为防止郝柏村再添麻烦,于1989年用明升暗降的方式让他当只管军队行政而无指挥权的“国防部长”,仅过了一年,又调离军职为行政院长。至此,在军警情治体系内,只剩下一个“国安会”秘书长蒋纬国尚有些维护正统国民党的力量。不料,李登辉利用蒋氏家族中的不和,挑唆蒋孝武公开揭露其名份上的叔叔蒋纬国有野心,这场叔侄大战最终两败俱伤。1993年6月蒋纬国被解除“国安会”秘书长职务,只安排了一个“总统府资政”的闲职。

    除掉了郝柏村和蒋纬国,李登辉又将军中着力提拔台籍军官,便自感羽翼丰满。于1994年3月接见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时指斥国民党是“外来政权”,露骨表明其台独立场。此时的“国民党主席”李登辉公开骂自己的党,虽引起部分“党国”大佬的愤慨,而“国军”却并无反应。接着,李登辉又在台军中刮起一阵“去蒋”风,各单位相继都推倒了蒋介石的塑像。蒋纬国见此情景,感到连父亲的棺木下一步都未必能保得住,于1996年提议将父兄“移灵”大陆,却因他于次年死去而未果。

    郝柏村见“党国”到了这步田地,遂与李登辉公开决裂,1996年鼓动人们在大选中推倒李登辉。这位昔日 的“军事强人”和行政院长此时却得不到军政两方面的支持,李登辉控制下的国民党中央反而开除了他的国民党党籍。

    1999年清明节,郝柏村率领全家到南京拜竭中山陵,花圈上落款仍书写“党员郝柏村”。他向媒体公开表示,这次他是以中国人、国民党正统党员以及总理信徒的身份来向中山先生致敬。

    李登辉主政时期,自1992年开始,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台湾军方提出了十年兵力整建计划(又称“中原计划”),后来又改为精实计划,庞大的将官集团减少数量,陆军兵力也改编成联兵旅等。到21世纪初,台湾陆军改编为23个守备旅、3个摩步旅、3个装步旅、4个装甲旅、3个空中骑兵旅(实编二个,另一个是空架子)、2个空降特战旅、6个甲级后备旅、15个乙级后备旅、1个海军陆战旅、1个海军陆战守备旅、1个海军陆战警备旅。精实案完成后,台军又提出“精进案”,其兵力规模(尤其是陆军规模)又有一定程度的压缩。

    国民党在2000年“大选”失败后,正式宣布把李登辉开除出党,然而已经无法挽回大势。国民党在军队中的党部和“政战”系统消失后,陈水扁却将其做法沿袭为已用,把“陈总统对国军讲话”和充满台独内容的教材作为官兵必读。他上台前指责军警加入政党有违中立,上台后却公开拉拢高级军警官员加入民进党,在高级将领的提拔任用上,加速了“台军本土化”进程。大批尚存“党国意识”的“统派”将领被清洗,要想获得提拔,就得向“台独”效忠,拥戴陈水扁。

    如今台湾的“国军”已经不是当年的国民党党军,按陈水扁之流的计划,下一步还将取下前面“中华民国”四个字,更名为“台湾国军”。国民党在台湾和平演变方式丢失政权,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始自于军队的和平演变。

    如今的台军已经从蒋氏王朝时候的统治基石演变成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以武拒统”的资本,成为了“台独”势力的马前卒。台军为配合陈水扁之流的台独行径,不但在国际上四处搜罗军火,竭力想促成美日台军事同盟,还提出“攻势防卫,有效吓阻”的作战方针,频频放话要“攻击三峡大坝”,“攻击上海、香港”,妄图“歼敌于彼岸”,以达到“台湾独立”的既成事实。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再对台军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针对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态,做好一切充分准备,以强有力的手段制止事态恶化。

    参考书目:

    《国民党军军史》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壮哉,黄埔》

    《台湾政党纵横》

    《国民党下台内幕》

    《蒋经国传》

    2007年9月26日

    元宝推荐:MacArthur,
    • 家园 听说:

      由于事先未指定继承人,过去为安抚台籍而特意安排为副“总统”的李登辉得以接位

      俺听说,蒋二世发病时并没意识到(或者不愿意相信)自己要玩完,旁人问 谁可以“继承大统”时,二世不耐烦地说:“等会儿、等会儿”,结果被误认为是:登辉!登辉!

      • 家园 下面还有呐,咋给忘了?

        旁人问 谁可以“继承大统”时,二世不耐烦地说:“等会儿、等会儿”,结果被误认为是:登辉!登辉!

        旁人问登辉之后捏?

        二世极不耐烦地:随便随便!

        于是一众奴才会意:水扁,水扁!

        不过还有版本说是邓矮的。不知哪个是原创

    • 家园 蒋氏父子失败的原因其实是一样的。。

      作为强权政治人物,他们还是不够“狠”。或者说,没有“狠”到点上。章伯钧评论毛泽东的时候说过:“主席的行为,从来不是因个人喜好的。。。”换句话说,即使个人关系再好,你要是在政治上挡了他的路,他也一样会收拾你。蒋氏两父子在这点上不如毛啊。

    • 家园 按蒋的做法,败不奇怪,不败才希奇

      由于蒋家父子把“党治”与自己的人治结合在一起,蒋经国还要岛上军民都称自己是“大家长”,这种宗法式的统军之道必然植下人亡政息的种子。

      说的对。可以说,蒋介石的手段都是些小聪明而已。采取收买手段弄来的人,都是有奶便是娘之徒,一有风吹草动,边树倒猢狲散了。

    • 家园 现在还有人在大陆鼓吹军队国家化哦
      • 家园 TG自己就鼓吹过军队国家化,不过时过境迁罢了
      • 家园 台湾政权纵有千种不是

        军队国家花总是不错的,陈水扁选赢了,军队就听他的,马英九选上拉,军队就听他的,不是听命于某个人,某个党,而是通过选举上台的领导人,这样的政权交接平稳,没有什么不好。

        • 家园 台湾已经挥刀自宫,没有什么不好

          很好,很好。

        • 家园 必须把保证我国千载以来文人领军的传统不动摇

          加入所谓的国家化是军阀化

          那这样的国家化宁可不要

        • 家园 简单推行军队国家化是危险的

          军队国家化在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但实际效果如何就要仔细分析了。从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的例子来看,军队国家化之后已经变成了独立的利益集团,政党可以靠选举上台,但必须优先满足军队的利益和特权,否则政府的命运就难保,比如泰国、印尼、巴基斯坦等等,军事政变家常便饭。这种所谓国家化的军队代表的既不是国家的利益,也不是人民的利益,只是军阀集团自己的利益。党指挥枪总好过枪指挥党!

          当然,欧美也有军队国家化成功的例子,最少表面上是成功了。但中国现在在发展阶段上是和欧美国家相近,还是和亚非拉国家更相近?弄明白这点就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了。

          • 家园 据说

            据说:在菲律宾,策划、领导政变不是什么重罪,大概只要交给军方约束一下就可以了。成本小、收益大,跃跃欲试者比比。哈哈~~好玩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