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残酷不容色戒 – 兼谈郑萍如与丁默邨 -- 萨苏

共:💬301 🌺1014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假如你足够精彩,可以用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同感!

      片子本身不错, 老李功力还是深厚, 梁依旧出神入画, 汤的青涩也别有一番风味. ......张爱玲, 李安, 想表现人性, 无所不在. 可以套到一个另外的时空, 只是请别拿抗日说事.

      八年, 死了几千万, 血写的历史, 至今还淋沥有迹.拿这说事, 接受不了.太沉重了.

      一些日子以前,兄弟也曾为"RAPE OF NANKING"捐过款. 后来组织者寄来一份DVD作为纪念.

      我不敢看. 我怕那光滑的DVD里会流出血来.

      太沉重了, 打个岔吧.

      老李不如把这个故事搬到柬埔寨.易先生当红色高棉秘密警察的头, 作为越侨的王佳芝的父母被其杀害.王加入越南特工, 在78年越侵柬前寻机暗杀易.

      关键词包括共运,冷战,特工,爱情,还有对西方遥远又神秘的柬埔寨,屎盆子栽到已公认犯了反人类罪的红色高棉头上, 多好.

      老李对属于大中华文化圈的东南亚风情,总比对牛仔同性恋熟悉的多, 煽起情来,最次也会超过梁家辉的<<情人>, 努努力, 饭多吃点觉少睡点, 兴许又是个小金人.

      片名就叫<<吴哥落日>>如何?

    • 家园 以怀念为主体,而不去歌颂。

      这话还是引用的“关于韩战的一点感受 -- 兼回aniu兄 14 萨苏”。

      才子佳人我所欲,国家大义亦我所欲。既然借着抗战背景两锅菜已经放在一起烧,可以突出才子佳人,但不能遗忘国家大义。有时遗忘也是一种糟蹋。

      其实《色戒》我还没有看过,但身边一些80后主要是冲着唯美的感情去的,他们大概是去歌颂爱情,而不是去怀念无奈的。

    • 家园 萨先生,谢谢您撰写的长贴,我再次提到上面来谈一下

      您始终在谈历史真实的旧事;我也一直持论就看电影里远离真人真事的故事。

      所以,我们谈不到一处。

      从色戒电影故事里,我看到的是中国女子的大悲剧,跨时代的大悲剧,而且悲剧仍然继续。

      美人计,为三十六计败战计之一,是不很光明正大的烂招术。用计到了败战篇,已见偃蹇计穷之态,要靠女人身体的奉献去冲锋陷阵,可鄙也可悲。

      色戒电影中,弱女子王佳芝被推上第一线的时候,完全是被她身后的力量当做工具使用的,尽可以驱使之而不得善待之。既然是工具,奉献身心就是应该的,且不论为之奉献的行动计划是如何幼稚荒唐,又不顾作为工具的女子是否能承担那沉重的压力和足以扭曲精神的折磨。更进之,对工具则不能容忍其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波动。对一乱世孤弱之女子,何太忍忮刻乃而!

      我补充说明一下,前文述及王佳芝背负沉重的道德十字架,在离乱的时代挣扎着活下去,基本是色戒电影的前半部香港部分,悲剧已经形成。电影的后半在上海,矛盾冲突错位越加浓厚,是大悲剧的高潮。

      萨先生,你我之间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相通之处的。

      如您也认为:

      王佳芝才会珍重和易先生之间发生的那一点火花,越不值得,越显现了她对于这一点点温暖的追求。这是张爱玲的小说,乃至李安的电影感人的地方。

      那一点火花是否是真爱情,小说中写的谨慎,电影中也表达的朦胧。我倾向认为是有一点真的,所以才引起王佳芝在扭曲精神的压力下一念之差的感情波动。

      唯王佳芝只是工具,工具有自己的情感岂非大逆不道,故被打入万劫不复,历史的空间都容不下她一孤弱女子了。

      对虚构的乱世女子王佳芝的指责铺天盖地,义正词严,但是并不新鲜。贞节烈女,红颜祸水的墓碑下,压碎了无数美丽的灵魂。

      还好,王佳芝是虚构的,但是纵贯古今中国女子的悲剧是真实的。

      愿中华千万年,无数好男儿;太悲哉,家家不要生女孩。

      • 家园 问一下,女子以色相为间谍,仅中国一家么?

        苏联,德国,英美,有没有使用过?

      • 家园 问题是这个故事有可能是真实的么?

        可能有吧, 张爱玲就是一个。

        不过我bs张爱玲。

      • 家园 我们谈不到一处

        其实您这个总结最为精辟,因为我们讨论的焦点并不是同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各自表述自己的看法就是了。

        谈不到一处,以您和兄弟的这种做法,我觉得最好。谈不到一处并不是一定要统一思想的,各说各话其实更能开卷有益。

        :)

        说到女性的悲剧,如果单纯从这个意义说,其实这部电影铨叙得非常好,李安运用了这个倒错的题材,似乎有意降低这个问题上的说服力而突出其悲哀,这是他作为优秀电影人的绝佳之处 -- 电影人不是圣人,能够看到就好,演绎出真理和充当末日审判官大可不必 -- 那样就成了菲律宾总统埃斯梅拉达了。

        实际上,我们写东西的时候也经常会有这种无奈 -- 我们看到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圣人,不能说应该这样,或者应该那样。若如此,我觉得如此人物比摩西类至少是神智清明之辈,李安如此。

        我在这方面大约也是没有原则性的,所以有个老帖讽刺老萨对日本女性的同情和好感太滥,称日本人一定恨老萨,因为“FQ只要我们的命,老萨还要我们的女人和钱”。其实我觉得这不过是人类普遍的一点正常看法而已,加上性别关系吧。

        不过,对色戒这个作品,我还是要重新说一下自己的认为不太好方面的观点--

        第一,它用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背景,而这种演绎近乎于对真实故事中人物的亵渎。试想,演绎一下岳飞的悲剧,把它变成岳飞,秦桧和王氏之间的三角恋爱如何?大可把剧本写成探讨“不朽爱情”的内容。大家观感如何呢?

        假如你足够精彩,可以用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你既然非要搭历史的车,就挡不住别人从历史的角度评论。

        第二,它的故事在女性呐喊的角度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萨提到一个问题,用这个写法,王去参与刺杀易先生,或者去参与刺杀张自忠(或者干脆刺杀郑萍如的真正男朋友王汉勋),完全没有分别,都是悲哀的工具而已。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完美的天平。问题是这个天平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 张自忠辈是为了自己族群奋战的中国军人,在战争中用生命来保护王佳芝这样的中国妇孺的人,好不好说张自忠也是“工具”?而易先生是一个帮助异族残害本民族的人,在河北,抓劳工和往日本人据点送自己姊妹同胞的就是丁默邨这样的人,王佳芝幸好在上海的租界里。

        所以,同样作“工具”,刺张与刺丁的区别就在这个砝码。加上它,一端可以沉入地狱,另一端可以高到天堂。色戒偏巧是拿掉了它,也许作者的意思是突出主题,客观上是让很多人忘掉和忽略这个砝码的存在。

        不幸,没有这个砝码的存在,张爱玲和胡兰成,正是一对才子佳人,Gone with wind的浪漫悲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能够和文化历史割裂

          第一,它用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背景,而这种演绎近乎于对真实故事中人物的亵渎。

          非常赞同萨的说法。以为“电影就是电影艺术就是艺术”可以把一切文化上的联系割裂开而单独审美的

          想法太幼稚。文化上的联系是丝丝缕缕的,无法割断

          的。以前有本很流行的小说“此间的少年”,用金庸的

          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写北大大学生活,写的挺不错,

          但是如果没有金庸的小说人物形象的带入,就逊色

          很多。作为观众,看电影也好,看小说也好,都是带着

          自己的经验知识来观看的,为什么要装着不知道这一点?

          关键词(Tags): #色戒
        • 家园 花这两句

          别人的一句:

          “FQ只要我们的命,老萨还要我们的女人和钱”

          老萨的一句:

          它用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背景,而这种演绎近乎于对真实故事中人物的亵渎。

          张爱玲,哼!

        • 家园 李安这个不是新玩意,有一个电影《第四十一》

          俄国人拍的,拿过奖。类似的情节。

          有一点搞不懂,盎格鲁-萨克森的文化里没有这种弯弯绕绕的东西,是不是这样有卖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