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啊,大夫! -- 萨苏

共:💬63 🌺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俺有会落枕就是俺自个儿治好的。

        有年夏天可能睡了凉席又开空调,结果半个背都不能动了,巧又赶上公司发配偶去天津出差,只好带着病痛上路了。

        同事在身后叫,我得转身子才能说话,没法扭头和腰,早上起床硬是让同事从床上把我揣起来的。痛苦就别说了。

        知道咋好的吧:绝招(自个整好的)

        想知道咋好的不?回头告诉你。

        • 家园 坠儿是用擀面杖?

          推测啊~~~

          • 家园 晕,萨老大真会损我形象。

            告诉你吧,有一夜在宾馆里趟在床上打游戏,《英雄无敌》,上瘾的要命,从晚上10点打到凌晨4点,早上醒来突然发觉好多了,自己推理出结果:因为床头没靠垫,身体成C型不动近6个小时,那个落枕的筋得到有力的拉伸,所以好了。

            哈哈~

            建议所以落枕的朋友们试试这个方法,如若不成,别怪坠儿是庸医,偶本来就不是医生,嘻嘻~

      • 家园 嘿嘿,是他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阿酒这个是黑色神拳无敌啊!

          想不到囊肿这个病如此广泛,动不动就是一刀,听起来好像很?}人的 -- 另外就是突然发现咱们这里大夫家庭的好多哦,还好没有太得罪大夫的说。

    • 家园 第二个 女鬼子看病

      有些朋友知道我那口子是一女鬼子,但不知道她还是一聪明的女鬼子。

      一般的鬼子琢磨和中国人都用汉字,就算说不明白总能写明白,所以总是轻视到中国留学的困难程度。聪明的女鬼子明白这里面大不一样,比如说看病吧,感冒,你就得写“感冒”,你要是照着日文写成“风邪”,没准儿人家把你送安定医院去了。

      所以这女鬼子非常热心学习,什么“学而时习之”啦,“火车”啦,“大便不通”啦,“王麻子切菜刀”啦,都能够招架一番,这个汉学水平,要搁几十年前,闹不好让天皇陛下弄去当间谍培养 -- 虽然我知道她说梦话不适合当间谍,她那个胆儿也干不了间谍,让八路的瞪一眼大概就全招啦!

      但是鬼子毕竟是鬼子,对汉语比较深刻的部分理解就难免出问题。

      话说这一天,我们家女鬼子的室友突发急病(当然也是一女鬼子了),鬼使神差的还是休息日,找不到值班的老师,我们家女鬼子比较泼辣,架起来病鬼子就给送校医院了。

      问题是校医院机构相当精干,副院长才十来个,翻译更是没编制,急诊室的小大夫还倍儿轴,怎么也说不明白病情。我们家女鬼子一着急,就写吧。

      什么病呢?

      嗨,外国人到中国能什么病?中华料理连毛老爷子都称为中国两大法宝之一,鬼子见了能不两眼发光么?但是他们怎么知道咱放多少地沟油,用什么河里的水,还用哪些过期材料不是?鬼子的肠胃哪见过这个?十个有九个是泻肚。

      问题是日本汉字里没有“泻肚”这个词啊!

      我们家鬼子灵机一动就写了四个大字,递了上去。

      那大夫看了,脸上表情十分怪异,旁边护士看了,捂着肚子就跑门外头去了。那大夫强撑着开了黄连素,给病鬼子打上吊瓶,一边还忍不住的狂笑。

      我那鬼子莫名其妙,十分惊讶。

      后来她把写的条子给汉语老师看,那老师也是一边笑,一边佩服得不行。

      原来我们家鬼子真正是“造句高手”。

      她对“腹泻”,“泻肚”,这些词语一窍不通,但是想起来曾经学过,便秘,叫做“大便不通”。

      于是,灵机一动,既然便秘是“大便不通”,那么,泻肚,当然就是 --

      “大便不停”了阿!

      倒也逻辑清楚。

      可怜的大夫,恐怕一边干活,一边还要“大笑不停”了。

      啊,大夫!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第一个 我弟弟象我

      废话,哥俩儿,能不象么?

      还别这么说,我和我老弟人家都说不象。特别是长到十几岁,我那时候喜欢打球,看起来就是一个黑厮,还豆芽菜,我老弟呢?肥肥的,从小就有玉雪可爱的名声。我一脑袋擀毡的头发,老弟呢?飘逸的自来卷。好多初次来家里的叔叔伯伯看看我们俩,甚至不能相信这是一个妈生出来的。

      这简直是对我们共同的污辱。

      于是,如果有人说我们长得象,那是很容易记住了。

      说这话的是萨爹的朋友刘叔,当时在北医三院康复外科当主任。

      那天刘叔来,寒暄片刻,目光落到我们兄弟俩身上。

      萨爹连忙介绍:“这是我的两个小孩儿,来,叫刘叔叔。”

      “刘叔叔好。”

      “哥俩儿有点儿不象。。。”萨爹好像有点儿心虚似的解释。

      “怎么不象?”刘叔看看我们,诧异的问,“我一看就是哥儿俩,错不了。”

      “噢?”萨爹也来了兴趣,连忙问,“怎么个象法?”

      “你看你看,这颧骨,这眉弓。。。”刘叔指点着,“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萨爹兴奋:“哦,老刘,很少有人这么说,你这一说,还真有点儿意思。。。”

      刘大夫高兴了:“你光看外表当然看不出来了,得我们专业骨科的眼睛,这,现在你还不容易看出相似来,”他摸摸我的脑袋,再摸摸我老弟,接着说:“要是把他们俩的骨头洗出来,做俩骨架标本,我包你都分不清楚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

      。。。。

      从那儿以后,只要这位刘叔来,我和老弟都有点儿两股战战。

      啊,大夫!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