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9月18,忽然想起伊东佑亨 -- 骨朵

共:💬15 🌺3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9月18,忽然想起伊东佑亨

    这几日闲来无事,忽然想起伊东佑亨这个人。

    老实说,我对日本海军史了解不多。更多的是早期的东乡平八郎和后期二战中的日本海军将领。简单搜了下河里的帖子,对于伊东佑亨这个的研究似乎也不那么多。再加上当年陈道明出演过这个角色,所以兴趣日甚。无奈资料确实太少了,抛砖引玉,希望河友能够关注下这个人物。毕竟,在中日甲午海战中,东乡平八郎也只是他的马崽而已

    先看个简历先:日本鹿儿岛县人。原属萨摩藩,为西乡隆盛之弟。幕末参与戊辰战争,明治维新後,1869年与山县有朋赴欧研究兵制,1873年为陆军大辅。1874年日本因台湾原住民杀害琉球船民事件拟出兵台湾,西乡被任命为台湾蕃地事务都督,虽木户孝允与英美公使等反对出兵,但西乡仍执意强行,5月22日登陆台湾,攻打牡丹社。10月与清廷和议成立,自清取得赔偿银50万两及认为出兵乃「保民义举」,企图一举解决琉球归属问题。1877年西南战争时并未加援其兄西乡隆盛。其原属陆军,後转任海军,1885年任海军大臣,後任历代内阁之海军大臣、内务大臣等,为萨摩海军之巨头、军界及政界之重镇。晚年属於「元老」,1898年列为「元帅」。

    很枯燥是吧,但是不简单啊!西乡隆盛\山县有朋\木户孝允,日本近代史上的大腕啊.

    此公既然是西乡隆盛的胞弟,为什么西南战争时期没有见到他的身影泥.我想他的学习经历或许可以说明此人的政治观点.此公为江田岛海军学院的高才生,并多次赴英国留学,实际经验丰富.这点,在冯小宁的电视剧里曾经有过较为详细的艺术描写.虽然是艺术化了,但是确凿无疑的是,结合后来其写给中方海军丁司令的劝降书内容来看,伊东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其兄西乡隆盛,其对中国文化和世界局势的了解和对中国的了解远非大多数日本精英所能比,他的眼睛里看的是世界.这缺少佐证,只是我从这些稀少的资料中看到的伊东.透过散碎的文字,我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无论当年还是现在.他曾经是我们的朋友,至少在战场上厮杀之前是这样.

    本来很想写些什么,但是忽然迟钝了,因为无法再起笔.原因是又读了一遍,当年伊东写给丁汝昌的劝降信,很多人把这信当成是一种耻辱,可是我的感觉却不止如此...请众位河友帮忙续下去吧

    《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书》

    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

      

       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为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

      

       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与我日本相战,其必至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既际此国运穷迫之时,臣子之为家邦致诚者,岂可徒向滔滔颓波委以一身,而即足云报国也耶?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史册疆域,炳然庞然,宇内最旧之国,使其中兴隆治,皇图永安,抑亦何难?

      

       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苟见势不可为,时不云利,即以全军船舰权降与敌,而以国家兴废之端观之,诚以些些小节,何足挂怀?仆于是乎指誓天日,敢请阁下暂游日本。切原阁下蓄余力,以待他日贵国中兴之候,宣劳政绩,以报国恩。阁下幸垂听纳焉。

      

       贵国史册所载,雪会稽之耻以成大志之例甚多,固不待言。法国前总统末古末哑恒曾降敌国,以待时机;厥后归助本国政府,更革前政,而法国未尝加以丑辱,且仍推为总统。土耳其之哑司末恒拔香,夫加那利一败,城陷而身为囚虏。一朝归国,即跻大司马之高位,以成改革军制之伟勋,迄未闻有挠其大谋者也。阁下苟来日本,仆能保我天皇陛下大度优容。盖我陛下于其臣民之谋逆者,岂仅赦免其罪而已哉?如榎本海军中将,大鸟枢密顾问等,量其才艺,授职封官,类例殊众。今者,非其本国之臣民,而显有威名赫赫之人,其优待之隆,自必更胜数倍耳。第今日阁下之所宜决者,厥有二端:任夫贵国依然不悟,墨守常经,以跻于至否之极,而同归于尽乎?亦或蓄留余力,以为他日之计乎?\r

      

       从来贵国军人与敌军往返书翰,大都以壮语豪言,互相酬答,或炫其强或蔽其弱,以为能事。仆之斯书,洵发于友谊之至诚,决非草草,请阁下垂察焉。倘幸容纳鄙衷,则待复书赉临。于实行方法,再为详陈。

      

       谨布上文。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

      

                          伯爵 大山 巌 頓首

                             伊東祐亨 頓首

    • 家园 等着看老冰写的吧

      前几天在天涯上看他说在写日本海军,好像叫做消失了的舰队什么的。既然说舰队,联合舰队的首任司令长官不会不说吧。

    • 家园 这简历对吗?

      他是西乡隆盛之弟?不是吧, 那是西乡从道的简历.他才是后来的海军大臣.

      • 家园 这个简历我也纳闷

        GOOGLE上找到的这个简历,本人写这东西的也犯疑

        胡言乱语的本意是对伊东这个人本身感兴趣。貌似和北洋海军的将领们是同年,但是军事素养和政治素养却超人一等。

        其身位日军联合舰队司令,但是陆战水平也高。其根据对清军和清政府的了解(如信中所提及,这个了解是深层次的),大胆登陆山东半岛,从陆上包北洋水师的饺子,这手很厉害。搞的原有的海岸炮台被迫炸掉,北洋海军丧失了防御中有利的支撑点。其海战手段也有亮点,用两艘鱼雷艇,把丁公的旗舰打掉,无疑是取得了对北洋海军战术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胜利。

        从军事的角度讲,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军事力量的博弈,需要全面的从各个方面寻找对方的弱点,然后辅以军事行动,达到最终目的。由此来看,伊东是个可圈可点的人物啊。西方先进的海战思想培养,政治观察力又很敏锐,更重要的是对中国这个作战对手的全面客观的研究态度。。。这个人不是后来的那种疯子,是个理智的对手。很难说,东乡平八郎没有受到他的影响。

        所以疑问,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后来就没有动静了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包括河友的作品里,为什么不把他作为研究对象呢?

        中日之间,是必定要有一战的,尽管现在是和平时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联想到晨枫最近的几篇关于海峡问题的讨论,就觉得这样做更有必要。

        • 家园 这个是日本国会图书馆的伊東祐亨简历(日文)大致可以看懂

          天保14年5月12日~大正3年1月16日 (1843~1914)

          鹿児島生まれ。海軍軍人。父は鹿児島藩士。薩英戦争に参加し、幕府の海軍操練所に学ぶ。明治維新後、海軍士官となり、草創期の海軍で多くの軍艦の副長・艦長を歴任した。明治26年(1893)常備艦隊司令長官。日清戦争では連合艦隊司令長官となり、丁汝昌率いる清の北洋水師に各海戦で勝利した。28年(1895)海軍軍令部長となり、日露戦争にはこの職で大本営に入る。31年(1898)大将。39年(1906)元帥。40年(1907)伯爵。

          从上面看,不算没动静,军令部长.1906年的元帅,比东乡还早7年.

    • 家园 可叹

      当年北洋水师也算劲旅,被倭寇打得北都找不到

      • 可叹
        家园 不然

        就黄海(大东沟)海战而言,“找不着北”这话不知从何说起。后来的威海陷落,已经不是舰队之间的较量了--炮台都让人占了掉头打北洋水师了。整个甲午战争,说中国完败倒也没错,但是相比陆军,北洋舰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 不然
          家园 威海卫那么惨纯粹是因为陆军太烂给日军炒了后路

          那段时间日军总是轻易登陆,守备的军队基本是不战而逃,旅顺是这样,威海也是如此

    • 家园 无论如何,丁汝昌大节是不亏的!

      古往今来,李陵好做,苏武难当!

      丁的死,尽了他那个时代军人,特别是海军军人的本分。如果果然投降东渡,甲午战败对中华民族的震撼多少会削弱几分,那才是真的大节有亏。

      都说百年海军,中国海军虽然未正经打过一次大胜的海战,但幸运的是它有魂。

      雪甲午耻,就是中国海军的魂!!!!

      • 家园 还有一点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甲午海战和中日在朝鲜的地面战争结束后(先后顺序不记得了),由于国内政局的内部纷争,几乎所有参战的淮军将领都被处理了,按照现代的说法应该叫清洗了,其中包括丁汝昌,已经被要求押回北京,只是李鸿章提出,北洋水师在退回威海后唯有丁汝昌能镇住场面,才勉强将其留用。可以猜想的是,日军攻陷威海后,丁汝昌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要么是象历史上的自杀,要么冲出去,结果肯定还是被朝廷处决,实在是可悲呵。

      • 家园 花你个血甲午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