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复活的军团--第一集:王者之师 -- aniu

共:💬37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复活的军团--第一集:王者之师

    复活的军团--第一集:王者之师

      这是一支创造了历史的军队。然而,多年以来,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它真实的形象一直模糊不清。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它靠什么建立了空前的丰功伟业?

      回望秦军统一中国的步伐,那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史。

      3000多年前,周王朝在镐京统治着中国。在王国的西北边陲,生活着一个专门为国君养马的部落,他们就是最早的秦人。这是一个传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儿,什么时候迁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公元前771年,来自于西方的游牧部落攻陷了都城镐京,周王朝被迫迁都。在周天子向东迁移的时候,养马的秦人出兵护送。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领为诸侯。秦人就这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但是,刚刚立国的秦人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处境。当时,西北高原是游牧部落的天下,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极其凶猛,他们经常对秦人进行攻击和屠杀。史书记载,秦人几代先王都战死在疆场,刚刚诞生的秦军血流成河。然而,这支顽强的军队开始在逆境中成长。经过200多年的浴血奋战,秦军彻底征服了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

      在西部站稳了脚跟之后,秦人的眼光转向了东方。此时,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已经完全丧失,战火笼罩着中原大地。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几百年的兼并战争之后,弱小的国家一个个都消失了,出现在秦人眼前的是六个强大的对手。秦人发现:对手的实力远远超过了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向东扩张的梦想一时很难实现。

      转折发生在公元前356年,那一年,一个叫商鞅的人开始在秦国推行改革。商鞅变法之后,秦军开始迅猛地向东推进。

      魏国是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史书记载:魏国军队身穿重装铠甲,以强悍而闻名。然而,强悍的魏军成了秦军的第一个牺牲品。公元前293年,秦军斩首魏军24万,魏国从此衰落。

      楚一直是南方的大国,实力雄厚,楚人制造的青铜剑直到今天都赫赫有名。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楚国经营了几百年的都城郢,楚国一蹶不振。

      赵国位于北方。由于长期与游牧民族对抗,赵人民风剽悍,十分善战。但是,

      在公元前260年,秦军在长平消灭了整整45万赵军精锐。赵国元气大伤。

      自商鞅变法以来,强大的秦军通过一次次战争消耗东方列强的军事力量。在130年的时间里,秦军歼灭六国军队160多万。到公元前230年的时候,再也没有对手能够与秦军抗衡,秦王嬴政就此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十年统一战争期间,六国军队的伤亡总数超过了200万。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公元前221年,最后的齐国不战而降,秦军挺进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临淄。至此,战国时代结束,秦帝国诞生了。

      从崛起于西北高原到一统中国, 这支伟大的军队经历了550多年的奋战。

      在今天陕西省的咸阳市附近,这个平台曾经是秦帝国的心脏:咸阳宫。就在这个地方,秦王嬴政发号施令、指挥秦军一统天下。2000多年过去了,咸阳宫变成了黄土堆,帝国的军队却找不到任何踪影。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

      在秦帝国之后100年,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诞生了。他的经典巨著《史记》记录了几百年间秦军发动的一次次战争,但对于战争的详细过程和具体细节,司马迁却很少提到。一场涉及几十万军队、持续几个月的战争,往往只是简略的几十个字、甚至几个字而已。秦军使用什么武器、如何装备、用什么方法攻击对手,司马迁似乎并不关注。

      长平之战是《史记》中惟一一场记载比较详细的战役。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自己最强大的对手赵军在长平决战,战争持续了整整两年时间。

      司马迁写到,当双方僵持,久攻不下的时候,秦军出动了一支两万五千人的“奇兵”,将赵军一分为二。 这支出奇制胜的部队到底是如何作战的,司马迁却没有更多的说明。

      在赵军被分隔的同时,秦军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切断了赵军的粮道。秦国的骑兵部队又是什么样的呢?

      秦军合围之后,立即派出一支轻兵部队冲击赵军。这支令人费解的“轻兵”,应该有超乎寻常的攻击力,这个“轻”字又做何解释呢?

      山西省的高平县,这一带就是当年秦赵交战的地方。岁月流逝,古战场上建起了村庄。县博物馆的馆长定期来村里收集文物,因为村民经常能够捡到箭头之类的古兵器。这些箭头曾经深埋地下,上面似乎还散发着血腥。秦赵长平大战是秦军统一中国的进程中最为关键一场战役,它的结局对秦帝国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场战役去了解秦军,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就在这个山谷,秦军曾经投入了60万左右的兵力。长平离秦国的都城咸阳将近500公里。2000多年前,60万的一支秦国军队,远离国土,连续作战达两年之久!这是一个令今天的军事专家们迷惑不解的地方,以当时的条件,秦军的后勤供应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48年的冬天,淮海战役爆发,这是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在宽阔的战场上,紧随在解放军身后的是一支支由农民组成的运输队,他们用自家的小车、耕牛连续不断地向前线输送粮食和弹药。在整个战役中,解放军投入了60万的兵力,这个数量与长平之战中的秦军大致相当。但是,在60万解放军身后,为他们提供后勤支持的有整整543万农民。平均9个农民供应一个战士! 2000多年前,秦国的人口总数也不过500万而已,60万秦军的后勤保障是怎样实现的呢?

      在一个铁制农具和牛耕刚刚开始使用的时代,秦国用什么供养这支5、60万人的军队进行经年累月的战争?对于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来说,粮草和武器装备的消耗是惊人的。秦国的国力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

      所有这些问题,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提供答案。相反,司马迁却记录了秦军极其黑暗的一面。长平之战,赵军战败投降。投降后的赵国士兵除了240名年龄较小的被释放之外,40万俘虏全部被活埋,整个战役赵军45万人死在长平。

      在山西高平的这个山谷,考古人员的发现证实了这个惨烈的结局。在方圆10公里左右的地方,到处都是掩埋尸骨的大坑。仅仅在一个坑里边,他们就发现了100多具赵国士兵的尸体。

      在司马迁的笔下,秦军是残暴的化身。 在另一部历史文献《战国策》中,当时一个谋士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胳膊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追杀逃跑的对手。史书中的秦军离野蛮只有一步之遥。难道是残暴和野蛮造就了这些强悍的士兵吗?

      秦军,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千百年来,它只是在人们的想象中存在。直到有一天,几个陕西农民的意外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

      1974年,干旱袭击了陕西省临潼县的西扬村。焦虑的村民希望地下水能够拯救他们枯萎的庄稼。几个村民将打井的地点选在一片石榴树林里的。三月份的一个黄昏,井水并没有看到,从地下五六米深的地方却挖出了一个真人一样的陶土人头。发现陶俑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考古工作者取代了当地的农民,就在这个打井的地方,专业的发掘开始了。

      小小的井口被挖成了巨大的土坑,但是,真人一般的陶俑仍旧不断地在土层中出现。在现场的考古学家袁仲一和同事们断定,这是一个古代的陪葬坑,但谁也没有料到,他们几十天的挖掘,只是冰山一角。

      最终的探测结果表明这是一个空前巨大的陪葬坑。它的面积完全超过了人们的想象。1974年,由几个打井的农民开始,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就此拉开了序幕。

      陪葬坑中这些武士模样的雕塑当初都是站立的姿势。很明显,它们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破坏。1974年,展现在考古人员面前的,是一具具倒塌的身体。残破的头颅,断裂的手臂,在这个巨大的俑坑中到处都是,在整个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数量如此之多的陶俑。

      残破的兵马俑开始接受精心的修补,它们当初的面貌开始恢复。一个、两个、三个、一个个陶俑重新站了起来。他们的大小和真人一模一样,清一色都是战士的装束,身着铠甲和战袍,象军队一般,排列得整整齐齐,肃立在一道道隔墙之间。

      陪葬坑中还挺立着几百匹战马,它们昂首嘶鸣的状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雷霆万钧的战场。在战马的边上,古代战车的痕迹清晰可辨,木制的战车完全朽烂了,车体的轮廓却保留了下来。

      几十辆战车,几百匹战马、几千名战士,在二十世纪70年代,排列在考古专家面前的俨然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

      关于这个俑坑的存在,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也没有任何传说透露过一丝线索。他们是谁的军队,这个陪葬坑的主人又是谁呢?关中平原是秦汉至唐代的帝王谷,在俑坑西边的地平线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土堆,那是秦帝国的创建者秦始皇的陵墓。

      这样壮观的陪葬坑似乎也只能是气度非凡的始皇帝的作品。对于考古学家而言,推断最终是否成立还需要更为直接的证据。挖掘在进行,考古人员从泥土中又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兵器。仔细清理以后,兵器表面上显露出一些文字。

      在这只矛上刻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非常相似,念作 “寺工”。史书记载,寺工正是秦始皇设立的、主管兵器生产的国家机构。在这只戈上,专家们找到了更加确凿的证据,戈上右边的文字是:“五年相邦吕不韦造”。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丞相,他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秦国的兵器生产。

    自杀前的吕不韦。他是秦国的丞相,秦始皇的仲父。

      兵器上面的这些纪年标志着它们准确的生产日期。毫无疑问,这些兵器都是在秦始皇时期铸造,在秦始皇死后作为陪葬品被埋入地下。站在袁仲一和他的同事面前的,竟然是那支被历史的迷雾笼罩、消失了2000多年的无敌军队。突然间,司马迁笔下模糊的秦军形象,一下子就变得具体、清晰起来,兵马俑给人们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1975年,整个世界都把目光集中在秦始皇兵马俑身上。许多媒体都把发现兵马俑的消息登在头版。各国元首和政要纷纷来到陕西,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古代中国军队的面目。无一例外,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越过太平洋,秦俑登上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国家地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第一个皇帝的军队:不可思议的大发现。但是,对于秦军的认识,美国人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在残暴和野蛮上面。

      真相需要真正的学者用科学的态度一点一点去揭示。兵马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袁仲一的生活。发现的惊喜和激动很快就过去了。研究工作一开始,袁仲一就意识到这些活生生的雕塑带来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谜团。

      这些战士不但一人一个模样,他们的装束也明显不同。有的士兵戴着小帽,有的士兵却仅仅梳着发髻,这种差异意味着什么呢?这些戴着板状帽子的似乎是军官,可他们究竟属于哪个级别?难道两千年前的秦军就已经有了严格的军衔制度?

      观察整个俑坑,6000名将士井然有序。他们的排列方法是随意而为还是有什么含义?这些陶土战士能否揭示古代中国谜一样的阵法和战法?一连串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继第一个俑坑之后,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陪葬坑,它至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黄土。研究人员制作了由上千张照片拼凑而成的俯视图,通过电脑模拟,可以看到地下的壮观景象。

      坑的东北角是弩兵。弩是古代战场上最为精准的武器。长平之战,赵军统帅就是被秦弩兵所杀。秦弩兵的威力能从这儿得到揭示吗?

      坑的南边是一支独立的战车部队,这是一个从不为人所知的兵种,长平战场上秦军神秘的轻兵会不会就是这些车兵呢?

      紧着车兵的是骑兵,他们四骑一组,井然有序。这就是司马迁笔下,劫断赵军粮道的秦骑兵吗?

      这些战士的动作表明,他们曾紧握着各自的兵器。由于年代久远,兵器的木制部分经腐烂,金属部分却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兵马俑坑总共出土了4万多件

      根据常识,铁兵器的杀伤力要远远大于青铜兵器。装备着落后的青铜兵器的秦军怎么可能战无不胜呢?

      在人类历史上,落后文明征服先进文明并不罕见。秦军,这支曾经创造了历史的军队,难道真的是装备落后,仅仅靠残暴和野蛮统一了中国吗? 真相将随着兵马俑的发现得到一步一步的揭示。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出了一本书,里面

      添了不少图片,还有关于马其顿和秦军的讨论

    • 家园 【注意】公告:此处有“复活的军团”bt下载

      经测试可下--------------------------------------------------------------------------------------------------------------------------------------就是太慢了。各位有兴趣的可以去加速。http://forum.yule88.com/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29&ID=649915&Aupflag=1&Anum=1

    • 家园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好文。

      期待始皇帝陵的发掘。

    • 家园 【文摘】论一号铜车上的Ⅱ型箭

      论一号铜车上的Ⅱ型箭

      陈春慧

      一、Ⅱ型箭简况

      秦始皇陵出土一号铜车舆底的前端中部,贴近前车令 的内侧,置有一铜匣形笼??内装50支铜箭,其中的4支形状特殊,不同于一般箭矢。这四支箭首部呈上粗下细的圆柱体,平头无锋,长2.2,上端径1,底径1.3厘米,与箭杆一次铸造成型。箭杆圆柱体,长32.5,径0.5厘米。杆末端有括,括之凹口深0.6、内径0.3、外径0.5厘米。距末端2―8.1厘米处,为上下、左右互相对称的四片尾羽与箭杆铸接一体。尾羽长6.1、宽1、厚0.1厘米。上面有阴线羽纹(图一1. Ⅱ型箭2.江苏邳县出土媪3.彤矢4.玄矢)。

      《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中将它划分为Ⅱ型箭。显然,这种箭杀伤力极小,非兵用箭矢。那么,它的用途是什么呢?该如何称谓,我们在本文中作一探讨。

      二、Ⅱ型箭的名称及作用

      考察文献记载,《周礼正义》卷六十一《夏官?司弓矢》将箭矢分为八类。曰:“凡矢,枉矢、 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媪矢用诸近射、田猎,衬矢、??矢用诸弋射;恒矢、庳矢用诸散射。”注云:“此八矢者,弓弩各有四焉。枉矢、杀矢、衬矢、恒矢,弓所用也; 矢、媪矢、??矢、庳矢,弩所用也。”说明八矢从形制上只能分为四矢,弓弩用矢形状相同,只是大小不同。Ⅱ型箭应属八矢之一,它是哪一个呢?让我们一一审察文献所记八矢的形状、特征、作用与Ⅱ型箭相对照、比较、找出答案。

      《夏官?司弓矢》郑注:“枉矢者,取名变星,飞行有光,今之飞矛是也,或谓之兵矢。 矢象焉。二者皆可结火以射敌、守城、车战。”《方言》:“箭,其三镰长尺六者,谓之飞 。”注:“此谓今射箭也。”《文选?闲居赋》云:“激矢 飞”,李注引《东观汉记》:“光武作飞 箭以攻赤眉。”飞 即飞矛,“ ”“矛”一声之转。枉矢、 矢即战国秦汉常见之三棱形箭矢,是一种非常锐利的兵矢。杀矢,郑注:“言中则死。媪矢象焉,媪之言候也。二者皆可以司候射敌之近者及禽兽,前尤重,中深,而不可远也。”则知杀矢、媪矢也是一种前锋非常锐利的兵矢,正如贾疏将杀矢名字解释为:“中则死故也。”

      衬矢,《周礼》郑注:“结缴于矢谓之衬。衬,高也。??矢像焉。……”《说文?矢部》云:“衬,弋射矢也。”《淮南子?说山训》高注云:“衬,弋射短矢。缴,大纶。”《史记?留侯世家》索隐引马融注:“缴系短矢谓之衬。”这些皆说明XL衬矢是一种系有绳子之类,用来射鸟的箭矢。那么,绳结于矢之何处呢?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实物资料。在江苏邳县冯庄[1]、广东四会鸟旦山[2]、潮安匏靴子山[3]等地的战国及汉代墓中皆出土有一种箭矢,该种箭矢铤上有纽孔,应为结绳所用,它就是文献记载之衬矢(图一、2)。宋兆麟先生《战国弋射图及戈射溯源》[4]一文中认为,弋射之矢,箭头有倒刺,箭铤中有孔槽,前者防猎物逃脱,后者适于系绳,其说极是。徐中舒先生《弋射与弩之溯源及关于此类名物之考释》[5]一文中认为,甲骨文之弗、叔、吊诸字象衬矢系缴形,则说明商代已有了衬矢。《周礼?司弓矢》云:“田弋,充笼??矢,共衬矢。”注云:“笼,竹??也。衬矢不在??者,为其相绕乱,将用乃共之也。”说明衬矢一般不在??中放置。综上,衬矢的显著特征是铤上有钮孔,且一般不在??内中放置,可以肯定它不是衬矢。那么,它究竟是何种箭矢呢?

      恒矢,《周礼》郑注:“安居民之矢也。庳矢象焉。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谓礼射及习射也。前后订,其行平也。凡矢之制,枉矢之属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之属三分,一在前,二在后,衬矢之属七分,三在前,四在后;恒矢之属轩蓠中,所谓志也……”《仪礼?既夕》云:“缕矢一乘,骨镞短卫;志矢一乘,轩蓠中亦短卫。”注云:“志犹拟也;习射之矢。《书》云‘若射之有志。’ 蓠, 也。无镞短卫,亦示不用。生时志矢骨镞……”依郑注知志矢即恒矢,说明志矢与恒矢形制相同或大体一致。依《既夕》注志矢的特征为“无镞短卫”。所谓“无镞”即无尖锋部分。一号铜车上的Ⅱ型箭矢镞首呈上大下小的圆柱状,皆无尖锋,与文献记载之恒矢概念相符,故应为恒矢。“卫”指矢尾之羽毛,《释名》:“矢其旁曰羽,齐人曰卫。”《国语?吴语》说吴陈军有白羽、赤羽、鸟羽之衬,韦注云:“衬,矢名也,以羽为卫。”一号铜车上的Ⅱ型箭,矢尾之羽长6.1厘米,又因整个铜车马是原车马大小的二分之一,车上所载物亦是原物二分之一大,故Ⅱ型箭尾羽长本应为12.2厘米。比之俑坑中出土箭尾羽长为13―18厘米[6],确实为短。经比较知,Ⅱ型箭具有“无镞短卫”之特点,足证其为恒矢,孙诒让《周礼正义》案:“依《既夕》注,则明器之志矢乃无镞。”故彼注云:“生时志矢骨镞;明骨镞自是志矢恒制,非明器也。但《礼经》三射之矢皆不云骨镞,而《诗?行苇》说礼射之矢曰四媪,明其为金镞矣。谛审郑意,盖谓恒矢本有两种;用诸礼射者金镞;用诸习射者则骨镞。骨镞为志矢;金镞不为志矢,二者少异,但其前后订同耳,非谓散射之恒矢、庳矢皆骨镞也……”依孙案知恒矢有金(青铜)与骨两种,青铜恒矢用于礼射,骨恒矢用于习射,亦即志矢。一号铜车上Ⅱ型箭矢为青铜,应为礼射用矢。

      一号铜车的Ⅱ型箭有四支,“四”这个数字也是耐人寻味,值得研究的。众所周知,秦俑及秦陵铜车马皆为写实艺术品,其战阵及所载物体均体现了秦时期的现实状况,所以说这四支箭就像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箭??中所装箭数量一样,它也是一号铜车主人生前所用箭的实用数目。不论是大射、乡射、燕射,共有三次射箭。即初射(三耦演射);再射,三耦与众耦皆射;三射,以乐节射,即和着音乐射。每射皆两人成耦,每耦每人每次拿四支箭,即“?|三挟一”(三矢插于腰右侧带上,一矢搭于弓上)。射时,每耦轮番射,射完四支,再轮下一耦。下一耦仍每人每次拿四支箭,轮番射,射完四支,再轮下一耦……,直到所有的人都射完,天子射时也与一人成耦,轮番射四支,司射诱射也是两人成耦,各拿四支,轮番射完。因此,一号铜车马御手箭??中的四支箭,不是一个简单数字,它是礼射用箭数目,说明了这四支箭是礼射用箭。无独有偶,在《长沙浏城桥一号墓》[7]中,出土春秋箭镞46件,其中Ⅲ式平头柱状镞136件,带有完整箭杆的8支,这8支放入墓内出土的惟一一件竹矢??内。竹矢??全身髹黑漆,绘红色几何云纹,并有少量黄色云勾纹等点缀,色彩鲜艳,十分高档。墓内出土的46件箭镞中惟有平首镞放入美丽的竹矢??内。说明其身份高于其它的兵用箭镞。据《周礼》,衬矢不在??中放,枉矢、杀矢、 矢、媪矢皆有锐利之尖锋,那么该种齐头箭只能是恒矢。另外,矢??中装入的8支箭,正好是礼射时一耦用箭数,它也说明了这种齐头箭为礼射用箭。这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一号铜车上的Ⅱ型箭为礼射用箭。

      《仪礼?乡射礼》有云:“礼,射不主皮。主皮之射者,胜者又射,不胜者降。”意思是说:“按照射礼来射箭,注重射中但不注重射穿靶心。注重射穿靶心,就会胜方再接着射,不胜一方走下堂去不再射,射礼不是如此。”[8]这里明确射礼的意义在于射中而不在于是否射穿靶心,那么用Ⅱ型箭这样的平首矢射是很合适的。

      《周礼?司弓矢》云:“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郑注:“学射者弓用中,后习强弱则易也。使者、劳者弓亦用中,远近可也。劳者,勤劳王事,若晋文侯、文公受王弓矢之赐者。”《尚书?文侯之命》云:“用赉尔彤弓一,彤矢百,玄弓一,玄矢百。”伪孔传云:“彤,赤。玄,黑也。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后专征伐,彤弓以讲德习射,藏示子孙。”《左传》僖二十八年载,晋楚战于城濮,楚军败北,献楚俘于襄王,襄王赐晋文公彤弓一,彤矢百,玄弓矢千。《诗?小雅?彤弓》云:“彤弓,朱弓也,以讲德习武。”孔疏云:“《周礼》无彤弓之名。言讲德习武,则彤弓《周礼》当唐弓、大弓也。”上述文献记载用于赏赐以讲德习武之彤矢、玄矢或当恒矢。《周礼正义》孙诒让案:“又赐弓矢,则礼乐之事,彤矢、玄矢或当恒矢。”《古今图书集成》载“彤矢、玄矢各随弓漆色为名,射矢,矢象有事于四方也……。其恒矢、庳矢轩葶中利诸散射。注云散射谓礼射及习射,孔义云但弓矢相配,强弓用重矢,弱弓用轻矢,既唐大强弱中,恒矢轩葶中,则彤,玄二矢当恒矢。”《古今图书集成》并载有彤、玄二矢图(如图一3、4);其形制为钝首,与一号车上之Ⅱ型箭相似,它是二型箭为恒矢的铁证。

      《大射礼》有“杨触捆复”,黄以周云:“其实大射所谓捆复,谓矢因阻而退复,即《弓人》注所谓矢落是也。矢落非穿侯而去。捆复者,正其不用强直之弓也。”说明大射时矢常常击侯而还落,不能穿侯而去。出土器物图像上常有侯上留下扎痕的。如上海博物馆藏铜椭杯[9]及故宫博物院藏燕射画像壶[10]上的侯都有恒矢扎痕。这些都证明射礼用矢不是很尖锐锋利,而是头部较钝,类似Ⅱ型箭矢。

      三、恒矢的渊源及流变

      恒矢的最初源头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用于射鸟类的一种实用齐头木棒槌。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得到鸟类或小兽类的完整无损的皮毛,往往使用这种齐头木棒。如在澳大利亚的翁坎古鲁部落人出发捕猎飞鸟和别的野禽时,往往砍折很多普通木棒,在狩猎归来时把剩下的木棒丢掉了,下次狩猎时再砍新的。众所周知的澳大利亚人的木制的飞去来器主要也用于捕独飞禽等,这种木棒还常常当做仪仗用器,如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首领用的木棒,或者他们在舞蹈时才使用的木棒槌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即用于神圣的仪仗之类。这些用于礼仪的木棒槌表面磨得很光滑,顶端粗大,有时还镶着石顶或珍珠母[11]。

      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较多出土类似澳洲的齐头木棒槌形的齐头石、木(骨)箭镞,如河南临汝梅山遗址[12]出土的石镞(图二、1 图二 恒矢演变图1、2.新石器时代 3、4.殷周 5.春秋 6.战国 7.秦代 8.汉代 9.明代 10.清代)和河南汝州李楼遗址[13]出土的骨镞(图二、2),形制与澳渊的木棒槌很相似,而且磨制非常精细,其作用亦有二种,一般的石(木)齐头镞,用于射鸟类和小兽,而非常精细的也可能作为礼仪用。殷周时期的墓葬中除大量存在类似澳洲大棒式的石、木箭矢外同时大量存在青铜齐头镞。这些石、木平首镞如前所述,据《周礼》记载用于习射,而青铜平首镞用于礼射。在金文记载中常常有进行射礼的情形。如西周麦方尊(《西清古鉴》8.33)金文:“王令壁邢侯出”不卜,侯于邢。 若二月,侯见于宗周,亡 。 王客 京,”酉彡祀。 若昱日,在璧壅,王乘于舟,为大丰,王射大,龙 禽,侯乘于赤旗从……作册麦易金于辟侯……惟天子休于麦辟侯之年铸。”攸鼎(《三代》4.13)“隹十月, 王在 京 ,辛卯,王渔于囗池,乎囗从鱼。攸易鱼,对扬王休,用作宝 鼎。”又如 簋(《三代》8.52.2)“隹六月既生霸,穆王在 京,乎渔于大池”等。根据文中记载,射礼时常射鸟类如大 禽或鱼类,而齐头形镞类箭正是用于射鸟类的。因此,射礼亦延用齐头镞类矢,即《周礼》所谓恒矢。殷周早期的青铜恒矢数量较少,制作粗糙,如武安赵窑等地出土的恒矢为上下同粗细的圆柱形或方柱形,到了中晚期,出现了束腰恒矢,制作亦日益精美。

      秦秋战国时期,束腰型恒矢大量出现,制作愈加精巧,类型增多,总分为五型。这一时期恒矢突出特征是一些镞身雕饰有华丽的云纹、曲线纹、S纹、变形兽面纹、几何纹等,有的纹饰错嵌金银,达到了精美的极致。春秋战国时期恒矢的发达是与当时射礼的兴盛相辅相成的。春秋战国时期,礼射之风兴盛,当时的礼射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在《周礼》中皆有详细记载。文学作品中亦常常有射礼的有关记载。如《诗经》的《齐风猗嵯》有“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大雅?行苇》:“敦弓既坚,四媪既均。舍矢既钧,序宾以贤。敦弓既句,既挟四媪。四媪如树,序宾以不侮。”《小雅?宾之初筵》:“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而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等均描写了射礼的场面。出土战国器物上也常常有射礼图像。如上海博物馆藏铜椭杯、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出土铜壶[14]、故宫博物院藏燕射画像壶上均有射礼图像。文学作品的描写及日常器具上的图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射礼的崇尚及其繁荣的景象。射礼的兴盛促成了春秋战国时期恒矢的发达。秦汉恒矢向简约化发展,走向渐衰期。秦汉时期,恒矢的类型减少,同一类型恒矢变化少,形式简化。如铜车马上这Ⅱ型恒矢镞身简为上大下小的圆柱状,中山王墓出土恒矢除前锋呈钝形外,其余与兵用矢所差无几。殷周以来的束腰型恒矢及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雕花恒矢未见。秦汉以后的恒矢,镞身变小,与此前的大镞身多变化的恒矢已大不同。除镞首部成钝形或略有钝尖尚保留了恒矢的风貌外,其余与兵用矢相同。秦汉以后的恒矢衰落的原因是秦汉后射礼的衰落。秦汉以后射礼虽一直延续至清代,但只是作为一种遗风的保存,已失去了射礼本来具有的政治及演练射技的意义。汉代以后射礼渐衰落,约至魏晋几已不存。如在《汉书》中,只记载了王莽以后的明帝、和帝兴大射礼和乡射礼的事情,整个西汉一代竟没有一个皇帝行大射礼。《颜氏家训?杂艺篇》载:“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观德择贤,亦济身之急务也。江南谓世之常射,以为兵射,冠冕儒生,多不习此,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于准的,揖让升降,以行礼焉,防御寇难,了无所益。乱离之后此术遂亡……。”可见,在魏晋之际,乡射礼已名存实亡。《宋书?蔡兴宗传》也有“旧有乡射礼久不复修”之语,《唐书?源乾曜传》亦有“比年以来射礼不讲”云云。虽然如此,射礼从未消亡,自汉至清,各代正史的本纪中皆记载了皇帝行大射、乡射礼之事。在一些朝代射礼虽不讲、不修,但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稽古定制,重新修复。就这样衰亡――修复在历史上不断上演,形式、内容不断缺补,和古代渐已不同,却始终没有消亡,但亦恢复不了往昔的辉煌,这也许是汉代以后恒矢减少和其形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1]《江苏邳海地区考古调查》,《考古》1964年第1期。

      [2]《广东四会鸟旦山战国墓》,《考古》1975年第2期。

      [3]《介绍广东近二年发现的几件青铜器》,《考古》1961年第11期。

      [4]宋兆麟:《战国弋射图及弋射溯源》,《文物》1981年第6期。

      [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册第4分册。

      [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版。

      [7]《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8]《文白对照十三经》,主编许嘉璐,副主编梅季,陕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上海博物馆编:《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1964年版。

      [10]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

      [11]C?A?托卡列夫、CⅡ?托尔斯托夫主编:《澳大利亚和大洲各族人民》上册第170页和下册531-532页,生活、图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8月第1版。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临汝州煤山遗址发掘报名》,《考古学报》1994年第1期。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临汝州楼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94年第1期。

      [14]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

    • 家园 【文摘】鄂州有一把默默无闻的“秦王剑”

      鄂州有一把默默无闻的“秦王剑”

      董亚巍 (鄂州市博物馆)

      一把完整如新的秦王剑,在鄂州市博物馆的青铜文物库房里默默无闻地、静静地躺了28年。在这28年当中,库房的工作人员从主任到保管员都换了几茬,但始终没有人认出这把秦王剑。直至2001年,由于博物馆进行改革,笔者被暂时代理保管部主任,有更多的机会对这把特别的、不同于楚式剑的青铜剑进行了研究后,才知道这是一把十分难得的秦剑。

      2000年度,台湾曾有一股搞“台独”的势力猖獗一时。为了祖国的统一,也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中宣部批准中央电视台科教中心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计划拍摄一部即讲“统一”又讲“科技”的大型纪录片。片子的主线,是描写战国时代的秦国为统一中国而作的各种准备工作。其中,秦国欲灭六国,需有大量的军队,而军队则需要各种青铜兵器来装备,因此,秦国的青铜兵器制造业在本片中,就显得犹为重要了。因片中有许多情节是围绕军事拍摄的,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又有较大型的青铜兵器铸制作坊,所以,将这部大型纪录片命名为《复活的军团》。

      兰州汉子金铁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毕业,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毕业后在北京的外贸部门工作。由于金铁木对文化艺术的爱好,又改行干上了拍摄电影、电视的事业,在中央电视台科教中心担任导演。

      中央电视台《复活的军团》摄制组由金铁木先生负责导演。为拍摄好这部大型历史纪录片,金导做了一年多的准备工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金导拜访了国内许多历史、考古、科技考古等权威部门及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对秦国统一中国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了真实地、客观地反映当时那一段叱咤风云的历史,再现秦国青铜兵器的铸制技术、铸制规模及铸后的机械加工技术,金导决定采用战国时代的青铜范铸技术,并按照地下出土的秦国兵器的合金化学成分,来铸制秦国的青铜兵器,并使用这些兵器当道具来武装剧中的角色,以及拍摄剧中的战争场面。

      有许多事情说起来客易,而真正去做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难度。既要拍摄战国时代秦国的青铜范铸技术,又要用铸制出的真正意义上的青铜兵器上“战场”,哪个单位能够承担再现战国时代秦国的青铜范铸工艺的技术操作?谁家有这种技术力量可以进行整个青铜范铸工艺过程?谁家又能够采用秦国兵器的合金化学成分成批的铸制并加工出各种各样的秦国青铜兵器?这成了金导最头痛的一大难题。

      经过对文博部门及科技考古部门的走访,许多专家学者异口同声地向金导介绍了鄂州市博物馆。目前,在国内凡研究古代青铜范铸技术的,大都知道鄂州市博物馆有一个文物复原复制研究所,该所常年在采用古代青铜范铸技术,通过对古代的青铜文物进行复原复制工艺,用以研究古代青铜镜的铸制技术;同时采用这项技术也铸制战国时代的青铜兵器及一些礼器,并有许多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2001年3月,金导通过北京科技大学的韩汝玢教授打来电话与笔者取得了联系,探讨了合作的可能性。同年8月9日,金导带领摄影师、化装、布景、美工等一行7人来到鄂州市博物馆采点,顺便考察我们的青铜范铸技术。经过考察,认为我们的青铜范铸技术与专家、学者所说不虚,承担片中的剧情及工艺技术没有问题。只是厂房太时代化而离战国时代的环境相差甚远,又不好改装,因此决定,由我们在这儿先制作完成一批秦剑、铍、矛、戈、戟等,供其他演员在“战争”中去使用;青铜范铸的作坊,由我们派工作人员到涿州影视城外景地,去模拟秦代的时代特征制作冶炼、熔铸的基础设施;然后由我们穿上古装,担任秦代的青铜范铸工匠进行拍摄工作。

      事项既定,剩下的事就自然谈到了铸制兵器的具体事宜。谈起制作青铜兵器,别的都不愁,金导只愁鄂州没有秦剑标本。提议按照资料中发表的秦剑的图片制模,或者干脆到兵马俑博物馆去借秦王剑作模。当时笔者告诉金导说这事不难,因本馆有一把秦剑可以当模进行复制,而不需要千里跋涉到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去借秦王剑作模。金导闻言不以为然地说,你开什么玩笑?我曾专程几次去拜访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袁仲一馆长,据袁馆长介绍,陕西共出土了17把秦王剑,均出土于秦始皇兵马俑坑。到目前为止,除兵马俑坑外,在陕西及古秦国的其它地区再未出土过秦王剑。战国时代湖北属于楚国,鄂州又在湖北的东部,离秦国甚远,怎么可能会有秦剑出土呢?

      说起鄂州馆的这把秦剑,笔者告诉金导此剑发现的经过。1998年笔者在写作一篇关于战国时代青铜剑铸制加工技术的论文时,需要拍摄几张战国青铜剑的照片。当在库房的文物架上挑选青铜剑标本时,发现了这一把特别的剑。猛一看,觉得与楚剑迥然不同,这把剑除与楚式剑的形制不同外,其长度比楚剑长出许多。一般楚剑最长的大约不足70cm,而这一把剑的长度竟达到了90cm。当时因时间紧迫也考虑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朦胧地认为它不是楚剑而应该是陕西那边秦国的剑,似乎在哪里见到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因工作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专门研究此剑的属性问题,也就暂时将此事搁置一边,以待得空研究。

      1999年9月,因老伴在陕西咸阳住医院作手术,笔者去咸阳探亲。闲暇之时在咸阳家里翻看过去收集的一堆文物考古资料。当时有一股潜意识本能地感觉到会有所发现,结果在一本专业考古杂志中很快找到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秦王剑的资料。在这本资料中,刊载着从秦俑坑出土的秦王剑,其剑的形制,与鄂州馆藏的这一把剑完全一致。从这本资料中可以判定,鄂州馆所藏这一把特别与众不同的长剑即为秦剑。金导为拍摄好这部纪录片,事先曾数次去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察,不但在实地对秦国的各种青铜兵器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还从许多专家学者手中借来了大量的考古资料。金导不但研究秦国的兵器形制,同时也研究与秦国抗衡的中原其他各诸侯国的青铜兵器的形制。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学习、研究,金导已对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仍致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都找到了对口的专家、学者,而金导本人也差不多快变成个秦文化考古学工作者了。但凡见到青铜兵器,金导一眼便能认出是哪一国的兵器、叫什么名称。当笔者从库房中拿出秦剑摆在桌上让他鉴定时,金导兴奋不己:“哇!还真是一把秦剑,与秦俑坑出土的秦剑完全一致。” 在右图的3把剑中,左边为江南地区大量出土的楚式剑,中间为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秦剑;右边这一把,即是在鄂州市出土的秦剑。

      事后于2001年11月初,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期间,笔者将此剑的形制画在纸上,拿与同来参会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周军、蒋文孝等先生参看,他们都认定这是一把秦剑,只是此剑为何在鄂州出土而感到有些不解。

      确认了秦剑的性质后,回到鄂州就到库房里去查这把剑的来源记录。经在库房管理战国青铜文物的徐美华同志查对,核实这把剑于1974年出土于鄂钢粉末车间一座不大的战国时代墓葬中,当时编号为M49。笔者又查阅了当年的考古发掘报告,查到了考古学的专业杂志《考古学报》1983年笫2期,其中关于对这把剑的描述只有寥寥十余个字:“III式:一件。柄较平,上有一孔,叶起棱。全长90厘米。” 这篇考古报告是写当年鄂州发掘了许多楚墓,对其中的楚式文物进行了分型及分式。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当年的田野考古工作者没有认出这是一把秦剑,而是将其当作一般的楚式剑来进行了简短的描述。因鄂州在战国时代为楚国的东大门,其地理位置属于一个比较重要的军事重镇,在这里出土了大量战国时代的青铜兵器;其中战国青铜剑就出土了百余把,箭镞出土了千余支。在战国时代的墓葬中出土青铜兵器,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出土的战国青铜剑中,其形制也是各种各样的。类型学考古的报告方法,是将发掘的墓葬分出地层及文化层关系,而对发掘出的墓葬中的历史文物进行分型分式后,发掘报告就算完成。致于历史文物的历史属性,可以由发掘者进行研究,亦可由其他文博、考古工作者根据发掘报告或者根据出土的实物进行研究。而鄂州因出土有特色的古代铜镜比较多,导致了鄂州馆的考古工作者研究铜镜的人比较多,以致无人专题研究战国时代的青铜兵器。因此,将这把秦剑当成了楚剑,就不足为奇了。

      楚式剑 鄂州

      秦剑

      秦剑

      为了配合好中央电视台的摄制工作,真实的展示秦国军队的青铜兵器制造技术及机械加工技术,按金导的要求,11月6日笔者与常毅馆长带领10人去河北涿州影视城,穿上古装带上胡须化装成战国时代的秦人,采用古代的青铜范铸技术,用鄂州出土的这把秦剑当原型制成剑模,铸造了11把秦剑的复制品供央视拍摄。因此,将来纪录片中秦王所佩之剑的形制,即是鄂州馆所藏秦剑的形制。

      2002年1月31日,金铁木导演带领他的《复活的军团》摄制组共10人又驱车来到了鄂州市博物馆,除采访笔者外,还要补拍一些有关铸制古代青铜兵器的范铸技术方面的镜头,以及拍摄一些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兵器,好在纪录片中与秦国的青铜兵器在形制上有个鲜明的对比。

      当在陈列楼里拍摄完战国时代的青铜兵器文物后,金导意味深长地对笔者说:“秦俑馆的人把秦剑当宝贝,拿在手上时都是恭恭敬敬的,你们馆好象没怎么当事。如果将这把秦剑在鄂州出土的消息告诉兵马俑博物馆的人,他们一定会吃惊的,并且一定会派人来考察这把剑的。”

      这把剑既为秦剑,为什么笔者又要认为是秦王剑呢?大家可能都知道战国时代有个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燕国的太子丹派荆轲去咸阳刺杀秦王时,考虑到秦宫的门卫要搜身,正常尺寸的剑是藏不住的,因此,作了一把很短的利剑藏于卷着的地图之中,侥幸混过了门卫的收查。当荆轲从地图中抽出利剑剌杀秦始皇时,始皇帝的第一反应就是拔剑自卫。秦王的佩剑长度近90cm插在剑鞘中,由于要躲闪荆轲猛烈的刺杀,剑在拔出一半时被卡在剑鞘之中,此时的秦始皇自顾不暇,一时拔不出剑来,亦顾不得喊卫士助阵。当时只有秦始皇与荆轲两人在高台上剌杀与躲藏,这可急坏了台下的秦国文、武大臣。秦王曾规定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未宣召都不得上台,擅上者死。此时的秦王正被荆轲拿着利剑在台上追赶,惊恐之下哪里还顾得上发号施令。此时台下的宦官赵高本想上台帮助秦王御敌,但也因未有秦王的口谕而不敢擅自上台;在这情急之中,赵高大声提醒秦王将拔出一大半的剑插回鞘中,再重新拔出,秦王按赵高的建议很快将剑插回了原位,随即就顺利地将剑拔了出来。由于秦王的剑倍长于荆轲的短剑,荆轲够不着秦王,秦王却够得着剌杀荆轲。于是,秦王很快将荆轲刺死,宦官赵高也因此开始飞黄腾达扶摇直上。

      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我们致少可以明白两个问题,其一,是秦王使用的佩剑特别长,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拔不出来的现象。其二,是秦王佩剑的目的只是为了在近距离防身;因秦剑的宽度都只有楚剑的一半,如果用于战场拼杀,是很容易被砍断的;而用于应付突如其来的刺杀,诸如荆轲这样的刺客,就显得有备无患了。

      在陕西的秦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除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17把秦剑外,其余所有战国时代属于秦国的区域内再没有出土过秦剑。经查资料得知,秦国的君王佩长剑,而秦国的将军则是佩铍,即一种与剑近似的青铜兵器。因此,秦剑都是秦国历代君王使用的佩剑,当称之为“秦王剑”。所以,鄂州市博物馆所藏这把秦剑,亦应为“秦王剑”。

      金铁木导演在收拾拍摄的灯光设备时,锁住了眉头向笔者提出了疑问:秦王室的专用佩剑,为何会在鄂州市一座不起眼的战国或认为是西汉的墓葬中出土?笔者当时暗想,秦楚曾经联姻,是秦国作为通婚的礼品?没有依据;是楚国的战利品?楚对秦作战一直处于下风,说是战利品亦不符合逻辑。这些想法一闪而过。金导虽干的是影视工作,但为了拍摄好《复活的军团》这部大型纪录片,在开机拍摄之前,他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走访了国内几乎所有的研究秦文化的专家、学者及许多博物馆,看到了许多秦国的文物,他自已都称得上是半个秦文化专家了。对于金导的提问,我不能等闲视之。但因为对这把秦剑从未进行过详细的考证,又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我只好随口找了一个逻辑性的、又不容易被推翻的理由回答了金导的疑问:这有什么希奇的,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剑,本应在浙江原越国的地域出土,但却在湖北的江陵出土了;与其几乎齐名的吴王夫差矛,本应在原吴国即今苏州一带区域出土,却也在湖北江陵出土了。而春秋战国时代记载本地“鄂君启”长途贩运货物的4节“错金鄂君启节”,本应在鄂州市区内出土,但不知什么原因却全部在安徽省的寿县出土了。因此,在鄂州出土一把秦王的剑,又有什么好奇怪呢?只能说,这都是历史的安排。

      在鄂州市博物馆的拍摄工作结束了,临走时,金导告诉笔者:“这部大型纪录片将在今年6月份制作完成。中央电视台计划在1套新闻?综合频道晚上8点零5分的黄金时段播出,也就是这些天播《天下粮仓》的时段,共有7集,每天一集连续播一星期,到时候我会提前通知你们的”。然后不无感慨地告戒笔者:“这么重要的一把秦剑,窝在你们馆里这么多年没人认识,外界也不知道;但愿通过这部大型纪录片在今年的6月份播放以后,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金导所说的“大家”,显然是指全国的考古界,特别是希望得到陕西的考古界对这把剑的重视。

      金铁木导演和他的摄制组完成了在鄂州馆的摄制计划后都走了。笔者在想,越王勾践剑早已是国际闻名,吴王夫差矛也有不小的影响,而鄂州馆的这把秦剑,毕竟也是一把王者之剑。作为文博部门的每一位工作者,都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将其公著于世。然而,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如何来研究它?如何利用它为当地的文化对外交流服务?又如何有效地利用它来为当地的旅游业服务呢?笔者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

      忧叹之余,偶作诗曰:

      《赋得鄂州馆秦剑不值》

      战国诸侯尽归秦,

      千秋功罪后人评;

      赢政仗伊兼天下,

      独出江南谁识君?

      2002年2月11日于武汉

    • 家园 复活的军团里提到的灵渠

      送交者: 东南岛人

      复活的军团是好片子。这种拍法要大大提倡。

      复活的军团里提到的灵渠,是秦朝的伟大工程之一,

      本人认为灵渠工程不如长城浩大,

      但技术含量不输与长城,其重要意义更是高于长城。

      长城是防御性的,灵渠是进攻性的,主动的,

      是括展疆土的欲望来驱使的。没有灵渠,秦军到不了

      珠江和后来的广州,就没有南粤王,统一的国土就

      抵达不到南海海岸。

      几百年后的罗马帝国工程师要是有灵渠的技术,

      版图早就该到北海岸了,也不至於被哥特人灭了。

      可见技术还是不行。

      复活的军团第四集里提到:

      “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灵渠最初的设想如何产生,

      也没有人清楚秦人如何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

      这一工 程。”

      其实,国内有很多人研究这个问题,编剧功课还没做够,

      俺有印象看过个专题片的,大致记忆是这样的,

      湘江和漓江两江高低相差几百米,湘江高漓江低,

      运河33公里,研究人员们在头尾都发现石头窄道,但挖得很深。

      只能容下当时的一艘战船,在石头窄道两边都嵌有铁环,

      原来秦人将蒿草(俺觉得应是竹片,因为秦简发达)用麻绳

      穿成百叶窗那样,放入船的头尾再穿过铁环由岸上的士兵

      操纵百叶窗,顺流而下时先储水后放水,

      回程逆流而上先排水再灌水,整一个古代的巴拿马运河!

      更绝的是据说百叶窗可开可闭,排水的时间就是通过运河的时间!

      靠着这条运河,秦人完成了对南方的运兵送粮,为北方

      带回宝物财富。也还给两岸带去了文明。

      罗马帝国虽然有高超的筑路本领,但没有这个灵渠技术,

      只能征服欧洲的平原地带如高卢,面对大山背后的哥特人,

      维京人束手无策,不能从水路派兵。空有好船好兵,

      任蛮族坐大,最后还把自己给灭了。

      中华文明要是从众多的技术角度探讨,一抓一把金,

      可以自豪的东西多了。希望看到更多的好片子。

      • 家园 灵渠那个百叶窗

        其实是船闸的雏形。使用方法跟现在三峡大坝的船闸一模一样。秦人的工程师真是聪明绝顶。当时修大坝还有一个技术难题,就是没有钢筋混凝土,大坝修不高,好像是只能修到2米,要在大坝修不高的情况下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要有经验丰富的水利工程工程师,还有出色的测量技术。

    • 家园 【文摘】幕后花絮:皇帝座驾;7米长矛;生死战车;裸背骑马

      皇帝座驾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15日 17:32

        是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将秦军带到了辉煌的顶峰。在民间传说中,他是残暴的化身。但有多少人知道,他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统一中国前后,秦始皇基本上在到处巡游。摄制组根据考古资料仿制了皇帝的巡游座驾,那应该是2000多年前最豪华的车了。但扮演秦始皇的演员始终认为,皇帝的座驾一点都不舒服,在车上颠簸15分钟是他的极限。拍摄结束后一个月,他还感觉到天旋地转。而那个伟大的帝王,在这样的车中巡游中国整整几万公里。

      7米长矛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15日 17:31

        考古人员在兵马俑坑发现了接近7米的长矛,这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刺杀兵器。在拍摄秦军长矛方阵挺进战场的时候,摄制组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美术部门根据资料完美地复制了大批长矛,副导演从骑兵营跳选了30名身高在1米80以上,体格最剽悍的战士扮演秦军的长矛手,但一试才发现,他们竟然扛不动这些长矛!大家对这种兵器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有这样长的长矛吗?导演告诉大家:练练再看。结果最后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一周以后,30个精心挑选的战士不仅能够扛矛挺进,还可以演练多种队形!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大家在拍摄实践中认识到:2000多年前,秦军的长矛手肯定是经过严格训练而造就的“特种兵”。

      生死战车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15日 17:30

        战车是那个年代最为重型的武器。根据历史资料,摄制组在北京制作了六辆战车,六台载重卡车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才将这些庞然大物运抵内蒙草原。到了拍摄现场才发现,骑兵营的马不拉战车。人家本来就不是用来拉车的!营长亲自动手,挑选了一批最容易“屈服”的战马,强化训练一周,2000多年前的战车就这样开始在草原上奔驰了。四匹马拉着三个战士,这就是一辆战车。当战车高速奔驰的时候(时速接近40公里),车上的战士要保持重心已经很不容易,很难想象他们还要挥舞长兵器砍杀格斗!战士们已经被“魔鬼导演”折腾得不成人样了,他们怂恿导演上来试试。为了拍到一个特殊的角度,摄像机被搁在一个巨大的铁箱子中,埋在地下。拍摄开始了,战车冲着摄像机驶来,速度越来越快。这时候,就听见一声巨大的声响,一个人影横空落地!导演飞出了战车。战车不幸碾过了突出于地面的铁箱子,震动之剧烈超过了导演的忍耐程度。幸运的是,导演只是屁股着地,除了瘸腿一周之外,没有遭受致命伤害。一报还一报,战士们和导演扯平了。

      裸背骑马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15日 17:30

        长平大战是秦军统一中国的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为了拍摄这场战争,摄制组将外景地选在距离北京600多公里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那儿是中国现存最后一个骑兵营的驻地。没有这些最后的骑兵战士,再现2000多年前的秦骑兵根本就无法进行。谁也没有想到,拍摄第一天,整个剧组就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在秦的时代,骑兵既没有马鞍,也没有马镫。遵照导演的“旨意”,撤掉所有的马鞍和马镫,双腿下垂、骑光背马!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仅一天时间,骑兵营的战士们屁股就全破了!所有的“秦骑兵”都成了“伤兵”。有人问导演,还要拍几天?导演回答:刚开始。从第二天开始,导演就成了“人民公敌”,绰号“魔鬼”。

      • 家园 这个骑兵骑光背马大可商榷

        当时秦军应该已经有了马鞍,只是没有马蹬而已。赵军骑兵的画像砖上,也显示赵军是有马鞍的。而骑光背马,不好意思的说,是希波战争中希腊骑兵的形象,他们甚至基本是裸体骑在马上(稍微有些布围着下体,不然大概会磨短。。。),头上没有盔,只有一顶有边的软帽,手里举着木杆子投枪,就这形象据说还都是贵族。

        • 家园 从发明马鞍到发明马蹬用了多久?

          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情,马鞍必须得绑在马背上才能固定住 -- 在捆绑的时候顺手加个搁脚的蹬子难道是很难以想象的事情么?只要有人骑马肯定就会有找个搁脚地方的需求,这个东东老祖宗们居然想不出来...

        • 家园 老萨写的限制级也不标明,万一吓到花花草草怎么办?
    • 家园 据说, cctv开始重播了, 可惜我看不到, 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