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跃进时代的资料,是只能有当作笑料的价值吗? -- 茶园农工

共:💬106 🌺26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煮酒兄的这句话非常赞同。

            "不能只关注事件本身的史料,而应重视该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和根本原因"。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评价这段历史,我实在没这个能力,简单提几点供煮酒兄参考。

            1、虽然历史选择了共产主义,可胜利之后这条路该怎么走?老马那里只有原理没有具体方法,且中国本身也并不具备马克思所说前提条件,所以建国初期走的是模仿苏联的道路。可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以及其后连续发生的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之后,苏联模式的弊端日渐明显。这时候,不可能再继续简单的模仿下去,于是开始模仿加创造的探索道路,这个就是大跃进发生的特定背景。至于根本原因是什么,应该是体制和文化,可这个问题实在太大,我还是不展开算了。

            2、很多做法都是双刃剑,不能只看到其中一面。比如说延安的整风,从人人过关搞到几乎人人自危,对党内的民主作风和宽松气氛的破坏非常明显,但是,假如没有这次整风,中央如何有效的控制那些零零散散的根据地?能否消除山头主义,把一盘散沙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部队整合为一个统一高效的团体,做到后面的战争中令行禁止?我觉得不太可能。对比国民党那边,明显可以看到经常出现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类似的情况也多如牛毛,比如说发展经济伴随着对环境的低端破坏,控制人口导致人口结构严重失衡,推广市场引起假冒伪劣产品满天飞。。。

            3、反“反冒进”中对周恩来的批评,从现在角度来看是非常错误的,但这并不是老毛一拍脑袋凭空决定的。“反冒进”是从56年2月的“促退会议”压指标开始,而老毛批评反冒进,是在1957年10月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才开始。在长达一年半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对于反冒进和八大所坚持的经济方针,党内当时就存在着分歧。周恩来领导编制57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下面提出的基建投资额高达243亿元,最后把基建投资额压到150亿元时,遭到各部门、各地区强烈反对;反冒进开始后,包括农业部和下面很多地方官员都很迷惑,刚鼓足干劲把群众发动起来,上面又一盆冷水泼下来。农业部长廖鲁言,农林办主任谭震林以及前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伯达也都先后向老毛抱怨,说“反冒进”对他们的工作带来的很大麻烦。

            4、评价这段历史,个人觉得现有的直接材料还很不够。老毛比较好办,仅《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里就可以查到几百篇,但是查找了《刘少奇文集》、《刘少奇研究资料辑录》,里面没有58年至61年的文章。查找《邓小平文选》也是,从57年5月在团代会上的一次祝词后,一下就跳到60年3月一篇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文章,再下一篇就是75年的讲话了。要知道刘长期是太子的角色,56年逐步开始在一线主持工作,59年已经担任国家主席,而邓也在56年就担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兼国务院副总理。缺少了他们两个重要角色的直接材料,很多问题是说不清的。

          • 家园 建党初期就有类似行为了

            瑞金时代,什么AB团之类的。

            军事为基础的政党,比较容易向极端发展,比较容易向独裁发展。苏联如此,中共也如此。其他的军事政权也大多如此,手法不同而已。

            特殊年代这是保护自己的必要,即使有代价也比真的出问题好。

            但是和平时期,这样的危害就太大了。

            • 家园 胡说

              表误会,俺D14是,这也是胡适老先生的说法。他把德、苏、中视作同类政体。缺乏制衡,易走极端,极易发生人道主义惨剧。这样的政体被妖魔化,自然有其民意基础。

              革命时期的确有效,但做江山时还这样,短期可能还是利大于弊,长期就不行了。

              点看全图

              • 胡说
                家园 神了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领导人/官员是始作俑者,也是最大的动力

        成熟的领导人能鼓动群众的热情,但又不被群众的热情冲昏头脑,但当时诗人气质的老毛则完全沉迷其中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

        下面一级一级的官员自然趋之若鹜,最后才搞出了亩产万斤的卫星

        中国的农民是最老实的,不是一堆当官的忽悠,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大动力造假?

        • 家园 胡兄所说的“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的“上”是指谁?

          如果是出自李锐的那本书,这个“上”未必是指老毛。按书中记载:

          59年7月11日晚,毛泽东找周小舟、周惠、李锐谈话。毛泽东主要讲了四点:

          (一)综合平衡,非常必要,过去计委对此搞得不好。

          (二)会议不应有什么压力,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三)去年(农业)估产过高。(这时周小舟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四)谈到蒋干的故事,说曹营的事情不好办。还说,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

          周小舟30年代后期曾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时任湖南省委书记,“上有好者”是指毛泽东吗?可能性不大,周小舟哪来的胆量敢当面调侃老毛。从毛的反应来看,“可是毛泽东不仅丝毫没有引起反感,反而更加谈笑风生了”。那么,这个“上”是指谁?虽不能完全排除是指毛泽东,但也很可能是刘少奇,也有可能是泛指。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这一段,从王任重的回忆录来看,应该是指陈云。在6月24日,毛同王任重谈话中说过“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陈云同志对经济工作是比较有研究的,让陈云同志来主管计划工作、财经工作比较好。我们有的同志思想方法比较固执,辛辛苦苦的事务主义,不大用脑子想大问题。”说事务主义,周恩来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周当时并不主管经济,这个“有的同志”是指刘少奇的可能性恐怕更大些。

        • 家园 保留我的看法。看看历史,有多少事情都是出乎意料

          鼓动跟随者,这是领导者的一个必须的能力,但是事情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一个领导者所能够控制的。

          近代的事情,特别是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类似的事情也是不断的发生,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但是你可以回顾一下,特别是比较最近的事情上。

          况且,毛泽东如果是为了数字而数字,对他有什么好处呢?又有多少人会去考虑他真的是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难道就是数字?

          我总觉得,把责任归结到一个人身上是不恰当的。如果满足于这样的归结,历史还是会继续不断的每隔几年就重复一次。就是说点自己的看法。

          • 家园 这个...

            但是事情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一个领导者所能够控制的。

            的确如此,但并不能拿这个来为当初鼓动群众的领袖来辩护。领袖人物应该拥有出色的前瞻能力和对局面的控制能力。M在我朝得国之前这两方面的能力都表现得极为突出,但在大跃进时期却表现得非常糟糕。首先就让人怀疑他是否真的失去了控制能力,还是故意不予控制。其次,假定他真的失去了控制力,那么他依然要为此承担主要责任,就如同在我D夺取江山时将主要功劳归之于M一样。

            下面的确也有冒进的倾向,但事实是,任何时候,人群中都会有各种方向上的危险倾向。不能因为人群中存在这种危险倾向,就说M不必为后来的恶劣结果负主要责任。M的异想天开催化了群众中本已具有的冒进倾向,关键作用还是那个催化剂。

            至于弄那么高的数字对M有什么好处,很简单,M拥有伟大的理想和雄心,他希望中国历史在自己手里实现民族中兴,他已经创造了很多奇迹,这让他胃口更大,让他追求创造更大的奇迹,更快实现中兴。超英赶美么,直接本着世界头号强国去了。古往今来伟大的领袖人物(当然也包括DC者们),一羹一饭从来就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他们追求征服、奇迹,不世的武功、伟业和功勋。这就是高数字对M的吸引力。

            • 家园 其实很多时候,毛泽东也是被忽悠了

              比如钢产量问题,1958年产量要翻番,毛泽东曾经问陈云是否可能,陈没有回答(估计是56年反冒进把他弄怕了,能不怕么,周恩来都做检讨准备辞职了),其实我看是毛泽东是想借他经济专家的口来压一下数字……

              所以后来七千人大会,毛泽东说“中央的错误,直接的我有责任,间接的我也有责任,因为我是中央主席”很明显是在发泄怨气……他自己也是被忽悠的。

              • 家园 确实如此

                某人不仅当时把老人家忽悠了,而且在老人家死后,又把全国人民忽悠了。

                河里《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这个系列文章里有答案。

              • 家园 问题就在于他怎么把自己弄到被忽悠的境地的

                为什么下面人不敢告诉他真实情况?井冈山时期毛的下属会那样惧怕M、奉迎M吗?难道不是他多次整风整人搞的下面噤若寒蝉了么?老兄不也说了么,陈云没有答复,八成是让反冒进给弄怕了。另外,M历史上的整人,也是党内共识,张闻天亲口说过,周恩来被弄得痛苦万分,如果再否认M整人这个事实,就没意思了。(当然我不是说老兄要否认)

                刘秀、李世民为什么做了皇帝仍然能鼓励甚至纵容下属的不同意见?如果历史上没有一个最高领袖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这样要求M,那是苛求他,可惜事实并非如此。M在这个问题上不如刘、李多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