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挣工分-贴老原创】国人不团结原因初探 -- 花差花差农民

共:💬30 🌺9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挣工分-贴老原创】国人不团结原因初探

    中国人是聪明的,也许是太聪明了点,于是从来就有一人龙,三人虫的说法。国内在一起总是要互相拆台,公司做到一定程度总是要散伙,为什么国人就搞不好团结呢?这种心态的根源是什么,最近本人做了一些思考。

    我认为这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思路。中国的教育思路在总体方向上有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企图将每一个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全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脉相承,只是个范围问题。整个教育思路是指向天下这个大方向的,宗旨是培养国家的管理者。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者,当然必须要兼通百艺。这只是不管是古代也好现代也罢,这种思维一直在指导着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古时候的人崇拜的是诸葛亮,刘伯温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子百家,医卜星象,奇门遁甲,无一不知无一不晓的奇人。到了现代也没变,各位小时候有没有被要求成为德智体美的四有新人?到了海外,这样的思维依然不改,君不见华人家长一到休息天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带着小孩上各种班,上午学国画,下午学音乐,晚上练武术,大人小孩忙个半死。嗬嗬。

    这种培养方向培养出两种人。

    第一种是失败者。首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样的培养模式是一个机会,但是更是一种折磨。一个人能成为全才当然好,可惜这种模式的成功率不高,很大一批人失败了,成为了百无一用的杂家(比如说在下我)。糟糕的是,虽然这些人没有全才的能力,但是都学到了全才的派头(因为教育方向崇尚全才)。结果是这些人自视很高,谁都不服。虽然他们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却喜欢指手画脚挑别人毛病。因为他们虽然泥古不化,眼高手低,但是却以为自己有点本事,都等着看别人的笑话。一旦主事者难免出现一些小的失误,这些人就群起而攻之,极尽讥笑挖苦之能事。

    第二种是成功者。本来这是好事,但是好事最后也变成了坏事。由于中国人一贯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是当官的不二法门,再加上中国读书人多。虽然成功者的总比例不高,但是绝对数量却很大,这些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都可以担任国家栋梁,可是国家的中枢机构名额有限,就那么十几个官位。而有能力当此重任者可以说数以千计,于是许多人只要屈居下吏,而实际上他们确实有管理整个国家的能力。举个例子。清朝开国功臣范文程,仅仅是个秀才,但他却能够治理一个国家,有宰相之才。这样的人多了,却没有别的出路,根本就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把现在在位的人搞掉,取而代之。

    分析下来,结论是:几乎每一个人心里对某件事该怎么做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认为只有自己的做法才是对的,别人的都是不对的,都想试验一下自己的思路行不行。有那么多第二种人为骨干,加上第一种人在一边起哄,一个组织想要搞好才是怪事。所以中国人不团结,其原因在此。

    说到网上,中国人还是一样,谁也不服谁。在一起混久了就要分出个子丑寅卯来,各论坛都一样,中国人之间不团结的趋势之明显,可见一斑。我希望,大家如果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时时提醒自己,庶几可望有所改观。如果中国人之间能通力合作,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能够阻挡中国人脚步的力量了。当然这里除了我一个是第一种人之外,诸位大才子都是第二种人。希望还是在诸位身上。

    关键词(Tags): #教育#中国文化#团结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感觉和历史传统有关

      西方的上层社会是起源于军事贵族,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的国王皇帝大部分都是身着戎装的。打仗这种东西就需要团结,不过你平时个性如何,打仗的时候就要大家配合。中国的上层社会是文官,动笔杆子的事情自己就可以了,所以就没有团结的习惯。反而共事的时候容易吵架,所谓文人相轻。所以像明代那样,光顾者吵架,不知道办正事。并且文的东西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比较虚,往往怎么说都可以,不像打仗,做不好就可能会丢命。

      我倒不觉得“全才”有什么不好,作为一个人还是知识越多越好,至少生活会更有趣。但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首先把手头的事情办好,才能不是用来显摆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 家园 其实国家最需要螺丝钉

      只不过培养出来的人一个个都很能侃,一个个都好像满腹经纶,就是做不好螺丝钉,当然也做不好大事情,于是整个机器就运转不起来。说来西方的民主制度赐给小民一些虚假的自由,然后让小民乖乖的做螺丝钉。

    • 家园 百无一用是杂家啊...花

      但是内斗这个东西绝非中国人专利...甚至可以说,内斗是写在基因里的东西,不会内斗的人早被进化淘汰咧...像俺的manager看上去似乎一半的时间都用在如何算计别的部门上了...

      只不过内斗有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也有好的能减少内斗的政策...例如俺读书的时候做group project曾经被另外三个人在Peer Evaluation上算计过一次,之前之后再也没被算计过,不是俺变聪明了或者groupmate变傻了,而是Evaluation的政策不一样咧...

    • 家园 人和人都是一样的,老外也内斗

      人和人都是一样的,老外也内斗。我一个朋友在老外政府里面做事情,也和中国政府一样,成天开小会,拉帮结派,而且还不能置身事外,不是我的人,就是我的敌人。

      但是他们有规章制度去遏制这种内斗,第一有个硬性指标去衡量成绩,监察部门不管你们内部打得如何死去活来,最后你要给我成绩。第二,部门负责人有绝对权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下面的人如果想造反成功,只有等到老板真的犯了极大的错误。所以下面的人除非绝顶聪明,能设计老板,否则就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下半辈子的饭碗了,怎么是下半辈子?那就是推荐信,原来老板的几句坏话,可以让你失业好多年。记得当年有个中国上海的访问学者,就被老板的推荐信弄得再也找不到工作,最终拿着手枪与老板同归于尽。第三,每个人都要各司其责,不鼓励越俎代庖,谁的责任,一定要清楚。所以工作的时候,牵扯责任了,sorry这个词是绝对不能说的,除非事实太明白了。

      这三点拿到中国,估计都玩不转。监察和老板穿联裆裤,老板没了目标,最好掌握全局的办法就是让员工内斗,而员工捣乱也不是不可以,因为风险成本太低。

      这个不是单单的教育方法能解决的,还是要从文化,制度上下手,破除以家庭和小集团为基础的利益联盟,建立硬性评估指标,完善的规章制度。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培养和引进海外的人才,其实中国也在这么做,但是中国的国情可能需要我们在耐心一些。我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家园 对中国人而言就两点

      1.农民社会

      2.人口过多

    • 家园 这样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才吗?

      不对,是培养健全的人。全才是不需要道德衡量的,道德与教育程度没有关系。惊彩绝艳的卑鄙者也有可能是全才,但肯定不是教育所培养的目标。古代的人为什么不喜欢曹操?他也算是个全才呢,大家觉得他道德有亏。

      德智体美同时发展根本不矛盾,现在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品德教育不够、体育重视得不够。随便哪个国家都不会忽视道德教育、体育教育,光培养书虫有什么用?我小学时学校评的不是三好学生,而是五好学生-德智体美劳。我现在回想一下,这些其实是达标项目,不求最好。比如这个“劳”,不是要求大家比做多做少,而是要求所有人都不能袖手旁观。我们小朋友做值日和全班大扫除都是天经地义般地自觉、卖力。

      以前的社会出路少,对仕途的追求影响到人们的行事规则导致很多国人喜欢相互拆台、看笑话,我是赞同的。不过,要分场合,民间过小日子还是充满温情的,互帮互助的传统不少。真正遇到危机了,大家还是很抱团的,当然也需要很好的组织,不然一亩三分地的习惯还是会钻出来的。

      说到大家都觉得自己很能干,谁也不服谁,我倒觉得是件利大于弊的事。不是说中国没有宪政传统,但老百姓有起义的权力嘛,小百姓连做皇帝都敢想敢做,这不正说明我们的文化骨子里很平等吗?

      我觉得很多时候不能太片面地说中国人的缺点是什么什么,换个角度看,缺点也会变优点。某种程度上中国人是不团结,可就是这不团结的中国人合起来的力量还是很骇人的,这不团结的中国人之间不是被同一文化系得牢牢的吗?在最危险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被分裂,说明这个“不团结”还是要分层次来看的。

      对于缺点,我们要控制,过分内耗的确不好。除此之外,没什么不好,我们的缺点不会比别人更多。

      说到办企业,不是中国人办企业办不下去,而是现代企业制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与东方的家族经营有本质上的区别。接受并适应了这些制度的中国企业未必不会办不下去的,如果能结合自身的文化优点,没准会办得更好。

      所以,说句题外话,我也相信,本土化的、循序渐进的民主会在我们国家发生的。

    • 家园 不是秀才而是学生员,又名补秀才

      而且是在明朝取得的,就是因为这个,他最终还是上榜乾隆授意主编的《贰臣传》

      • 家园 您读书太马虎。

        他18岁“补”秀才。这里的补是动词,是考取秀才的意思。19岁入沈阳县学,是沈阳-县学-生员。就是在沈阳的县学这个学校当学员,当然身份还是秀才。历史上没有“补绣才”和“学生员”这两个头衔。

        至于他是贰臣什么的,这个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

    • 家园 俺觉得就不是了

      窝里斗是中国人的本性吧,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也不是总处于世界经济的底层,那富裕的时候为什么也是窝里斗呢?其实还是一个道德的问题.有的人就是看着别人的成绩心里难受,别人得到了赏识(即便这种赏识对别人来说没有任何的实际利益),他就是愤愤不平.这种人想到的不是自己有哪些不足,自己怎样奋力直追,而是怎么能把领导对你的赏识给破坏,接下来他要做的是给你下绊子,给你制造麻烦,让你自己打败自己.再有就是这种人眼里容不下别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对别人的优点,不能客观的看待,对自己的缺点更是视而不见,整天对自己的小九九沾沾自喜.觉得自己高超过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

      博采众长,有容乃大
      那还有窝里斗么?

      • 家园 你说的其实就是人人平等思想的造成的

        有的人就是看着别人的成绩心里难受,别人得到了赏识(即便这种赏识对别人来说没有任何的实际利益),他就是愤愤不平.这种人想到的不是自己有哪些不足,自己怎样奋力直追,而是怎么能把领导对你的赏识给破坏,接下来他要做的是给你下绊子,给你制造麻烦,让你自己打败自己

        日本平民只是因为服从性强,所以“显得”不那么内斗。美国人的公民素质的确相对来说比较高,服从民主。各国都有不同的原因和国情,但是本质上来说世界上没有不内斗的民族。国人总是审视自己的“内斗”,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弱者心态。如果这种“内斗”顺势对外也爆发出旺盛战斗力(比如朝鲜战争),可能大家就不会说什么了,甚至是羡慕和骄傲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