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行万里路:在印度的日子 -- 风雨声

共:💬195 🌺1016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挖河泥偶得,文章写的很好

      市容不代表实力。

      提供了更客观的视角看印度。另外楼主的文字很漂亮,尤其南亚轻歌。

    • 家园 有宝!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热烈庆祝风雨兄大作告成!和照片两张。

      大开眼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原创】在印度的日子(7): --后记--

      观察印度人尤其是政治人物,不难发现他们对中国的感觉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当地人教我学会了一句印地语“HINDI CHINI BHAI BHAI”。这本来是一句标语,1962年以前刷在墙上处处可见,可以直译成“中印人民亲兄弟”,直到今天五十岁以上的人说起来大多还记得。双方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在世界贸易组织和京都议定书等很多大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然而两国后来因1962战争和领土争端,西藏流亡政府和巴基斯坦问题而时有冲突。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印度不知为何总在媒体前面失宠。过去十来年,印度的政治人物看着中国在人权问题上受到国际舆论的围攻讨伐暗暗窃喜。而最近几年却又为国际媒体对中国“过于关注”而醋意渐生频频抱怨。

      同样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人在一些领域同印度人的神似。相当数量的中国人和印度人都对对方抱有相似的成见,都比较傲慢,都瞧不起对方,而瞧不起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对方贫穷落后。而在美国的印度人和中国人,或许是同样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有相似的艰辛奋斗历程,在美国社会中扎根发展的心情同样迫切,公司里印度同事和中国同事能够友好相处的为数不算很多。

      在印度,我目睹了中国人和印度人做生意的方式和漫长的过程。也许是太有礼貌,双方都不轻易直接说不,主人的意愿很难看清楚,在大宴小宴盛情款待下,让对手方雾里看花不停猜谜。在印度我开始理解美国式的说“不”为商业社会的效率的贡献,它避免了让对手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节省双方的时间。

      瞥开情绪因素,印度的实力在东西方都似乎被忽略。印度是一个有核国家,它的导弹投放能力可以覆盖包括北京在内的所有中国大城市;印度近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7%左右,考虑中国统计数字的弹性,比中国实际增长速度并不逊色多少;印度的软件业很发达,规模可能仅次于美国,中国目前还尚有较大距离;印度的电影业发达,模仿痕迹虽太重,Bollywood规模仅次于于Hollywood;印度的基础普及教育比中国差,文盲占全国的一半左右,但是在受过教育的那一半人中,受过良好大学教育的人数和比例远高于中国。印度的国际形象营造比较成功,被视为一个温和、民主和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的国家,它在国际大国舞台上的崛起时遇到的阻力和摩擦会远小于中国。美英等大国对支持印度颇下工夫。

      印度学者学生遍布美国名校,同中国学者一样在学术领域的卓有成就以外,在通往政商主流社会影响美国未来的法学院和商学院中,到处可见到印度学生成群结队的身影。今天中国学生在美国商学院中已经可以和印度的学生数量相比,但进入法学院攻读J.D.的还是寥寥无几。印度学生在融入美国社会的先天条件比中国学生更好。在被喻为世界上头脑最灵光的人组合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首席执行官是一个第一代印度移民。

      2003年我在一个“新兴市场金融研讨会”见到Tarun Khanna讲印度和中国竞争力的问题。他在哈佛商学院教竞争战略,和一个MIT的中国学者黄亚生在《外交政策》上发表文章 Can India Overtake China? ,引起《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最有影响的媒体广泛关注和讨论。此文的观点是印度的竞争力比中国强。

      印度现行的政治体制在长远看没有颠覆性问题的困扰。如果能建立更清明的法治,普及基础教育,这个国家会在世界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仅以此文献给我的印度同学Kebbie和在印度的同事ROSEMARIE,他们是我见过的第一流的印度人。Kebbie善良友好举止优雅总让我想到甘地; ROSEMARIE为我生活在印度期间给我诸多悉心关照。]

      通宝推:捣蛋鬼狐狸,玉垒关2,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有一句话不敢苟同

        “印度的国际形象营造比较成功,被视为一个温和、民主和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的国家”就是这句。一个人视另一个人为温和、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在我有限的人生和阅读经历中的体会,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另一个人,不是和对方没有利益冲突,就是臣服于对方的强权之下。如果两个力量对等的人,利益不一致,不是吵架(文明的说法是谈判),就是翻桌子。同样,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从来就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力量和利益的平衡。从来就没有那个国家的形象是靠营造出来的。

      • 家园 【讨论】我很高兴的看到中国不是一个准备规则的国家

        我很高兴的看到中国不是一个准备规则的国家,而是一个准备制定规则的大国。人与人交往可以是温和的,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像是2个man之间,一个坏男人,一个好男人。你选谁?

      • 家园 去印度的感觉就是

        感谢毛,让我们突破了千年梦魇。没有毛,我们就是印度。现在我们在向回走,不过我们工业化差不多了,我们好歹能像水一样生产彩电、空调、手机等等。

        印度呢?有生之年看不到它们的未来。

        印度是巨大的市场,不过是有钱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通宝推:独立寒秋HK,龙眼,说几句,侧翼,
        • 家园 是!而且很多人喜欢印度的原因是感谢甘地

          你感谢毛主席,他们则是感谢甘地

          甘地没让印度突破了千年梦魇,没有政治运动更没有文革,因此印度的思想价值观和传统还有社会秩序基本上依然如故,所以中国的遗老遗少的脑子们向往印度。

          甘地也没搞大跃进,不头脑过热要超英赶美,而是科学理性还理智的超中赶日,所以中国的西化脑子们认为印度科学理性还理智。

          当然还要加上印度搞民主与西方友好,印度人说英语都成了优势

          • 家园 【原创】印度大概是另外一条路吧

            人类发展道路很多条,谁知道。不过目前看,我们经过近百年的自虐式折腾,终于有资格独立自主的和列强一起谈事情,搞斤两。印度20年内还看不到

            • 家园 有病要治要吃药,有疮要割,如果那叫自虐,中国本来就是完美
              • 家园 【原创】好在过来了,做个不好的比方

                中国这个生物,在1840年时候,已经身体内有肿瘤,进入这一代生命体的衰老阶段,然后发现生存环境变化,就是说即使身体康复也要改变生物体结构适应这个生存环境。

                所以中国人用了五代人时间,什么治疗手段都用了,最终在1949成为新的生物,这个生物和1840的那个生物完全不一样,当然保留很多的基因,不过主要是突变的部分。

                然后就是突变的生物进行基因稳定以及对外界环境适应的过程,1980前后外界环境又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和1840那种不一样。变化的烈度也就是五代到宋那个程度。不过从1949留下的突变基因选择突变,不断突变去适应变化。

                • 家园 是!不得不成长变化适应环境的变化,可以比喻成井底之蛙出井

                  也可以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脱胎换骨,所以文化革命是必须的,否则不可能适应环境,几代人的牺牲和百年的历史机遇就都浪费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