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iphone和wii说说it产业的传统化(一) -- 似曾相识

共:💬34 🌺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从iphone和wii说说it产业的传统化(一)

    iphone在众多的质疑声中热卖,虽然电池不能随意更换虽然目前只能用AT&T的网络但都挡不住iphone的势头。iphone到目前的销量据说已经达到了70万部,70万部是什么概念呢?像iphone这种高端的手机,销量在2到3万部的时候就可以收回所有的研发成本。而且据网上的iphone的BOM分析,分析下来一部iphone的BOM成本只有230-240美元,这么算下来iphone不但全部收回研发成本而且到目前为止已经给apple贡献了大约(600-240)*700,000=252,000,000USD的毛利了,而且分析预测表明到08年iphone的销量会达到1500到1700万。与此同时微软携手手机厂商一直力推的windows mobile却一直不温不火,虽然从硬件上讲高端的机型比iphone高出太多,vga分辨率的屏幕,300万像素的摄像头,624MHz的intel处理器,内置gps,支持3g等等,等等。但用户还是把手中的钞票投向了iphone,这个从硬件上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的东西。

    捧也好,骂也好,都无法否认iphone已经成功了,而且还是大大的成功。为什么呢?

    我先喝口水。

    关键词(Tags): #iphone#wii#it#传统产业
    • 家园 【原创】从iphone和wii说说it产业的传统化(四)

      linux for human beings和科技以人为本

      近多半年来ubuntu这样一个名词在各个网站,论坛和博客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已开始并没有觉得什么,后来仔细查了查,才知道这是一个linux的发行版,以安装、使用方便,用户界面友好而出名,流行。好奇心驱使之下,在网上填了一个单子,申请光盘,过了大概半个多月,寄来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光盘若干张还有若干张ubuntu linux for human beings的贴纸,呵呵,linux for human beings这个说法头一次听到,难道其他的linux就不是for human beings?有意思。于是装上vmware,开始安装虚拟机,6.06的ubuntu在我的t60上一路装下来,居然没有任何问题,所有的驱动都没有问题,然后安装vmware tools呵呵,开始碰到一点麻烦,但很快就根据社区里的帮助搞定了,在上网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中文的支持都已经有了,而且图形界面和菜单也都可以支持中文,安装更新也可以像windows那样点点鼠标就可以了。有点意思。以前只用过freebsd没有用过linux,在freebsd上没少费过劲,有时候装个什么东西还要编译内核。头一次发现linux也可以如此的体贴用户。linux以前的风格是给技术爱好者用的,一般的用户基本上不是linux的目标人群,但这一次不同了,linux也开始贴近普通用户了。

      其实,ubuntu的流行,wii的破纪录的销量,iphone的热卖好像是没有关系的几件事,但这些事的背后就是it以人为本时代的开始。

      看河里V22兄的帖子,感觉当年的it是和现在的it不一样了,一个刻录机能卖两万多,刻一张碟一千多,呵呵,完全的卖方市场。搞这些的公司不用挖空心思去考虑用户的体验已经有用户上赶这送钱来了,再稍微把cpu的主频弄高一些,内存的容量大一些,银子就花花的流进来。而且由于it产品的较高的价格使得这些it产品只会在比较高端,比较小的范围应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都会受到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也使得用户体验的问题不会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it公司也就一如既往的把一些硬件升级恩赐给客户并享受着客户上贡的银子,没有人会注意到用户的体验会怎么样,因为有的用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但技术的进步不是总能够一日千里的,而且一日千里的技术发展同时也给用户带来更低廉的价格和更高的性能,同时又与it的高利润大批的公司进入这个领域也使得it产品的价格和利润都进一步下降。it产品也慢慢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我想今年中国家庭拥有电脑的数量肯定是10年前中国家庭拥有电脑数量的n倍。同时在工业和商业领域it产品也大量的被用于生产,工商业日常的运作。慢慢的it也称为了像水电,气一样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同时it用户的群体数以十倍数以百倍的增长。但这些用户的基本背景更加的去技术化,而且也不可能为如此多的用户提供所有相关的培训。在这样一个时代,用户关心的是怎么样能够更有利于自己的工作,怎么样减少维护,就像用户只会关心他的供电是不是稳定,是不是老是跳闸,而不会关心他用的电是风力发的电还是核反应堆发的电,使希伯利亚的风还是地中海的风,是压水堆还是别的什么反应堆发出来的。同样的今天,用户更关心我这个系统是不是更稳定是不是需要更少的维护,除了发烧友以外用户已经较少的关心cpu是用intel还是amd的,显卡用ati还是nvidia,因为这个和大量的工作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你用一个同等档次的分别用intel和amd的电脑打开一个word文档,excel表格,打印一份文件你不会感觉有什么区别。

      这个背景下,如果还是用过去的简单硬件升级的方法来掏客户口袋的方法已经渐渐的行不通了,客户体验需要被关注的重视程度也渐渐的提高了,因为任何一个非垄断性服务行业的利润总是和客户的满意程度相关联的。在这种背景下,wii,iphone,ubuntu的脱颖而出就不那么奇怪也不那么孤立了。

      科技再发展也总要以人为本的,不单单是linux for human beings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phone for human beings, computer for human beings等等。 前些年it的高利润蒙住了大家的眼睛但不会永远蒙住。

      关键词(Tags): #iphone#wii#ubuntu#it#传统产业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user experience 在it业中的确越来越重要

        所言极是,user experience 在it业中的确越来越重要,尤其当产品面对的是大众市场的时候。我总觉得nintendo和apple公司在某些方面有点相似,自从产品都漂白之后。

        关键词(Tags): #user#experience
      • 家园 受教,献花!
      • 家园 面向企业级应用的it产业呢?

        基本同意这一系列帖子的观点,不过要在“it产业”上加个限定:消费级的it产业

        wii可以非常流行,但取代不了ps3/xbox360在铁杆游戏迷那里的市场

        mac/iphone可以成为最酷利润最高的电脑/手机,但是很难打进企业级应用的市场

        曾经看到某个统计说美国的pc只有1/3是卖给个人用户的,其余都是企业/办公用的。这个统计我是有点不太相信的,但是另有一个权威的统计:MSFT的windows client收入与server收入基本持平

        企业级用户与普通消费者很大的不同是他们对自己要什么更明白或者说更固执,盲目从众的可能明显要小,他们各自严格的要求产生了一系列细分市场,面向这些细分市场的it产业虽然可能不太惹眼但其实规模惊人利润丰厚。我们部门百来号人做的软件可能只有几千用户,但是年收入过亿不客气地说,我们挣钱的效率不见得比iphone差多少,也不担心apple/google会挤进我们的市场(其实我们还不是no.1,慢慢挤占ibm的市场都够我们增长好几倍的),更不担心少了jobs这样的人物以后还能不能可持续发展。。。

        面向消费者的it产业可能越来越像其他的消费品产业,而面向企业应用的可能还会像某些重工业企业(Caterpillar/GE?)一样,简单粗暴的赚着大钱。。。

        • 家园 企业级应用里面也有英雄

          只不过这些英雄不为大众所知而已。

          以Rod Johnson的SpringFramework为代表的一代轻量级Framework大行其道:Jetty, Caucho Hessian Burlap, XFire, OSWorkflow...;

          AOP从奇技淫巧成长成利器;

          Hibernate击败Entity Bean正式成为新一代J2ee标准;

          XP开发过程逐渐成为主流,Unit test, Continuous Integration被大家接受。

          这些也是以用户体验制胜的产品,只不过他们的用户是IT工程师。“程序员永远正确”这个口号对于他们就是“客户就是上帝”在IT界的翻版。

        • 家园 企业级的it产业基本还是寡头垄断和卖方市场

          而且用户群体相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小很多,而且这部分应用用于本身的性质不可能作到很简明,但同时这些用户会得到相关的培训,因此用户体验的问题不是关键的矛盾。

          至于ps3和xbox在铁杆游戏迷那里的市场,可以说铁杆游戏迷相对于广大的普通家庭用户来说数量就小多了,wii的成功就在于让这些平时不会买游戏机的人去买游戏机,而且大头还在后头,买了主机总得有游戏吧,游戏软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此用户群体越大,利润率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sony现在赔本卖ps3的原因。

      • 家园 支持Ubuntu,哈哈

        河里有买Dell预装Ubuntu机器的么?

    • 家园 【原创】从iphone和wii说说it产业的传统化(三)

      iphone和pda手机的对比

      iphone还没有上市之初就有好事者把他和pda手机,更准确地说是windows mobile的手机来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外乎如下:iphone的外观设计出众,硬件上没有什么新的东西,配置还不如某些高端的wm 手机,软件不够开放。但就这样一个比较而言处于劣势的产品,一出世就把wm的pda手机远远的仍在了后面。

      为什么呢?iphone是真正的关注用户体验,而且关注的是最最普通的用户体验。这些人有可能没有什么电脑方面的知识,有可能连什么是网络都搞不清楚,但iphone可以让这些人做到无障碍的应用。

      wm的手机就不同了,说实话,我一直认为微软给大家的产品是一个半成品。几乎所有的wm手机的用户都要在收集上装各种各样的软件,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windows mobile自带的软件功能实在太差,如果你的手机不装第三方的软件可以说勉强用还凑合但要用的舒服那就是mission impossible。这样一来,pda手机的用户就被逼上了一条开始钻研的路子,钻研怎么装软件,什么功能有什么样的软件可以用。对一些以此为乐的人来说,这个完全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这就变成了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在欧美国家。说到这里想起来刚接触电脑时候的一个笑话,是说一个人打电话寻求技术支持,技术支持的人告诉他让他找到cdrom,结果他回答说他根本找不到因为它的机器上除了软盘驱动器之外只有一个放咖啡的托盘。当时以为这个笑话纯粹是个笑话,因为当时在国内能接触到并使用计算机的人基本上都受过相关的基本的培训,其中不少人更是以捣鼓计算机为乐。后来出国之后才发现,这个笑话在欧美国家是真的有可能发生的。因为这些国家的发达,他们更早的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普通的生产工具装备在公司和工厂里,很多用户只知道他们要用的软件怎么操作,其他的方面很有可能是一无所知。

      对于这些用户,如果给他们一个wm的pda手机,他们有可能根本找不到,他们所要的功能菜单藏在什么地方,或者怎么操作这个菜单,跟不说什么安装第三方的软件(而且第三方软件在版权管理严格的地方意味着额外的支出),所以对这些用户来说,wm的pda手机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中看不中用,而偏偏在欧美国家这样的用户是用户中的大多数。这个时候iphone出现了,给这些用户一个一站式的total solution.不需要复杂的菜单,不需要自己安装第三方的软件,你只需要用你的手指头滑动和点击就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功能。再加上漂亮的外观,你还不动心吗?

      抗铁牛去了

      关键词(Tags): #iphone#wii#it#传统产业
      • 家园 同感,同意。

        就算是俺,一个在coding行业工作了很多年的人。(bs一下自己)。现在最不想理解的就是Windows的设置,WM手机的设置。想起control panel就怵。能不碰就不碰。

        我会愿意买一个iPhone/Nokia,而不是WM 2005。

      • 家园 iphone就是个pda

        apple搞pda可不是头一回了

        apple其实是最早出现代意义上的pda的公司之一,1993年的牛顿。pda这个名词就是apple发明的。不过牛顿并不成功,jobs一回apple就把牛顿取消了。

        过去这10年,hp,sony,rim,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闹,其实都没有突破,都沿着商务路子走。

        apple对pda市场观望了十年,学习了十年,潜心研究了十年,终于明白:搞商务pda绝对是半死不活的路。

        这回apple又出手了。目标:每一个消费者的钱包。

        把pda做成消费市场产品有两大瓶颈。技术上的瓶颈就在用户界面。市场瓶颈则是缺少一个让每个人都需要一台的应用。

        手机加pod cast,两大killer app,加上apple强项ui,看看apple这回走对了没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