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学招生按地区划分名额是否合理? -- 忘情

共:💬11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大学招生按地区划分名额是否合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招生时节了,决定全国几百万考生前途命运的时刻又到来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一直实行按地区划分招生名额的办法。在计划经济年代,大学生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因为毕业生怕两地分居,怕去条件艰苦的地区,因此按地区划分招生名额,毕业生原则上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这在那个年代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国家的著名高校大多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相应的本位主义多少有一点,这些名校在本地的招生指标按比例来说比外省高得太多太多,这就造成了发达城市考名校相对容易很多。加上发达的大城市本地人找工作相对容易,因此大城市学生读书的压力也就相应小得多,因此那几个发达的大城市历年来高招分数线都很低。

    而象我们这种欠发达地区情况就不一样了,读书,考大学是平民子弟们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加上名校在我们欠发达省份的招生名额非常少,因此竞争特别激烈。记得八十年代,当时的国家教委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开始要求给学生减负。但我们省的教委公然和国家教委唱对台戏,大力宣传临川“才子之乡”(其实也就是临川一中,二中每年高考考上重点名校的特别多),大力宣传临川“经验”,组织各地高中老师到临川学习取经。取的什么经呢?也就是临川的“四苦精神”(领导苦抓,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帮)。那里的学生苦到了什么地步?据我们班主任介绍说就连晚自习想上个厕所都得请示报告,简直就是个高考集中营。如此这样,咱们欠发达省份每年的高招分数线还能低得了吗?

    于是乎,在各大名校里,从各地按名额招来的新生们的学习成绩高低不齐,悬殊极为惊人。

    当时发达地区教委的酸葡萄劲上来了,说什么欠发达地区的学生高分低能。言下之意咱发达地区的学生虽然高考分数不高,可都是低分高能之辈,因此进名校的指标多些也是应该的。

    屁话!中国的高考就是一种应试教育,考的就是你应试的能力,分数就是你应试能力衡量的尺度。你说你的学生高能,可是高在哪儿呢?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呢?国家至今也没一个统一的标准呀!既然没有标准,你又凭什么说欠发达地区的高分考生各方面的能力就一定比你发达地区的低分考生差呢?

    不过,聪明人大有人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没有高考移民这么一说,但一些脑筋活络的人早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咱们班有个同学历次考试排名倒数,按老师的说法他连技校都别想考上,只能是混个高中毕业证了。但人家母亲是当年到我省共青城插队的知青,按当时的政策,知青子女户口可以迁回上海。于是乎高三上学期刚结束,这位同学就随户口迁回上海过年去了。当年高考结束,其父亲(还留在我省工作)得意洋洋地向我们炫耀他儿子考上同济大学了,说他儿子在上海中学里老师们都说江西省给咱送来了一个尖子生。呜呼,当时我们班从老师到学生,感概万千,唏嘘不已。

    现如今高等教育已经成了一个产业,再也不包分配。因此计划经济时代按地区分配招生名额的合理性已经不复存在。既然大家都是自费掏钱享受高等教育,那就应该公平一点,全国统一分数线,按同一个游戏规则从事。

    凭什么我考了高分却要被名额卡住被迫去读次一等的高校?对于名校来说,也可以避免生源水准悬殊的局面。

    当然啦,发达地区的教委也不傻,为了遮丑,干脆自主命题,这样题目不一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咱的考题难呀,因此考生的分数虽然低些,但实际水平并不差。嘿嘿,唬谁呢?

    像上海,早些年就自主命题了,我们高考前也经常拿那些发达地区自主命题的试卷进行模拟考试,说是难度大。我晕哦,选择题四个选项他加一个变成5个,这就是增加难度?我考试又不是猜的,我们是算出来的,你100个选项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时间做出来的。模拟考试考出来的结果如果按当年上海市的录取分数线算的话,那咱们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复旦。

    难度?无稽之谈...实实在在的教育不公,教育岐视

    对此,欠发达地区多少学生,多少家长的心在流血哟!!!

    • 家园 这个事情恐怕难,虽然说心情可以理解

      人口压力那么大,发达大城市人满为患,却还在不断膨胀。势必提高准入门槛。名校就那么几个。又都在发达地区。毕业前景看好。毕业生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留在发达地区。肯定是需要控制进入的。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数。当地考生如果大量就不了业。外地人口又不断涌入。那社会问题可就严重了。毕竟不管你多高分数你不是征服者,只是一个讨生活的。再者说外地落户和本地土生土长创业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肯定不一样。从总体考虑也肯定是培养本地化人才核算。再有社会资源占有。外地落户和本地人是一回事儿吗!这样的竞争情况下。如果外地人口过多肯定也会产生一系列矛盾和内耗。请神容易送神难。管理层肯定为此头大。最后还有一个发展红利的分配问题。当地人肯定要占大头,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奉送的。红利中教育资源的分配直接和以后的更大回报分配相关联。这一刀怎么划可不是唱唱高调那么容易。随便奉送他人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划给外人的那一块肯定又要求更大的回报。客观上就成了只要个别尖子。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造成的。这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但是谁又愿意拿自己的幸福去拯救他人,充当救世主,社会缓压阀。大家都只是强调量力而为。保证自己的前提下做一些事情。事实上哪怕这些名校一个本地生都不找也解决不了什么根本问题。人最终还是要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拯救自己的。

      • 家园 呵呵!这也就是这些所谓的名校在国际上排不上号的原因!
      • 家园 外国人的大城市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哈佛 麻绳 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 家园 外国没有户籍制度,人口可以自由流动。

          只要你在该州/省有固定住址(比如有电话账单,政府的医疗保险账单或者驾照),交上一两年的税,不需要迁户口,就是本州的人了。

          录取主要看成绩,但也看课外表现,推荐信什么的。总体上说,好的学校要挑好的学生,不能自己砸自己的招牌。不过外州学生的学费好象不一样。

          还有就是“宽进严出”。成绩差了,学习不努力,进去后学起来很吃力,没有补考机会,不过得等一年再花同样的钱重修。要是门门科重修,钱花不起,时间也耗不起。学校也招体育特长生什么的,但是人家也努力学习,外加自己再花钱请家教辅导什么的。

          当然,要是能捐上大笔钱的社会名流,我估计也能走个后门什么的,但是能否毕业还得靠自己努力学习。

          中国的问题,本质还是人口太多,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就业制度不完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国外大学的录取方法没有参考意义。

          中国大学还是取消补考,先做到“宽进严出”之后再考虑其它的吧。大家都是信用缺失,不分地域、不凭高考成绩,哪凭什么?

    • 家园 合理--高考只能反映出考试能力

      不是全国统一评卷也会带来很多地域差异。

      另外,我认为即使是标准一样,也应该考虑从各地招收学生的时候平衡一下:很难想象如果出现连续n年某名牌大学中某地区的学生占绝对优势,整个学校变成一同乡会的情况。

    • 家园 谁让你我不生在北京上海??

      争取给下一代创造条件吧.

      中国的事,不敢较真,不能较真;"不公,岐视"何止高考一事?我怀念我还是愤青的年代.

      不敢说,不能说,说了就会被删,要听从铁手老大的指示.

      高考,所谓"最公平"之说,尚且如此,呵呵,无语.叹息!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是迎风流泪.哈哈!

      .......

    • 家园 是啊,我的同学里,江西来的分数都特别高
      • 家园 没办法

        谁让咱江西省穷呢,只能拿上大学做独木桥了

        • 家园 江西的院校太少,尤其是缺少重点大学

          我在九十年代初参加高考的。那时候江西没有一所重点院校。每所外省的学校对江西的招生一般也就几十人。也就是说,数十万江西考生,一年能够考入重点大学的人,不过1000人左右,你说竞争能不激烈吗?

    • 家园 教育的地区不公,嘿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