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书笔记: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 -- 同人于野

共:💬27 🌺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读书笔记: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副标题:最具宿命色彩的历史细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原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这个人的名字我虽然没听说过,但是我听说过徐静蕾。徐静蕾拍过一个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其原著小说作者正是这个茨威格。

      

      今天刚刚看完,因为看的是中文版,特意上网搜索一下英文版什么样。在中文版封面的中文标题之上有一个英文标题:The Moment When Mankind Stars Sparkling。这个标题有两个语法错误。首先这本书讲了七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所以 moment 应该用复数;其次既然用了when,那么最后就应该是 sparkled 或者 sparkle 也能说过去,但是不能用 sparkling。所以这个标题有点怪。结果我搜索亚马逊发现根本没有这本书,再搜google只返回了中文版!

      

      翻到版权页,发现原来还有个书名原文:Desisive Moments in History,这就对了。看来是希望出版社的编辑们自作聪明。亚马逊查到此书英文标题全称是 Decisive Moments in History: Twelve Historical Miniatures (Studies in Austrian Literature, Culture, and Thought Translation Series) 亚马逊不提供这本书的书内搜索,但是从这个标题可以知道原书一共讲了12个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跟宿命或者巧合的关系其实很小,编辑们故意找卖点。

      

      我对中文版编辑的批评到此结束,下面要大大感谢他们了。这本书好看,中文版编辑们起到的作用超过了50%。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在序言里编者说,本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版是没有插图的,这个版本加入了插图。但何止是插图,简直是根据这本书重新用插图又写了一本书!本书插图的特色是插图跟内文直接关系不大,而主要是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知识。甚至有些事件,正文没说明白的,插图和附记给说明白了。这些插图,插图的说明,和正文放在一起,简直精彩之极。我不知道是什么人,是中国的编辑还是原书就有的,找到了这么多好插图,又用插图讲述了一个个有时候不同于正文的故事。

      

      中文版只有七个故事。

      

      -1- 欧洲人看见太平洋:一个逃亡者寻求庇护的一次远征。

      那个时代的欧洲冒险家贪婪残暴地寻找财富,但是也有一种想要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荣誉感。

      

      -2- 拜占庭的陷落:葬送一个帝国的一扇小门。

      本书定价35元,这一个故事就值这么多钱。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不知道比《300》好看多少倍。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不是什么小门,而是在拥有强悍意志的伊斯兰帝国面前,各怀门户私计的欧洲国家是多么脆弱。看来这个片要拍也得让土耳其或者伊朗拍。

      

      -3- 滑铁卢一秒钟:决定拿破仑命运的一个小人物。

      拿破仑本来不必输。你自己是英雄不够,你手下也得有几个英雄啊!

      

      -4- 毁灭于"黄金国":一个惊喜的瞬间和一生的命运。

      讲述了旧金山市建立的历史,和当年美国法律的失败。

      

      -5- 连接大西洋:一个幻想终于变成一根海底电缆。

      无线电报发明之前,人们通过电缆来发电报。

      

      -6- 征服南极:一次徒劳的探险留下一个永恒的名字。

      这个故事有疑点。首先正文并没有说为什么英国人会失败,听上去像是运气不好。而插图的说明则指出后来的南极探险历史学家认为是英国人没有充分利用爱斯基摩犬,而是靠人力行走,才比挪威人晚到一步。而另一个没有说的问题是五人小组全部死亡的原因在于回来的路上贮藏点里的资源非常少。那么为什么那么少?难道不是先前回去的队友的责任么?谁来承担了这个责任?

      这个故事中一个有意思的事实是科学家们冬天没事干,互相学习对方的知识来打发时间。

      

      -7- 流亡者归来:一辆列车改变一个时代。

      列宁回国参加革命的故事。

      

      像这样的书应该多出几本!

    • 家园 风水轮流转

      -2- 拜占庭的陷落:葬送一个帝国的一扇小门。

        本书定价35元,这一个故事就值这么多钱。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不知道比《300》好看多少倍。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不是什么小门,而是在拥有强悍意志的伊斯兰帝国面前,各怀门户私计的欧洲国家是多么脆弱。看来这个片要拍也得让土耳其或者伊朗拍。

      现在该伊斯兰世界倒霉了

    • 家园 对了,我映像里头翻茨威格最好的应该是张玉书

      不过他翻茨威格的小说较多,传记类作品少一点,好像只有近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的《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约瑟夫·富歇。国内对茨威格的传记类作品的翻译有点良莠不齐,好像还没有哪个出版社来把他的传记类作品出一个全集。我当时看《三大师》是人民文学出的,《与魔鬼作斗争》则是西苑出版社,翻译、校对、装帧方面都差很多。不过即使是以不甚好的翻译为介,茨威格的文笔和思想还是直直地击中人心。

    • 家园 我一直觉得茨威格的传记作品好于他的小说,

      本科的时候,把图书馆里头他的书基本读了个遍。他的长篇《爱与同情》(好像也翻作《心灵的焦灼》)对人类心灵和灵魂深处那些微妙隐秘的情绪的探索,令当时的嘉木极端震撼。后来年龄大了一些,觉得他的小说少了一种力度,太细腻,读来觉得阴柔----可能和我自己的性格有关系。

      他的传记类作品则感觉不一样,他是真正把自己钻到被抒写的人精神里头去,用心去感受那些被抒写的人,那个时候,茨威格自己消解了,被抒写着的灵魂在文字间熠熠生辉。我记得他的《三大师》和《与魔鬼做斗争》是一起看的。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觉得自己挣扎在清醒和疯狂的边缘,理性和感情只是维持着脆弱的平衡。比如我参加什么律所Party的时候,看着一堆人人模狗样地装精英,说什么VC上市融资,我就特想尖叫,然后就经常担心自己会真得尖叫起来。如果有这种感觉,看《与魔鬼做斗争》的时候估计会像我那样深深地被感动,尤其他写荷尔德林的那一部分。

    • 家园 啊哦,我发现这本书倒是因为没有入选的篇目

      马里恩巴德哀歌。

      百花文艺出版社也出过一本他的册子,摘选了“命运”中的几篇,是钱春琦由德文翻译的。

    • 家园 花,茨威格是个好小说家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

    • 家园 这人的作品我没看过

      但很多年前,一个前辈这样和我介绍他: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但犹太这个民族,太了不起了,太出人了。在犹太思想家/作家中,他不过是二流角色。

    • 家园 这书我记得是十年前看的了

      名字好像叫“决定命运的一瞬间”还是什么的。。。

    • 家园 这书应该有好几个中文版本

      三联版算比较常见的,译者舒昌善,文笔很好,不过我怀疑是根据英文版转译的,而且多有润色,理由见下。

      广西师范版应该是三联版的翻印。广西师范出版社最喜欢做这种摘桃子的事,一本小册子被它一精装豪华,塞一堆图片,价钱翻几番。我很厌恶。你这个版本估计又等而下之,基本是个野鸡书。

      最后有一个某大学出版社95年出的茨威格全集,收的是完全版,而且是从德文直接翻译过来的,因为文字明显比三联版质朴生硬得多,估计更接近老茨原貌,毕竟德国人的东西,不会太浪漫。我最喜欢这个版本的忠实原著。

      除了楼下燕庐敕列的十个,缺的两个,一个是妥斯托也夫斯基临刑前得到赦免的故事,是一首诗歌。茨威格好象喜欢玩文体,因为另一个故事“列宁:封闭的列车”是个剧本。还有一个好象是关于trans-atlantic cable的,时间久了,可能有误。

      燕庐敕说“尼采:奔向宇宙之巅”,我怎么记得这是讲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走出书斋,自我流放,最后死在火车站的事情?

      附一个三联版的目录: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拜占庭的陷落

      韩德尔的复活

      一夜之间的天才

      滑铁卢的一分钟

      玛丽恩巴德悲歌

      黄金国的发现

      英雄的瞬间

      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

      逃向苍天

      夺取南极的斗争

      封闭的列车

    • 家园 茨威格的短篇可是非常好的

      私下以为是成长必读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