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瞎说内阁变动(移自talkcc) -- 神仙驴

共:💬263 🌺33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内阁继续,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也是不久前才换了部长,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孙政才直接被任命为部长、党组书记,成为最年轻的正部长,还是非常令人侧目的。

      农业历来在中国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建国伊始即成立农业部,李书城、廖鲁言先后任部长。56年另设水产部和农垦部。水产部部长是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农垦部部长是大胡子王震。70年,农业部、水产部、农垦部,以及林业部、国务院农林办公室、中共中央农林政治部合并为农林部。78年成立国务院直属的国家林业总局、国家水产总局、国家农垦总局。79年林业部单设,农林部恢复农业部名称。82年农业部与农垦部门、水产部门再度合并为农牧渔业部,88年再改回农业部。

      不再啰嗦那些过往的部长了,席琳在西西河写过何康部长,推荐大家看看。

      几位部长中,刘江卸任后去国家计委作副主任,有点象现在的解振华;陈耀邦作了3年部长,之前他是林业部部长,刚上任半年,林业部就赶上98年机构大改革被撤销,陈反而到了农业部。后面的杜青林评价尚好,调去农业大省四川,就空出了部长位置。主角孙政才登场了。

      观察孙政才履历,你会发现他的经历是比较特殊的。作为农学博士,孙长期在北京农林科学院工作,科研进行得得心应手,照理拐入政坛在那个时候本来就不多见。30多岁的孙被补充进顺义县委班子,本可能只是作为一个点缀。但想不到他能够急速跃升为顺义县长、改区后的顺义区区长,2002年2月,就任区委书记时,孙才刚过38岁。

      孙氏速度才刚开了个头。

      就任顺义区委书记3个月,北京市委换届。有消息说,不满39岁的孙政才本来只是被安排进市委常委候选人中,等待被差额掉,谁知阴差阳错,党代表们将另一位被属意的常委人选给差额掉了。消息说,这位人士是蒋效愚。蒋在换届时,已经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他的意外出局,使得北京市委安排大为窘迫。原定出任市委秘书长的蔡赴朝不得已转任宣传部长,而意外捡漏入局的孙政才则不得已被安排为市委秘书长。让农学家出任处理市委日常工作的市委秘书长,也是难为了他。5年后,孙政才直接升任农业部部长,总算是回归了本行。

      蒋效愚只担任了一年的市委常委就被代表们选出局,此后专任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兼新闻宣传部长,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年满60岁的他预计将回到北京市人大或政协完成下段悠悠岁月了。

      再回来说孙政才。如果早几年,由省(直辖市)委常委出任正部长,应该是不可想象和难以预料的。因为,虽然也是副省级,但常委之上还有一档副书记。直接由省委常委调省部长,在副书记这层被大量削减的今天,是毋庸置喙的,但在原先每省有5、6个副书记的情况下,越级提拔一位常委,就太罕见了。

      早先,江苏省委常委王珉出任吉林省省长,新鲜。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调黑龙江省委常委而不是副书记,以及许多类似中央部委副职下放地方只任常委的情况,就见惯不怪了。在“减副”精神贯彻后,这一切就显得是那么得顺理成章。

      不管怎么说,孙政才回到专业路子上,大好一桩。但以他的低龄,农业部长的位置,他可能要多干些日子。假如有重点培养的意思,未来安排他去地方农业大省丰富些一把手经历,是再好不过了。

      • 家园 花顶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2枚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2枚
          家园 谢宝

          这个宝怎么玩,可以耍吗?

          • 谢宝
            家园 这个通宝好象现在还没有被铁手同志设想出合法用途来! :)
      • 家园 听说部内的观察是他是来镀金的 不会长
      • 家园 前两年想提他做副市长,他不愿意

        想做付书记还欠火候.这次总算功德圆满了

        将来估计要外放的

      • 家园 【更新】又:程世峨

        又:今日看到一条消息,说副市长吉林有可能重返北京市委常委。但报道中称吉林在5年前的北京市委换届时即任常委,是当时最年轻的常委(时年40岁)。这则报道错就错在这里,与吉林同时进入常委行列的孙政才,比吉林还要小2岁!

        当然,就如孙政才意外入选是差掉蒋效愚一样,在那时40岁的吉林能够入选常委,个人认为也是有人被差额掉的缘故。谁呢?

        程世峨

        1940年7月生,重庆万县人,198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1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

        历任北京市塑料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塑料工业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技术科科长、副经理、总工程师,北京市二轻工业总公司副经理,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副书记、区长、书记。1997年2月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常委和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97年9月当选为中纪委委员。1997年12月至2002年5月任中共第八届北京市委常委。2002年1月至2002年5月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任北京市政协主席。

        2002年1月,市委常委程世峨提升为副书记,仅仅4个月后,就在市委改选中名落孙山,虽然这并不耽误她在来年两会上出任北京市政协主席。但有理由相信,她在2002年初任命为副书记时,不仅仅是为出任市政协主席铺路吧。

        • 家园 老兄能否谈谈强卫的情况?感觉此人很是神秘,提升速度也非常快

          不知为何?

          • 家园 有一个关于强卫的帖子

            【原创】北京强卫调青海、上海王安顺调北京、奥运及其他

            以下是原文

            北京强卫调青海、上海王安顺调北京、奥运及其他

            前两天写了个有关的帖子,提到京、沪三把手外调就是一把手的问题。【原创·人事】常回家看看

            外地副省官员调入内地作党政一把手的,多发生于以下情况,即发达省市三把手本地晋升无望。上海孟建柱去江西、山东陈建国去宁夏、宋法棠去黑龙江、湖南于幼 军去山西,还有刚刚发生的北京强卫去青海,都属这种情况。三把手调其他欠发达省份就去作省长吧。这里面宁夏当然是特例,因为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二把手是必须 由当地主要少数民族干部出任的。另外,注意到北京、上海的市委书记是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可算作“中央干部”,这样本地干部位置自然就少了一个,三把手 就有些尴尬,可算作本地干部中实际的“二把手”却没有二把手的实际职务-市长。北京、上海的干部,还是希望能留在本地,去别处就高升吧。这样,孟建柱也 好,强卫也好,去了欠发达省份,一律做的是省委书记。湖南于幼军去山西,多半是因为湖南留不住人。官场太为闭塞,挤走了外省人,但最终是本地书记省长到不 到点都下台了,一律换了外人来作,希望张春贤周强好运。

            有人认为,强卫调离京畿要地远去青海,是其政法工作不力的结果。笑话!我倒认为,正是强作为政法委书记的出色工作,使得他有机会调任封疆大吏的。强卫也一直在救火,阳安江出任市政协主席后,2006年一年是强卫暂时接过了市纪委书记的棒子,他当时依然兼任着市委政法委书记的职务。近来身兼纪、法二职的,可能也就独此一位。北京几位副书记最后落脚都不错,于均波、杜德印、阳安江都在本市人大政协上解决正省,龙新民调出版总署署长仍然活跃在一线,就连市委常委孙政才都能够直接升任农业部部长,惊喜。应该说,北京两会一过,排名靠后的杜德印出任市人大主任,多少就提前预告了本来排名靠前的强卫已经安排好了正省部级的出路了。王安顺调入北京,实际是取的强卫的位子。

            至于说王安顺调北京,不少人认为是冲着北京市市长位子去的,我是不以为然的。历任北京市长,都有极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以及发达省市或特大国企工作经历,陈希同、李其炎、孟学农是土产,外来的贾庆林、刘淇无一不是以至少五年正省部长的资格来坐镇京城的。下届北京市市长的资格问题我早先也说过,尤其要考虑的,是奥运稳定因素。一届奥运会,竟也可以给北京市政要更替带来重大影响。

            题外话,2008奥运是既定,当然不该属于下列几种突发事件中。但是,能够引发北京市政要更迭的突发事件,20年间也有几例。

            一是1989年大事件;

            二是1995年陈希同倒台;

            三是1999年某功围坐中南海;

            四是2003年SARS。

            以上四例,按说都对北京市产生重大影响,实际情况却不尽然。89年后,人心惶惶,需要环境稳定,上海、天津书记晋级政治局常委,北京市不动,三年后正常交接,陈希同升任书记、李其炎继任市长。95年陈希同倒台,尉健行暂管,釜底抽薪,北京市干部不好过,一年后李其炎调离。99年某功围坐中南海,之前两个月刘淇刚刚就任新市长,否则前程也可能未卜。唯有2003年SARS肆虐,中央下重手,孟学农出演马谡,担任市长仅仅3个月。调来的救火队长王岐山。

            但上述四例,似奥运这般的还是没有。1990年北京亚运会,在89之后,几见萧条,书记市长当然不动。现在举国上下向奥运要成绩,北京市政要们至少在建设、环境、管理上责无旁贷。这,当然需要可以放心的人物。

            姑苏冷月兄曾欲与我打赌,2008年王岐山是书记市长通吃,我不认为就不合理,这个赌也打不起来。刘淇年龄不必在地方待了,假如不出意外,王岐山接任书记是没问题的,自然也不会象网上有人传说会跟广东张德江对调。离奥运500天不到,临阵换帅,没有需要也没有必要。关于是否王岐山会市委市府一肩挑,应该说是十多年不曾见了吧,奥运能否开个特例,我看悬。假如王岐山铁定交出市长位置的话,就要考虑:候选市长能否在一年不到光景里熟悉、开展市政工作同时还要办好奥运;辛辛苦苦灌溉护理的结果是别人摘去果子,王岐山服气否?要知道,凭借盛大奥运获得官运政绩民望,这是前人们想捞都捞不到的好事。国际上的声望,人家看的也是市长,并不在乎你一个党部书记。想想看,1990亚运会露脸的,也是国家主席杨尚昆宣布开幕的话,和陈希同市长的东道主角色,雅典奥运会交接会旗的,不也是王岐山市长吗,虽然他在北京官员中排行其实只是第二。而纯粹党务系统的要吃亏了,亚运会时江总也只是争取到一个火炬吧。

            那么,这位会说,如果,王岐山就是坐镇市委市府直到奥运之后呢?这个,当然不是不可能。只是我前面说了,按照这么多年来官场规律,书记市长不再一肩挑已经很久了。但即使这样,破这个例也是情有可原的。下面是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十七大刘淇调离,王岐山晋级政治局兼市委市府两项要职。王岐山还兼市长到奥运之后,就是相当于足球赛场上教练在大比分获胜情况下终场前换下进球的有功之臣,给他单独获掌声的机会吧。不同的是,射手提前下场可以休息,市长还得提着气熬到全场结束。这样名是有了,太累,具体事务一大把,王还是需要不少助手,工作还是要大家分摊作。既然这样,还有必要一身二职吗?

            不当书记只作市长行吗?行,但这样就与政治局绝缘了。显然,只有虚名没有用。那么李锡铭-陈希同的政治局-国务委员体制如何?这个得看时代背景。87年市委书记李锡铭晋级政治局,而市长陈希同获国务委员头衔。省级一级行政区党政两位一把手都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开放年代可称空前绝后。国务院精简机构,也就把兼任首都市长的国务委员的位置一并取消了。现在来看,单纯的市长成为国家领导人,并不可行。

            只是未来市长的人选是个最大问题。刘鹏体育总局局长的身份已经足够露脸,出任市长是锦上添花,但好似在奥运之后再调京官更合适些。北京市内部官员,资历还是个问题。假如市长自产自销的话,刚调走的强卫其实够格。只是,既然连他都调出了,说明将来市长的人选,应该不在北京内部。

            上面提到,如果北京市长来自外部,应该是现任正省部长。目前这个时候,从外地再调人来北京熟悉情况,可能比不上已经身在北京的中央部长们。现任中央部委局办一把手中,适合来作市长的也不多。此人应与北京市有良好的沟通关系、比较好的外在形象、有主掌大城市经历。这样以来,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平、发改委陈德铭、商务部薄熙来和体育总局刘鹏就是可以考虑的人选了。陈、薄分别主掌过苏州、大连市,更做过陕西、辽宁的省长;张平差些,只有芜湖经历,而刘鹏的地方一把手经历只有重庆沙坪坝区,但他目前身份与北京市关系倒是极为紧密。当然,如果四人与此无关,他们的本来出路,也是在本部门作一把手,其中薄熙来应当会升任国务委员以上。假如去了北京市,轨迹就将是市长-书记-进政治局的老路了。有不少朋友欣赏薄熙来,甚至有认为他会作明星总理的,在我看来,未来到头也就是吴仪的份上。

            说到这里,市长人选还是没说出什么来,未定就未定吧,待会再接着谈。

      • 家园 附一则:何康部长,by席琳

        【原创】何康部长

        在共和国各部诸多任部长中,官声比较好的,一个是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一个是铁道部部长万里,再一个就是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说起来也可笑,80年代中期,邓小平号召全国人民去奔小康,当时的中央总书记叫胡耀邦,教育部长叫何东昌,农业部长就叫何康。

        1949年,上海解放的时候,在国民政府农林部农业复兴委员会上海办事处,办事处主任马保之,是党国元老马君武的儿子,已经去了台湾。马保之在办事处的一个学生宣布说,大家都先准备一下,迎接共产党的接受大员,他马上就到。过了一会,这个学生又进来宣布说,我就是接受大员。这个年轻人,就是何康!

        50年代初,因为朝鲜战争和中苏友好,作为战时必需的一种战略储备资源,国务院决定在海南和云南建立橡胶基地。时任农垦部特种林业(橡胶)司司长的何康骑马考察云南后,向周恩来和陈云提出了发展橡胶业的大胆设想和可行性方案。稍后在广州成立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何任所长,并调科学家黄宗道到广州工作。再后于海南成立热带作物研究院和热带作物学院,何任两院院长,黄任副院长。前后凡二十余年。

        1956年,为了搞清中国的资源,由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筹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出面同何康谈话,欲调何康任常务副主任,何不同意。结果任综考会常务副主任的,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顾准。反右期间,因和苏联专家观点不一致,顾准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家破人亡。何康算是逃过了一劫。

        粉碎四人帮后,何康再被调北京,任农牧渔业部的副部长和部长。上任伊始,何康趁到联合国开会的机会,代表农业部,在纽约召集当时在美国大学教书和政府机构任职的华人科学家们,诚恳地向海外学人请教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出路。当时这些主要来自台湾的大学教授们,对大陆的农业部长,都十分的感动,当年就组织了农业专家考察团,由左天觉教授带队,到中国实地考察了三个礼拜。考察团从北京到武汉、再经广州、专南京和杭州。所到之处,部长都有安排:访问不设限,到处随便看。下面的人也只准说实话,不许说假话。考察结束,何康召集各地农学家到杭州,与美国华人科学家大联欢,并举行闭门会议,写出了新时期中国农业教育与农业科技改革发展纪要。何康部长,居功甚伟。

        从第二年开始,何康通过政府间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部签订协议,每年组织美国和加拿大的农学家到中国去讲学,也分批派中国的学生和学者到美国进修和考察。闭关30年的中国农业,在何部长的推动下,又终于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俺对何康的印象,最早来自于80年代初。在一个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为说服毕业生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校长党委书记和教务长们,一个接一个,苦口婆心,语重心长,滔滔不绝地讲了好几个小时。接下来有人说,何部长到。何部长于是上台,只讲了三句话。他说:“第一,我祝贺同学们毕业!第二,我祝贺同学们走上社会和新的工作岗位!第三,我还是祝贺同学们,希望大家,将来都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何部长的讲演,不足两分钟,却迎来了满堂彩。

        何康的前半生,一边干革命,一边做学问。中国热带橡胶林的考察、研制、推广和种植,在何康的参与和领导下完成的。他和黄宗道,冲破外国专家认为北纬5度以北不宜植胶的“植胶禁区”的说法,成功地在我国北纬8度―24度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成为世界上一个创举。对于这项成就,何康可以像别的著名科学家一样,凭借官大学问大的官场惯例,攫为己有。可是,他没有。

        何康的后半生,勤勉地做一个合格技术官僚。因是知识分子出身,何对农口的知识分子很重视,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概念,在国内外和行业内外广交朋友。在农业拨乱反正和恢复增长的过程中,何康做了很多事,也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和解决饥饿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他得了联合国的粮食奖。据说,该奖的获奖人,都是世界知名的农学家(中国第二个得此奖项的是搞杂交水稻的袁隆平),何康是唯一的行政官员。

        何康行事,非常低调,以至于部里有很多人,多年都不知部长的老家是哪儿。何康当年的老师马保之,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教育家,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也是非洲一个大国的农业之父。后来在何部长的感召下,马保之叶落归根,90多岁时到广西老家办教育。另外据说在何康就任大陆农业部部长的当口,台湾的农业部长(叫农复会主委),和香港主管农业的部会首长,都是何康早年在广西大学的同学。两岸三地,是为一奇。

        何康的前妻,是农林界的大姐大,口碑甚佳。在她得病去世的时候,特意安排与何康青梅竹马的一个女友,同何康结了婚。在中国的科技界,传为佳话。

        不当部长的何康,是全国科协的副主席。本来他可以像别的部长一样,也来个院士当当。凭他在农业上的威信和在科学家中的人脉,无论在科学院,抑或在工程院,都不在话下。然而,他没有。

        何康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伟人也产生了伟人的时代。何康躬逢其盛,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据说何康任副部长时,安徽和河南的农村出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比较谨慎,没有明确表态。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则很支持。这大概也就是何康之所以为何康,万里之所以为万里的原因吧。

        神仙驴 转自视野新贴,席琳 修改于2005-03-19 08:14:15

    • 家园 【原创】内阁继续,水利部

      水利部

      同样,把刚刚有任命部长的部门先抖搂抖搂。

      上面说过的国土资源部前身地质部,出了个总理温家宝;这里说的水利部及相关的电力部门,则出了个前总理李鹏。这里简单说一下。

      水利、电力部门分分合合。建国时有一个燃料工业部,55年撤销,分设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就由刘澜波出任部长;水利部那里则是从建国起就由傅作义出任部长,党外人士任正部长时我们是否说过?58年时电力工业部与水利部合并为水利电力部,仍由傅大将军任部长。79年两部分开,水利部由钱正英作部长,一来就是13年;电力部仍由刘老部长出力。然后呢?然后就是众所周知,刘老部长大力推荐年轻干部李鹏出任部长,李部长此后一路高歌猛进,直至总理。李鹏升任国务院领导层后,水利、电力部门再度合并。李鹏上调,就由水利部钱部长继续出任合并后的部长。到88年机构改革,水利电力部撤销,水利部独立,电力部门则与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等合并而成能源部。不过效果不算太好,一届后即被撤销,电力工业部再度成立,同时国务院三峡建委、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纷纷成立。再到98年机构大改革,电力工业部撤销,其政府管理职能转去国家经贸委,又成立了正部级的国家电监委。高严出逃,十六大当口上,急调浙江省省长柴松岳重搭班子。十七大前,柴到点下课,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入住电监委,尤主任我们在国土资源部那节已经提到了。

      回来说水利部,水电部拆分后,原副部长杨振怀任了一届水利部部长,然后交由钮茂生。钮部长接棒时不到54岁,本来该有两届任期,结果,98年的“百年不遇”,让这位水利部部长吃尽苦头。第二任期刚刚半年,就被免去部长职务,下放河北省省长,那个时间看是够让人郁闷的。印象中,这是朱总内阁最短任期的阁员,也是近年来届内任期最短的阁员。所幸钮在河北做得还不错,到点下课后回到北京任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水电一家亲,钮之后,接替者是前国家电力工业部副部长汪恕诚。汪是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出身,与胡总是同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水电开发工作。水电部分家后,他也是在电力工业部。电力部撤销后,就去了新成立的国家电力总公司任副总经理。钮的意外下台,使得汪重返政府部长行列。应该说98年政府机构改革,大批经济主管部门改组撤并,造就了一批“下岗部长”,汪恕诚是捡漏型的,刘淇是因祸得福出任北京市市长并以此慢慢升任书记进入政治局。

      以汪的年纪,07年正是卸任的时机,但谁来接班是个问题。本来最有希望的张基尧,早在03年即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本来我也认为他可能会杀个回马枪的。南水北调办,不陌生吧,北京市前市长孟学农(拼音打字mxn时出来的是抹稀泥,汗一个)复出后就任该办公室副主任,冷衙门。那么翟浩辉有优势吧,结果到60即被免职,没丝毫含糊。还有谁呢?鄂竞平,年轻、资格也够,结果,还不是他。是有人杀回马枪回来了,不过不是从另一个衙门,而是从天山脚下。

      2007年4月,陈雷被任命为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而两年前,他刚刚才去了新疆。

      并非不是我没考虑过陈雷,只是按规定,首长们是要尽量作满一届任期的,而通常够满3年才算一届。从没小看陈雷今后前途似锦,只是觉得,这锦还是编得快了些。在地方上取得相应工作经验,当然对今后发展大有裨益,以陈雷年纪,可有两届部长任期可做。鄂竞平的最后出路,估计也就是去相应其他局办解决正部级问题吧。

      以陈雷的任命方式,我是觉得也许有必要重新考虑下财政部等的任用方式了,当然,肖捷还年轻,下届政府班子还不必急于回来。

      最后再说,水利部这种技术部门,是安置党外人士的不错去处。前面已经提到过傅作义。本届部长行列中,民盟中央副主席索丽生副部长年过60转去政协作副秘书长,同时便调来无党派人士胡四一继任副部长。

      未来某天,水利部再出现一位党外人士任部长,也是可能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