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来说说国共两党 -- 上古神兵

共:💬231 🌺803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能做词的宋在当时并不一定比蒙古生产力发达,生产力

        并不只包括诗词文章瓷器丝绸,就像二战时法国做的艺术品比德国好再多,你也不能说法国比有德国更先进的生产力。你的纠结就是到底是英雄还是人民创造了历史

      • 家园 两党组织能力差太多了

        管理学上: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何况当时共产党的点子还不是三流。

        老蒋毫无胜算,执行力太差了

      • 家园 你以为是打红警呢?做板凳排排分。
      • 家园 显然是中学政治不及格的。
      • 家园 并非蒋把农民推到毛那边去了,而是把自己推到农民对面去了

        东征陈炯明的时候,彭湃领导的农会就在陈炯明背后“瞎折腾”,牵制陈炯明无法全力对付广东国民政府。到了北伐的时候,各地农民农会给北伐军当向导,间谍,破坏吴佩孚等军阀的交通通信,支持北伐军。北伐军进入福建击败当地军阀后,还发生过军阀中将领败退,被农民抓住后斩首,首级挑在长矛尖上迎接北伐军的事情。这是日本资料中都有所记载的。北伐军从广东出发时才八个军10万人,兵分三路,每一路对面的军阀部队至少是北伐军的两倍半。没有优越的政治纲领争取到民众的支持,国民政府哪里有那个能力节节胜利。文强在特赦后接受采访时就说过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还是没有群众的支持。北伐时群众怎么欢迎我们,抗日时群众怎么支持我们,到了解放战争时国军想找个向导都难。没有民众的支持革命不可能成功,这可是1923年孙中山在公开演讲时就说过的。

        共产党后来提倡的政治工作群众路线,国民党两次体会到威力,不过26年时正面体会,46年时反面体会。解放战争国民党三年就溃败了,去反思其他问题都不如去反思为什么26年和46年不过20年,国民党就从这头变到了那头。

        通宝推:franky9,
        • 家园 罗嗦两句自己的观点:

          我反对的是说:由于蒋集团的主要成员出身于大资本家,大地主等等,由于阶级立场,所以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尖锐对立,导致行为上残酷剥削,最终失败云云,这么一套逻辑。

          我觉得可以用生活里常见的情况来打个比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是说话比较冲,年长的人或者在心里,或者直接说:你这样,将来会吃亏的。

          这个刚出茅庐的小伙子其实说话冲,是不知道自己这样说话,迟早会吃亏,他们才这样说话的。这和有的人以老卖老,说话盛气凌人是不一样的(这种人其实是看菜下饭,仅仅对下面嚣张,对上级平级往往是规规矩矩,所以他们倒不一定会吃亏)。

          这就会有好几种结果:有人听劝,很快融入社会;有人吃了亏后,总结经验,改变自己;还有的人在吃亏后,归咎于环境,到老还是没有长进(类似弥衡)。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天生就早慧,在这些为人处世方面早熟;也有人出道早,比同龄人经过的磨炼多(向张无忌和那些学生会干部)---这些人可能刚开始工作,就水乳交融。

          我觉得,毛和蒋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无非是要打天下。毛的水平高,最后胜利了。蒋对工农千百万的力量或者没有认识清楚,或者认为自己这样的政策不会激反他们(59-61三年就是没有激反农民);或者认为得罪其他人比得罪工农,后果更严重(所以他不分田地,北伐时,两湖的地主子弟,多是北伐军中下级军官,他们反对分田,后来在镇压中,也显示了实力。蒋对此不可能不了解)。

          蒋的思路,事实证明是错了。毛的社会各阶层分析,先解决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的问题---随后有三大法宝---最终胜利。

          而蒋到台湾后,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采取了改良(三七五减租---听台湾同学说,地主也有因此上吊的;罢黜贪官,重用廉洁的陈诚),否则,就算有美军的保护,他也不见得混得下去。

          明末崇祯皇帝加田赋,总是说再累吾民一年---不是他的阶级立场一定要对农民敲骨吸髓,而是这是他的水平,他的脑袋里认为最正确的应付时局的方法。蒋的政策,也是他认为最正确的,他想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来。如果毛在他的位置上,无疑会比他成功,甚至毛代替崇祯皇帝,可能会拯救明末的危机。

          我的观点,其实也是现在流行的架空历史小说的共同思路而已,李富贵回到太平天国时期,能够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因为他有经验,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就像老年人知道说话不能太冲一样)。

            • 家园 老兄,这种玩笑还是不要随便开的好

              回收了,见谅。

          • 家园 之所以蒋在台湾能进行土地改革

            是因为台湾地主门在军中没有势力啊,大都又背了个通日的包袱

          • 家园 你转来转去还是掉进阶级分析的坑里了

            两湖的地主子弟反对分田,老蒋就妥协了,不正是说明老蒋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国民党可没傻到49年才考虑农民问题,他们26年就把二五减租写进政治纲领了,为什么在大陆推行不下去,在台湾就推下去了,还不是代表的阶级利益变了。

            • 家园 继续陈述自己的理解。老蒋怕分田地,枪杆子(地主子弟)反对他。

              就牺牲无土地农民利益,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减租的政策对了,还会有个能否贯彻到底的能力问题。老蒋的手段就是有限---他对宋哲元和韩复渠,一人给了一个省,够重用了吧?还是指挥不动;毛派出去开辟根据地的贺龙,李先念(原先也不是嫡系),就是忠心耿耿----如果异地相处,毛肯定搞得宋,韩服服贴贴,蒋搞得贺,李离心离德---------这是水平问题,(和刘邦项羽对韩信的性质一样)和阶级本性无关。就像萨苏文章写得比我好,不是因为他是革命干部出身,我是地富反坏出身一样。

              • 家园 共产党的人比国民党的人听话

                因为共产党的理论(或曰洗脑)功力强啊,也不光是老毛个人英明神武,大胡子列秃等功劳也不小

              • 家园 你还是落在阶级理论的坑里

                老蒋可不是短视的问题,他所依靠的就是地主子弟为主的军官团,他怎么会得罪他们?老蒋如果要强行给农民分配土地,就必然要镇压这些人的反抗,就必然要有一支支持给农民分配土地的军队来完成,到头来,他就一定要上井冈山。为政者依靠什么人,就要照顾什么人的利益,这就是阶级性。

                诚然,蒋的才干远不及毛,他就是上了井冈山也未必能成功,但反过来,毛就是代替了蒋的位置,他也不可能用国民党的国家机器来给农民分配土地 -- 这个国家机器根本就是反对这条的,他要么屈从于这个国家机器,要么打碎这个国家机器另起炉灶。到头来仍然是阶级问题。

                水平问题决定的是文章遣词造句的好坏,决定不了文章的主题,决定文章主题的是人的立场,这个立场,反应在政治斗争中,就是阶级利益。

                • 家园 阶级利益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不可调和的

                  各方面利益多少都要照顾到的政府才能安定团结,长治久安,你好我好大家好才能和谐,否则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历史证明如此,希望不要再次被历史证明如此。 各位说说看现在的中共代表什么阶级? 或者说应该代表什么阶级?

                  老蒋的政府代表的必然是和中共相对的经济政治路线(假定中共代表共产主义路线),但是不一定是要站立农民的对立面。

                  其实国共依靠的基本都是同一群人,领袖们都是知识分子,还不少是喝过洋墨水的,中下层受过教育出身的军官都是小地主,资产阶级出身的居多,行伍出身的和士兵同样是贫农出身。

                  老蒋不能直接分地主的土地,但是可以搞温和土改,

                  执政能力强的话一样可以做到吧,老共拿到政权

                  以后侵犯农民根本利益的事情多了,不是一样做到了

                • 家园 好像我们的分歧,是"代表"这个词的理解。我用的是借重或者利用

                  我觉得,贫农对于国共之争,就好像韩信对于刘项。

                  对于项,韩是不能为自己所用---成为强敌----自己失败。

                  对于刘,韩原来是敌对阵营---为自己所重用---胜利后再消灭。

                  在韩举足轻重时,刘封他为大将(资深将领周勃,樊哙要给他腾位置),再加上感情投资,韩开口要代理齐王,刘给正式齐王;刚胜利,韩不再那么重要,但是还有潜力,刘把他兵权解除,从齐王搬到楚王;最后韩价值可以忽略不计时,灭他三族。

                  是否你认为,刘先代表韩的利益(不惜牺牲周,樊的利益,并非毫无风险,周樊也有可能另外找门路),再发展到和韩是和平共处,最后利益尖锐对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