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人口控制政策就是为了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 冷眼

共:💬65 🌺4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静态的发展观

      政论式的措辞,又没有数据,驳不驳也罢,大伙省省力气吧。

    • 家园 你是和Perry家族对着干的那个冷眼吗?很有名呀.

      如果是的话,你很有名.

      经常把Perry家族指出的危机要么轻描淡写,

      要么逐步稀释到其他国内内部矛盾话题.

    • 家园 日本韩国人天生高级?-人消耗资源大于所创造的财富就为负担

      日本韩国是靠教育,还是靠大家生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

    • 家园 计划生育或许必要

      问题在于,不对少数民族计划生育,而且民族比例失调带来的文化冲突和国家认同问题很重要。当汉族比例下降到一定程度,人家要求掌权或独立,你是否答应?

      或者汉族老化,基础劳动力靠少数民族弥补时,几代人以后,不占优势的汉族能否控制住局势?而且你是否愿意看到,城市里除了几个汉族高级住宅区,都是各民族自己特色的聚居区?当汉族不断老化,这完全是可能的,那时候应该怎么办?汉族自觉推出舞台?

      • 家园 【原创】关于民族人口比例的问题

        一个国家要保持稳定强大,最重要的是综合国力以及人均收入,而不是人口多少,这个问题虽然在现实中有无数例证,但却是人口增长论者最容易搞错的问题。人口增长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候是人口增长有利于国家发展,有时候是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国家发展,我在上面的文章中要说的就是现在在中国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国家发展,这样才能解决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

        具体到民族问题上,也适用于同样的观点,一个国家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保持稳定。就拿苏联来说,它解体后大家就都来说它原来的民族问题有多大,但是它是因为国家垮了,这些问题才出现的,如果那个强大的苏维埃联邦还在,民族问题就只是社会中的“隐患”而已。如果现在美国政府突然垮了,那照样有一堆民族问题会出现的,就算你主体民族人口多,还会有别的问题。中国以前汉族人口还不是多得很,民族分裂照样发生,国家没有力量,光靠人多有什么用?

        不过我也认为,作为国内政治,汉族人口保持优势还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又要继续控制人口以利于发展,那么应该做的就是大家一起来计划生育,就我所知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负有计划生育的责任,那么主要就是执行的问题了。

        关键词(Tags): #国家实力#民族#人口比例
        • 家园 人多还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汉族比例少的话问题只会更严重,不过你后面的话说明大家还是有点共识的,其实计划生育的危害本来还不至于这么快,只是夹带了民族比例失调带来的文明冲突的隐患,不然河里的几位兄弟对计划生育并没有这么敏感.基本上,现在的民族政策很糟糕看来是大家的共识了.

    • 家园
    • 家园 葵花宝典?

    • 家园 这样好的文章怎么才出来,花

      让那些反对我们基本国策的叫嚣了那么久。

      请楼主务必常来和那些谬论做针锋相对的辩论。

    • 家园 【原创】二、人的社会成本和社会贡献

      就人的社会成本方面,不仅包括人的吃穿住行,也包括社会投入的这一部分,社会保障的投入、基础建设维护的投入、环境投入等。就人的贡献方面,可以用社会贡献来表示,即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总额,包括工人工资、各项税金及净利润,净利润可以理解为业主的收入,人均社会贡献就是在这个行业的劳动力对社会的贡献。不同的行业人均社会贡献的水平是不一样的,越是高端的行业,人均产值越高,人均收入越高,人均社会贡献水平就越高。

      社会成本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口数直接相关的,所以要以人均社会成本这一指标来衡量,而不能以总量来衡量。简单的来说,我们认为现在中国现在社会问题很严重,什么社会保障不足、环境恶化问题,其实主要是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解决?是不是应该增加更多的人口,搞更多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出更多的资源,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然而,由于更多的人口会消耗更多的资源,采用这种方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这种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并不一定反映在人均收入上,但是一定会在社会成本的其它方面――比如环境资源的消耗上反映出来,就是环境的更加恶化。解决社会成本问题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提高人均社会贡献。

      比较人均社会成本和不同行业的人均社会贡献,人均社会贡献高于人均社会成本的行业才是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贡献的,而人均社会贡献低于人均社会成本的行业则是社会的负担,从事这行业的人口越多,社会的负担就越重。

      也就是说,并不是劳动力有了工作就是对社会产生了贡献,就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如果从事的工作产生的效益低而消耗的资源高,对于社会仍是一种负担,这样的人口越多,对社会的负担就越重。作为一种直观的例子,大家可以想想那些“五小”企业,它们就是其中的典型,更多的低端行业与它们只有程度的不同。许多人看到中国现在就业问题好像不是那么严重了,连“民工荒”都出现了,就以为可以放开人口控制,靠低端产业的生产来解决社会中的问题,却无视这些问题大部分本来就是人口增加所带来的。

      人均社会成本要区分理想成本和实际成本。理想的人均社会成本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意味着人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了充分补偿,消费水平高,社会保障充分,环境保护完善。实际人均社会成本则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社会成本的人均数,包括人的平均收入、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投入的平均数。如果实际人均社会成本低于理想人均社会成本,那就是人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没有得到充分补偿,社会上就会表现为人均收入低、社会保障不足、环境恶化等等。要注意的是上述问题并不一定会同时发生,国家可以通过某些手段使得人均收入不降,但问题终将反映在如社会保障和环境上。比如说教育产业化,就是国家把属于社会保障的教育投入转嫁到个人,看起来人均收入提高了,但负担却更重了,还有,为解决就业问题而上的高污染企业,也是一方面提高个人收入而另一方面严重影响环境。为什么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发达,而环境问题却仍然越来越严重?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低,人均社会成本要低于理想成本。这个问题不能依靠扩大现有经济规模来解决,只有通过提高产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解决。

      关键词(Tags): #发展#人均收入#人口政策
      • 家园
      • 家园 【原创】三、低收入水平行业的产生与危害

        为什么会有行业的人均社会贡献低于理想人均社会成本,其实就是所谓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用全球化的观点来看。假设在一个发达国家内搞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低端产业,那么人工的成本就要至少达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还要交纳种种保险金、种种税费,此外,还要达到严格的环境标准,花大代价对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其结果就是成本相当高,为了不亏钱就得把产品也卖得相当贵,这样,它的人均社会贡献也会比较高,可以达到理想人均社会成本。但是在全球化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把这些行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再来进口产品。产品千里迢迢运来,价格还比原来的便宜得多,原因在哪里?当然就是成本降低了。发展中国家人员的工资低还只是一部分原因,其背后社会保障的减少,环境资源的破坏,都是人口社会成本水平降低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来看看发展中国家是如何发展的,说得简单一点先大搞低端产业,由于要进行成本竞争,低端产业的人均社会贡献也就很低,国家再进行调控,是把实际的人均社会成本压得比低端产业的人均社会贡献更低,这样多出来的钱就可以用于发展。

        将人均社会成本压得很低所带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说国家总是优先保障就业和工资水平,那么所损害的就是环境和社会公共投入这一部分,所以象环境恶化、医疗、教育、养老的问题就自然而然会出现了,所以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社会保障及环境问题是一定的,总之就是人口太多,加上大搞对环境影响大的产业,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太大,而政府从产业中获得的税收不足于弥补。

        这段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竞次”,发展中国家靠降低成本――其实就是压缩人均社会成本,以本国的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吸收外国投资创建自己的产业。不是说这样做不对,在发展的道路上没有多少捷径,区别就在于你付出这些代价后能不能提升产业链,获得发展,中国在这一方面还算取得了成就。

        按一般的说法,全球化的产业分工提高了效率,但是至少对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说,不过就是降低社会成本水平(不光是劳动力收入水平)所取得的产品成本优势,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无可避免的环境和资源压力。这个过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所谓“劳动力成本优势”本身就是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我们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摆脱这种“优势”,而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怎么样都要保持。

        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产业水平有了相当提高,人均社会贡献、或者说人均产值、人均收入都有了提高,相应的人均社会成本就可以提高了,国家主要将钱投入到可以控制的地方,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环境的保护等等,主要是弥补一下以前欠的债。但是能弥补到什么程度--就是说人均社会成本能有多高,还是取决于人均社会贡献。

        人口的增加导致人均社会贡献的下降,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简单的说,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生存取决于市场,而市场是有限的,同时竞争的企业越多,收入利润就越低。中国取得目前的竞争成就已经是竭尽全力了。我们靠打开国外市场,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就算是世界的市场,也不是无限的。现在中国的高收入中高端行业,缺的是什么?不是一般劳动力,甚至也不是资金投入,而是技术和市场。再多增加几亿人,一定不会对产业提升有帮助,只会增加更多的、别人不愿意做的低端产业,产生更多的社会成本。在这个问题上,并不需要有多么复杂的认识,讲道理是一堆,但你也可以简单的看看现实,看看现实中最差的工作是什么?问问在那里工作的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人口增长论者其实也认识到同样的事实,只不过他们把低收入称之为“劳动力成本优势”,所以才会把人口增长和“保障劳动力成本优势”联系起来。“人多,工作难找”是这社会上普通的认识,除非你去做最苦最累工资最少还兼污染最严重的工作,现在也有些招不到工人的情况出现,还是一个收入低的问题,你能把收入提高自然就招得到工了,问题是工人收入提高了,工厂的利润就下降了,工厂在这已经十分严酷的竞争环境下就支持不住了。

        过去成功的经验并不能直接套用在现在,过去我们靠控制人均社会成本,通过发展低端产业来筹集资金取得发展,那么现在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是否仍然严格控制住人均社会成本,按照某些人的想法就是一定要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就可以获得更多资金来发展呢?这样想是不对的。

        第一、这种做法是权益之计,是与经济发展的目标相违背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使人民的生活更好,就是人均收入的提高。如果在这一点上认识错误,把维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当成第一要务,甚至是以放开人口增长来维持“劳动力成本优势”,那么人均收入就始终难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济增长放慢,就立刻会陷入困境。

        第二、控制社会成本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降低社会成本的投入,就是对环境的欠账。实际上,在发展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是可以的,环境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这种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原来我们还说保护环境是为了“子孙后代”,但是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不容回避了。

        第三、提高社会保障、提高人均收入也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要想培育国内市场,促进人民消费,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基础建设,不提高人均收入是做不到的。高端产业需要高素质的人,对教育、科研的投入也要进一步增加。也就是说,提高人均收入不仅是发展经济的结果,也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Tags): #发展#人均收入#人口政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