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项羽与韩信 (一) -- 知之后哀

共:💬131 🌺2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项羽与韩信 (一)

    项羽与韩信

      (一)

      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着几个失败的英雄。在“成王败寇”的准则下,在由胜者书写的历史中,他们出现的几率是凤毛麟角的。

      没有统治者会希望他的对手留下千古之名,胜利者总是想方设法的加以歪曲诋毁。这样的力量是可怕的,足以使真相被掩埋,英魂被亵渎。如同宋朝的名将潘美,现在却成为杨家将里人尽皆知的大奸角。只是因为当年几个嫉妒的同僚的诽谤,即可使一代名将留下千年骂名。而当统治者这样做时,其力量要大得多,甚至可以让被污蔑者永世不得翻身。设想如果没有乾隆替袁崇焕翻案正名,不知我们今天会如何看待这位民族英雄。

      然而,在这样恶劣得生存条件下。在短短几年的楚汉之争中,历史却留下了两位失败英雄的形象。西楚霸王项羽和淮阴侯韩信,他们得以留存,一方面是因为太史公史笔如铁的精神和努力;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震撼时代的气概和魅力,即使致他们于死地的敌人也无法将他们抹除,也无法不被他们所感染。

      项羽和韩信是作为一对对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之前,虽然韩信试图为项羽所用,但是却未成功。之后,当他作为与刘邦和项羽鼎足而立的力量时,项羽也曾试图使其中立,但也未成功。所以,在韩信作为历史人物存在的期间内,他和项羽始终是对手。

      项羽和韩信的对立,从根本上说是性格的对立,也是两种军事思想的对立。有时我甚至觉得楚汉之争是汉民族民族精神的一个分水岭。在楚汉之争之前的战国以及短暂的秦朝,汉民族是以一种尚武和强悍的形象存在的。那时的战争还未摆脱春秋时的贵族色彩。在奴隶社会晚期的春秋时代,军事权是少数自由民和贵族的特权,而造价不菲的金属武器和战车,更是限制了军队的人数,从而使军队的素质有了保证。那时的战士是装备精良的、是荣耀的、是精英化的。这样的战士更崇尚力和尊严,喜欢纯粹的战斗的胜利,而不是诡计和阴谋的胜利。所以才会有宋襄公的“兵半渡而不击”;所以才会有华元对敌军的“鄙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炊。虽如此,城下之盟,不能从也。”的坦承相告。而项羽正是这种精神、这种荣耀的继承者。在项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力”与“勇”的最大体现。

      正如他所说的:“不学剑,要学万人敌。”项羽的力与勇是超越技术的,他并不武艺娴熟深通韬略,他也没有很好的战略眼光和用人之道。但他就象是一把开山斧,至钝而至刚,一切花哨的招数精妙的算计,对他毫无意义。他只是简单的直击,以绝对的力量和绝对的气势,使一切智慧暗淡无光、相形见绌,粉碎在他的纯粹下。而楚军就是项羽的化身,这是一支真正的精兵,它最出色的战役都是以少胜多,而且都是在正面攻击中将敌人击溃,没有十面埋伏的阴险、没有声东击西的油滑、没有围魏救赵的取巧,有的只是一以当十、一以当百的勇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是不败的象征,也是残暴和强悍的象征。它也许没有韩信的军队那样的训练有素,那样的进退攻防中规中矩;也许没有秦军装备精良、矛尖箭利。但是它无疑是最有战斗激情和荣誉感的军队。这一切都是项羽人格的感染,他的勇猛、他的狂暴、他的破釜沉舟,这一切构成了楚军的脊梁。在巨鹿,项羽第一次唤醒楚人血液里的荣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当项羽叱咤着高举长戟向秦军冲去时,所有的楚军兵士被点燃了,亡国的屈辱和战死的光荣,象火一样的烧灼着他们,他们完全疯狂了,跟着他们的英雄,不知疲倦的奔跑冲杀。“象一个战士那样的战斗,象一个战士那样的死去。”每个楚兵的心里被这样的念头所充满,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念头支持着他们使他们成为百胜之师,也支持着他们走到生命的终点。秦军在这一天被彻底击败了,曾经高傲的王者之师,在这群衣甲不全而又全无章法的敌人面前被打的粉碎,九战九败。项羽胜利了,诸侯们“膝行而前”。

      无敌的楚军在这一天诞生了,同时诞生的是项羽的悲剧。

    关键词(Tags): #楚汉相争#项羽#韩信元宝推荐:张七公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项羽与韩信 (二)

      当韩信在历史舞台上登场的时候,项羽已经是名震天下的“霸王”了。这两个同时期最出类拔萃的军事天才,却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两人的对立,可以说是宿命的。以两人最经典的战例来比较,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同样都是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实践。但两人的做法却截然不同,项羽的可说是阳谋,士兵被告知将只有三日的食粮并且没有退路了,项羽用这样的行为来激励士兵的勇气和斗志,也营造决死一战的悲壮气氛和必胜的气势,以此来达到激发士兵潜力倍增战斗力的目的。而韩信的则是阴谋,士兵在背水而阵前并不知道自己会处于死地,当赵军大兵压来军心动摇时,韩信才点破“后无退路,不战只有死”的境况,使”人自为己战”。虽然最后的效果相近,但是其中高下立分。项羽的做法是以义理激之,韩信的做法是以利害迫之。士兵在项羽手下是子弟,是有血有肉,会为信念战斗的人;在韩信手下只是棋子,是知道趋利避害,行为可以预测和控制的机器。韩信是算无遗策的,他并不只依靠背水,后面还有着“拔旗易帜”的高招,在进入战场时他就已经知道胜利会属于他,可谓“先胜而后战”。而项羽在到达巨鹿时,心中也是充满必胜的信念的,但这信念却不是出自他对全局的计算和掌控,而是出自他对自己和子弟兵的信心,也可以说是一种盲目的信念。他的军队是他的人格和信念的外化,只要他必胜的信念还在,他们就始终是无敌的。在最后的垓下,当经过激战才艰难击退韩信的中军,而汉军的两翼却又潮水般的涌来时,我想,那一刻,项羽的心倦了吧,他第一次觉得失败将要降临,于是他的百战百胜的部队也和统帅的信心一起崩溃了。

      可以说,项羽对军队和士兵的改造是全面的,是触及灵魂的改造,这样的改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一个人脱胎换骨。典型的例子是内战时期许多被俘虏的国民党士兵,在思想教育后反正,其战斗力成几何基数倍增。项羽的楚军也是这样,每个士兵的气质和意志都和统帅一致,部队的战斗力建立在对统帅无限信任与崇拜上。

      而韩信对部队的改造只是技术性的,提高士兵的技能和服从度,用条令和纪律来约束他们,从而改善战斗力。

      士兵们服从项羽是因为被他的人格和气质所征服,这种服从是盲目的,但也是全身心的。而服从韩信,却是服膺于他卓越的指挥能力和严格的纪律,战士们对他的信心是建立在以往的胜绩上的。

      我们可以看到初出茅庐的项羽在夺了宋义的兵权后,与部队基本没有经过什么磨合,通过破釜沉舟的举动,很快赢得了军心士气,并在之后的“巨鹿之战”中重新铸造了楚军的魂魄。这一系列的天才的军事手段,在项羽手中施展起来,举重若轻了无痕迹。这些都是植根于他独有的精神气质,是别人不可能复制的辉煌。项羽那直指人心的精神力量是韩信所缺乏的,当然韩信所有的对战局的洞察力,对战场微妙变化的把握能力也是项羽所不具备的。项羽绝不可能达到“十面埋伏”的精密,韩信也绝不可能重现“破釜沉舟”的慷慨。

      韩信与项羽的对立,极端化的说,是“智”与“勇”,“奇”与“正”的对立。当然,实际这两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项羽不乏智谋和战略眼光,韩信也能身先士卒,但是谁为主,谁为附,到底哪个因素才是最根本的,却是需要辨明的。楚汉之争的大幕落下时,历史似乎给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智”强于“勇”,“奇”胜过“正”。勇冠古今的项王倒下了,崇尚堂正之战的子弟兵覆灭了,消灭他们的是算计精密的智将,击溃他们的是不期而至的奇兵。

      这样的例子给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光明正大的战斗成了笑柄,阴谋诡计成了主流。“兵者,诡道也。”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绝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是谋略,而非部队本身的战斗力和意志。如此经过余辉尚在的大汉帝国,如此经过奇谋百出的三国时代,当西晋末年,我们再一次面对强悍的游牧民族时,我们惊异的发现,才不过短短几十年而已,三国时那些奇谋妙计,那些战争艺术的杰作还历历在目。可这些在内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智慧,在对抗异族入侵时竟然是这样的毫无作用,一次又一次的,汉族的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部队被游牧民族的少数部队所击溃。这些蛮族的军队正想当年的楚军一样,靠的是强悍,是勇猛,是全军一心。内战中,那些可以用来代替战斗的取巧手段,那些离间也好,攻心也好,那些四两拨千斤就能胜过千军万马的计谋,在面对不同文化的蛮族时,毫无用处,只有实实在在的战力,才是胜利的唯一保障。

      当晋人扶老携幼,凄惨的渡过长江时,他们应该会怀念项羽和那只楚军,那只死也不过江东的楚军……没有了“智”的“勇”还是“勇”,而没有“勇”的“智”什么也不是,即使有平型关这样的神鬼之机,假如没有八路军战士敢于挺着刺刀向鬼子的机枪冲锋的必死勇气,又哪里会有辉煌的胜利!

      千载之后,仍有多少男儿掩卷长啸,被项羽当年的气概所激励,渴望投身到他麾下,为之一战,哪怕是战死,也是何等的光荣!却不知有多少人会渴望加入韩信的军中。韩信似的良将常有,而项羽似的霸王却再不可复得了……

      (二)完

      关键词(Tags): #项羽#韩信#楚汉相争元宝推荐:铁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青说战争都这么情绪化,艺术化么?

        项羽在战争史上的地位是在于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重骑兵,或者说是冲击骑兵。他的成功是因为这支重骑兵面对秦军的步兵方阵压倒性的优势。项羽的失败是因为韩信学会了这套,并且提升了汉军重骑兵的战斗力和机动性。楼主这种文青似的语言其实说了等于啥也没说。

      • 家园 我个人觉得,战争还是以实力为根本的。

        当双方的技术实力相差不太大,甚至几乎相当的情况下,计略才会发挥根本决定因素。当技术实力差得很远时候,再出色的计谋也无能为力。

        韩信的部队和项羽的部队实力相差不多。西晋末年,中原政权军队的技战术实力已经不再是周边民族的水平了——这时候,最具实力的部队是骑兵,而且,那时候西晋步兵的训练程度也远远不行。同样的情况,在宋朝也出现了。宋朝对军事将领的防范政策造成了军队作战水平的大幅下降,而且还是以步兵为主。即使岳飞面对金国的骑兵部队也只能采取牺牲一部分步兵的生命,将对骑兵作战的方式转变为对步兵作战的方式。二战时候的波兰骑兵,面对德国的装甲部队,不管勇气和计谋用的多么出色,结果也是一样的。

        其实,我也非常的欣赏项羽的霸气。他身上有种贵族的气质。可惜,他应该早出生一些时候。韩信同样是出色的军事天才。可惜,他们都不是帝王的候选者。那个时代,最终是属于刘邦的。他和韩信不过是各自完成自己历史使命后就该离开了。

        • 家园 最近要拍的一个电视剧,讲韩信的

          非要把韩信和虞姬扯上关系,说韩信爱虞姬,不然,为什么垓下的时候不马上消灭项羽,而是围起来。

          不禁要佩服导演和编剧的胆量和胸怀。

          • 家园 现在的电视电影编剧们真让人没法说……

            好像什么事情没有男女关系掺和进来就不完整,没有七八角的恋情就不正常。别管是现代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过程(比如央视的几部所谓反应现代军队的片子),还是抗战年代脑袋像大风天里天上的风筝的非常时期(比如《中国兄弟连》,听名字我就恶心。还有那个反映炸鬼子机场的片子),男主演们都有足够的闲心、闲工夫来关注周围对他有意思(或者他对人家有意思)。对于以现实为背景的片子,以前是编出个美女来爱男主演,现在是找个对立面阵营的(甚至是不伦的……)来编一个以火星上发生过的故事为前因线索的感情。还美其名曰这才是人性。普世朴实的人性阿!!!!

            所以,我们发现,现代军人的主要精力用来和自己的战友一起勾心斗角的抢上司的千金,旧时代的人们可以不顾命,但是不能不顾色……至于古代,你怎么就知道以下这些不是事实呢?——

            韩信本来和虞姬是从淮安逃难来徐州的两小无猜,还有个一起的当地穷朋友刘邦(兼职地头蛇,还保护前两位,并声称要和韩信公平竞争)也在追虞姬。可惜,来了个宿迁搬家至此的有钱人家的少爷项羽(他父亲叫项少龙,他妈叫琴清,他的启蒙师傅叫善柔……)也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看上了虞姬女士。在某一天,秦始皇同志下来视察普世价值在地方的学习推广情况,途经这里,亲自为全县的广大皿煮屎游人士宣讲《关于在当前形势下大力提倡普世价值的若干历史问题》的报告。刘邦和项羽都有幸参加。项羽本就是皿煮阶层,刘邦作为地头蛇从黄牛那里讹来了一张票。在会场上,刘邦感慨“我想推广普世价值”,项羽一听“切!!!我爸是秦老总的铁哥们儿。我想去推广就去推广!!!”韩信走刘邦的关系作了这次大会的茶水,虞姬走了项羽的关系当选为中场休息时候健美操表演的“普世价值宝贝”(有可能有潜规则,这为后面的楚汉战争埋下伏笔)。正是在中场表演时候,由于表演过于火辣,秦始皇同志鼻血不止,心脏停跳,抢救不及时(李斯、赵高眼也直了)驾崩。后来,虞姬和项羽跑了,韩信追去愿意给项羽打工(只要能见到虞姬就行,可是后来被项羽发现和虞姬偷情,开除了)。刘邦不干了,想找手下小弟要去砍项羽,但是想了想自己的小弟不如人家项羽的职业保安队伍厉害,就算了。后来,秦家公司欠债过多,大家不干了,就开打。项羽带着自家的保安队和秦家的保安队(队长章邯)干了一架。项羽头顶长着九个旋(解释一下——旋,指的是头发的排列中心,选个旋涡,我们那里古语有云——俩旋横、仨旋愣、四旋打架拿板凳、五旋敢跟火车碰

            ……可见,项羽敢拿着板凳碰开动起来的火车,虽说是从后面碰,也很可观阿!!!)从小打架不要命。章邯说“我只是给人家打工的,犯不着玩命!”所以,大家就都服了项羽。可是,刘邦趁着大家大家的功夫,翻墙头进了秦家大院,偷了不少东西。刘邦的一个小低低,叫曹无伤,嫌分东西太少,就告诉了项羽。项羽不干了,非要砍刘邦。刘邦找另一个小弟,张良,摆平了这件事,自己却吓得跑到汉中去了。后来,韩信参加了刘邦的黑社会组织,和刘邦一起找项羽的场子,最终干掉项羽。可是,刘邦记恨韩信和虞姬的关系,又不好意思当着众兄弟的面拿这个问题算计韩信,可是,刘邦的老婆是个大醋坛子,埋怨韩信当初逃难逃哪不好,非带着虞姬逃到刘邦那里,不顾一切的干掉了韩信。bulabula bulabula ……

            哎呦我的妈呀,遍这么个破事儿太累了,后面实在是不愿意详细的编了,越编越恶心……真佩服那些编剧……

      • 家园 韩信、项王、皆我乡人,关于这二位的故事传说很多。

        这些故事传说里对项王较多怜惜,对韩信较多赞赏,对刘三多有戏谑。

      • 家园 韩信似的良将常有,而项羽似的霸王却再不可复得

        好!!!

        说到俺心坎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