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部伪棋史,蒙蔽天下人(修改于2007年2月) -- 燕来

共:💬34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日本人学围棋,一千年没学懂

日本人学围棋,一千年没学懂

一、唐代围棋数路法正解

唐代围棋采用数路法来计算胜负,数路法是一种简便数子法(从时间顺序上说,是我国历史上产生的第三种数子方法)。

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研究围棋,人们不难对唐代数路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1. 唐代围棋为什么要求后走的一方收后?

这是为了平衡手数(单官也要收),使黑白两方下出的着数相等。

2. 唐代围棋为什么要将俘子和死子填回到各方的围空中?

这是做棋。像这样做棋后,就使棋盘上黑白两方的棋子数量相等。

(唐宋古籍所载棋谱中,未见到放弃或虚着之例,只有手数为偶数的记载或与之等效的不收单官又不数子的记载。在无放弃和手数平衡的情形下,回填做棋后就可致使棋盘上黑白两方的棋子数量相等。)

3. 唐代围棋为什么只数空,不数子?

不数子有两个原因:

(1)回填做棋后,棋盘上各方棋子的数量恰为对局总着数的一半。只要记录了棋谱,就不必再数了。

(2)胜负由黑白两方活子数量之差来决定。求差时,棋盘上等量的黑白棋子不论数量有多少,它们都一样地互相抵消掉。因此,可不必关心各方摆放在棋盘上的棋子数量。

(详情请阅《计枰点围棋规则》之计目法原理。)

4. 唐代围棋数路时为什么要从所围实空中扣除眼位?

棋子要拥有眼位,才能最终永远地生存。眼位要保护起来,任其空虚,不得有棋子存在于其上。

数路的实质是数子——数一数在各方围住的实空中还能生存多少棋子。

因眼位非子(不能将它与子等同看待),所以要将眼位扣除。

5. 唐代围棋“路多为赢”应如何理解?

眼位除外的空点叫做“路点”,简称为“路”。路点上可以填放棋子,也可省略填子的手续而将它与子等同看待。

做棋后存在于棋盘上的棋子叫做“局子”。以空点为表象的路被看作子时,叫做“路子”——有权生存在棋盘上的活子。

一方活子的数量由局子和路子两部分棋子组成。通过做棋致使两方局子数量相等时,两方路子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活子总量之差。

于是,可用“路多为赢”来判定胜负。

可见,“路多为赢” 正是“子多为胜”——生存棋子较多的一方获胜。

二、日本棋人对唐代围棋的误解

不知始于何时,日本人视围棋为争地的游戏,认为围棋的目的是围地。日本棋人想当然地把“围地多胜”的围棋观加在唐代围棋之上,对唐代围棋做出了根本性的误解。

请看日本棋人对唐代围棋做出的解释:

1.唐代围棋为什么只数空,不数子?

围棋以围地为目的,惟目是地,地多为胜。

因为子非地(有棋子生存于其上的枰点不是地),所以不数子。

2.唐代围棋为什么不收完单官?

因为单官非地(只是无用的驮目),所以不收单官。

3.唐代围棋在数路时为什么要扣除每块活棋的眼位?

因为唐朝棋人认为眼位非地(被留作眼位的枰点不是地),所以计地时要从所围地盘中扣除眼位。

(笔者注:在这里,日本棋人又将“眼位非地”的错误认识强加于我国唐朝棋人)

4.唐代围棋做棋时为什么要将各方的俘子和死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

因为被提走的俘子和死子都是负地,所以应回填(每填一子便从其围地中减去一目)。

荒谬到如此地步,真何其愚也!

三、对日本围棋规则的实质性批判

大家知道,棋盘上的361个枰点都是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是十九世纪(含)前中国百代棋人不言而喻的认知。

将“非地”、“负地”的说法强加于唐代围棋,不仅侵犯了我国棋界先贤的名誉,也给围棋涂抹上愚昧的色彩,损害了围棋高雅优美的形象。

日本棋人未能透过中国唐代围棋数空的表象看出其数子的实质,在不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下,取消了唐代围棋的“座子”和 “数路时,要从每块棋围住的空点中扣除其眼位”的规定。

(我国唐代围棋数路实为数子,因眼位非子,故扣除之。日本历代棋人误以为数路是计地,遂对唐代围棋扣除眼位之手续困惑不解——难道眼位不是地吗?)

取消座子,使棋手获得布局行棋的自由,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取消“每块活棋要保有两个眼位”的规定却铸成大错。正如倒洗澡水,连同盆内的婴儿也一起泼掉了。

日本围棋界用地多为胜的数目法取代中国唐代子多为胜的数路法,就背离了围棋的真谛,丢失了围棋的灵魂,造成了围棋在哲学上、科学上、艺术上的大倒退。

燕来曰,日本人学围棋,一千年没学懂。

(本文修改于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