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随想特洛伊 -- 南北朝大蟑螂

共:💬27 🌺5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三章: 历史上的特洛伊之战(中)

有关这次战争的起因,在过去,历史学家们上似乎都倾向与神话里的说法,也就是帕里斯拐带海伦一说。这个或者就是浪漫吧。修息底德甚至认为这个也是导致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一个原因呢。呵呵,古典时代的希腊人真是可爱的紧啊。可是,站在我的立场,我觉得这个事件即使成立,那也不过是一个导火线而已,真正的,真正的战争的起因,其实应该在很早很早就埋下了。那么有多早呢,从当前的考古发掘显示,曼德洛斯河河谷中的特洛伊当是毁灭在公元前12世纪左右---具体点的话,该是前1260年,那么,我觉得这场战争的真正的开始,则应该上溯两百年左右,即迈锡尼文明开始崛起的前14世纪…

我们知道,在迈锡尼文明之前,希腊区是为克里特文明所统治的。这个文明是一个商业和海洋性质的文明。或者在克里特岛上,农耕的人口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从更多的意义上而言,它的繁荣来自与它的商业。相对便利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个文明在其早期得以扬帆纵横黑海和地中海,他们的贸易线路是如此的广达,埃及,希腊半岛,阿那多利亚高原…几乎没有他们到不了的地方,历史学家通常认为,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好的水手。

而此刻其他的文明而言,由于要对付来自陆地的敌人,也因此几乎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亦从间接上得以促进克里特社会逐步走向一个追逐着贸易利润的社会,从而忽视了自身的保护力量。恩,从这点上来看,克里特人很象以后的荷兰人呢。他们是先进而平和的。

但是在前14世纪前后,随着迈锡尼文明达成了对克里特岛的征服,这个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迈锡尼文明是一个注重军事力量的扩张性文明体系。还带着游牧民族的印记的迈锡尼人天生热爱冒险,也天生不排斥征服。在得到了克里特岛上的先进的航海技术之后,迈锡尼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上力量,这种力量是相当的可怕的,因为它的掌握者情绪的变化如同一个三岁的孩子。当他觉得不耐烦的时候,他甚至会在任何时候挥动着手上那可怕的战争之锤。

这支舰队有多么的强大呢,荷马史诗在某些程度上给了我们以答复。当需要的时候,阿伽门农甚至召集起了1186艘战舰,而其中直接隶属与他的舰队,注意,这里是舰队,而不是舰队上的军士,就多达300艘!(注意,在希腊人的战舰中,有部分战舰是由阿伽门农直接提供的,但是上面的军士则是来自自己的盟邦,也就是史诗中所说的“内地人”)。也就是说,作为战争主题的迈锡尼城邦,几乎拥有了整个泛希腊同盟1/6的力量。这个大的优势,实在是让人震惊。---附带说一句,克里特岛在战争中居然只出动了40艘战舰,这个力量也实在是太小了点,和它作为海洋的中心地位太不相称了,那么有两个可能,其一,克里特在其时还没有被完全的征服,其二,克里特在被征服的战争中已经消耗了它所有的舰队…

拥有这样庞大的舰队的迈锡尼所表现出的野心是相当的大的。“仗剑执商”似乎是他们的座右铭了,一时之间,大量的带有浓厚的商业特色的殖民地建立了起来,罗得岛、塞浦路斯岛和小亚细亚上遍步了迈锡尼人的足迹,更有甚者,甚至连赫梯帝国都遭到了这股新生力量的骚扰。帝国的文件突然间多了不少有关这个海洋民族的记载。

而在这个情况下,地处迈锡尼文明和中亚诸文明交界处的特洛伊自然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占据特洛伊,对于迈锡尼而言,所增加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更重要的,从此它获得了一个可以触及其他文明的入口。在此时的迈锡尼人看来,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是不堪一击的,正如他们所征服过了的克里特…

因此,在特洛伊的王子犯下了如此的罪过之后,他们又如何会放过这么一个大好时机呢?更何况,他们原本就不准备对这个地处三大文明交汇出的古城保持着积极而又友好的和平。于是…

附带补充一句,在我们现在所有的大部分的版本中,都宣称帕里斯是很顺利的把海伦带回了特洛伊的。并且,这个花花公子在希腊同盟兵临城下之际蛮横的拒绝了墨涅拉俄斯关于归还王后的请求。从而导致了战争的全面爆发。但是,在希罗多德的巨著《历史》中,却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希罗多德认为,在其时,帕里斯并没有直接回到特洛伊,在海风的吹拂下,他被送到了埃及,并在那里,海伦遭到了扣押,原因是埃及的官员认为海伦对于自己的丈夫的背叛是不义的。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么在特洛伊之战开打的时候,海伦其实是不在特洛伊的…恩,我想这样或者可以解释为什么墨涅拉俄斯可以在战后取回自己的王后了。我们知道,在一个正处于被劫掠和被焚烧中的城市中,要找到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绝色的女人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呵,难度当不小于用你的嘴巴亲吻你的胳膊肘。

在讨论完了关于这个战争的背景和开战的意图之后。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战争的总兵力的问题。诚如我在上文所说的一样,荷马给出的近十万人的大会战以及那持久的岁月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不过是作家的合理的构想而已呢…

我们先从军士们的载体,希腊的战舰说起。我们先假定荷马的船的数目为真实的(综合比较,这个数字虽然总数比较夸张,但是仔细的探讨下来,其实还是比较接近与当时的情况的。)

希腊优势时代的标准战舰是像英语中所通常称为的三层桨战舰(trireme)。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triremis,而后者又来自希腊语的trieres,大意是“用三组装备起来的”。这种小船,注意,是这种小船,是一种沿船身两侧各有一排桨手划桨的敞开型船只。根据希腊古瓶画和荷马史诗的章节,它们看来是为了迅速和有效地利用船员的能力而建造的。那么,他们可以装载多少人呢?希腊古瓶画和荷马史诗有点含糊很矛盾,荷马宣称,每一艘船可以容纳甚至多达120人,这显然有点荒谬。我们仅以荷马时期希腊的50桨船作为参照好了。

所谓的50桨船是一种具有狭长、低船身的船只,这种部的每一侧具有可容纳多达25名桨手的空间,因此,这类船通称为前后甲板50桨手战舰(Penteconter)。从现在的考古资料来看,50桨船的船身长达38公尺,船身最大宽度大约不超过4公尺。其长宽之比约为10:1,这是为达到最高速度而设计的战舰所具有代表性的比率,这样设计的战舰的航速可以达到9.5节(17.6公里/时),仅仅比性能最好的现代竞赛快艇约慢一节。

而在吃水量上,由于战舰的船身是节省地使用轻而软的木料制作的,它们的吃水深度很浅。船身厚度仅为约3.5厘米,有的部位还要更薄一些。在文件中所写的商船的船身通常建造得沉重一些,可是古代诗人描写这种商船船身时,指出把水手与死亡相隔开的木料只有三指厚。船身的最小限度似乎是要使船员约占该系统总重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包括桨手在内的三层桨战舰的排水量低于40吨。

这样,假如我们以一个标准的迈锡尼战士的体重为75公斤的话,装备为35KG的话(荷马史诗中的迈锡尼战士的制式装备包括有胫甲,胸甲,头盔,剑,和巨大的盾牌,其中盾牌的重量最巨,而首领还需要携带枪和其他的攻击性武器。)这样计算出来的一船装载的人数应当在120人左右的没错。

但是,我们所需要考虑到的是,荷马时代的战船就真的可以反映出特洛伊时代的战船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三层桨战舰就长度而言几乎似乎仅仅是50桨手战舰的3/4,更何况,在计算装载量的时候可,我用的是50桨手战舰的最理想吃水量。而对于三层桨战舰(trireme)来说,这样的数字起码要减少30人左右,个人认为,如果仅仅算上战士和战斗装备的话,平均一艘船的最大限度应当在80人左右。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装备情况。

在研究荷马史诗的时候,我们发现,希腊人在特洛伊城外几乎是建立起了一个可以说是永久性的要塞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乃至祭祀用具几乎是一应俱全。这个应该是比较符合当时的传统的,那么,关于这些后勤补给和祭祀用的船只又有多少呢?我想这个应该也是关键中的关键。考虑到在当时从迈锡尼横渡到特洛伊需要三天的时间,在计算上需要一天的缓冲,那么,如果我们以每个战士每天需要消耗1/3头羊的食物,一头羊所占据的船舱为一人目来计算的话,那么,则有如下的方程式了:

X*80 = (1186-X)*80*3/8,其中X为乘坐着战士所需要的船只的数目,那么,这个数字是多少呢,这个方程式很简单呢,我所计算出来的结果是323艘左右。也就是说,人和食物的船数基本保持在了1:2左右。那么,是不是这就是所参战的战士的最后人数了呢?当然不是。---我知道有那么多的装载着咩咩叫的羊的舰队是有那么点大煞风景,但是这个也是事实…

我们再仔细的探讨荷马史诗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战争中,战车出动的比例的相当的高的,这个比例高到什么样子的程度呢,荷马并没有明说,但是,基本上,我们可以说每艘船都会有1辆战车左右的配置。这个是由于每艘船上的领袖的数目而决定的。那么,这样以来又要占据多少的容积呢?保守的估计,如果采用的是埃及式的战车的话---用两匹马牵引、仅搭载一名弓箭手,形状优美的车轮由六根或四根辐条支撑。那么,平均一艘战舰,注意这里是载人的战舰,上就应该去掉了80-10(我们仅仅是从占据空间来看,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的重量。)那么,从这里来看,每艘船所容乃的战士的数目就减低到了70人了,在考虑到帐篷以及装备的更替~~我觉得,每个希腊战舰上的人数应该在60—63人之间比较合理。

那么,希腊同盟的兵力总数就应该是 63*323,也就是大致在2.3万出头。对照下同时期的各个国家,在前14实际左右的夸大许之战中,埃及出动的人数在3万人左右,战车2000辆,赫梯的人数在2万人左右,战车2500辆---从这点来看,我们对战车的估计明显要少上许多呢,不过因为是跨海洋作战,我们也可以理解了。我们的统计数目还是比较合理的。

那么在特洛伊方面呢。就传统的资料上说,特洛伊的战斗力量为希腊人的1/3左右,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在兵法上,也的确有“围五守一”的说法---恩,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迈锡尼人以3倍的兵力来攻打一个海洋那端的防卫优异的城市,也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信心呢。---因此,计算特洛伊人的兵力在7000千左右还是比较正常的。应当不会超过1万人呢。

那么,我们现在就基本可以给这场战争定下一个大致的分析了:

理由:殖民和贸易扩展,捎带点个人的自尊和某种生理需求

兵力:泛希腊同盟2.3万人左右,特洛伊0.7万人左右

时间:公元前1260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