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仓亭之战为何十面埋伏?兼论曹操为何七年方定河北 -- 气概文鸯
仓亭之战为何十面埋伏?兼论曹操为何七年方定河北
作者:气概文鸯
以下以嘉靖本三国演义(罗本)为据。
建安五年(公元二零零年)底,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建安六年(公元二零一年)四月,袁绍再聚四州之兵,得二三十万,与曹军再遇仓亭。首次会战,两军从日中战至日暮,各折将校,竟不分胜负。曹操与诸将商议破绍必胜之策。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劝曹操退军于河上,先令军十队伏之,“绍若追至河上,军必死战矣。”操然其计。军分十队,由十员主力大将率领(曹操的大将真多)。次日,十队先进,埋伏左右,预备次第截杀。中军许褚为先锋。至半夜,操令许褚引兵前进,伪作劫寨之势。袁绍五寨人马一齐俱起。许褚回军便走。袁绍引军赶来,喊声不绝;比及天明,赶至河上,曹操军无去路。曹操大呼曰:“吾亦在此!诸军何不死战?”军急回身,奋力向前。许褚飞马当先,力斩十数将。袁军大乱,遂致崩溃。败退路上,曹军连续追击,十队埋伏,五次截杀。袁绍连夜走百余里方脱。所随马步人众仅剩万余,太半皆自溃散,少半皆被杀戮。曹军完胜!
曹操为何军分为十,五次截杀,而不合十为一,一次聚歼?
首先,袁绍聚四州之兵,得二三十万。曹操官渡之战时只能合军七万,张郃、高览所部及后来增添的军马也不会太多。所以,曹军兵力上不占优势。
然而,军队数量上是否占有优势,并不是会战时决定胜负的关键。关键是双方军队的斗志,项羽的巨鹿大战就是最好的明证。袁军官渡之战大败后,两军再遇仓亭,首次会战,惨烈异常,从日中战至日暮,竟不分胜负。袁军又是哪里来的斗志呢?令曹操十分沮丧的是,袁军的斗志竟是曹操自己给造就出来的。
军队的斗志无非源于两点,必胜或必死。袁军自官渡大败之后已无必胜之志,仓亭首战的斗志源于必死。袁军的必死之志又源于官渡大败。官渡最后一战时,“操分大队军马,八路齐出,直冲绍营。北军变动,俱无战斗之心,东西不能相顾,绍军大溃。”溃败之速,以至于令“袁绍披甲不迭,单衣幅巾上马。”(此时,正是北方的严冬季节,袁绍的病恐怕也是冻出来的。)“伪降者尽皆斩之,所杀八万余人,血流盈沟。”书中虽说八万降者是“伪降”,但何以分辨“伪降”?说到底,“伪降”不过是曹操杀降的借口。有此先例不远,战场上袁军再也不会选择投降了。
仓亭首战,双方出动的都是大军,混战中若一方败退,势难逃生,只有战成势均之后,双方才能各自鸣金收军。所以,袁军士兵唯有死战求生,决不能后退半步。官渡首战,曹军大败,为何曹军损失不大,能够逃生?原因可能有三点:第一,袁军的骑兵已基本追随颜良、文丑于地下;第二,曹军不是败于混战,而是败于弓箭,有一定的逃生距离;第三,曹军精锐,身强体壮跑得快。
仓亭首战袁军因必死而不敢先败,为什么追击到河上却败退了?
孙子曰:“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这段话的根本内涵是:不要把敌人的士兵逼到绝境,他们会拼命的,求生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要让敌人的士兵看到不用拼命也能生的希望。
后世许多人死抠孙子兵法的词句而不解其要义,如马谡街亭屯军土山之上,曰:“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马谡不解此句的要义,土山之上是蜀军的死地,却不是蜀军士兵的死地,蜀军士兵是可以下山投降的。
曹操把本不占优势的兵力一分为十一,河上的曹军和五寨俱起的袁军相比,数量上已处于绝对劣势。然而,这正是导致袁军败退的关键之一。袁军人马分扎五寨,虽说“一齐俱起”,必有先后快慢之分;袁军不是精锐,素质不齐,数十里追击,必然是“劲者先,疲者后”。天明时分,赶到河上与曹军接战的袁军,数量上未必占有多少优势。曹军本就精锐,留在河上的必定又是精锐中的精锐,此时人人抱必死之志,其凶悍必不亚于巨鹿大战时的项羽。追击在最前面的袁军,眼见曹军数量不多,却凶悍异常,挡者难生;后面有自己的大军,避者可活。袁军自官渡大败后,已无必胜之念;此时败退又无必死之虞。战必死,逃或可生,追击在最前面的袁军选择了生,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了!
我们来放一段模拟电影。镜头位于河堤的前上方,远处遍野的袁军奔来。镜头下视,满是奔逃的曹军士兵正蜂拥上堤。突然,所有涌上河堤的士兵都站住不动了,一切变得死一样的沉寂。镜头拉近,士兵惶惑的目光。镜头后摇180度,奔腾的河水,晨雾中显得遥远的对岸。镜头下视,河滩上,排列整齐的曹军立于晨风之中,岿然不动。立马在最前面的赫然便是曹操,曹操拔剑出鞘,大喊一声:“吾亦在此!诸军何不死战?”纵马上堤,背后曹军如潮涌岸。镜头回视,堤上曹军转身,望向漫野的袁军。镜头拉近,曹军士兵面现犹豫之色。突然,一声长鸣,吸引了所有士兵的目光:在晨日的辉映中,一匹烈马前蹄腾空直立,马上一将,貌若天神,刀射寒光,正是勇将许褚。如一道闪电,飞向漫野的袁军。突然,堤上的曹军爆发出一声震天的呐喊,刀枪齐举,势若山崩,如溃堤之水,奔腾而下。两股大潮渐近,轰然相撞。近镜头,许褚大刀翻飞,袁将纷纷落马,挡者披靡;曹军士兵如虎入羊群,砍瓜切菜;袁军士兵面呈惊恐之色,转身奔逃。袁绍提剑立于马上,声嘶力竭地喝阻着败军,无奈败兵如潮,竟被裹挟而退。
曹军既然能于河上击败袁军,为什么不集十面埋伏为一路,一鼓聚歼袁军?
当真如此,则是示袁军以必死。袁军势虽败而力未衰,两军若生死相搏,胜负其实难料。曹军即使获胜,自家损失也必定十分惨重。最大的可能是,曹军付出惨重代价,袁军大部突围。曹军十面埋伏,各路埋伏人马无多,每次截杀可以示之以逃者可生;背后大军追杀,示之以战者必死。逐次消灭袁军于毫无战心的状态之中,令袁军先败于势。其次,曹军逐次埋伏可以接力;袁军一路奔逃,不得喘息,再败于力。再也不肯投降的袁军将士,不能逃生,势必死战。面对这样的军队,只能采取先将其击溃,然后最大限度的击散。所以,最后的战斗结果是:“(袁军)太半皆自溃散,少半皆被杀戮。”
(毛纶父子修改过的通行本,将战斗结果改为“军马死亡殆尽”,而这种不合理的战斗结果,给正确理解“十面埋伏”的作用,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这说明毛纶父子根本就不懂军事。
古代冷兵器战争和现代战争不同。现代阻击部队可以构筑工事,隐蔽自己,用密集火力杀伤突围冲锋的士兵。一名阻击士兵,可以轻易杀死暴露在火力之下的大批敌军,横向单排士兵阵地即可拦截敌人的突围。冷兵器时期,主要依靠近身肉搏,阻击者没有优势,相反,没有逃路的敌军会拼命的,集中朝一个方向突围的敌军,在突围点上,数量又会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古代冷兵器战争,只能“十则围之”,否则很难全歼敌人。“仓亭之战”,曹军和袁军数量上基本相等,不可能包围全歼敌人。古代野外战斗多是击溃战,鲜有全歼的战例。秦、赵长平之战,赵军是被秦军事先构筑的壁垒所围,赵军突围等同于攻城。否则,秦军是挡不住赵军突围的。“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适用于冷兵器战争,形式上已不适用于现代战争。)
其实,整个仓亭之战,资治通鉴只有寥寥数语:“夏,四月,操扬兵河上,击袁绍仓亭军,破之。”全部战役过程,都是罗贯中自己设计出来的。演义中有许多类似仓亭之战这样的例子,史书上只是简单地提及曾有此战,而战争过程完全是罗贯中一手敷衍出来的。所以,我们在感叹仓亭之战精彩之时,应该明白:罗贯中不但是文学大师,更是一个军事家。后世如努尔哈赤、太平天国等常以《三国演义》为师而行兵,并屡获胜果,亦可见罗贯中的军事功力。
如果罗贯中没有亲身参与战争的经历,不可能构造出如此真实而精彩的战争过程。毛纶父子由于没有战争经验,根本不能理解其中的精彩与谋略,其自以为是的胡删乱改,常常使读者无法体会和理解其中的精彩。
(紧接着,毛纶父子的修改,给读者理解曹操和刘备的穰山之战,造成了更大的困难。详细请见阿鸯的《穰山之战曹操的战役部署》)
以下主要就历史而论。
曹军将士如此骁勇善战,官渡、仓亭两次大战,袁军主力损失殆尽。且袁绍不久病亡,内部纷争,平定河北本应势如破竹。奈何更经六年,方才彻底平定河北?盖由官渡坑降之举。真是成也官渡,败也官渡(“败”字用的不甚恰当)。
曹操坑降源于两点,一怕降卒叛乱,二乃粮草不足。粮草不足很重要的原因是,曹操后方的许多郡县基于强弱的判断而坐观风色,不从征调,随着官渡的大捷,粮草的问题很快便不复存在。
东汉末年,历经黄巾之乱,军阀混战,人口凋敝,空前绝后。曹操坑杀八万降卒,(八万降卒,是官渡最后一战的全部降兵,是袁军总兵力的一半。)使得河北家家有丧亲之痛,户户有失子之恨,人人切齿,民心大失。士从民愿,操曰:“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曹操不省,河北义士之多,其本人的残暴居功至伟(由此可见,刘备收川的“中策”实为上策)。官渡之战,曹操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深层次原因本在于袁绍重敛于民、穷兵黩武、民心不顺。曹操若能放回八万降卒,袁绍虽得士卒之众,却难得士卒之用,军无战心则败,国失民心则亡,其理千古不易。若果能如此,平定河北只在翻掌之间!唐太宗李世民评价曹操时说:“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曹操不敢放回八万降卒,实由器度不足。
秦将白起坑长平之卒,使赵国上下同仇敌忾,致有秦国后来的邯郸大败。万人敢死,纵横天下,而没有士气的军队,纵有百万,亦不过是淝水之战中符坚的前秦军,不堪一击。第三次国内战争初期,国共双方皆能力战,后期,国民党望风而逃,临战必降,势之使然,气之使然。曹操坑杀八万降卒,河北百姓人人切齿,直接的后果便是河北将领及官吏羞于降曹。降曹者会在百姓面前抬不起头的,即使他们明知袁氏必亡,在降曹一事上他们也宁为人后、不为人先。事实上,在得知官渡坑降之后,首开降曹先例的倒是袁绍的儿子袁谭。而此时正像辛毗所说“民无问愚者智者,皆知土崩瓦解。”即使如此,也没有一个将领或官吏肯率先降曹。袁绍本不得河北民心,内部争斗倾轧,官渡之前,碍于强弱之势,尚可一战。官渡之后,强弱逆转,土崩之势已成,大军临境,必然是百姓踊跃,降者如云。
曹操前有徐州屠杀无辜百姓,后有官渡坑杀全部降卒,东不能容吕布效“鹰虎”(取陈登不为吕布讨徐州牧时的辩解。)之力,西迫凉州诸将之叛,其器度比之汉高,远矣。至此,曹操虽然神武,其器度若此,终其一生,不能一统天下,已成定局。
反观孙策平定江东,以三千借兵(史书:兵财一千,骑数十匹。),刚过二十之龄,兴无名之师,不及三年,略定江东。非是江东诸侯羸弱,实是孙策忒强,强在何处?强在器度与仁义。孙策所历之战,不杀一名降卒,所过之处,不犯百姓秋毫。是故兵锋所向,无不摧之坚,大军所至,无难下之城;百姓踊跃,豪杰景从。孙策不愧为孙武子的后代,深得孙子兵法的第一要义: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孺子之年,一统江东,试问孙郎不死,天下谁与争锋!
建安七年(公元二零二年)五月,袁绍发病呕血而薨。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春,正月,曹操自乌桓还鄴,河北正式平定。历时近六年。袁绍一死,河北已成分崩离析之势,其情景并不强于孙策初起兵时的江东,而曹操与初入江东的孙策相比,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官渡之战后,曹操历时近七年方定河北;孙策不到三年略定江东,民心顺逆,关系至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仓亭之战为何十面埋伏?兼论曹操为何七年方定河北
😄读三国之时,此处正是疑点,读鸳兄大作不觉顿开 2 老票 字1456 2006-12-04 00:41:55
🙂人家孙氏兄弟也不容易 1 张七公子 字247 2006-12-10 20:16:00
😁好看好看,正文回复相得益彰! 万里风中虎 字0 2006-12-03 06:58:18
🙂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 闲看蚂蚁上树 字44 2006-12-03 01:23:55
🙂虽然不是完全不适用,但至少大大地失效了 煮酒正熟 字615 2006-12-03 12:02:59
🙂武器的发展 1 闲看蚂蚁上树 字669 2006-12-03 14:06:24
🙂分析得精彩 萨苏 字278 2006-12-02 02: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