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分田到户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 -- 听枫

共:💬230 🌺13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磨洋工等等

其实,俺一直在想,中国太大了,大家讨论的现象的确可能都存在过。

我听说过磨洋工的事,据说挺普遍,倒也没有到一个月的活儿三五天就可以干完的。在我们那里,有一个原因是据说因为土地少(人均在7分地),其实根本没那么多活儿。一年四季都上工,但是我们也知道其实农活儿真正忙的也就几个月吧。现在技术改良了,我统计了一下,我们家乡一年两季,一季稻一季麦,加上一些旱地种菜阿什么的,花在地里的时间一个月足够了。现在中稻已经是直播,过去是秧苗移植最费时间的。至于收割已经基本上机械化了,一个钟头就可以收一家了。

其实,分田到户之后,有一阵子在许多地方上机械化水平降低了,因为不太好协调,而且农民一目地挣不了多少钱,请机器划不来。现在请是因为劳动力要做其他非农业工作。脱粒也是,过去我们村集体有脱粒机,刚改革的时候还能用,大概我十几岁的时候(我们那里分田十年左右),机器坏掉了,然后几乎家家都买了小的滚筒,效率低很多。(有一年很多人家人工脱粒,因为集体机器坏了,滚筒还没有流行。)

干燥,我们那里的情况是,晒场被分掉了,所以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晒场上晒。后来,有得人家把晒场变成旱地,那一家一户的都太小了,晒场用不了,只能到家门口,或者去公路上。

入库,每啥说的。不知道分散储存的损耗率是不是比集中高,可能看情况吧。在我们那里应该好一点,因为粮食少,很多人家用缸装,比用粮食围子少老鼠,也不容易受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