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人近距离之二 动手能力为何强 -- 浮云

共:💬68 🌺4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西人近距离之三 助人为乐是习惯

到加拿大的第三天,在闹市刚打开地图,旁边一位黄皮肤的先生主动问:“你要去哪儿里?”当他发现笔者英语很不好后,表现得更为耐心,花费足足十分钟,讲清楚应该如何去目的地。那以后,好多人为我这位新来者指过路,一位白人中年妇女曾把我送到想去的建筑物门口,一位黑人青年甚至送上公交车和司机交待清楚……

西人助人为乐的行为,已经是其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超市里零钱掉到地上,会有人主动弯下那粗壮的腰为你捡(有关西人身材的来历,笔者另有专文)。两车狭路相逢,经常是同时主动礼让。老人和残疾人在公共场所,都会得到数不清的帮助。手提重物去开门,只要有第二个人在旁边,开门的肯定不是负重者。

助人为乐是种很简单、很临时的动作,复杂的、耗时是义工。在加拿大,很少看到有关助人为乐的公开宣传和引导,包括学校教育,也没有这方面的专项灌输。加拿大有三十多种合法宗教,一种固定的社会习俗不可能是三十多种宗教共同培养的。至于文化,这是个奉行多元文化的国家,自然不能把助人为乐归入某个或某几个文化的习俗。只能认为,助人为乐是加拿大普遍存在的社会习惯。

提起助人为乐,中国人自然要想到雷锋。笔者没有回忆起何时知道雷锋这个词的,但清楚何时进入记忆深处的。那是小学一年级,爬墙玩时在墙头上捡到了一厚本档案。笔者半生所遇奇事不少,这是最奇特的之一。结果我成了所在小学的学雷锋典型,并在全校大会上做“讲用报告”,而那本档案的真相我至今不知。到此还未留下深刻印像,让我至今对雷锋牢记不忘的,是此后连续几个月,班主任老师每隔几天就利用各种公开场合对当时七岁的我说:“做好事学雷锋很容易,难的是年年学雷锋天天做好事,你要谦虚,不自满!”

如今年界不惑,根据大半生对雷锋的了解,终于认识到雷锋原来是个被各级宣传部门在不同年代反复制造的人造模范。套用现在的语言,雷锋是件被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反复包装的产品。而我在中国一年遇到的好人好事,还不如在加拿大一星期遇上的多。

地产的白求恩在西人知名度已经相当有限,更不必说雷锋。西人助人为乐的社会习俗,肯定与任何典型模范无关。西人助人为乐,都是顺便,从不刻意为之。雷锋在腹痛求医的路上,被“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吸引,“冲上去”拼命干半天重活的事情在加拿大不会发生,加拿大这样的人至少要看心理医生——如果不进疯人院的话。

http://www.duoyuans.com/bbs/viewthread.php?tid=6&extra=page%3D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