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壮节之死 -- 围绕邓世昌的几个疑问及探讨 上 -- 萨苏

共:💬21 🌺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壮节之死 -- 围绕邓世昌的几个疑问及探讨 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致远舰成员在开战前的纪念照片,中央双手交叉者为邓世昌,侧面长须者为英籍管轮余锡尔(Purvis),在大东沟战死。和传统看法中洋员多为阴谋家不同,甲午中的北洋舰队洋员,不乏与中国水兵同难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们来华或为钱财,或为前途,或别有目的,但其职业道德和军人品质,似不应该一概否定。

日前写了一篇关于邓世昌和北洋水师的小文,引发了一些朋友的兴趣。作为中国海军近代史上殉国的高级军官之一,邓世昌的生平和若干事迹有一些争议,日前,有位朋友就提了几个,老萨觉得他所提很有意思,就本着自己所知,做一点注解,和朋友们商榷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致远舰照片

这位朋友提到,“根据致远舰幸存者记载,冲击吉野时,有这样的场面 -- 身着上蓝下白军官制服的邓世昌登上飞桥,手持军刀,向聚集在甲板上的官兵大声呼喊:‘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那么,海军是技术兵种,邓世昌登上飞桥,手持军刀,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好象一战时的条例舰长战斗时就要在装甲最厚的舱指挥。似乎方伯谦就是因为躲在舱里指挥被问罪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致远舰彩图,前主炮后方即为装甲指挥塔,有三英寸钢甲防护,也是邓世昌正常的指挥位置,那里有传声筒可供舰长向各部发令。

如果看看致远舰的结构,对邓世昌当时登上飞桥就可以有些理解了。

当时军舰的飞桥,大概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如美国战列舰缅因号那样,因为舰体中部有炮廊,为了沟通前部与后部上层建筑,往往设计纵跨整个炮廊的上部通道,称作飞桥;另一种则是如下图致远舰模型所示,属于横跨舰体的前部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致远舰舰桥模型,下部是装甲指挥塔,上部向两翼张开的就是所谓的“飞桥”,实际上,这里是致远舰的罗经舰桥,是平时指挥官训话和指挥航行的位置。因为指挥塔宽度较窄,这样将指挥塔顶部甲板向两翼扩展的结果是罗经舰桥可以有更充足的空间。

由此可见,邓世昌登上飞桥,只需要从指挥塔的上部舱口出来就可以,并不需要远离他的战位,这和战车的车长从顶部舱盖探出身子指挥战斗并无多大差异,而后者虽然危险,但在战斗中是常见的事情。有些朋友认为邓上飞桥远离阵位,可能是把致远舰桅杆上的桅盘当作了飞桥。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弹雨中邓世昌想毫发无伤地登上半空中的桅盘,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桅盘那里应该是致远舰机关格林炮的位置,日军记载致远舰冲向吉野的时候同时猛烈开炮,吉野笼罩在“弹雨” 之下,应该指的就是这种机关炮的射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致远线图

邓世昌选择在飞桥上向周围官兵喊话,我想原因有二,第一是这里是日常舰上训话的地方,可以让更多的官兵听到,第二是当时致远舰中弹累累,很可能平时所用的传声筒已经被损伤,不能正常工作了。至于方伯谦之死,乃是死在临阵脱逃,也和作战时的位置无关,“躲在装甲最厚处”指挥,是济远舰鱼雷大副穆晋书对方的攻击,是给不懂海军的人看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致远舰遗物,传声筒的筒口和救生圈

上面那段描写,还有一个情节值得注意,那就是邓世昌最后的军容十分严整,“身着上蓝下白军官制服”“手持军刀”,很容易让人认为这是文学作品的描写。实际上这正是当时海军军人在战斗中的一大特点。当时的海军老大是英国,英国海军有一个特殊的传统,那就是认为海战是“绅士”的战争,所以出战必盛装。日德兰海战之前,有英国官兵在舰上更换礼服,吹奏军乐投入战斗的纪录。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勋爵更是因为身着耀眼的海军上将礼服而成为法军可敬号上滑膛枪手的猎物。北洋水师受英国影响极大,连口令都用英语。邓世昌整洁的着装正是这种传统的体现。

说到这里,顺便说一下对当时海军生活和传统不了解因而产生误会的事情并不少,这误会中的一个是定远访问日本,东乡平八郎看到清朝军舰主炮炮管上晾衣服,因而鄙夷的谣言。定远的305毫米主炮炮管姚明都够不着,要在那里晾衣服日本人一定不是鄙夷而是害怕 – 清军连小兵都是会轻功的阿!实际上东乡看到的是清军大炮的炮膛里灰烬很多,缺乏保养;另一个是邓世昌在军舰上养狗,被认为不务正业,军纪废驰。实际上海军在舰上养宠物或者吉祥物也是当时海军的一个传统,一直影响至今,邓世昌所作很正常。

另一点这位朋友提到的是邓世昌的外号,居然叫做“邓半吊子”,觉得这个绰号用在邓世昌身上有些不合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致远舰水兵照片,从给邓世昌起外号的角度,这些水兵的嘴也够刁的。

其实这个外号,是北洋水师的水兵给邓世昌起的,见于原来远舰水兵陈学海的回忆,国人之间互相起外号,尤其是对上位者戏弄的成分居多。我原来所在的公司老总外号叫作“猫头鹰”,原因是此公笑声如同夜猫子,其实大家都很喜欢这位宽厚的长者的。陈学海本人就对邓世昌很钦佩,他回忆道:“致远船主邓半吊子(按:即邓世昌)真是好样的,他见定远上的提督旗被打落,全军失去指挥,队形乱了,就自动挂起统领的督旗。又看日本船里数吉野最厉害,想和它同归于尽,就开足马力往前猛撞,不幸中了雷。”

说到这里,不免再说几句邓世昌的死。在网上看了几篇文章,对邓世昌的死提出质疑,大体观点有三。第一,邓是在海中而死,不是与舰同沉,这证明他有逃生倾向,所以他不是象宣传的那样勇敢;第二,邓世昌不会游泳,第三,邓世昌的死是被他所养的狗所累,他船沉后抓住木板飘浮,狗又洑近他的身边,而且性情暴躁,最终和他同沉。这几条还似乎都有史料的证据。

然而,从我个人所知的角度,这几条都未可立论。

[待续]

关键词(Tags): #致远#北洋水师#邓世昌#壮节元宝推荐:MacArthur,海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