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企业的竞争力,国家的源动力 小议中国的各类企业 -- 闯江湖

共:💬10 🌺3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现代经济需要专业分工,官商一体不好

中国政府最大的贡献是给了一个政策—开放搞活。如何实施这个政策,不是政府在做,而是民间老百姓自发地组织经济活动,其创造力远远超出政府的想象,今天的结果和中国政府具体的操作没有本质的关系。

香港为什么回归后,经济始终处于疲软状态,不是中国政府不扶持,而是中国民间经济一步步走向强势的状况下,香港回归到本来面目,中国的经济中心还是回到了长江三角洲一带。这说明了什么呢?由现在上溯至600年前,长三角都是中国经济的中心地带,共和国30年的施政使其倒退到一个区域的中心,如今它一步一步变为亚洲中心,核心是在上海。

可惜,在56年社会主义改造中,浪费了一批有经验的中国现代商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已经过去,当然不必纠缠于此。

现如今,中国政府表现得信心十足,看来大笔的外汇储备真是壮人胆!不过这些外汇储备是什么人挣来的,精英、海龟还是伟大的政府?回头看看,都是一代打工仔在电子厂、纺织厂里一分分挣回来的。

北宋的经济繁荣昌盛,国体却很脆弱,看来这个繁荣有水呵!

庞大的官僚阶层,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公务员是未来保障可靠的代名词,想想有点无聊,不是又回到了过去的时代。

官僚阶层最好少介入经济活动中,俗话说屁股指挥脑袋,不要指望官员按合理的、正常的经济规律办事情,因为政治始终是第一位的,不过政治活动是反复无常的。经济活动一旦开篇走题,马儿跑得再快,也是背道而驰。

瑞典、芬兰撮尔小国凭借爱立信、诺基亚称雄于通信业,三星的成功是所谓汉江奇迹的延续。这三家企业算得上各自国家的国企,爱立信、诺基亚提供了大多数的本国就业机会,三星也是韩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超级集团之一。中国的国企,除了本国行业内垄断的若干企业例如交通、通信、能源等等,纯粹外向型,以出口贸易为考核指标的,目前看是一个没有。表要和我说纺织、粮油、矿业之类的出口企业,说好听点,他们是联合体,不好听就是一个集体农庄的对外办公室。看过八十年代末的韩国三星电子生产线,那一个土,不必俺们国家强多少,和日本更是没法比。诺基亚20年前差点倒闭,现在执通信终端行业牛耳。爱立信以前为了生存,干过各种行当,甚至造过机关枪。

同样是国企,为什么人家能有翻身的一天,也许股权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一个个品牌还在,还是堂堂正正的百年老店。有人说这是文化,我不赞同,文化确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不过在中国,应该说政治是企业的灵魂,国企里,政治家比企业家多。

专业分工是现代文明的核心,作为公务员,你就在政府体系里面呆着好了,表要对经济活动指手画脚;商业体系中,你就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好了,表要去官场凑热闹。任何一个现代国家,运转良好的,都是分工明确的,譬如日本、新加坡、北欧的公务员制度,在美国,官商联系如此密切,不过他们的活动也有一定的界限,退役政客到商界,也就当个高级公关顾问,极少能干预企业内部经营;历年大选后,有些商人也在政府里面谋个职位,一般这些人大都在商界建立了几十年的口碑,当官纯粹是玩票,具体的事情都由专业公务员处理,他们一般作为政府的形象代表出现。美国、日本的政客制度是另外一个专业范畴,人家是职业政治家,不是公务员更不是商场大亨。

专业分工明确,有的时候,必然导致效率下降,不过,按照规律办事情,整个体系是个很强大的自愈系统,也许会遇到困难,一时不前,但是,它总能有合适的办法能够越过障碍,稳定地前进。

中国的情况,很古怪,风风火火的经济发展速度好快呵!以前看动画片,唐老鸭操纵着轨道车在铁路上疾驰而过,回头一看,自己成了哪吒,就剩两风火轮了。目前中国的官商经济,是不是把将来的出路在一个一个堵死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