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周易江湖 (目录和卦象示意图) 作者:好熊熊逸 -- mynoodles

共:💬73 🌺4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8 弘扬算卦精神,促进世界和平 (续5)

   机遇从来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第二年,晋惠公真的死了,太子圉也真的成功当上了老爸的接班人,这位十七岁的小国君后人称之为晋怀公。

   晋怀公刚刚继位,马上就颁布了一个奇怪的命令:“无从亡人。”这是告诉晋国的大小官员们,要和海外流亡分子划清界限!

   按说新君继位,那么多重要事情要做,怎么弄出这么个古怪命令呢?难道这就是晋怀公此刻要面对的头等大事吗?那么,所谓“海外流亡分子”到底是谁呢?

   ——其实很好猜。咱们想想,统治者最担心的是什么?外国入侵吗?也不是很重要,大不了就是个割地赔款呗。国内闹灾荒了吗?也没太大关系,大不了死上几千万老百姓呗。国内有人提意见吗?关起来就是,割断她的喉咙让她再也说不出话来!那,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很简单,最担心的是有夺权资格的人过来跟他夺权。

   想起来了吧,当年太子申生被逼自杀之后,申生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流亡海外,其中一个就是夷吾,后来回国作了晋惠公,现在已经死了,可夷吾还有个哥哥呢,公子重耳,从申生自杀直到太子圉继位,这么多年的时间里,重耳始终都在国际社会上四处流窜。

   有人可能会觉得重耳无非是一个流窜犯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哪天外国政府一开什么大会,重耳就得被当作盲流给遣返回来。

    可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政治流亡分子一般不会只是孤家寡人,它们的身边少不了一大群追随者,而这些追随者大多在国内也曾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有着各种 家族势力等等盘根错节的关系。这些人只要赶上机会合适,就有可能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组成一个流亡政府,然后翻回头来到国内搞政变。

   想当年,晋献公刚死不久的时候,奚齐和卓子相继被杀,最有可能回国掌权的不是夷吾,而是重耳,而且,重耳素有贤名,在国内有一大批粉丝。

   如今,十七岁的晋怀公耿耿于怀:重耳,嘿,此人不除,我将永无宁日!

   这就是政治,其实算起来,重耳还是晋怀公的大伯呢。

  

   如果不是晋怀公的命令太苛,就是重耳的人缘太好,反正很快就有麻烦出现了。

   晋怀公做事倒称得上雷厉风行,他放出风去,让重耳的追随者们限期回国,回国者无罪;可如果愈期不回,那就别怪咱翻脸无情了!

   国内有个老人家叫狐突,德高望重,他的两个儿子都跟着重耳流亡在外,可狐突就是不肯叫两个儿子回国,还给晋怀公讲了一套大道理。晋怀公气坏了:好你个老狐狸,敢抗旨,我今天非得杀一儆百不可!

   狐突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被杀了,晋国的算命大师卜偃凄凉地叹了口气,从此装病不出家门。他没有占卜算卦就直接说了一个预言:“《周书》上说:‘君主伟大而贤明,臣民温顺而服从。’君主如果不贤明,靠杀人来逞一时之快,恐怕位子坐不长了吧?”

   这个苍凉的预言不知道有没有传到秦国。就在这一年,重耳流亡到了秦国,受到了秦穆公的盛情款待。秦穆公这是要做新一轮的政治投机,所以,不但给重耳好吃好喝,还一下子给了他五个女人。

   真不知道秦穆公这是好意还是阴谋,人家重耳今年都六十出头了,一下子给五个女人,就连棒小伙子都有精尽人亡的危险啊!

   一个古怪的细节是:这五名女子当中,有一位竟然就是当年太子圉的老婆怀嬴,算起辈分来她可是重耳的侄媳妇啊!

   我们来看看“怀嬴”这个名字是怎么回事。第一个字“怀”是她老公晋怀公(当年的太子圉)的谥号,第二个字“嬴”是她娘家的姓。所以,“怀嬴”也是后人的叫法,当时是不会这么称呼的。

   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就叫她怀嬴好了。

   怀嬴在当年老公太子圉逃回晋国的时候没有跟着一起跑,结果等来等去,老公确实如愿以偿地作了晋国的新任国君,却没能把自己给接过去,现在不过才过了一年的工夫,老爸就又把自己交给了老公的大伯——六十多岁的重耳老头,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现在民歌里还在唱的“带着你的妹妹,一起嫁过来”曾经引起过人们的争议,有较真的人觉得这歌词没道理,怎么娶媳妇还把媳妇的妹妹一起娶过来呀?后来专家说了,这是最初犯了一个翻译错误,“妹妹”其实应该是“伴娘”,这句歌词是说伴娘参加婚礼。于是大家这才释疑。

   民歌到底是怎么唱的,我不了解,不过呢,在春秋时代,“带着你的妹妹,一起嫁过来”还当真就是流行的社会风俗,而带着伴娘一起嫁也同样是一种风俗,伴娘一般都是同宗姐妹,甚至是姑姑或者侄女,辈分倒是无关紧要的。

   怀嬴在嫁给重耳的时候,就是作为重耳新婚大老婆的“妹妹”或者说是“伴娘”的,从这以后,史书再提到怀嬴的时候就改口称呼她为辰嬴了——“嬴”是娘家的姓,不变,“辰”字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可能是她死后的谥号。

   辰嬴,也就是过去的怀嬴,在新婚的日子里伺候老公洗手洗脸。我们也不知道辰嬴这会儿是怎么想的,看着眼前这位新任老公,怎么看怎么像老公公。老公公还很牛气,洗完手也不擦,就简单把手甩了两下。

   有人可能不理解:洗完手甩甩水,我们平时也这样啊,难道这样就叫牛气了呀?

    不错,我们现在这么做不叫牛气,可重耳当年这么做,那可真叫牛气。大家别忘了我们中国可是个礼仪之邦,规矩多着呢。洗手的规矩是这样:辰嬴应该端着一个装 水的容器,重耳伸出手来,辰嬴把容器里的水慢慢倒在重耳的手上,重耳洗手,下边还有个容器接着洗手漏下来的水,重耳洗完手以后,辰嬴要递上毛巾,重耳用毛 巾把手擦干。到此,完成一套完整的洗手程序。

   重耳这时候可能心情太好,忘记规矩了,洗完手,没等辰嬴递上毛巾,直接就甩了甩手。

   女性读者请想一想,如果你是辰嬴,现在你会怎么办?

   好像谈不上怎么办是吧?无非是老公一时没注意罢了,这也算个事?

   至多说他一句:“亲爱的,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下回不许再这样了,嗯嗯——”

   可辰嬴不一样,当时就不干了,怒气冲冲地对重耳说:“秦、晋两国是地位相当的大国,你为什么轻视我!”

   没想到吧,重耳不过是没用毛巾擦手,却被上升到国际关系高度了。

   你要是重耳会怎么办?“嘿嘿”一笑,抱起辰嬴来先亲一口:“小美人儿,你还挺幽默!”

   重耳一点儿没觉得辰嬴幽默,马上脱了外衣——别想歪了,他老人家可不是要行不轨,这也是当时的礼仪:脱了西服正装,换一件脏背心,这是降低姿态向对方俯首的意思。这还不够,重耳马上又把自己关了禁闭,向太太赔不是。

   这真是高度政治化的婚姻生活啊,看来搞政治的人,洗个手都蕴涵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鉴于重耳对洗手事件的高度重视,且认罪态度较好,辰嬴决定对重耳从轻处理。很快,重耳在岳父的帮助下——等等,这辈分有点儿乱:如果从伯姬那儿论,秦穆公 是重耳的妹夫;如果从辰嬴姐妹来论,秦穆公又成了重耳的岳父;如果从晋怀公那儿论,秦穆公……我也算不过来了,反正一团乱麻就是了。总之,重耳在秦穆公的 帮助下,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海外流亡分子回国了,晋怀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这位大伯重耳在晋国那可称得上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还别说这回他回来是有秦国在背后支持,就算没有,单凭重耳的名号,晋国也得有多少人闻风影从啊。

   晋怀公今年十八岁,要是放到现在,也许高中还没念完呢,却在那个时候卷入了血腥的政治斗争漩涡,而且很快就败了大伯重耳的手里。

   重耳的推进非常顺利,不多日就到了晋国的重镇曲沃——还记得这个地方吗,当初骊姬陷害太子申生,申生去祭祀生母,就是在这个曲沃。

   曲沃还是那个曲沃,申生死了,重耳来了,多少年过去了。

   紧接着,重耳便进入了国都绛城,举行了即位仪式。而十八岁的晋怀公此刻却戏剧性地变成了流亡者,不知他在一年前颁布那道古怪政令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局面?

   重耳和晋怀公,如今位置换了,重耳会颁布晋怀公那样的命令、禁止晋国有人接近新的流亡者晋怀公吗?

   不会的,他没等晋怀公逃出多远,就派人在高梁杀死了他。高梁,就在今天的山西临汾附近。至此,晋怀公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不是我对这个十八岁的男孩子太苛刻,政治斗争嘛,只要你是失败的,那你就是罪恶的,管你是大人还是孩子。

   重耳即位了,他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大家应该都熟悉他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