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周易江湖 (目录和卦象示意图) 作者:好熊熊逸 -- mynoodles

共:💬73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8 弘扬算卦精神,促进世界和平

   接着说说秦穆公和晋惠公的事。秦穆公得了一个好卦——不管真好还是假好,反正卜徒父说好就是好,这好比请人修电脑,维修人员检查了一遍,下结论说:“你这 是TCP/IP协议没设置好,SCSI接口和IEEE1394的HIU搭在了一个HGYKJ的HABOR上,需要一个YDHGT来做一遍SFDER……明 天来取,先交五百块钱。”——就最后两句话能听明白。

   有最后两句话也就够了,秦穆公知道反正一定会打胜仗,会活捉晋国领导人。当下信心倍增,于是秦国大军迅速开拔。

   如果卜徒父所谓的“三去”就是“三驱”的意思的话,那还真让这小子说对了,秦国侵略军甫入晋国,便接连打了三个胜仗,把晋军步步逼退,这就到了韩原。——这个地名有点儿眼熟吧?不错,春秋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韩原之战”即将在这里爆发。

   再说说晋国这边。面对秦国的大军压境,晋惠公有点儿着慌,问身边的大夫庆郑:“敌人已经深入国境了,我们可怎么办啊?”

   ——先别管庆郑怎么回答,先想想,如果是你,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都看了这么多求签算卦的内容了,这个问题还难回答吗?很简单呀,他晋惠公不会也算一卦么!如果卦上说打仗能赢,那就跟秦军决战;如果卦上说必败无疑,那就 不要做无谓的抵抗了,更不要白白让群众送死,赶紧讲和才是上策。春秋时代和后来的大一统时代不同,讲和并不让人觉得那么难以接受——好像一提讲和就成了汉 奸投降派一样。在这个问题上,春秋时代的人们表现得更加理性,知道权衡利弊,打仗划算就打仗,讲和划算就讲和,割让领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多看看 那段历史就知道,领土经常被割来割去的,家常便饭一样。

   所以,晋惠公要想妥善解决眼下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像秦穆公一样,也算一卦。

   晋惠公这一卦会算出什么来,我们很容易猜到——秦穆公得到的卦像既然是“秋风扫落叶”,那晋惠公算出来的卦必然会是“落叶被秋风扫”。是呀,如果晋惠公也算了一个“大吉大利,此战必胜”,《周易》不就自相矛盾了么?

   ——这个道理给了我们一个很有意义的启发:如果推广《周易》,让这一伟大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不就可以避免很多战争了么?

   不要觉得这个问题很荒谬哦,对类似的问题,国外的经济学家还真有过认真研究呢,这可是一个专门的课题。

    这问题的大前提是:人是理性的经济人。中国有句老话叫“无利不早起”,很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叫“理性的经济人”。所以呢,人对打仗是要做理性判断的,觉得有 好处才打,得不偿失的仗打它做什么!比如说,我和三五个朋友准备好了擀面杖和菜刀,准备跨海攻打日本,计划三个月拿下日本全境。当然,这件事情后来没有发 生,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个行军步骤是乘坐公共汽车赶到机场,可是,在车站我们为了公交车票钱的分摊问题起了争执,吵得面红耳赤、擀面杖拔菜刀张,最后不 欢而散;二是后来酒劲儿一过,大家就想清楚了,这一仗毫无胜算,还是不打为妙。

   我们再来看看专家意见,人家是拿数据说话的。布利托统计了某一个时间段的世界战争,发现在全部58场战争中,战争的发起方打赢了42场,算一下比例,是72%。这个数字说明了战争是理性事件,是预计有好处可捞这才开打的。

   但让布利托很困惑的是:发动战争的人是理性的人,可被迫还手的一方也不是失心疯啊,他如果预计到打不过人家,那就尽量避免战争呗。

    怎么避免呢?比如张三要和李四开打,张三很强,李四很弱。张三预计打赢了能得到的好处是100,李四预计打输了要损失150,所以,李四如果是理性的,最 好的办法就是拿出100的好处来给张三。这样的话,张三得到了预期的收益,李四虽然受了损失,可这个损失比起真正打起来的损失要少50,这也算两害相权取 其轻了。——如果世上的事情都是这么简单的话,如果人类都是这么理性的话,看来战争确实打不起来。

   我们把话再绕回来,这个道理如果仅仅放在秦穆公和晋惠公的这场战争当中,倒是很能够应用得上的。秦穆公已经通过算卦知道自己这一战必定会如“秋风扫落 叶”,晋惠公如果也算一卦的话,得到的结果必然是“落叶被秋风扫”,还会知道自己必然要做俘虏,这不是又伤国力又丢人么!于是,理性的晋惠公在一番权衡之 下只可能做出讲和的决定。这笔账很容易算:

  

   应战=损兵折将+自己被俘虏+至少会丢掉河西五城+损失一批粮食

   讲和=送给秦国河西五城+送给秦国一批粮食

  

    晋惠公肯定也知道,老朋友秦穆公是个大好人,不是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家伙,况且,河西五城本来就是答应送给秦国的,是自己一直赖着不给,给秦国粮食也是 理所当然的,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儿良知的人都会这么做。所以账算下来,讲和比打仗节省的是“损兵折将+自己被俘虏”——前者会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情绪,后者 实在丢人现眼,堂堂一个大国君主被人抓了俘虏,以后还怎么见人啊!

   结论是清楚的,除非晋惠公脑子发昏,或者也像我和那几个拿擀面杖加菜刀的兄弟一样喝高了,否则的话,一定会和秦穆公讲和。

   但是,事实总是让人大跌眼镜,晋惠公居然应战了?!

   你一定会问:“晋惠公的卦到底是怎么说的呀?难道他的卦上也说这仗能打赢吗?”

   ——这个问题没答案,因为从《左传》的记载上看,晋惠公根本就没算这一卦。

   这是不是很奇怪呢?打仗这么重要的事,哪可能不算卦呢?难道晋惠公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不成?

   ——这倒不是,晋惠公在这种紧要关头也得问问老天爷。咱们切换回刚才的韩原镜头,接着往下看:

  

   晋惠公有点儿着慌,问身边的大夫庆郑:“敌人已经深入国境了,我们可怎么办啊?”

   庆郑很不给老板面子,回答说:“事都是你惹起来的,你说怎么办吧!”

   也难怪庆郑有不满情绪,任何一位有基本良知的人都知道是晋惠公不占理。晋惠公也不想想,马上就打仗了,可连国内的自己人都理不直、气不壮,这仗可怎么打啊!

   可晋惠公别看不占理,架子还不小,听不得批评意见,当下呵斥庆郑说:“你你你,太放肆了!”——在道理上没法反驳人家,只好在人家的态度上挑理。

   晋惠公已经决定应战了,而且还要御驾亲征,于是,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赶紧确定车右的人选。

   什么叫“车右”呢?

   春秋时代的战争以兵车作战为主,一辆战车上定员是三个人,司机在中间,左边是弓箭手,叫做“车左”,负责远射,右边是长矛手,叫做“车右”,负责近战。对了,说“长矛手”只是个形象的说法,反正你知道车右使的是长兵器就好了。

   现在考你一个问题:晋惠公既然要选一个车右,这就说明他自己肯定不是车右,那么,晋惠公应该在车上的哪一个位置呢?

   ——开会的时候都是领导坐中间,所以,晋惠公一定是在战车的中间。可问题是,中间是司机的座位,难道国君要亲自开车不成?一些小领导都有专职司机,何况一国之君呢!

    让晋惠公当车左吗?绝对不行,领导可不能靠边站,说什么也得霸着中间的位置。所以,最后折中的方案是:车左下去,司机换到左边,领导居中,右边再上一个车 右。——凡是国君上车,基本就是这个模式。现在的情况只是稍有不同:司机还是在左边,领导秘书代替了车右,坐在司机的右边,也就是副驾驶的位子,领导坐在 后座的右侧。

   在国君的车上,左边的那位司机是要双手驾车的,也就是说,司机是没有战斗力的,于是,保护国君的重担就完全落在了车右的肩上。车右既然如此重要,所以得请老天爷来给安排人选——占卜或者算卦。

   晋国是中原大国,文化底蕴深厚,所以不像秦国那样排排卦就完了,那太业余了,晋国是通过甲骨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车右人选的,要知道,乌龟才是人和天之间的最佳灵媒。

   终于,占卜的结果出来了,老天爷给晋惠公安排的车右是:庆郑。

   晋惠公鼻子都气歪了,心想:“老天爷可真不长眼啊,要是真让庆郑当我的车右,车开不出二里地我就得被这小子的风凉话给噎死,这仗就别打了!”

   那,怎么办呢?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如果最高统治者要较真,任谁也拗不过他,老天爷也不行!

   于是,晋惠公决定做一回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要严厉打击一切封建迷信活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晋惠公不理庆郑,也不理会占卜官,径自选了家仆徒来做车右,又选了步扬来做司机,连拉车的马也自己选,用的是郑国进贡来的四匹可爱的矮种马。

    既然晋惠公乐意,那就由他安排好了,谁让他是国君呢。可是,庆郑在旁边又说上风凉话了:“古代打仗一定要用本国的马来拉战车,外国马不适合本国国情,对主 人不熟,对路况也不熟,被打仗的场面一惊吓很容易受惊,一惊了就会‘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看,“外强中 干”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原本是庆郑用来形容外国惊马的。

   庆郑话糙理不糙,到底是好意,劝晋惠公换本国的马,可这位爷太不讲究沟通技巧,最后说了句:“你不听我的话一定会后悔的!”——意思是不错,可对晋惠公这种人,这么说话无异于是拱火。果然,晋惠公根本就不接受意见。

   “韩原之战”终于开始,不过我就不细说了。简单来讲,应了卜徒父“侯车败”的预言,也应了庆郑“外国马不可靠”的预言,晋惠公的马车陷入了泥潭;又应了卜徒父“雄狐”的预言,在“秋风扫落叶”之后,晋惠公做了秦国军队的俘虏。

   在秦国的囚室里,晋惠公回忆从前,浮想联翩,突然想起了老爸晋献公当年让史苏算过的一卦。晋惠公感叹说:“我那死去的老爸啊,当年您要是听了史苏的话,儿子我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那么,多年之前,史苏到底给晋献公算了怎样的一卦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