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中國軟體業規模超印度韓國 -- 葡萄

共:💬30 🌺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中国软件产业生态,链断何处?(2)

4,抱怨多于建构

  采访IT产业生态,常常听到的是抱怨声。大企业怨小企业不专注,小企业怨大企业不发包,大小企业一起怨基础设施不配套,政策法规不健全,等等。点击科技王志东认为,这恰恰是妨碍产业群落生态健康的主观因素。道理很简单:对于企业而言,产业生态是积极建构起来的,而非消极等待来的。

而事实上,中国IT产业的大环境也并非如某些人抱怨的那么糟。王志东以软件产业为例说,这些年国家对软件产业的重视,已经到了“高得不能再高”的地步了,政策非常宽松。问题出在企业自身,“10年前谁会担心过印度同行,当年印度的IT不能与中国IT比,但是现在超过了”。要怪只能怪自己,这个行业真的很沉闷。

石兴梅亦有同感:“现在的产业政策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你去退税,除了个人所得税不能退,几乎什么都可以退了。这样的条件你还上不去,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在此意义上,每一家企业都应当对产业生态链的建构承担一份责任――建构的责任。生态链断裂,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在这方面,不少行业已经做出了样子,浙江地区的服饰业即为一例,那里有“袜子城”、“内衣城”、“领带城”“童装城”、“套衫城”,一批批企业形成了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网络关系。“诸暨市每年生产袜子90亿双,给地球上每个人一双还有余。一年一度的“袜子节”能吸引全球10万左右的买家。”《纽约时报》说:“这种每个城市负责你衣橱中一格抽屉的奇妙分工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规模性和较高的专门化程度,这帮助中国变成了世界服装行业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

IT产业固然不同于劳动密集型的服饰业,它的产业链条投资力度大,关联度强,链环也长得多,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产业。如同那个著名的“蝴蝶效应”――南美洲亚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可能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但在“建构”而非“抱怨”这点上,二者是相同的。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探究IT产业生态的时候,触角应伸得长一些,探究得细一些。

谈及产业链的建构,还有个老问题不得不提,那就是核心技术的开发。产业链靠大企业拉动,大企业则靠技术而不仅仅是规模拉动。“无力发包”的背后,通常是无力进行技术开发。即便是小企业,也得有自己的一招鲜,才有资格成为产业链中的一环。

  宏图三胞营销副总裁花贵侃就此评论: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开发上下功夫少,说明我们还处在“吃饭阶段”,不是为了事业,赚不了大钱。他说他的老板到美国,看到研究人员在研究“猫生下来18天细胞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的“怪东西”,但这些怪东西就能得到国家和企业的拨款。而我们的研究总是急功近利,没有长远技术战略,全是现实的东西,“即便很有知名度的大企业也没听说在制造工艺上投入多少研发经费”。建立在这种水平上的“生态群”,即便有也只能是初级的。

  新华海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段红彪也告诉记者,“没有核心技术”是国内IT产业生态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他举例说,PC的核心技术在底层,譬如硬盘、主机板、CPU、内存,“技术含量非常高”,但我们都没有,有也很弱。所以我们的PC大厂几乎都是搞组装的,没有核心技术支撑,产业生态链就如同缺乏狮子老虎那样的处在食物链顶端的物种,“玩不出大名堂来”。仅就此一点看,国内IT产业生态的建构也任重道远。             

              5,抓住新机会

问题积累成堆的时候,机会和出路也往往随之显现。IT产业生态的建构也是这样。

譬如对于软件生态链的建构来说,日前在国内正在兴起的构件化,就是个好机会。构件技术把软件系统切割成一块块相对独立,可供复用和互换的模块,实现了软件开发的“分离式革命”和“标准化装配”,从而可以帮助软件企业走出同质化竞争和作坊式生产的模式,建构起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生态链。

  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赵文耕认为,国内软件人员的特点是个性化开发能力很强,合成产品的能力较弱,如果涉足构件产业,大家就可以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众多企业形成互补,产业链形成也在其中了。而且,构件化开发,各模块相对独立,对系统和单体开发者的依赖性小,即使有人跳槽出去,也无法与原公司“对着干”。而传统的开发模式,只要拿走了源代码就可以另起炉灶。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构件化都是一次机会,正如金仕达石兴梅所说,“过去是苦干,现在搭上了构件化这班车,可以巧干了”。

再如,逐步成熟的用户已开始对产业产生正面导向。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业务流程外包(BPO),把IT等业务放手交给专业公司去做,给了这些公司“专注”的理由和更多的市场机会。更有用户以自己的需求来推动厂商的优势互补,譬如美的集团要求为自己提供服务的美国甲骨文公司与浪潮通软合作――用浪潮通软的myGS资金管理系统完善甲骨文的电子商务套件(ERP)。使浪潮通软和甲骨文这对“厮杀多年的老对手”戏剧性地牵起手来。海尔也要求自己的IT系统提供商“不能只用一家的产品”,要与多家同行合作,采多家之蜜整合应用系统。

“在厂商眼里,同行是冤家,但在那些明智的用户看来:冤家对我都有用,进了我这个门你们都不要打架”,浪潮通软王兴山说。王认为,用户的推动最有力度,“如果不是用户这样发话,看厂商们的竞争劲头――谁和谁合作?巴不得我自己都做了”。

  接受采访的经理人还谈到,在中国目前的产业环境下,政府对产业生态的建构负有重要责任。除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的完善外,在工业园区规划和招商引资的思路上,应特别注重产业的关联性和引进企业的带动性。一是尽可能把关联度高的项目安排在同一园区内,以有利于产业集中、资源共享、战略协作、优势互补、规模运作。二是引进的企业应是投资规模大、生产技术先进、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项目,不要拾到篮子里就是菜。长远看,一个地区、一个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生态的配套和完善。相比之下,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不过是一时起作用的因素,其作用将会随着相关法规的完善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逐步淡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