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翼王部将脱离原因 -- 司马水镜

共:💬14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翼王部将脱离原因

序言:

我只简单说说我对翼王部将脱离原因的分析,其他问题我会发信到你的新浪信箱。其实我很同意晚秋的总结,就是造成翼王部将多次离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 西南地区条件艰苦,尤其是缺粮严重。谢兴尧先生在《太平天国前后广西的反清运动》一书中指出:“因自1845年以后,广西便兴起了反清运动,天天破坏,大家都不注意生产,中间经过十几年的反清运动,城市既多毁坏,农村则一片荒芜。。。。。。翼王部下数十万大军,在广西无所得食,最初是化整为零,分散各地。及曾广依率众他去,石镇吉败亡,翼王所带的部众,不过十数万人。但物资仍然缺乏,命赖裕新先后到罗城,天河,思恩各州县去征集粮食,仍不足供应。于是,多年相从的老干部,也不能不分散就食。”史式先生更进一步指出:“原因就是如此:由于广西发生饥荒,石达开远征军被迫分散就食,以图生存。分散后易于被清军或团练击破,消灭,或者远走不归,实力因而大大削弱。对于这种情况,不少史料都有记载。例如《融县志 第六辑》中说:“其时,世乱已久,死亡过半,其存者均伏匿山岩,徙居边远村落。田地荒芜十之七八,粮食甚艰。”本地老百姓生活困难如此,石达开的大军又怎能立足,这是不言而喻的。正如简又文氏《太平天国简史》第18章中所说:“自占庆远后,翼军即分兵四出,原非有攻城略地之宗旨,盖无非为裹粮计也。”光绪十五年《平桂纪略》卷三中也说:“达开据庆远。。。。。。所掳粮米不足以供食。”不管素质怎么好,饿着肚子的军队是难以听从指挥的。石达开远征军在广西境内大量发生离散情况,也就不足为奇。正因为队伍离散的原因是分散就食,不是发生内讧,所以离散时并未发生什么流血事件。大家对石达开不仅没有不满,没有仇恨,而且正如“上天王奏”中所说:“惟时小臣等犹同翼王恋恋不舍”。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有些因分兵就食的队伍在分离多年之后,一旦与本军重逢,就又兴高采烈地回归本军。曾广依部在贵州境内重新回归本军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闹内讧而分离的队伍岂能做到这一点。”

2 无法满足部将攀龙附凤的愿望。正如陶短房先生曾总结的:“这从杨辅清到张志公,大大小小的部将先后回朝可见一斑,这些人并非都是因为忠于天王而归的,他们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认识到,跟着一个自称天王臣下却又不受天王节制的翼王是没有多少前途的。”,而“所谓“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应该是符合他(石达开)的个性和为人原则的,即不忍取而代之,也不甘束手待毙,又要对部下和追随者负责”,所以,石达开也认为部下回归天京是合理的愿望,没有强行阻止。

3 乡土观念,石达开自述中说部下多三江两湖人,在西南日久,各怀还乡之念,这的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陶短房先生曾分析过天京失陷后太平军各部将领的意向:“史家往往论定南方太平军余部的目标是入闽粤,从后来的行动中也可部分证实这一点。但南方余部各部的情况似乎是不同的,侍王李世贤一直“意在取闽浙”(干王自述语),而籍贯是两广的来王陆顺德、祥王黄隆芸等当然也对重返两粤有兴趣,至于原本起家于两广、在南方余部中实力占据极为重要地位的“花旗”即天地会旧部,则更是极力主张南下;但作为太平军黄旗部主力的汪海洋部,其本人为安徽全椒人,所部骨干胡瞎子等都是当初在全椒造反的同乡弟兄,从诗句的内容看,部下中两湖三江人占支配地位,对于他们来说,“收复三江、收复天京”比南下两粤更有吸引力,而且汪部曾从石达开远征两广后返回,同归的两广人多数中途降散,惟独这支三江人马“万里归朝”,作为久经战阵的汪海洋,不会不考虑到这些因素。事实上,从题壁看,他以收复三江为主题的动员,起到了振作士气的预期效果。 ”我想这些分析可以作为参考,显示乡土观念在后期确实影响着太平天国将领的行动意向。(上文中的“花旗”和汪海洋部本来就是从翼王部下反旆的部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