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翻译:人类的故事(by房龙) -- 身后有人

共:💬16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象形文字

————埃及人发明了书写,有记录的历史开始了

我们居住在欧洲大地上的远祖迅速学会了许多新玩意儿,他们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放弃原始的生活方式,发展出自己文明。可是,他们被发现了;一个来自南方未知大陆的旅行者跋山涉水,发现了欧洲大陆上的这些野蛮人。他来自非洲。他的家在埃及。

早在几千年前当西方人还在为刀叉,轮子,房子这些东西苦苦思索的时候,尼罗河谷已经发展出了高水平文明。我们应该离开我们的曾曾曾祖父的岩洞,去向地中海的东南寻访,那里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学校。

埃及人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他们是出色的农夫,精通灌溉。他们建造的神庙后来被希腊人模仿,建造了最早的教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这些教堂里祷告。他们发明的用来度量时间的工具--日历也一直被几乎原封不动地沿用至今。而最重要的是,他们为了后代能从前人的经验中受益,发明了记录讲话的方法--书写。

我们今天对报刊书籍司空见惯,以至于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懂得如何读写。但事实是,在所有的发明中最重要的书写历史并不长。如果不会书写,我们就会像阿猫阿狗一样只能交给自己的幼崽一丁点简单的东西,而不能利用先辈的经验。

在我们的时代开始前的一个世纪,当罗马人来到埃及,他们在一个峡谷中发现许多古怪的图画,这些图画似乎与这个国家的历史息息相关。这些奇怪的图画布满了神庙、宫殿的墙壁和无数的芦苇纸草碎片,但罗马人对任何“蛮夷”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他们没有进一步探究那些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源头。最后一个懂得制作这些图画的埃及神父也在几年前离开人世。被剥夺自由后的埃及成了一个堆满重要历史文献的宝库,可是没人能解读这些文献,它们对人类或者动物来说都变得“一文不值”。

一千七百年过去了,埃及成了神秘之地。直到1798年,一个名叫波拿巴的法国将军来到了东非,为他进军英属印度做准备。他没能渡过尼罗河,远征失败。但凑巧的是,这支著名的法国远征军解开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秘密。

一天,一个年轻的法国军官厌倦了呆在罗塞塔河要塞的日子,他决定到尼罗河三角洲的废墟中去打发几个小时。接着,一块石头让他迷惑不已。像埃及其他所有东西一样,这块石头上满是图画。但是,这块黑色的玄武岩石碑(罗塞塔碑)却与以往发现的任何东西都不同。这块碑上有三种文字,其中一种就是已知的希腊文。他想,只要把希腊文和这些埃及图画对比不就可以解开他们的秘密了吗。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简单却用了二十几年才解开这个秘。从1802年开始,一个名叫Champollion(桑博良)的法国教授开始对比著名的罗塞塔碑上的希腊文和埃及文字。到1823年,他宣布自己解读了碑上14幅小图画的含义。不久之后,这位教授死于过度劳累,但是埃及文字书写的主要规则已经解开了。今天,我们对尼罗河峡谷的故事比对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故事更为了解,因为我们拥有四千年以来历史的文字记录。

古埃及像形文字(hieroglyphics:意思是神圣的书写)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是如此重要,(我们现行的字母中就有一些是他们的变体)您应该对这套充满天才灵感的文字系统有所了解;而这是五千年前古埃及人为了记录口语中的字词而发明的,以便后人能从先人的经历中受益。

您应该听说过符号语言。在我们这块西方大陆上流传的关于印地安人的每个故事都会提到他们的消息记录者;他们用一种小图画记录猎获了多少头水牛,或者某个部落有多少猎人。作为一种书写规则,要理解这些记录的含义并不困难。

然而古埃及文字却不仅仅是这种原始的符号语言,尼罗河流域的这些聪明的人类早已超越了这一阶段。这些图画所代表的信息远不止图中所画的东西,就像我接下来会解释的那样。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 Champollion,正在研究一堆写满这些像形文字的纸草,突然,你发现一幅图画了一个拿着一柄锯子的男人。你可能会想:这一定表示一个农夫要出去砍树。接着你拿起另一张纸草,上面说一位女王死于28岁的故事,可是句子的中间却也有一幅“男人拿着锯子”的图画。女王跟锯子有什么关系!那么,这副画一定有别的意思。可是什么呢?

这就是那个法国人解开的秘题。他发现埃及人最早使用"语音书写"--一套可以重现声音的文字系统,它可以把我们所说的每一个单词翻译成对应的文字形式,只需要少许的句点,破折号,和S弯钩符号作为辅助。

我们再来看前面提到的那个手持锯子的老兄。单词"saw"既可以表示你可以在木匠铺里找到的锯子,也可以表示动词“to see”的过去式。

这个词在几个世纪的演变历史中,最初只有锯子的意思,然后它失去了自己的原意而成为一个动词的过去式,几百年后,两种意思都失去了,这副图于是演变成只表示一个单独的字母S。

就像一幅画着一双眼睛的图画,既可以表示长在你头上的视觉器官,也可以表示第一人称,”我“。

一幅画着蜜蜂的图画既可以表示一种产生蜂蜜的昆虫,也可以代表动词”to be“,表示存在。同样,它也可以是动词”become”或者“behave“的词头。

埃及人发明了这套系统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千年中一直在发展它,直到他们可以写下任何想些的东西。他们用这些“录音单词”给朋友写信,记录交易情况等等。他们还用来纪录自己国家的历史以使后代从前人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鉴。

注:1.商博良(1790 - 1832),全名吉恩-弗朗卓斯-商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法国东方学者,国际埃及学的创始人和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者。1790年12月23日,出生于法国的菲加瑟(Figeaci)地区。1832年3月4日,死于巴黎(Paris)。其最大成就在于他找到了开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自1808年起,他开始根据三体合书的罗塞塔石碑铭文(Triple inscription of the Rosetta Stone)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或hieroglyph),并成功的识别出一些文字符号。

2.罗塞塔石碑,英语名叫Rosetta Stone,法语叫Pierre de Rosette,德语叫Stein von Rosette。制作于公元前200年的古埃及,以一块黑玄武岩刻记着庆祝托勒密五世(Ptolemy V)的加冕. 石碑1m 高,70cm 宽,30cm 厚。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1799年8月的一天,石头被一名叫皮埃尔-弗朗卓斯-泽维尔(Pierre Francois Xavier Bouchard ,1772 年- 1832 年)的年轻法国军官在埃及株连堡(Fort Julien)的一个靠近罗塞塔(Rosette,或Rachid)村的地方发现。

罗塞塔石碑的文字是用三段三种不同的字母文字摩勒的,包括: 埃及象形文Hieroglyphic (石头上部) - 由古埃及人使用;古草书文Demotic (石头中部) - 由阿拉伯(Arabs)和近代埃及人使用;古希腊文 Greek (石头下部) - 由古希腊人和多数欧洲人使用。

自从石碑发现以后无人识别上面的文字,直到商博良出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