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贴]普通一兵从军实录(值得一看) -- 我来也

共:💬30 🌺93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连载5

20: 钢盔与少尉

――――军法勤务保障的任务不仅限于驻地,有时会去其他部队保障诸如“现场会”、“公判大会”之类活动。此时本连士兵应披挂全副行头:钢盔、挂式武装带、步谈机、子弹带、电警棍、白手套、皮鞋及56-1式自动步枪或54式手枪,军容整齐、军姿标准并面无表情,以形成森严肃杀的现场气氛。为此,军装上的褶皱颇令兵们头疼,想出了用装满滚烫开水的大搪瓷缸子当熨斗的土办法,效果有限,后来到底集资买了个电熨斗了事。本人执行此类任务的小小爱好是稍微压低一点钢盔,把钢盔带紧紧勒在靠近下巴的位置,引得副连长说过几次:那小子站得有点怪味道。其实俺是从杂志上美军宪兵照片那里学来的。回忆起来那时听得最多的,就是所谓对某某人犯“从重从快”如何如何了,现在想来这提法蛮滑稽,试问煌煌军法律条、明文刑典之下,哪个罪犯应“从轻从慢”处理?这也是我国千年来人治而非法治的小小体现吧,现在好像听不到这个说法了。

――――本人从不愿随大溜,管56-1式仿卡拉什尼科夫AK47自动步枪称作“56冲锋枪”,无论从口径、火力、射程上衡量,AK47与MP5、乌兹、瓦尔特之流均不在一个档次,这种入乡随俗以讹传讹的做法在我军着实不少。

――――本连配备的自动步枪均为折叠枪托的56-1式,也是本连“营业范围”使然。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就是大队人马背着56-1、戴着钢盔,开着长江750摩托在驻地城市主要街道浩荡而行,队尾1辆大屁股北京2020吉普车押阵。愈是节假日这样的任务愈多,除了对街头军人的军容风纪进行纠察外,恐怕也有震慑地方恶势力保民众平安的意思在里头,在当时特殊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地域环境下,这种“武装游行”越来越多,逐渐成为本连“主营项目”。其他项目的“营业”也不能耽误,由此兵们的休息根本无法保证,站哨、执勤、保障、“游行”几班倒,加上日常一点不放松的各种训练,折腾得兵们七荤八素。

――――被折腾的人们总会有些小小怨气,不幸落在宪兵手上的军容不整者,正好成了发泄小小怨气的对象。“宪兵”本就是企图蔑视着装条令的兵们最大的魔魇,当然对军官同样具备威慑力。大队人马“武装游行”进行一半时,本连士兵会被散开到城市各个街道,进行沿街巡视。对“风纪扣”未扣或挽衣袖等轻微违规者,训诫一顿扣下士兵证,登记番号姓名了事,随后通知其所在部队也就罢了。对于倘胸露怀或行为不端的严重违规者便不客气了,一般都是将其控制后,呼叫在附近游弋的大屁股北京2020吉普车赶来抓走。

――――仁慈下士平时少言寡语,那日却抓了一条大鱼。有位陆军少尉大人,不知搭错了哪一根筋,搂着位花枝招展女士,半倘着军装溜达出来了。撞见仁慈下士,还对下士的纠正出言不逊、推推搡搡,估计是面子上下不来,与怀中女士有关。下士撕掉仁慈面孔大打出手,警棍飞舞,并呼叫2020吉普车紧急支援。众宪兵如狼似虎,扔下花枝招展女士,将倒霉的少尉扔进2020绝尘而去。在警备司令部,该少尉历经众宪兵以“肢体语言”教育多时,军官们才适时出现,象征性地阻止一下兵们后,处以该少尉禁闭学习《内务条令》半个月的“刑罚”。禁闭学习期间,不但要对条令倒背如流,而且必须重新修炼军姿、正步等项。暴躁中士一般叫出口令“正步端腿练习,1!”便躲去抽烟了,半根烟抽完,才回来喊个“2!”,此时这少尉已是面无人色。“刑期”届满,以军区警备司令部的名义,通知少尉所在部队团级以上主官拿处分通知单领人,这一大套整人的节目才算收场。

――――可见落在“宪兵”手里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作为维持军纪的一种手段本无可厚非,倒是兵们那种以虐待为乐的行为,增强了军纪的严肃性。这种虐待,大概出自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说不清楚。

21:75斤半与3块零8分

――――几个月过去,步兵操典规定的诸多训练科目大多已完成,比起标准战斗部队好像也不差什么。很快便有了检验机会,全连开拔到荒原深处,参加团级规模对抗性战术演习。别以为有卡车坐,100来公里都是拿脚丫子量过去的。身缠左肩右胁右肩左胁横担竖跨共13条各种带子、负荷枪支弹药子弹带手榴弹袋水壶防毒面具工兵铲挎包背包自救包防雨布毡垫大衣共75斤半,行进在莽莽荒原,总算有了个标准战斗步兵形象,来之不易啊!也真他娘的沉!

――――安营扎寨后,本连被配属给演习指挥部直属,本次演习号称两个团的对抗演练规模,实兵实弹动用的只有两个营的兵力,其他均是图上作业。按照“导演部”的最早计划,本连的任务是卫戍“我军”于理论上存在其实子虚乌有的“大型后勤物资保障基地”,并击退“敌”班排级规模袭扰性进攻。为什么是班排级呢?2000年前曹丞相都会集中大批精兵优先捣毁对手的粮仓,如今的“敌人”却只满足于“班排级袭扰”我军“大型后勤物资保障基地”便罢了么?但愿指挥部大帐篷里,军事记者闪光灯下作运筹帷幄状的“导演”们,哪天真的打起来不要被断了粮道才好。快到演习结束,不知哪位“导演”开恩,本连捞到个“夺占敌被孤立制高点并清扫残敌”的扫尾巴工程。俺们扮演的是红军,结果自然是旗开得胜。几天折腾下来,枪倒是没少放,但总觉得和小时候玩打仗游戏有些太像了,区别就是玩得累点儿。

――――回到驻地,天气已经渐冷,高原的夏天总是凉爽短促,秋季就根本没几天了,接下来就是漫漫寒冬。

――――同年们饭量依然不减,说话瓮声瓮气,已带出些老兵的牛皮哄哄劲头儿了。连队的伙食比教导队强得太多,只是按照暴躁中士的说法,陆勤三类灶每天3块零8分的伙食费,4两肉1两油其实没完全吃到嘴里云云,不管了,至少不用饿着。不间断地疯狂训练执勤加演习,感觉身体比从前壮实许多。照镜子看看,上学时那个戴着眼睛的小白脸不知去了哪里,代之一张被高原日光晒得黝黑的面孔,眼光里时常流露出些不屑,也不知是看不顺眼什么,总之就喜欢找那种看不起什么的感觉。

22:姐夫

――――当兵三年,老母猪赛貂禅。这话恐怕仅限于驻守荒原山沟的兵们,驻在城市的本连士兵经常武装游行兼街道巡视,倒是不缺女人看。看看而已。

――――“昨天东大街看见那小丫头长得真白!”

――――“你懂个鸟!人家沫增白露,我都闻到了!”

――――“色狼!放你的驴屁吧!那是粉底霜!”

――――“少扯淡!增白露!”

――――“粉底霜!”

――――“增白露!”

――――“c a o 你妈!”

――――“c a o 你大爷!”

――――乒乒乓乓稀里哗啦……

――――别以为又发生斗殴了,这是文化生活贫乏的兵们之间一次友好争论而已。笑骂着发泄完每天最后一点过剩精力的兵们,嗷嗷叫着观赏被制服者脸上被沫洗脚水,这才各自遐想着对他们来说还很神密的女性,呼呼睡去。打呼噜很严重那位的脸上,照例整晚被迷迷糊糊的兵们随手抓到的书、解放鞋、臭袜子等等杂物火力覆盖,效果不大明显。本人受不了的是旁边铺上一位半睁眼睡觉兼磨牙的老兄,后来到底请他换到墙角那张铺了事。精力还是过剩的无聊者,会在起床号之前爬起来,突然掀开熟睡的兵们被窝,以嘲笑一种年轻精壮男性早晨特有的生理现象为乐。

――――粗旷和粗鲁到底有何区别,大部分兵们闹不清,骂人倒是都会,而且越来越精于此道。其实不外乎围绕有关繁衍后代的那点子行为说事儿。在这种环境下,本人亦不能免俗,也是为融入集体起见,渐渐地每天没有十来个以上“扯淡”之类的单词出口,就十分地不爽。有位值班班长骂得比较经典。开饭前照例的吼歌时,一个兵反复地挠脖子,被制止两次依然不改。该值班班长终于崩溃,大吼一声:“某某某我ri你姐!!!给我站好!”边上250中尉咕哝着评价:“这个姐夫当得容易。”被骂那位够郁闷的,尤其要是他真有姐姐的话。

――――悍勇的兵们谁也不会拿这些不太文明的语言当回事儿。也对,一帮子只会扭扭捏捏客客气气的士兵,真的打起来怕也难以嗷嗷叫地冲锋陷阵。这个应该不会过于影响我军文明之师的形象吧?

23:留念

――――下来个任务:大学生军训。不知道是不是什么美差。暴躁中士知道底细,二话不说便推荐本人上去,这样就要离开日夜操劳修炼但每周六有肥肉片子可吃的本连,回到令人发怵的教导队去了。好在这次是去训别人,不是被别人训。谁知这一去便是好几个月。 ?

――――军训学生是很有政策性的,尤其是在当时特殊的政治条件下,因此上面挑人的标准除了各项军政素质拔尖外,还要相对有点文化的。本人虽高中都没毕业,鉴于平时经常代犯错的同仁写个检查赚几盒烟抽什么的,被公认还有二两墨水在肚里,加上暴躁中士笑而不答的所谓底细,俺只能义不容辞了。

――――训学生的难度在于打不得骂不得,还有很多学生对兵们莫名其妙地有些抵触情绪。不过身为列兵军衔却被学生们一口一个“教官”地叫着,心里还是蛮受用的。在我看来,大学生军训的标准,与炼狱般的“第三阶段步兵专业科目”相比,简直和过家家差不太多。如此一来身兼标竿、示范、陪绑多重身份的众“教官”们,日子倒也不太难过。队列军体射击战术蜻蜓点水般样样来过,仅仅为了给这大批公子千金们留下点感性认识罢了,讲解示范分班组织中队合练大队会操还都煞有介事,也就哄着这帮大孩子玩呗。还别说,少爷小姐们的理解能力与动作协调性真的比有些菜鸟强,走队列“顺拐”的事情较少见。站军姿就不怎么样,才倒掉几个就都不干了,竟然有“学生领袖”们站出来企图协商有关“强度问题”,还扬言要搞个“联名上书”以提醒军方照顾祖国花朵的疾苦,给兵们气得直乐。内务则更惨不忍睹,看着少爷小姐们肥壮圆润的厚厚棉被,各“教官”均头疼不已。说实话这帮花朵大多还比有些“教官”年长1到2岁,也难怪兵们对这些未来栋梁的某些行为嗤之以鼻。 ?

――――“过家家”持续了20多天,假招子似的故作威武雄壮之“阅兵”、慷慨激昂之“学生代表发言”后,闹剧基本收场。被塞了很多笔记本钢笔之类“留念”,拿回去充公吧。最后的欢送大餐却令“教官”们颇为不平,怎么俺们当初没享用过那么多好吃的?娘的!

――――问题来了,各中队文书报告,众56半自动步枪的大部分刺刀不翼而飞,用脚后跟也想得出来,是学生们拿去“留念”了。这可不能客气了,破枪也是武器装备,岂容“留念”?大队拉着少爷小姐们的卡车被截回,男学生点验搜身!什么劳什子“人权”“尊严”之类抗议充耳不闻。成果比较显著,大部分刺刀回到解放军怀抱,可是还差好多,女学生总不能搜身吧?经验丰富的一个少校下令:“全体女学生列队!成体操队形散开!原地纵跳100下!”这个斗智斗勇的过程逗笑了斗争各方,心知过关无望的小姐们主动交出了替少爷们藏匿在身上的赃物。

24: 绿头牌

――――施训者很快就要变回受训者了,暴躁中士故作神密的所谓底细也有了答案,原来还有个“预提正副班长集训队”在等着本人。这个集训的人选,大多就是训练那帮公子千金大学生的“教官”。中士用心良苦,担心此等好事被别人抢去,所以当初极力怂恿却又秘而不宣,谢谢了!

――――不要高兴得太早,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重要活动在等着本连:“军区直属单位武装越野大赛”。娘的!这必定又是军训部那帮王八羔子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想出来的损招儿!作为本连,在军区直属连队里一向对此类纯步兵科目的“大赛”称王称霸,荣誉室里挂着若干面诸如“队列标准示范连”、“军容风纪大评比优秀”、“战术对抗竞赛冠军”、“格斗技能优胜”等等的锦旗,对于这个纯粹卖弄体力的“武装越野大赛”,拿连长的话说是:“丢不起拿亚军的人。”不就是折腾兵们嘛!让兵们闲着干嘛?出成绩呗!和平年代,诸如此类的活动,是一支部队主官“政绩”的主要提供渠道了。

――――话说回来,一支部队的传统教育,是维系这只部队的一种精神力量,也就是集体荣誉观念。回想当年,在本军区部队里,走到哪里都敢拍拍胸脯来一句:“洒家是某某连的!”其神情不亚于一帮大学生凑一块儿来句:“俺是清华的!”无独有偶,诸如挂于美军常服右胸的“团体荣誉勋表”、纳粹德军的“荣誉部队袖带”,都是这个意思,军队就讲究这个。与其用军纪军法督战队防止士兵退缩不前,不如用荣誉观念促使士兵“老子丢不起那人”,这才高明。本人对这种集体荣誉教育深以为然,这种感觉身为本部队一员很“牛皮”的实实在在的自豪,很对年轻人的胃口。比起连篇累叙的政治说教可强多了,那不过起到些让兵们体力上得到点休息的作用而已。本人顽劣至今,对各种政治说教一向充耳不闻,很是对不起各位指导员、教导员和政委们。

――――胸脯可不是好拍的,必须历经体力、精神上的百般折磨,这胸脯才拍得值钱、硬气。那段时间,除了正常的执勤、武装游行、看押军犯以外,全副武装5公里越野训练便成了重头戏。每晚睡前关于女性的种种恶俗话题渐少,兵们拿热水泡泡酸痛的脚,倒头便睡,呼噜震天。第二天起床号一吹,跳起来噼里啪啦披挂停当便是个玩命地跑。连长手持一根拇指粗1米多长的竹竿,坐于长江750摩托的偏斗紧跟队尾大喊大叫,哪个偷懒,照屁股上就是一下,不是很疼,心理威慑而已。这种玩命的狂奔,讲究的还是一个整体,哪怕你大部队18分钟便到,只要剩下一个拉后腿,也是白搭。城边有个折返点,早早有指导员稳坐于此,手里一堆小牌子,谁跑到就发谁,防止兵们抄近道。娘的怎么想起满清狗皇帝睡女人的绿头牌来了!?手里的枪越来越沉,抱着背着扛着提着怎么拿都不顺,好像不是7斤半,是70斤半。为减轻重量,兵们把枪机、活塞、复进簧、附品筒甚至通条都偷偷卸下来,其实效果不明显,心理安慰而已。

――――之所以如此重视全副武装5公里越野训练,除了磨炼士兵意志以外,更重要的是尽量提高步兵的体能,并非真的打起来非要跑那么远。以当时的步兵攻击战术来看,冲击出发线一般距离敌阵地200-800米,炮火准备一停,冲锋的步兵跃起后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冲过这个距离,便可尽量减少敌拦阻火力下的暴露机会,缩短敌人的反应时间,减少伤亡,这要求步兵必须有充沛的体能,这是科学的。还有一个好处是培养士兵的整体观念,一个人跑在前面没用,想办法帮助后面的战友坚持住、和你一起跑下来才算胜利,很多的战友情谊就是这样出来的。跑个5公里,也是这么多的文章,军队处处皆学问哪!?

――――玩命的结果倒简单,荣誉室里再多一面锦旗呗,兵们的好处是顿顿肥肉片子和政治学习三天。

25:花椒泡酒与KTV

――――军队是很讲究老乡观念的地方,不知这种观念有何渊源,可能是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大集体里,方言、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相近的人群沟通便利,凑在一起可以更好地互相照顾吧。

――――由于暴躁中士曾任菜鸟排长的便利,本班士兵组成结构基本上是北方人,其他几个班则南方人较多。扩大到本连,众上等兵、下士们也是北方诸省籍贯的较多。估计是团结一致对抗处于“强势”的“北方群体”的需要,除了官方组织的集体活动之外,自由时间一般都是南方藉人士凑在一块儿。渐渐地一个“小头目”逐渐崭露头角,在小圈子里颇有些说一不二的劲头。此君上学时曾是校运动明星,擅长田径项目,平时总喜欢剃个凸瓢,目光凶狠,脸上骨骼明显一点肉都没有,怎么看怎么像个杀人犯。据我观察,此人曾是残酷的“第三阶段步兵专业科目”中极少的几个“面无表情”者,据说在屁事不顶的《分配去向志愿表》里,他填的是特种兵,可惜那时整个军区也没这个编制,被补进了本连。尽管我对此人不无看法,不过从来没说过什么,自“冷敷”后,本人一般不表现什么地域倾向,平时还经常5公里越野时帮着扛个枪、帮生病的南方藉人士打个病号饭替个执勤哨什么的。

――――列兵凸瓢作为所在班各项步兵科目的佼佼者,没有捞到去训练大学生的差使,多少有些不满。其原因大半是在平时政治教育课上,说不清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属性,其实就是背诵不下来那些套话教条。此次“预提正副班长集训”,不知什么原因,却受到连长大人提携,和几个平时表现较好的列兵上等兵一起,与本人同行。感觉此人对我这个250中尉、暴躁中士及其他同仁多方照顾推崇的小弟,多少有些拧着点劲,只是没机会较量一番罢了。

――――吃惯了本连的肥肉片子,再次来到苦行僧般的教导队,这次又扮演受训者的角色,比训练那帮少爷小姐就累得多了。

――――集训队队长由一矮胖少校担纲,此人枪法奇准,记得中士等人是他的粉丝。这老哥训练间隙吹牛时,经常对56半自动步枪的远射精度及枪口动能等等赞不绝口,并大加嘲笑AK47严重的枪口上跳现象和短得离谱的瞄准基线。执掌起队长大权来,矮胖少校却完全是个黑脸的雷公,经常有兵们被骂得狗血喷头,而对兵们的夸赞,也就仅限于拍拍脖子了。

――――所谓集训,其实大部分内容就是把近一年前所受的罪再来一遍。不尽取、不尽予,把你的体力和精神承受能力再拉高一个台阶,就是为了将要扛在你肩膀上的下士肩章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你把这些苦难向下一批菜鸟传递的通行证。没什么好说的,头一低、眼一闭,接着扛吧。除此而外,能够从矮胖少校那里学到一些极初级阶段的驭兵之道,也算不虚此行。印象比较深的一句话是:“无事生非”。所以尽情折腾你的麾下吧,别让他们闲着,闲着就要反过来折腾你了。

――――矮胖少校的口令水平估计是全军一流,高亢嘹亮、中气十足。小半公顷的操场上,只要少校口令一出,唧唧喳喳的麻雀们都被迫噤声,想不通矮胖的身躯里如何能爆发出如此强悍的声音。连串的口令下达,有种山呼海啸的感觉,震得内脏也微微共振,不用尽全身力气百分之二百地执行这种口令,总觉得有些暴殄天物,心中有愧。慢说百步穿杨的枪法,仅凭这排山倒海般的口令水平,俺们也快成了少校的FANS,一心想学几招。

――――优秀的技能被掌握,必然伴随痛苦的参吾过程。为了不久后也能如少校般地暴喝出口,令未来的菜鸟们震颤,准下士们每天晚饭后列队于靶壕,顶着寒风黄沙,对着坚固的水泥墙壁怒喝不止,其劲头远胜于饭前吼歌。后者仅限于吃饱肚子的无奈,前者则是为满足小小虚荣心的巨大努力,发自内心。嗓子破了好、好了破,还是好心的少校给声音嘶哑的准下士们传授了一剂良药:花椒泡酒。酒是烧刀子老白干,花椒是炊事班偷来的,强烈刺激的一口良药灌下,不憋得翻白眼的,本人从未见过,所谓以毒攻毒是也。这也是大兵味道浓厚的一种药方吧,酒量狭小者慎用。

――――如此粗暴的发声练习方式,逐渐造就了一帮只会用丹田气说话,哼哼两声都满屋子嗡嗡响的兵。相继的顿吾,令兵们参透了少校式发声的要诀:声音是从下腹至腰部,一道中气贯通头顶才冲出口,其实和美声唱法相似,只是一点不美罢了。掌握得好,多大的声音也不费嗓子。

――――直至如今,三两哥们相约KTV抒发感情,本人还是这副腔调,所以从来与婉约缠绵的情歌无缘。

26:下士

――――矮胖少校的歪道道真不少,每天早晨例行的出操时,又学了一招:爬起来直接披挂整齐出门,别去上厕所,有一泡尿憋在小腹,底气就足得多。也是,在那些寒风凛冽的黎明,几百毫升蒸腾着热气的液体,不知要带走多少大卡的热量。

――――自恃不凡的列兵凸瓢,在格斗课后提出要和少校切磋一番,少校哈哈一笑,成啊!没等反应,少校一掌对着凸瓢当胸而来,凸瓢侧身刚要来个“反扣腕”,推来的掌变成了拳,未及格挡,又发现双腿已被少校伸过来的右腿勾住,少校随即拳背轻轻一格,凸瓢一个“屁墩”坐地,跳起来还准备硬上,少校却已退出好远,吹哨整队吃饭了。看不出什么套路,简单的两下,制服对手便收宫,少校恪守点到为止的原则。从此兵们悄悄称少校为“矮脚虎”,看来军队真是藏龙卧“虎”啊。

――――等集训完毕合影留念时才听教导员说起,少校的转业报告已经批了,过完年便脱军装,原因不明。想来可能与“扈三娘”有关,因为少校家乡遥远,夫人一直不肯随军。

――――回到宪兵连,已经是90年代了。暴躁中士心绪不佳,连长不批准中士复员,动员其超期服役。作为小弟,内心也不愿老大离去,却不好说什么,能做的只是每晚熄灯后陪中士聊聊家乡和准嫂子,每晚一起抽掉十几根烟。军官们在位率明显提高,对兵们态度也渐好,这都是因为有一批老兵将要离开。每年这个时候都最容易出事,个中缘由,我当时还品味不来,只是稀里糊涂地陪着偷偷灌了不少烈酒。与媒体例行的报道有所不同,老兵们的离去并没有哭天喊地的情况,大多轻轻点点头,互相道声珍重,此时兵们的含蓄,与平时的粗鲁判若两人。

――――暴躁中士到底没有走成,作为标兵班的班长,和众小弟们一起领到了崭新的87式冬常服。比起胶木扣子两个兜的老式服装来,这种依然是中山装款式,但换上了发亮的仿铜纽扣和四个明兜的新军装,显得庄重大方,有点国军味道,受到兵们的普遍欢迎,比傻鸟式的翻领夏常服强多了。

――――随后配发给本人的,还有来之不易的下士肩章,和薄薄的一纸《班长命令》。自然对俺老大,以后也要以暴躁上士称之了。衣着光鲜的我兴冲冲地照相回来,忙不迭地将照片寄回家。很快收到的回信中,在老妈“安心在部队过年、衣食住行均好好照顾自己”等等嘱咐后,老爸大笔一挥批复四个字:继续努力。

小注:----多谢!老班长不敢当,惭愧了,以兄弟同好相称吧。

----其实我写这些东西,一方面自然是与曾经有过军人经历的朋友们一起怀念感悟那段岁月,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是希望没有当过兵的朋友,稍稍感受一些在我们这支军队里最基层的士兵们真实的生活与所思所想。

----这个坛子里,不乏研究“拿什么打”的专家、也有很多讨论“怎么打”的高人,对他们的水平与热情在下佩服之至。但我总觉得,这里好像缺少一些很关心“谁来打”的朋友。

----在我看来,一些朋友们的言论,多少缺乏对这些保卫着我们、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与不公的平凡普通军人们的了解;也缺乏对这支历经磨难几度辉煌,如今却日渐显露问题的军队的了解。

----我已离开多年,不敢说对军队的现状有多么深的感触,也没有什么内幕消息,只能凭着一支凸笔,为朋友们展示十多年前的军队中一些点点滴滴。由于水平与视角的差距,难免挂一漏万,但就那段岁月,我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些问题、弊端、不公甚至丑恶,我当竭力展现于诸位面前。

----无论如何,我会写完它

关键词(Tags): #普通一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