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贴图】以静制动. -- 不爱吱声

共:💬44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知识】精彩的视觉错觉图之图形背景错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上图中 ,你看见了什么?你看见的是两个头,还是一个花瓶的轮廓?

即使这个图形在视网膜上是固定不动,你对它的感觉仍然是在两种可能图形中动摇。

同时感觉到两种有意义的图形是很困难的!

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 Rubin花瓶/人脸图形是一个主体/背景可互换的两可图画。这是由于它既可以看成是白色背景上两张对视的黑色的脸,也可以理解为黑色背景上白色的花瓶。

在这幅主体/背景可互换的图形里,线条有两种外形。轮廓的外形取决于线条被认为图画的哪一方面--背景还是前景。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视觉系统是依据物体的轮廓来对其进行编码的。在图画中,相邻、相似和同属一类的部分倾向与结合在一起。你对轮廓外形注意的转变会导致图画的翻转。观察者的知觉状态和个人的偏好也会有所影响。对轮廓或是外形的偏好会导致对某一方面的加强。对于同一幅图画,一些人偏向与看做花瓶,一些人则更容易将其看成是脸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无疑,大脑皮层参与了这一过程。因为你在大脑里储存了关于花瓶和脸的侧面的信息。

你的大脑能够用外部的事物来解释你眼中看到的图案。要做到这一点,你的视觉系统必须能够将物体从它的背景中区分出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某些时候,当有伪装存在时,事情就变得困难了。

这个两可图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表明了知觉并不是仅仅由视网膜上的图象决定的。当你观察时自发产生的图象的翻转有力地证明了灵敏的知觉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指出我们大脑组织视觉信息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Rubin花瓶/人脸两可错觉的起源

1915年,丹麦心理学家Edgar Rubin使得这一“花瓶/人脸”的两可图形大扬其名,但追溯这一两可图形的家谱却远早于1915年。我们可以在18世纪法国的印刷品中找到例证,那些印刷品中的肖像画不仅描绘了通常自然状态下的花瓶,而且两个侧面像是不相同的,每个侧面像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面的那幅图形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 Roger Shepard 所绘制。在这幅图形中,你可能看到的是两个女人的剖面图,也可能是一张烛台后模糊不清的脸孔。在此处,通常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一张脸而非两张脸。

荷兰画家M. C. Escher 因其擅长画意义暧昧的图形/两可背景作品而闻名于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