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忆书印象:鹿鼎记与白日梦 -- aokrayd

共:💬72 🌺72 🌵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道歉】有关金庸的因果与平衡

  金庸在武侠界还是水平最高的一个,这是不能否认的。问题是整个武侠界不行。香港是现代武侠小说基地,这个基础决定了金庸为代表的武侠现象不可能怎么样。香港算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基础,金庸怎么看他都是井里的蛤蟆,小地方出来的人就容易这样。

  有一次金庸在大陆参加活动,席间有文革时期的老演员唱样板戏,也就是整台演出中的一个小节目,金庸居然当场发作,拂袖而去。你说你他吗算老几?你要是亲历文革饱受迫害也罢了,又没有,你装的哪门子大尾巴狼呢。我看了这个报道,对金庸印象就很不好。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你凭什么?人不是不可以狂,李敖就很狂,但是人家有资本,人家读书读通了,你金庸凭什么?就凭你的快餐文化?

  后来又看了一篇文章,金庸自己写的,这个文章写得很好,深沉舒缓,我看了同情,也就原谅他了,甚至还有了些好感。这个文章就是金庸写丧子之痛的。我也忘了在哪里看的了。

  他19岁的儿子在美国自缢,毫无先兆,谁也没想到,到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惨痛的打击,其感受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是想象不出来的。金庸基本上崩溃了,他执着地想查出原因,他想自杀,亲自去地下问问儿子,到底为什么。后来金庸接触了佛经,原因也很单纯,佛经有讲鬼神么,他还是想找儿子。起先金庸对佛经还是有抵触的,什么因果轮回神神鬼鬼的,要相信很难。但是现实实在无法承受,必须转移心力,就强迫自己读。读到《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的时候,金庸有了一个很大的感觉,对佛经的抵触就没了。

  这个文章我忘得差不多了,《妙法莲华经·譬喻品》具体的文字我也记不得了,大概应该是这样,譬喻品这个章节,是说佛陀方便说法,因材施教,看人下菜碟。有些人喜欢神神鬼鬼的,那就给他说鬼神,有些人相信因果轮回,那就说因果轮回,等等。就是说佛法面向大众,但是人群组成很复杂,三六九等,众口难调,没办法一刀切。为了照顾所有人,佛陀就搞了个自助餐形式,花样很多,每一种人群都能找到一个样式来深入佛法。有些人譬如搞自然科学的,对轮回因果鬼神这些他不容易接受,如果用这些来引导他进入佛法,那是路线错误,佛法的轮回鬼神部分本来就不是给这些人准备的,给科学家准备的是唯识、因明等等,哦想起来了,佛陀在《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中打了这么一个比方,说儿子们在房子里,房子已经着火了,但是儿子们都不知道,这时候父亲在房子外面看得很清楚,父亲就说个谎,把儿子们都骗出来。这么一个比方。佛陀的意思就是这样,佛学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了把儿子们从已经着火的房子里叫出来,儿子们很多呀,只说一个谎话骗不了所有的儿子,必须要多说几种。金庸明白的就是这个道理。

  金庸在一大堆武侠作家中之所以能够鹤立鸡群,他的作品之所以在大陆能够风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金庸是一个正常的中国人,有礼教的中国人。就是说他的思维在大陆有人群基础,符合大陆人群的传统意识。其他的譬如古龙,为人就不正常。金庸的作品还是有不少符合中国传统的地方,譬如郭靖这个人物,老实人不吃亏,傻人有傻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射雕》中的善恶也很分明,好人光明正大,恶人阴谋诡计,这都符合传统。金庸似乎对善良三心二意,但是他对真诚很执着,他最厌恶的是虚伪。这些也都不错。读了佛经以后,金庸想把《鹿鼎记》改了,把韦小宝阉了变成真的太监,改成这么一个结局,他要让韦小宝承受报应,这是金庸在他那篇文章中的反省。他本质上还是善良的。

  从文字上来说,金庸的文笔也好,譬如我记得《射雕》中写内个谁,杨康他妈?是不是有个老外追她?完颜亮?逃难吧,给她买了很多东西,其中有内衣,她在换内衣的时候想到是那个男人亲手拿过的,脸不禁红了一红。这写得就非常细腻。金庸的书我一本也没读过,就这一段还是十几年前上中学的时候在一个同学家随手翻到的,还记得。

  

  那么我为什么要说“金庸你他妈的草包一个”呢?我凭什么?什么道理?

  首先要说我不该这么说,这话我说过分了,我检讨,我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说话欠考虑,呈口舌之快,有失忠厚,刻薄有余,我有罪,我对不起同志们,我对不起金庸,我给同志们鞠躬。我给同志们下跪,男儿膝下有黄金,过来拿吧。

  要说没有一点道理也不对,我说这个话呀,怎么说呢,这个问题很复杂。就是说金庸的书教人做白日梦,教人脱离现实,有愚民的作用。毛泽东时代中国有一批外国孩子,后来长大了,回国了,后来又回来了一部分。有个英国的80年代就跑回来了,他适应不了英国,他说什么,中国的工人看《参考消息》,英国工人只看黄色杂志。因为制度时代等等问题,人群在变化,大部分人变得除了钱和享受其他的什么都不关心。这样一个时代和人群造就的金庸现象,反过来又在加速人群思维的退化,中国人在这么一种大势下,有可能由读《参考消息》变化到读金庸最终变得象英国人那样只愿意看黄色杂志。金庸的书就起到这么一个作用。愚民。看黄色杂志又怎么了?对不对?还是不一样的,只看黄色杂志的人会比读《参考消息》的人苦闷,精神上感到空虚。人活得还是精神,并不是物质。

  我不会评价一个色情杂志编辑“草包”,因为人家并不标榜高雅。金庸呢?明明没有文化却在有意无意地标榜文化,他自己是这样,他的人群也是这样。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精神。金庸在阉割文化,使它失去活力。他厌恶虚伪却恰恰落了虚伪。这个问题不容易说清楚不说了。

  接着该谈谈题目了。

  金庸儿子死了,说是因果是有些牵强的。虽然他写的东西可以说没什么好处,害人,但是非要说他丧子于此有关也不大说得通。我相信金庸并没有害别人儿子的心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是中国本土哲学来解释。平衡论。天地不完全,好处不会让一个人占全了。享多大的福吃多大的苦。生活就象跷跷板,这头高来那头低。就是这个道理。看那些在风雨中日夜奔波的小贩们,他们会占有什么呢,健康。累了,不写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