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风火轮上的铁甲骑兵(一)(完) -- 晨枫
没有看到过有关的考证,但轮式装甲车的发明应该至少不晚于履带式坦克的发明。在《列宁在1918》里,效忠克伦茨基政府的士官生在轮式装甲车的支援下,向布尔什维克起义者反扑。虽然这是电影,但应该可以说明至少在那时,沙俄已经开始拥有可用于实战的轮式装甲车了。
一战期间的轮式装甲车,显然这样细胳膊细腿的装甲车娇嫩得很,上不得正经战场的
多少年来,轮式装甲车总是履带式装甲车的可怜的穷兄弟。也难怪,长期以来,轮式车辆的越野性能不如履带式车辆,对道路的依赖较大,在野战中难以跟上;轮式车辆的承载能力较低,难于挂载较厚的装甲;轮式车辆的充气轮胎在战场上容易被扎破、打爆,容易丧失在战场上性命攸关的机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轮式装甲车大多用作后方警备作战,用来对付游击队和抵抗组织,或对付二线部队,很少上第一线作为主要突击力量。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西方国家中,轮式装甲车辆继续担任二线任务,而不作为主要突击力量。只有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除外,轮式装甲车辆被用作陆军的主要机动突击力量,但作战对手一般也就是叛乱的部落、持不同政见的游击队或雇佣军,不是典型的高烈度作战的情况。
60年代典型的西方轮式装甲车,图为英国Alvis的“萨拉丁”装甲车,显然不是太认真,上高烈度战场是断然不行的
但是战后在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中,轮式装甲车辆得到了大规模发展。战后苏军把战时的装甲闪击思想进一步发挥,力图最大限度地将地面部队装甲化。但即使在军备扩张上不计代价的苏军,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为了减轻军购负担,苏军经常在装甲部队中混编轮式装甲车辆,以保证一定的数量。典型的苏军摩步师配属一个坦克团,一个炮兵团,一个乘载BMP履带式步兵战斗车的摩步团,两个乘载BTR轮式装甲车的摩步团。坦克团和BMP摩步团担任主要突击任务,BTR摩步团用作增援、打开突破口后的追击力量或者次要轴线上的进攻力量。为了加强BTR摩步团的力量,BTR摩步团除了隶属三个乘载BTR的摩步营外,还配属一个坦克营,此外,还配属榴炮营、侦察连、防化连、工兵连、通信连、卫生连、维修连、运输连等。
60年代的BTR-60装甲车,普通中国人是在有关珍宝岛的新闻纪录片中首先看到它的。BTR-60没有装备火炮,只有14.5毫米重机枪
乌克兰住波黑维和部队的BTR-70,同样装备14.5毫米重机枪
90年代的BTR-80,这是BTR家族中最新的型号,可以装备30毫米速射炮,火力大大超过BTR-60
BTR-80是俄军的主力轮式装甲车,但在车臣战斗中口碑不佳
BTR系列都有良好的浮渡性能,可以不经准备直接下河
BTR-90其实不是一个全新的型号,只是BTR-80的一个改进型,主要供出口,除了总统卫队的5辆外,俄军自己没有装备,奇怪的是车臣武装反而有不少BTR-90
BMP-1步兵战斗车,装备73毫米低压滑膛炮,同时装备反坦克导弹。这是历史上第一种步兵战斗车,首次将装甲运兵车和相当的火力结合在一起,开创了装甲步兵作战的一个新时代
BMP-2,改用30毫米速射炮。这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受损最惨重的装甲车辆
BMP-3,BMP系列的最新产品,据说曾向中国大力推销,装备一门100毫米滑膛炮,可以发射制导炮弹,还同时装备一门30毫米速射炮,火力强大得变态了
苏联解体后,这个基本体制在俄军中得到继承,但俄军也组建了主要用于维和的第27近卫摩步师,主要装备BTR装甲车,而放弃重炮和坦克。俄军认为维和的基本任务是巡逻和震慑,不需要重装战斗力量。这也是俄军在波黑维和后的经验。波黑维和的俄军是一个伞兵团,在维和作战中使用BMD履带式伞兵战斗车,车内十分拥挤,平稳性很糟,长时间乘坐很不舒服。待情势稳定后,俄军很快用BTR取代了BMD。在车臣,俄军也是BMP和BTR混合使用。如果估计会有战斗,就用BMP上;如果仅仅是日常巡逻或联络,就用BTR,用没有防护的吉普或卡车太危险了。
BMD-1,历史上第一种专为空降兵设计的伞兵战斗车,BMD系列是苏军伞兵的主要装甲武器
BMD-2伞兵战斗车
BMD-3,BMD家族的最新成员,可以连人带车伞降,世界上头一家,也是独一无二的一家,曾在不久前的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一显身手
BMD-3的发动机后置,所以士兵的进出需要从发动机盖上爬过去,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设计
但是,轮式装甲车辆也有其履带式车辆无法比拟的优点。轮式车辆本身成本就比履带式车辆低,加上和民用重型汽车技术有很多相同之处,共享技术后成本更低。轮式车辆的公路行驶速度高,行程远,舒适,行走阻力低,需要的马力小,对路面的损害小,省油,机械损耗低,可靠性好。这意味着相比于履带式装甲部队,保障大规模轮式装甲部队以自身动力长途机动要容易得多。履带式装甲部队以自身动力长途机动500公里以上时,机械“趴窝”率可以高达50%。虽然增加履带挂胶后有很大的改善,履带式车辆的碾压对路面还是损害很大,大量履带式车辆通过后,不经维修,后续车辆很难继续使用同一道路。这也是履带式车辆通常使用火车或重型卡车牵引的平板运输车作长途机动,到达战区后再以自身动力机动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轮式装甲部队没有这些问题,利用自身动力连续机动1000公里以上,然后立刻投入作战,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是捷克的Tatra卡车
军用卡车最负盛名的还要数德国的MAN卡车
MAN SX系列高机动性卡车
连中等机动性的MAN HX系列卡车也可以涉1.5米深的水
而这是“商规”的MAN卡车
奔驰Unimog越野卡车在涉水
轮式车辆的越野能力今非昔比,这是Unimog在下坡
美国的HEMTT是重型军用卡车里的大力士
HEMTT也是战区高空防空导弹(THAAD)的载车
在汽车技术发达而军费局促的欧洲,轮式装甲车辆在技术上不断发展,逐渐克服了过去的主要缺点。现代多轮驱动(如8x8)的轮式装甲车辆的越野性能已经和履带式车辆相当,不再存在在战斗中跟不上的问题。中央轮胎压力调节系统可以随时调节轮胎压力,进一步加强了轮式车辆的越野能力。现代轮式装甲车的承载能力也大大提高,基本重量在20吨级以上的屡见不鲜,接近30吨的也有,这已经是T-55坦克的重量级了。如果考虑到轮式装甲车辆的动力装置和行走机构重量要轻得多,同样的全重只能意味着更厚的装甲。奔驰为德军研制的重型轮式装甲车系列(包括8x8和10x10)可以重达40吨,具有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和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型号,具有和豹2式主战坦克相当的越野和装甲防护水平,不过随着冷战的结束,这个计划取消了。常年重载出没于恶劣地面条件的现代矿用卡车的轮胎技术已经基本解决了轮胎容易扎破的问题,除了轮胎胎面本身加强以外,防漏轮胎采用多室构造,轮胎内像水密船舱一样,分成互相气密的胎室,一个甚至几个胎室被刺穿或打穿后,轮胎仍可继续承重。自封和Run Flat(漏气后可以继续行驶)技术进一步加强了轮胎在战场上的生存力,而多轮驱动容许一个甚至几个轮子被打坏后仍然继续行驶。轮式装甲车辆的这些特点使其抗地雷能力甚至高于履带式车辆,因为履带一侧只有一条,被炸断了就抓瞎了。防刺穿轮胎的最新动向是无充气轮胎,本来用胎墙围起来的压缩空气室完全开放,胎面和轮毂之间用大量的弹性的辐条板连接,不再存在轮胎漏气的问题,辐条板损坏几个也不至于影响行驶,这将进一步加强轮胎在战场上的生存力。
米其林的“无充气轮胎”
显然,这样的轮胎不怕扎,也打不爆
气漏光了还可以继续行驶一段距离的Run Flat轮胎,可以看到,左面的普通轮胎漏气后会严重变形,要不了多久,轮胎的结构就会在高温和“折磨”下崩溃;右面的Run Flat轮胎就可以坚持一段时间而不至于出危险
这是Run Flat轮胎的结构,可以看到,侧墙得到额外加强,以保证在没有气的情况下也不至于“坍台”
这是另一种Run Flat轮胎的设计,在常规轮胎内部增加一道实心的环带,用于在漏气是在短时间内支撑轮胎结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风火轮上的铁甲骑兵(一)(完)
【原创】风火轮上的铁甲骑兵(三) 15 晨枫 字5662 2006-01-09 21:50:18
🙂轮式装甲车还是皮薄 欧文隆美尔 字0 2008-01-19 00:53:31
🙂过去有这个问题是技术局限 晨枫 字309 2008-01-19 09:56:29
😄花一把! 有图有文,看的过瘾。 学习中。。 功不唐捐 字0 2006-01-10 06:59:14
送花,每月看这么几贴,就不买杂志了 王顾经 字158 2006-01-10 06:58:52
你说得也太夸张了 晨枫 字22 2006-01-11 21:23:27
晨兄高产,杂志破产,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铁西瓜 字35 2006-01-10 09: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