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关于武术训练方法的专帖(整理版)作者:蛮族勇士 -- 破山明
人的身体,只能做很有限的动作,发很有限的力量。举例:将手平放在眼前,将肘的位置固定后上下摇晃手臂,上下发力的距离都很难超过45度,超过45度之后,纯粹是惯性的带动,无法发力。如果有人可以在超过45度的情况下发力,就可以防守更大的区域,阻止对方更多的进攻。因此所谓柔韧性的训练,绝不是拉拉脚筋这种东西,而是全身性的训练,让身体可以在更大更广的角度上发力。腰痛,大部分的原因是腰部传递力的习惯不好,原理很简单,但是情况太复杂,不太情况你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不过除了爬绳之外,我这里倒是有个学习腰部发力的简单办法,就是挂在单杠上晃腰。一般的晃法是晃脚,让脚在空中打旋,不能这样,要用腰,手脚保持在一条线上,晃动腰,像个纺锤一样。这个方法可以比较好的学习发挥腰力。再来讲如何学习柔韧性。我个人十分不提倡劈腿,这个没有多大的意义。在格斗中使用腿的机会本来就比较小,需要使用到高踢的机会更少,踢头部的腿法,除非是为了炫耀,不然我没发现什么实用性。倒是加强手臂、肩和脊椎的柔韧性,不为人重视,却更有实用性。譬如,将手臂直在身前,一般人只习惯向内发力,不过不好意思,任何武术的训练方法,都要求你能够做到向外发力。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柔韧性训练:比常人在更大的角度上能够发力。训练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多做牵引拉伸的动作。我举个例子,双杠曲臂动作,一般人都习惯手指向外来做,那不妨试试把手指向内来做(有一定身体素质才好去试,没有的别强求)可以很有效的加强前臂和肩部的柔韧性。
在训练了柔韧性之后,再来看打空。
打空门是武术根本性的道理。防守,就是守空。攻击,就是打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问题是,怎么认识到自己的空门和别人空门在哪里?譬如一个人采用右手护前胸,左手在耳侧的方式,空门体现在哪里?一般的理解是这个人的右上、左下的部位。常人的攻击,也是选择这些地方直接发动攻击。这个方式没错。不过一般人的问题,就在一出手之后,就不再变了。譬如按上面提到的情势,去攻击对方右边头部,就不理睬对方的右手会随势抬起的情况了。这种情况,就是为什么常人打架打得很难看,往往会手脚纠缠不清的原因。因此训练打空的基础,就是要学会在运动中看。我举个例子来证明很多人不习惯在运动中看东西。在跳远的时候,有多少人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自己将要落脚的那块沙地?一般的情况是,只要起跳了,即使眼睛睁开着,也不将注意力放眼睛上了,整个人就听天由命了。在快速跑动的时候,容易撞到东西,难以控制身体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安静的时候相比,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去看东西。以套路来练习格斗时的发力习惯,是个很好的方法。譬如推击要怎么推?手要怎样?胳膊要怎样?腰要怎样?如果完全要靠个人的总结,很难,不如从套路中学习。基本上每一个流传到现在的套路,中间都经过了无数代高人的反复锤炼,每一个动作,都有它的深意。我之所以以为套路的意义不大,是因为学习套路的目的,仅仅在于学习发力。套路是基础,而不是目的。倘若以为把一两套套路,甚至全天下的套路都学会了,打顺了,就是格斗高手了,那就是说梦话。
人体处于高速运动和肌肉亢奋的状态,很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心里只有自己的动作。即使是久经训练的人,也难免会有这样的情况。譬如高速奔跑的时候,容易撞到突然从旁边冲出来的物体,是因为奔跑者根本没有将注意力放到观察周围环境上去,心里只有自己的奔跑动作。在格斗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凡打出一拳,就只考虑我这一拳是不是出得顺,出得我自己很舒服,动作很优美,很协调,至于对手是个什么状况,不好意思,只是在出拳之前会看一看,至于出去之后,就不关我的事了,听天由命了。对手是格挡也好是后退也好,都是天注定的。如果对手没有防守成功,那是我的运气,如果防守成功了,那就再如法炮制一通。至于利用对手在运动中露出的空门,对不起,没想过。但是对不起各位,所谓武术中的空门,绝不是静守时的空门,而是动起来的空门。我现在来举例。我将左手竖在胸中,我的胸部没有任何破绽,你无论是袭击我的左胸还是右胸,我都可以防守。但是我现在为你的动作吸引,又或者出于什么别的原因,我的手开始向右压,那么我的左胸就成了空门,因为我的左手正在做右压的动作,对于左胸的防守而言,我的左手很难在撤销右压的动作之后回防。因此我的左手已经相当于死手。但这个破绽,是在我们双方的攻守交换的过程中出现的,是个动的破绽,不是静的。因此,你就必须在打出一拳后,认真的观察我的动作,随时根据我的变化做出判断。 这一段的表述,只是原理,不能穷尽所有的情况,也不能总结出一个一劳永逸的训练方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实践。在平时,各位如果有机会参与高速运动,千万记得要睁开眼睛,放点注意力在眼睛上。这个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所以飞车手全世界也就那么几个而已。
运动中的空门,就是指人在做出某个动作之后,不可能即时改变动作,而出现的破绽。道理很简单。人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不可能同时既向左又向右,既向上又向下。所以不怕敌动,就怕敌不为我所动。只要敌能动起来,那就可以有破绽。所以敌防上就可以打下,防左就可以打右。如此而已。说来简单,要领会和施用,是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的。进行一个小总结,上面大致有了三个练法:以脚心受力的桩功,双眼聚焦的看功,以及协调全身力量的腰功。心态的问题,只能在实践中解决。柔韧性的问题,不需要多提。那么讲到现在,关于基本功的部分,已经讲完了。再下来的部分,主要是针对格斗中的一些坏习惯,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更加希望能有人提问和反驳,在交流中才能提高。最为我个人所反感,就是在格斗中跳来跳去的习惯。正如我在上面所讲的,人体只要做出一个动作,就必然会露出相反方向的空门,动起来的空门。譬如向前跳,就限制了后退和左右晃动,其他方向的跳动同理。我不能理解是,为什么非要在格斗中将对手当成傻子和弱者。人在前后跳动的时候,不能左右移动,在前跳的时候,如果别人强力直踹,你能有什么办法防守?在左右跳动的时候,无法前进后退,在你左跳的时候,别人强拳横扫你左脸,你凭什么防守?为什么非要将这种运动中的空门让给别人?在电影中,闷闷的压近对手,一两个攻守交换之后,就打完了,的确不太好看,于是从李小龙开始,武术被拍得越来越好看。拳击比赛中为了抢点数用的双脚同时离地,重心基本压在身体中线的跳跃步伐,就这样被龙哥搬到电影中的残酷格斗中,最后居然还为广大武术爱好者视为教规。简直是个国际玩笑。
至于八卦游身的那一类步伐,也是不停的走动,不过那与拳击的步伐是两回事。在国术的步伐中,强调的是不断的转换身体重心,让人无可捉摸自己将如何发力。所以练习这一类步伐的高手,可以在大铁锅沿上跳舞而锅不倾,是因为他们转换身体重心的速度实在太快。与拳击相比较,根本不是一回事
关于用科学的方法解释武术的问题,这个工作我一直都在做。比如格挡的时候,挡别人肘部的效果就不如挡到后臂上去的效果好,理由是力臂和力矩,更小的力可以造成对方拳头更大的移动。我一直以来,就不是很欣赏将武术神秘化的论点。不过纯粹以物理的观点来论武术,这种武术只不过是技击术。武术之所以可以被人神秘化,是因为它里面有太多的东西,暂时还没有办法用西方科学的观点阐述出来,譬如内气。
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会有这样一种思路:不能用西方科学的名词阐述的事物,就归于迷信那一类,连尝试都不肯。大家身边,肯定都有那么一些人,要么练气功,要么练武术,而且都能坚持很多年,特别是老人,更能坚持。我想请问那些怀疑论者大家一句,你们认为他们在练什么?他们都是傻子吗?如果不是真的有些东西让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他们能坚持下去吗?如果你怀疑,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
经常有人,要我显示一下内气给他看。我身高173,体重150,臂围35,不过我卧推随时可以推120公斤。我只能用这个数字来说明一点问题。但是如果让我在空中显白气,在黑暗中冒光,被别人狠打一拳可以一晃就把别人的力量传到地上,隔空发气灭蜡烛,这些东西我不会。
回答一些朋友的疑问:以脚心受力行走,不是脚心先落地。还是一样的脚跟落地方式,只不过是在脚开始受力的时候,用脚心为受力的合力点。将注意力集中的脚心上,就可以很轻易的办到。
拉伤了脚韧带的朋友,太极是很好的养生的手段,关于太极为什么适合养生,我明天再来写吧。太极的大动作,做得到就做,就不到就不要强求。它的大动作的目的就在于松散筋骨而已。我对太极的理解,太极是一切功夫的源,一切发力动作的源,任何种类的力,都可以在太极中得到印证。不过太极也只是发力方法的总汇,要真正用到实战上,还是用配合外家的功夫。
今天决定来搞笑一下,写写两个拳击爱好者的格斗场面,然后再来分析在格斗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错误。
甲和乙两个拳击爱好者要决斗了,于是他们开始互相绕着对方跳动。不好意思,我刚好路过,发现两个人正跳得欢,于是我给甲发短信,问他一个劲的跳累不累。由于这两个人都在高兴的跳着,互相间根本没有威胁,于是甲居然有时间可以拿出手机来看短信。甲看着短信,停了下来,于是乙突然发现自己一个人跳很没有意思,于是也停了下来,于是这两个人尴尬的站着,面面相觑。估计两个人都想象自己带着拳套,所以他们居然不防守自己的两肋,同时,估计这两个人都想象对方也带着拳套,所以他们的目光从来都不看对方肋部和下阴那如此明显的空门。过了一会,这两个人突然想起来自己是要打架的,于是这两个人就向对方冲了过去。甲的反应明显要快,于是我们发现甲先出拳了,好!但是且慢,为什么乙不撤步晃过这一拳呢?乙居然硬抗这一拳?这也没什么,因为乙不是想象着对方带着拳套吗?所以乙在硬抗这一拳的同时,自己也打了一拳出去。不好,120,120!这里有两个人都昏了!嘿嘿
这里要大力抨击的第一点,就是莫名其妙的跳跃。人在跳动之中,身体的大势已定,根本不可能再有很多的变化,所以在应付对方的进攻时,只能硬抗,根本不可能再做撤身的动作。讲细一点。如果你在适合进攻的距离之外跳动,你跳来跳去根本就是演猴戏,除非你的对手是个傻子,连你在进攻距离之外都看不出来,不过我强烈建议在格斗时不要把你的对手当成傻子,你得把他当成聪明人才行,至少要和你一样聪明。如果你在进攻距离之内跳跃,那么你就自己锁死了自己的势,只要你一做无谓动作,其他方向上动作你就没法再做,那你的身体就必然露空,无法改变,只能等打。就算你是从进攻距离之外跳到进攻距离之内,请注意,你是跳进来的。你现在可以试试,这个跳有什么意义,在你落地的时候,你的身体是不是很听你的使唤?你能够做出一前跳马上就左右移的动作的话,你对身体重心的控制已经登峰造极,可以申请做武学宗师了。为什么非要通过跳动把自己的身体锁死呢?你真以为对方不会攻击你的致命点吗?
第二个,就是出拳时的脚步。常人出拳,摆一个弓步,重心统统落在前脚上。我很想问一问,为什么?不错,重心落在前脚,出拳可以有抛出去的感觉,很爽,不过你是在干什么?在格斗啊!这个格斗,是指你要把力量发到对方的身上,而不是让你去体验自己身体的爽。怎么把力量发到对方身上?就是要对方承受你的拳头的打击。如果在主动攻击的情况下,距离不够,可以用前弓步,重心压在前脚,出拳的时候送腰,可以增加半个腰的攻击距离。不过在防守反击的时候,各位,不好意思,麻烦你们学习另外一种攻击方式,将重心压在后脚,以箭步的方式出拳。在出拳的时候,还要有收腰的动作。
再说说李小龙,跳与不跳完全是境界问题,如果双方势均力敌,李小龙的会因跳跃被击倒吗?我觉得未必, 无论是强力直踹,还是强力右手重拳,出击前的预备动作是很明显的,而李小龙这种高手可能在对手出击前已经用轻拳 轻脚封杀。
在任何带着拳套的格斗模式中,跳动都是可行的,都是分散对方注意力和吸引对方攻击的好办法。因为对方即使攻击,也无法完成致命的攻击,而你就可以利用对方的攻击来反击。这种思路很奇怪:我就是要来吸引你攻击,然后我再反击。似乎这里有个这样的假设:我即使身显险境,身体无法再做动作,也无所谓,因为对手很差,要么他就打不到,要么即使打到了也不能对我造成伤害。而我自己很厉害,只要一出拳就可以打倒他。
关于跳动中的假动作,这个更加让人难以理解。试问你这个假动作能够怎么做?除非你是故意做势要跳,吸引我进攻。不过这又要考虑一个是否在攻击距离之内的问题。如果你是在攻击距离以外,那我还是只会慢慢压近你。如果在攻击距离之内,你做些奇怪的势出来,只是在限制自己的手脚和身体的运动路线,譬如你左倾身体做势,就不能右转,这是常识。当然也有假动作,不过我理解假动作,是指预发的动作,是可以造成效果的真动作的半程,而不是什么即使完成了也毫无效果的动作。
拳击的跳跃动作,我的确无法理解,不过倒不是基于运动学上的不了解,而是不了解为什么这些拳击爱好者不去认真的做些思考,就毫无道理的接受,而且还要用于实战(关于他们是否会在实战中跳跃,请不要和我争,我是看着拳击爱好者在实战中跳跃得太多了,所以才比较愤慨,所以才要在这里予以强调)。如果要说拳击手普遍都缺乏这方面教育吧,也不会,不是也有过“震惊世界”的蝴蝶步伐吗?为什么其他拳手不去学习,硬要坚持那种重心压在身体中线,严重限制身体运动,大肆暴露身体空门的跳跃方式呢?
我在上面关于拳击的跳步无用的观点,所引起的反驳意见,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点:1、假动作,可以迷惑对方;2、跳动动作可以使身体具有预先的速度,节省出拳的时间,并且增强出拳的力量。这两个观点都让人莫名其妙。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在身体做出某个动作之后,会限制身体做其他的动作,你不能说自己既能向左同时也能向右是吧?如果真的可以跳得很快,那这个假动作的意义也的确是有,不过前提是对方对距离的判断一点认识都没有,无法判断你的跳步在什么时候是有危险的什么时候只是表演猴戏。如果你肯承认身体完成动作的能力有限,不能同时做两个相反方向上的动作,那么就必须承认,跳动是有危险的,特别是在可攻击距离之内(譬如对方进步就可以腿击的距离),随意的跳动,引起的后果就是受先前动作所限,无法对敌的攻击动作做出应当的反应。这就是道理。不过在这个问题上,见仁见智,我一孔之见,纯粹想让大家看看,在这个小问题上,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那么对于武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流派,大家也可以有一些理解了。
再来的这一段,来讲讲桩马对拳力的影响。一般人的出拳,纯粹讲究一个冲力,盲目的希望将拳头的力量冲到对方身上。我来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怎么打贴身拳?如果你已经和对方靠得很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去冲,必定的发不了力,只能起到个把对方推开的效果,无法把力发到对方身上。打过沙包的朋友可以理解,和沙包靠得越近,越不能发力。但是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敌已经和你贴身了,寸劲姑且不谈,只谈好好的打一拳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打这一拳?
我们来好好的看看我们习惯的出拳手法:一般而言,我们会很自然摆一个前后脚的姿势,同时后手护颌,前手护肋,这个已经成了标准动作了,也是我很喜欢的起手动作之一。那么我们现在出拳了。我希望大家慢慢的做这个动作,体会一下。无论是用前手还是后手,是不是你都会将重心压在前脚?你是不是会有失去平衡的感觉?系统的学习过拳击的朋友,不会有这种现象,他们会很自然的调整身体的重心,在适当的时候,将重心压在后脚。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就是这个适当的时候?以后脚承重出拳,一般可以应对什么样的局面?
基本上,打近身拳,必定是以后脚承重。这其中的好处,稍微找个沙包试试就可以知道,在此不再赘言。这个习惯很难养成。看一些还未成大气的拳击手的比赛,怎么判断他日后是否可以成器?比较准确的判断,就是看他的近身拳有没有以后脚承重的习惯,如果在近身的时候,仍然一味的发泄冲力,那这种纯粹的力量型的选手,在拳击的道路上必定走不长。这个道理,在古今中外的技击界,全部通用。
为什么以前脚受力不能打近身拳?仔细分析可以知道,前脚受力,是为了可以很方便的送腰,在送腰之后,身体取得了初速度,于是拳头可以更加迅猛。但是这个送腰的动作,必定要求足够的距离,因此在近身的情况下,仍然以前脚受力,由于无法送腰,就限制了拳头的力量,同时拳头也没有足够的运行距离,因此让人感觉拳头受到了压制,无法发力。
而以后脚受力,其本质与前脚受力是一样,它的目的,是为了可以收腰,在出拳的同时,可以很方便的将腰向后收。这个后收的动作,就为拳头增加了距离,可以让拳更加充分的发挥力量。 这里不妨插一句话,我们的拳头大概需要多长的距离才能发力(练过寸劲的除外)?基本上,普通人的拳头要发力,多半需要半臂长的距离,没有这个距离,无法发出可以伤害别人的劲力,即使发出来, 也是推力,不是爆发性击打的力量。在近身时以后脚承重,可以很方便的撤腰,这个撤腰的动作,大概就可以为我们争取这半臂长的距离。
各位如果有兴趣,而且经常打沙包的,不妨在打沙包的时候,有意识的贴近沙包站立,以后脚承重,撤腰出拳。在打顺了之后,就可以慢慢开始体会,什么是武术中的阴阳力。这个问题,我放到下一节再来讲。
我不是很明白的是,为什么一定要死抱着这个“初速度”的观念不肯放
譬如拳击爱好者喜欢举的弹簧球的例子,不错,在球弹动的时刻的确具有初速度,但是这个初速度是哪个方向上的初速度?如果情势要求球向前的时候,球在向后弹动,这个初速度,到底是阻碍自己的反速度,还是有益自己的初速度???
拳击的步伐之所以难登大雅之堂,最大的障碍,在于其不能合理调整身体的重心,重心基本上锁死在身体中线,不能随时改变身体运动的方向。蝴蝶步法在这方面是个例外,因为它就是一种纯粹的改变身体重心的步法,它每踏一步,重心就变换一次,因此改变身体的运动线路相对而言就比较容易。 关于重心转换的问题,这里扯多两句,以免再给我扣不懂运动原理的大帽子,呵呵。为什么人在向后退时难以前进?因为重心压后的缘故。人要前进,就必须把重心前压。反之同理。要做到随时将重心改变,就必须避免将重心锁死在身体中线的跳步方式。中国武术中学习这个步伐,大多是通过梅花桩或者其他桩法,在桩上不停的运动,要保持平衡,就必须每踏一步,改变一次身体重心,将重心移换到承重脚上,如果将重心锁死在身体中线,或者身体某一侧,必定落桩。
这个问题如果大家再有疑问,可以随时提出来。不过说多一句,“蝴蝶步法”倒真是武术的基本功,与拳击的其他步法完全不同。不过一个类似基本功的步法却能获得世界性的赞誉,而武术本身却为很多人看不起,这个我倒是真想不通。呵呵。
在这一节本来要讲述阴阳力的,不过刚看了一个朋友发的信息,对国术与泰拳的优劣提出了强烈的质问,大体的意思是自上世纪以来,泰拳对国术的结果,基本上是以国术败北而告终。这里不妨先放下先前的题目,讲述一下武术的另外一个最容易被人忽视,也的确已经被人忽视的问题:锤炼筋骨。
武术之为格斗术,除了能打到人之外,在另一方面,还是要学习被人打的本事,增强抗击打能力。任何门派,概莫能外。我刚开始学习的方法,是以柳木棒,在身体关节、肌腱以及肌肉中点等处,反复敲击(后来学习了经络知识才知道,这些地方都是穴位)。击打的力度和时间,都有些讲究,打完了之后,还不能马上洗澡,还要先练功活血之后,再休息半天才行。至于为什么如此,我还不是很能理解。譬如为什么要以柳木棒而不是其他的木棒,我只能估计是柳木有一种特殊的韧性,刚好适合身体的强度。不过无论如何,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总之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抗击打能力 不过有件事我一直想不通的,就是为什么现在武术的各门各派,都已经绝口不提锤炼筋骨的事情。倘若翻查历史,也不见有各门派的锤筋炼骨术被禁止或销毁的记载。总之,大概是从上世纪前半期开始,武术突然就不讲究锤炼筋骨了,只讲究个拳架的训练。就好象是学了打人,就不用学被打一样。这个过程,甚至在新旧派的武侠小说都有反映。旧派的小说家,譬如还珠楼主,小说中往往都有主人公历尽艰难,锤炼筋骨,终于有所成就的描写,而到了新派,突然之间,主人公可以在一夜之间,通过吃某种东西,练某种神功,而成就绝代高人。这个过程非常耐人寻味。 日本空手道和泰国泰拳,在当今社会,之所以被称为最具实战性的功夫,是因为它们从一开始,就讲究筋骨锤炼。他们的方法,比较我的方法,我只能自叹一句不可思议。以身体反复撞击硬物,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超强的抗击打能力,不过年纪大了,估计会得风湿,呵呵。拥有超强的抗击打能力的高手,和一个只学习拳架,不学习被打的高手对抗,不用说都可以理解谁会赢。
不过按我现在的理解,在当今社会,学习武术,已经没什么必要锤炼筋骨。最好的武器,当然是枪。而武术,已经只是强身健体,健康心智的手段而已.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弘扬国粹,顶你一花。 兵部尚书 字0 2005-11-21 07:16:11
然后再来讲脚趾。 1 破山明 字1536 2005-11-21 06:06:30
然后再讲看 1 破山明 字5790 2005-11-22 20:19:55
为什么要训练柔韧性
山明兄可否详细介绍一下“蝴蝶步法”? 熊腰 字0 2005-11-26 14:46:16
可能是拳王阿里的 色空空色 字322 2006-04-03 20:49:13
很有可能。谢色兄。 熊腰 字24 2006-04-05 11:08:02
抱歉,几天没上网,刚刚看到。 破山明 字152 2005-11-30 20: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