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魔改”《白蛇传》 -- 给我打钱87405

共:💬63 🌺215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是物质粮食和精神食粮并重,而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是物质粮食和精神食粮并重,而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先来句感言:我本以为说得够明白了,然而还是有很多读者表示困惑,这越发让我认识到老师就是愚公。

唯物主义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说,他就是在回答“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认为是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辩证唯物主义是调和的产物,承认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但是】,还是坚持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这个世界上接受唯物主义的人是多数,这些人的区别也只在于是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但是】,与其说是这些人接受了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不如说是这些人自己的脑子里装的就是唯物主义,某某学者抛出一个唯物主义的理论,这些人就会表示“跟我想的一样”。

正因为如此,多数人无法正确理解李德胜的那句“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存地失人,通俗化的翻译过来就是要钱不要命,结果自然就是人地两失,这大家都能明白。可是说到存人失地那就不接受了,存人失地通俗化的翻译过来就是要命不要钱,可没有钱怎么才能活命呢?因此,真相就是,只不过是因为这话是李德胜说的,所以“接受”了。

“可没有钱怎么才能活命呢?”这就是唯物主义,这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我前面说过,只要你掉进了唯物、唯心这个巨坑里去了,你是爬不出来的。但只要把“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这个问题扔掉,你只需要明白所有人既需要物质粮食又需要精神食粮,你立刻就没有困惑了。比如,管子提出“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你马上就知道这是错的,并且也知道错在哪,并且还知道若按管子的说法搞下去只有可能一错再错、越来越错。管子说“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是来解决问题的,他的意思是说社会不和谐是因为穷人太多,如果大家手里都有钱了社会就肯定和谐了,这样,自然就引出了分配不公的问题。可是,管子的这个观点就好比什么呢?好比说有一个张三他过得很不好,为什么过得不好呢?他每顿吃两碗饭,一碗叫物质粮食,另一碗叫精神食粮,他的物质粮食没有别人的好,他的精神食粮是大便。管子一看,他来给你开药方,你只要吃上更好的物质粮食你的病就好了。

精神食粮在某个层面来看就是无形的“大象”,用眼睛是看不见它的,但谁都不能缺。有没有证据呢?证据实际上无穷多。比如说狼孩。一名人类的婴儿被狼带大,缺不缺物质粮食?不缺。可是他会说话吗?他会走路吗?他不再是人了。再比如说当年国民党高官的儿女去到了解放区死都不肯走,宁愿吃南瓜小米,为什么呀?因为解放区提供了充足的、健康的精神食粮。

那些说过去300年中国人没有做出贡献的人,其实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是少数,多数不是这样的,多数是被唯物主义所控制的人,这些多数想表达的意思就是难道你愿意挑水吃而不愿意用自来水吗?没有什么西方行中国不行,他没有这个意思。

我当然愿意用自来水不想挑水吃呀,但这【只是】物质面,可N多人活不好并非是因为物质面而是精神面。可为什么这多么人就是认识不到呢?原因就是我前面说的,并非是因为什么所谓的大师、哲人提出了唯物主义这样一种所谓的理论,而是多数人自己就是这么认为的,好比多数人“天生”就认为力和速度成正比。这是“天生”的吗?这不是“天生”的,这是来到人世之后自己形成的【错误认知】。

精神食粮是无形的大象,不论谁,非要经过深入的学习才能认识得到它的存在,才能认识到谁也不离开,才能进一步认识到从本质上讲多数人始终活在童年阶段,一直被他童年阶段形成的【错误认知】所控制着。同理,不论谁,非要经过深入的学习才能认识到力和加速度成正比,并非是力和速度成正比。

正因为很多人始终被“物质决定意识”这一错误认知所控制,所以你会看到许多乱象。比如有些当父母的会跟孩子讲,以后去学医,最好学牙医,因为牙医收入高。你看,这些父母的完全不提医生是来治病救人的。再比如有些当母亲的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儿,“千万要远离那些有正义感的人”,跟他一起你一定会后悔的,你将来会穷死的。你看,其实他们是不接受“失地存人”的。

“失地存人”并非在表示不要钱,而是在表达你缺的其实不是钱,你真正缺失的是健康充足的精神食粮,是在表达你所认为的是因为钱不够多你才过得不好你这个认为是错的,你是在南辕北辙。

那么,“我也要点钱,我也要点命”是不是就是我所说的物质粮食和精神食粮双丰收呢?并不是,似是而非。“我也要点钱,我也要点命”就是所谓的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的本质就是“我少做一点恶,不像红衣教主那么作恶多端”。正因为如此,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就是邪路,少做一点恶难道不是恶吗?恶不分大小,大恶也是恶,小恶还是恶。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一些人看来辩证唯物主义要比唯物主义高级呢?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力”这是蒙对的。我前面说,任何人都是既需要物质粮食也需要精神食粮的,这是一个宏观的描述或者说是一个静态的描述,实际上,物质粮食和精神食粮好比人的两条腿,二者交替前进,互相作用,这就涉及到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就是一个动态问题了。这么来说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若是你既有物质粮食和精神食粮,你会过得很好,但你无法发展。如果你要发展,那么在一个阶段内你会倾向于去发展物质,接下来一个阶段你会换到精神这条腿上来。反复如此,你就会不断向前发展。“失地存人”也包含了这一层意思,在某个阶段内我着力去创造精神食粮,因为我的精神肚皮空空如也,并不是我先把“地”这个包袱甩给敌人然后我再抢回来于是人地两得。

正因为既有静态又有动态,所以自古以来有太多的人始终无法从错误中走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比如说有一个张三,他从一开始就是两碗饭,一碗装的是杂粮,另一碗装的是精神大便。张三经过努力之后,他吃的饭“改善”了,一碗变成了白面,另一碗装的仍然是精神大便。问:张三会怎么样?张三会认为他还是因为穷,他有证据的。“我之前吃的是杂粮,现在我吃的是精面,我觉得日子要比之前是要好一些,但我还是很苦闷,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的钱还是不够多。”

你跟张三讲,哥们儿,你的车开反了方向,他会听你的吗?他会说:你丫傻逼吧,你是变着法来讥笑我的车跑得不够快吧?【在他看来】,他能跟你说这些他已经对你很好了,因为他在告诉你“真理”,别人才不会说,别人都不理睬你,闷头发大财。

我前面说,不管谁,只要他掉进了唯物、唯心这个巨坑,几无生还几率,大家现在来看,我是不是夸张呢?难道大家没有发现李德胜虽然也把马主义挂嘴边但他几乎不提唯物、唯物心吗?他是教员啊,他每天都在跟人上课,可他为什么不提唯物唯心?

至于胸怀天下这个问题,也就是许多人不把“别人”当成一家人来看,这是唯物主义的产物,好理解吧?他手握唯物主义这一“真理”,那么他是不是,第一、无论如何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苦闷一生?第二、他是不是一定会去跟别人争夺物质粮食?所以他怎么可能会把别人当成一家人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但是】,又不可能单打独斗,对吧?所以他一定会去抱团,对吧?这样就出现了狭隘的爱国主义,表面上他是爱国的,但其实他只爱他自己。表面看他只爱他自己,但其实他连自己都不爱,他认为来到人世是他的不幸。前面我在讲《大时代》时也提到,所谓的江湖义气和狭隘的爱国主义是一回事,帮派就是狭隘的国,质相同量不同。

那么唯心主义是不是就好一些了呢?一回事。唯物和唯心是硬币的两个面,这枚硬币的名字就叫【始终意识不到自己有多蠢】。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也不是意识决定物质,是物质粮食和精神食粮这两碗饭都得吃饱、吃好;不是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力或者物质对意识有反作用力,而是物质粮食和精神食粮这两条腿交替前进,互相促进。

还还有一个问题,精神食粮跟物质粮食的区别不仅是前者无形后者有形,而且精神食粮本质上不存在我多你就少了的问题,好比说我讲一个笑话大家都笑了。正因为如此,李德胜一个人就能把他所创造出来的精神食粮“分”给四万亿亿同胞乃至于所有人,这就是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还没有明白吗?健康充足的精神食粮就是中国人说了几千年的高尚(道德)。我就能创造出健康充足的精神食粮,所以有读者说读我的文章有见到亲人之感,所以有读者说自从开始读我的文章他的精气神就上来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跟李德胜是一样的,我们都能创造出健康充足的精神食粮,但我的能力只有独善其身,李德胜就不是我可以比的了,他是能兼济天下的。

再来一遍:你之所以是无道之人,就是因为你始终生活在“物质决定意识”这个错误当中,这个错误是你童年时期自己形成的,后来跟别人一交流,发现“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一看书又发现大师、哲人“也都是”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你一直生活在“真理”当中无法自拔。你在“真理”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直到你坠入悬崖。

红衣教主也知道这些事,但他放弃了你和你们。换言之,假设说有可能的话,我能跟红衣教主面对面的开诚布公的聊一聊,他会承认这一点的,并且他也不认为他做错了。

再再来一遍:失地存人,要命不要钱,这个“命”本质指的是精神食粮,又因为不吃健康的精神食粮自然就没命了,所以“命”指的也是命。说你要钱不要命,指的是你南辕北辙,你认为钱越多你的生活越好这一想法错得离谱,因此,不是说不要钱,而是说你的车需要掉头,你缺的是健康充足的精神食粮。

再通俗化一点:各位看起来是天残足只有一条腿,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童年的时候自己变成了天残足,而你认识不到这一点,你的努力方向自然就是你所剩那条物质腿越来越发达,而我跟你说,哥们儿你得两条腿走路啊,你听进去了也是假的但你不是在骗我,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就是一个天残足。

可是严格的追究起来,你还是在骗我,因为你瞎学一气,对自己对别人都极不负责任。因为所有人在童年时期自己形成的认知,都是物质决定意识,力和速度成正比。唯心主义是一种“反思”的产物,就是有一些人他成年之后发现唯物主义者全是错的,于是他想当然的认为是意识决定物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注定了会犯错误的,童年形成的认知只有一小部分是正确的,有非常多的公理级认知全是错的,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人的成长从本质上看就是在改错。正因为如此,非要交良师益友读好书不可。理论上人人都能把错误改过来,但条件是你可以永生,可如果你能永生你为什么要改错呢?所以说,人终有一死才是你改错的根本动力来源。人群当中的特殊材料率先发现了自己(童年形成)的错误,他就会来当你的老师。当了你的老师就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发现你冥顽不化最后放弃你,一种是发现你太难教了所以他非要教会你不可永不言弃。

人类会自动灭亡,因为人注定了会犯错误,并且都是灭亡级的错误,只有勤而行之的人类才能活下去。

其它生物也一样,“天生”就会灭绝,还是因为它们“天生”就会犯错误犯灭绝级的错误,只有勤而行之的人类才能救得了它们同时救了自己。

说得再简单一点,所有的生命天生自带的原生系统有BUG,这就是“人生在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基本原理”。只有人类当中勤而行之的成员才能把这些因这BUG而形成的错误给纠正过来。我们是改不了原生系统 的BUG的,但我们可以改错。

现在明白“人类末日论”有【一定】的道理了吧?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会说胜骄败馁是你的死敌了吧?

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这本身难度就很高了,可光是你一个人能知错改错是没有用的,你得让所有人知错改错才行。你现在还认为活下去并不难了吗?你现在还要问“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