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魔改”《白蛇传》 -- 给我打钱87405

共:💬63 🌺215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极其可怕的真相

极其可怕的真相

又考试了:父决定子,对不对?哪不对?

父决定子表面看是对的,没有父母哪来的儿女呢?但其实是错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续】,真相是【先】有父【后】有子,父与子是一体的。

我猜想“物质决定意识”论就是“父决定子”的翻版,所谓的大师哲人只不过将其包装成了高大上。意识决定物质论,也就是唯心论,说的是没有儿子根本就不会有父亲这个概念,或者用更为通俗的话来,没有JJ的男人不叫男人,因此能生儿子的男人才叫男人,所以是儿女决定父母,可这仍然是错的,只不过把硬币翻了个面。

把生命当成工艺流程来看就简单了,好比说【先】揉面【后】放锅里蒸,揉就好比父代,蒸就好比子代,必然会有一个前后次序,这里面没有谁决定谁。你可能会坚持说,不揉面难道蒸空气吗?你也有可能会反驳,你揉了面不就是为了蒸面,前者对的就是唯物,后者对的就是唯心,这俩都是错的。请注意,在这个比方中,看的不是目的也就是最后的馒头,看就是工艺流程。

换而言之,生命就是一幅画,这幅画被卷起来了,你要看这幅画就得将画卷逐步打开,打开之后,你【先】看到的是父,【后】看到的是子,【再】看到的是孙……【但是】,这幅画并不是早就被画好了——既宿命,而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我们现在不知道这位是谁——先画出了一部分,父自动生子,子自动生孙,孙自动生重孙,【然而并不是永远如此】,师傅所画的这幅画“烂尾”了,这就是说,如果个人不修行,那么这么师傅画的这幅画是有尽头的,人类会自动灭绝,其它生物也是如此。只有人类才能将这幅画画下去,而要将这幅画画下去,人类必须修行。

怎么样,我可以当你的老师吗?我的老师是谁呢?我的老师就是尧舜禹、老庄李,是他们告诉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勤而行之就是画下去,画下去就是活下去。

说N多人数典忘祖、认贼作父,是不是过分?贼的根源就在于懒,胜必骄、败必馁只是对懒的一种具体的描述,如果不懒怎么会相信物质决定意识或者意识决定物质呢?或者说,如果不懒,在已经有好老师的前提下,为什么没有改正自己童年时形成的错误认知呢?

“我仔细想了一下,我觉得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就是说你还是不接受?

“是这样的,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我又说不出来理由。”

你有理由。

“?”

你的理由就是【你觉得不对】,“你觉得”其实是“你认为”,因为我所说的跟你的“你认为”不一样,所以你不接受。

“啊?我这么不讲理吗?”

是这样的。让我来详细的给你说一说。

人会自动形成一些认知,自动的意思就是你脑子已经有了【成见】但你不知道。比如说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式其实你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大概在4、5岁的时候,但你自己是不知道的。比如树上本有5只鸟,后来只剩3只鸟,问飞走了几只鸟,这样的数学题你自己就可以做出来。要证明这一点很困难,可我有别的法子:如果你没有上过物理课,你会认为力和速度成正比。为什么要做比萨斜塔的实验?因为在绝对意义上来看,这世界上所有人会自动生成【力和速度成正比】的认知,就是认为重球掉得快的。【然而】,比萨斜塔并没有纠正错误,这才是关键!!!

“我已经接受了力和加速度成正比呀。”

不,你没有接受,你只是接受了暴力,你内心并没有接受。

“有证据吗?”

证据非常多,我这里举一个,但你一定要仔细的听:

【在我女儿学过光学成像原理之后】,我对我女儿说:其实你还是认为镜子的那一面站了一个长得跟你一模一样的人,简言之,你并没有接受虚像。因为就是包括你在内所有人认识事物是五官五感综合作用的结果,你表面上看起来接受了虚像,其实你是被“镜子那一面不可能有一跟你一模一样的人”所说服的,因为你的触觉和视觉综合告诉你,镜子那一面没有人。

【我女儿听我这么说了之后,不信。】

当时我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再怎么说她也不会信的。有一天机会来了,我找到了一种比较复杂的光学装置,由多个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具体是什么样我就不在此处介绍了,只告诉大家结果:这一光学装置会生成一个虚像,这个虚像会悬浮在原物的上方。我把这一光学装置说给我女儿听,她听到最后勃然大怒,说我在愚弄她,说这是不可能的。后来她还气愤的哭了,认为我是以大欺小。接下来,我让她亲眼见证了“奇迹”,她眼睛看到的那个“物体”根本就不在盒子里,而是在盒子的上方悬浮着。

你不要以为只有我女儿一人如此,在座的各位统统都是这样。你们所有人都没有真正的纠正过自己的错误,只不过是因为自然学科的N多知识可以用暴力来说服你——所谓暴力就是无可辩驳的实验——你接受的只不过是暴力。正因为如此,你内心深处是有受压迫感的,而恰好人类社会确实有压迫,所以你误认为你这种受压迫感是因为别人的压迫,但根本就不是。

以上,简而言之,你童年时期自动生成的N多“我认为”也就是【成见】很少有对的,越是重要的问题越是错的,这是不证自明的。【可是】,当你经过学习之后,你的这些错误成见并没有被纠正过来,而是被正确的观点所【覆盖】,这主要发生在自然学科领域,在人文学科领域你仍然固执己见,可是你并不知道你脑子里装了成堆的错误成见,所以,你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总觉得你说得不对,但我又拿不出理由。你有理由,你的理由就是你所听到的跟你脑子里的错误成见不一样。简而言之的说,你一直认为【你是对的】。

“物质决定意识”、“父决定子”以及等级观念“人上人”等等,并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你自己生成出来的。你大概在4、5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些错误成见,这些错误成见一直在控制着你,所以你就有了宿命感,你感觉你无法摆脱宿命的控制。这其中,在自然学科领域,你经过学习后,【似乎】纠正了错误,但并没有,你只是把你的错误成见“藏”起来了,在它的外面披了一层华丽的外衣,也就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正确认知。因此,我把话说往难听里说,你就是个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为什么林彪、彭老总、刘少奇包括伍豪同志最后还是犯了错误,并且犯的是严重错误呢?就这个原因,他们始终 没有真正的纠正自己的错误,他们跟小镇做题家并没有任何区别,他们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

可怕吗?真相极其可怕。

其实你从来就没有见过光,你一辈子生活在黑暗中。你说你见到了光,那是假的,是暴力的产物,是别人用无可辩驳的实验让你无话可说,所以你才会迷信事实、数据、逻辑和权威,当然,你也迷信金钱,“钱才是最可信的”。

我很早就知道了你们全是错的,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我在干什么呢?我在追根溯源,把病根给找出来。现在我已经完成这项任务了,但我没有能力推而广之,所以能读到我的文章的人可以说是有缘人。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些人输在起跑线上?”

错了,你们是输在没有改错上面。另外,起跑线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的,正确的用语是出发点,出发点是带有方向性的,方向决定一切。这样,我给大家画一张图:

点看全图

所有人的【起点】都是一样,所有人一开始都会犯错误。上士之所以是上士就是他掉头掉得快,他是超级纠错机;中士则会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直到他撞到头破血流,这之后他才会半信半疑的掉过头来;下士就不一样了,他们在错误的道路狂奔疾进,最后的结果就不用说了。

但这一张图并不足以把事情 说清楚,还需要一张图,如下:

点看全图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的那个“道”是从哪来的呢?是你的太爷爷的太爷爷、你爷爷的太爷爷、你爷爷的爷爷、你太爷爷、你爷爷无数代人【前赴后继】的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而来的,到你父亲这一代,“神功”终于练成了,你父亲成了上士。

现在知道人类社会为什么一直以来充斥着暴力人们也迷信暴力了吧?冥顽不化的下士太多了,半信半疑的中士也不少,上士寥寥几个。红衣教主放弃了他确实是有理由的,并且这理由也是“充分”的。我也时常想放弃,但我一想到尧舜禹、老庄李,我就不敢了。

“我一直都是个傻子?”

不,你比傻子还可怕,你是冥顽不化,越有知识越反动,生活得越久所学越多阅历越多你越是反动,尤其是当你主要学的是自然学科的内容之后你会变得异常冷漠。

你每一天都距离绝对零度更进一步,而到了绝对零度一切运动都会停止,所以你的脑子越来越不好使,而你越来越感受到寂寞空虚冷,这个时候你就会使劲的伸手出去抓救命稻草,这其中主要是你的亲朋好友,你会向他们不断的索要关爱,自然他们受不了,会推开你,所以,【到最后】你特别愿意来一针安乐死。

事情就是这样,真相极其可怕,我已经说完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