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农民养老的实际收入 -- HAL

共:💬249 🌺1124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农民每年冬天修河、挖渠,我们的叫法是“上海河”或者“出河工”,都是在工地吃饭的,离家远的住工棚,一天三顿在工地吃!

当年的农民都是接连、营编制的,比如“根治海河三里道人民公社xx连”,有连长指导员的,具体的可以参考一本书,好像是“根治海河口述史”,都是当年的亲历者的回忆。

刘青山张子善就是克扣当年的海河民工口粮被老人家拿掉了脑袋示众。

由政府向各队买粮食、油盐,我们队收了黄豆、花生、芝麻,并不全分掉,要留着一部分,给当年的河工队,河工队要七八成细粮,所以当时的壮劳力是愿意去的,冬天了别人闲着河工仍然是记工分,而且河工是可以打牙祭的,老家大我十来岁的那些人津津乐道工地上的肉包子很多年。

河工很累,很辛苦,几乎都是人力小推车,抬担子,只能说毛主席的那个时代农民被动员起来的力量简直在精神境界的层面是无极限的,应该没有什么个人或团体有这个本事了,连耶和穆比都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